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山坡羊•骊山怀古》教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山坡羊•骊山怀古》教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山坡羊•骊山怀古》教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外古诗词诵读 山坡羊骊山怀古【教学目标】1、学习、积累元代散曲文化常识,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这一文学样式独特的艺术魅力。2、能联系背景,理解诗歌内容,领会诗歌主旨。【教学重点】品味这两首散曲的语言美和艺术美。【教学难点】理解作者运用借物咏怀的表现手法的意图,体会人民对贪官污吏的痛恨之情。 一、学习张养浩的山坡羊骊山怀古(一)学习有关散曲的文学常识:1.散曲又称“清曲”“乐府”,是兴盛于元代的一种诗歌形式。从音乐意义来说,散曲是元代流行的歌曲,从文学意义来说,它是一种具有独特语言风格的抒情诗。2.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类。小令,又称叶儿,是散曲中最早产生的体制,一般由单只曲子写成。套数,又称散套,
2、是用同宫调的两支以上曲子写成。3.元曲四大家:关汉卿 王实甫 白朴 马致远 4.元代散曲的思想内容:反应元代社会的黑暗现实,寄托了对人民苦难的同情;慨叹世情险恶,向往脱离现实生活,归隐田园;歌唱爱情及描写闺怨;写景。(二)作者介绍: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文学家。自幼嗜学,于诗、赋、词曲、文章无所不能。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复起任陕西行台御史中丞,赈济灾民,夜以继日,忧劳而死。代表作有政论集三事忠告、诗文集归田类稿、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三)熟读感知:1、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2、请同学们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
3、说诗句的意思。(四)精读细研:1、“骊山四顾,阿房一炬”传递出什么信息?问句“当时奢侈今何处”强调了什么?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项羽攻入咸阳后焚毁阿房宫。开头三句回顾骊山历史。作者用“今何处”一个问句,强调了对从古至今历史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感慨,并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2、“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这句的景物描写如何理解?此两句承上写景。再不见昔日豪华的宫殿,只有野草稀疏,河水迂回流淌。草的萧疏、水的萦纡更加重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情感分量。3、“至今遗恨迷烟树。”从字面上看是指秦亡的遗恨消失了,实际上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亡国之恨已消失在烟树之间,实际上寄托了作者的讽刺:后人都已经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中考语文精品专题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