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大班数学活动统计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大班数学活动统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大班数学活动统计教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大班数学活动统计教案大班数学活动统计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活动统计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数学活动统计教案1活动目标1、敢于尝试和探索,愿意与同伴分工合作。2、学习通过图表感知数量的多少。3、初步了解制作柱式统计图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柱式统计图的特点难点:学习制作柱式统计图活动准备集体准备:柱式统计图3张、玩具若干自行准备:幼儿用书、水彩笔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今天老师要开一家小小超市,请你们当超市统计
2、员。来统计超市物品的数量。首先来统计玩具的数量,看看有些什么玩具?谁多谁少呢?二)自由探索,尝试统计1、出示空白统计表,鼓励幼儿想办法来统计玩具的数量。师:这是一张统计图,可以帮助我们来统计玩具的数量。你们能想想用什么办法来表示玩具的数量呢?不能用数字宝宝哦,因为它们都回家休息了。2、教师逐一用幼儿想的办法来统计数量。3、交流统计结果师:你们觉得这些统计方法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它能不能让我们一眼就看出谁多谁少?三)观察讨论,认识柱式统计图1、引导幼儿感知柱式统计图的统计方法师:老师有一个办法就是涂格子来统计数量。请你们来看一看2、比较几种统计方法,了解条形统计图的优点师:涂格子的方法来统计数量
3、好不好?为什么好?3、教师小结:这种记录表叫做柱式统计图,用它来统计数量不仅速度快,而且大家容易看清,并能一下子比出多少,十分方便。四)操作体验,学习制作柱式统计图1、请幼儿翻到我的数学第8、9页并完成。大班数学活动统计教案2活动目标1.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统计物品,提高计数能力。2.感受统计给生活带来的帮助。3.体验同伴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活动准备1.记录纸4张、记录板8块、计数条4套、记号笔8支。2.4个橱子内摆放4种物品:文具、食品、水果、玩具。活动流程1.创设情境,幼儿初
4、次合作,分享统计结果。(1)交代任务,分组记录。今天,请你们来统计每个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有多少。幼儿分组统计商品并记录,教师指导。(2)交流分享统计结果。每组请一个小朋友来介绍,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有多少。你们是用什么办法记下来的?小结:你们用了数字、图画、表格的办法进行了统计,知道了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有多少。可是不能很快看出哪种商品最多,哪种商品最少。2.尝试用计数条进行二次统计,分享新的统计经验。(1)介绍材料,提出要求。请你们用记录板和计数条再来做一次统计,看能不能很清楚地看出哪种东西最多?哪种东西最少?(2)指导幼儿使用计数条再次统计。(3)分享新的统计经验。货架上有
5、几种商品?哪种最多?哪种最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小结:用计数条统计,能够很快地知道货架上有几种商品,哪种最多,哪种最少。还会知道最高的计数条代表的商品是最多的,最矮的计数条代表的商品是最少的。(4)引导幼儿根据统计结果确定进货商品。一起说说看,需要进哪种货?小结:你们用不同的统计方法让我知道了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有多少,还能很快知道哪种商品最多,哪种最少。3.观看课件,激发兴趣,拓展生活经验。在我们生活当中,很多时候还会用到统计,能帮助我们解决更多更复杂的问题。一起来看一看,还有什么时候会用到统计。分别观看幼儿身高、营养搭配、全年平均气温、奥运会奖牌榜统计图表,再次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6、,激发幼儿对统计的兴趣。教学反思: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大班数学活动统计教案3活动目标:1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统计物品,提高计数能力。2感受统计给生活带来的帮助。3体验同伴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活动准备:PPT、人手一张统计表、水彩笔、黑板、白纸、各种超市用品。活动过程:一、带幼儿参观超市,初步探索统计的方法1、货架上有什么商品?每种商品有多少?2、幼儿分组自由选择货架进行记录,记录方法由幼儿自由决定。3、教师点评幼儿统计结果。二、通过
7、观察法和推理法来学习统计1、我的朋友也有一家店,是糖果店,糖果店的阿姨和蜘蛛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我们来看看吧!(1)东东来买糖,蜘蛛出示了东东的买糖记录表。提问:东东来过几次糖果店?买过什么糖?这次他可能会买什么糖?(2)洋洋来买糖,蜘蛛出示洋洋的买糖记录。提问:洋洋买了几种糖?她怎么来过5次,只买了4种糖?这次可能会买什么糖?小结:好吃的东西会经常买。(3)菲菲来买糖,蜘蛛出示菲菲的买糖记录。提问:菲菲来过几次?买过几种糖?这次他会选棉花糖还是果冻?下次会买什么糖?小结:两种喜欢吃的东西轮流买。三、尝试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1、阿姨又准备进货了,怎样才能知道哪种糖果才是最受欢迎的呢?2、出示
8、“一周糖果销售记录表”及“统计表”,引导幼儿观察、理解。3、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统计表,找出最受欢迎的糖果。4、教师讲解:数字最大的就是卖出数量最多的,就可以多进货,数字最小的就是卖出数量最少的,就要少进货。活动结束:小朋友们真棒!你们用统计的方法不但帮助了庞老师,还帮助了我糖果店的朋友,谢谢你们!平常生活中还有很多需要我们统计的事情要做,我们再去看一看吧!大班数学活动统计教案4教材分析:超市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场所,而“藏”在超市里的数字比比皆是,货品分类、排列、价格、买卖等。本活动旨在通过一种简单明了的方法把超市的物品进行分类,并使用立柱图表的方法进行统计,这对于大班幼儿是一种经验的提升。教学目
9、标:1、初步学习运用立柱图表进行统计的方法,感受统计的便利。2、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操作结果,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学习运用立柱图表进行统计的方法,感受统计的便利。难点:学习运用立柱图表进行统计,并说出统计的过程和结果。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小朋友去过超市吗?今天我们也来开一家超市,你们说,我在超市做什么呢?(总经理)你们来做我的小助手吧!(二)、初步感知立柱统计:1、开超市需要什么呢?(货架、购物篮、宣传画)2、这些我都准备好了,你们帮我看看,它们分别有几个?3、怎样才能清楚地知道什么东西多?什么东西少?4、今天总经理带来了一张立柱统计表,你们看,表上有什么?(数字,
10、从下向上排列的;立柱图,是一格一格的)5、小助手们,你们可以和旁边的朋友讨论一下,怎么来统计呢?(先在立柱的下面画上要统计的东西,可以画得简单一点;然后数数这个东西有几样,就在立柱图上画几个格子)6、该从哪里开始画呢?为什么?(从下往上画、因为旁边的数字是从下往上越来越大的)7、教师示范统计购物篮数量,个别幼儿统计货架、宣传广告数量。8、从图表中,你发现了什么?(立柱有高低、越高表示东西的数量越多)9、小结:立柱统计能使我们很清楚地知道什么东西最多,什么东西最少,使用起来真方便。(三)、学习运用立柱表统计商品数量:1、幼儿把商品分类:师:小助手们,超市就要开张了,送货员已经把货品送来了,有水果
11、、蔬菜和学习用品,请你们帮忙把商品都放到货架上去吧。注意要轻轻拿轻轻放,一件一件地放整齐。2、幼儿运用立柱图表统计商品数量:师:商品都摆整齐了,哎呀,不好,粗心的送货员忘了告诉我,每种商品有几个了,那可怎么办呢?你们愿意帮我统计一下吗?请你们用立柱统计的方法,选择三种商品进行统计,看看分别有几样?哪个最多?哪个最少?3、交流汇总:统计好了吗?请你来告诉大家,超市里每一种商品分别有几样(由教师、幼儿共同在立柱图表上汇总商品数量)从立柱图表中可以看出,哪些商品最多?那些需要补货呢?如果补齐的话,要补几个呢?(四)、延伸活动:现在我马上去通知送货员,把这些商品补齐了。货品补齐了,我们的超市开张了,大
12、家快去外面招呼客人来购物吧!大班数学活动统计教案5一、活动生成:作为一线教师,管理班级物品不丢失是常规工作。到了大班后,随着孩子们能力的增强,我们经常会请他们帮忙来数数量较少的东西。虽然每次都是请一两个孩子,可总会有许多孩子积极地来帮忙。看到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我便想到通过统计班级物品,让孩子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条形统计图浅显易懂,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便于比较多少,还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较为规范的统计概念及方法,对其终身发展也有一定的价值。二、设计意图每个孩子,从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和物质的、直观的现实世界发生了直接的接触,同时也就意味着开始了与隐藏在直观的现实世界背后的数学世界发生
13、了这样那样的联系,也就意味着他每时每刻都在接触一个由一定的“数”,按一定的“形”和“序”构成的数学的世界,这就为幼儿获取数学体验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新纲要要求:“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问题。”“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育应着眼于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熟悉的自然资源和感兴趣的事,让幼儿获得数学经验。三、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做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2、学习通过图表感知数量的多少。3、体验积极帮助他人的情感。四
14、、活动准备:1、每组桌面玩具:穿线板12个,小机器人9个,套筒7套;2、条形统计图范例一幅;3、小统计图人手一张,水彩笔,白纸。五、活动过程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统计的兴趣。师:好几天没有清点我们最喜欢的玩具了,今天我请全班小朋友都来帮忙数一数,愿意吗?幼儿:愿意。(生活是幼儿获取数学知识的源泉,玩具又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平时老师请一两个孩子帮忙数玩具就已经让多数孩子羡慕不已了,所以,我的这个求助马上得到了全班孩子的强烈回应,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2、感知探索,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1)鼓励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法统计出玩具的数量。师:不过我今天是有要求的,请小朋友认真听好哦:每组小朋友
15、数一数自己桌上的玩具有几个,然后把你数的结果记录在白纸上。(2)交流统计结果,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请小朋友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录的。(记录结果:点点、照样子画下来、画对勾等。)总结统计方法:先画出标记,再记录出数量。(了解幼儿的前经验及当前的想法,是支持幼儿探究学习的基础。这个环节中让幼儿尝试记录玩具的数量,可以充分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正确判断幼儿的水平和需要。而幼儿在原有经验和想法上发展和建构的新经验或概念,往往更具有生命力。这个环节中幼儿的表现就有很大差别,有的幼儿可以较为完整地记录出玩具的数量,如:画出一个套筒,在它的后面点了7个点或7个对勾,这是来自中班时一节统计图形数量的活动的经验。也
16、有的孩子将数学的记录概念表现为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如:在一张纸上满满地画了12个穿线板、9个机器人、7个套筒。也有的幼儿没有完成记录任务。陈鹤琴先生的教育观认为:儿童也可成为传授者,即“儿童教儿童”。在接下来的交流环节中,这些孩子从同伴那里获取到了新的经验,为下一个环节打下了基础。)3、观察认识条形统计图。(1)出示条形统计图,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同伴的.统计方法。我们刚刚的记录中哪种玩具最多?哪种最少?怎样让别人不用数数也能一下就看明白呢?今天我也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张记录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这张图上记录了谁的数量?怎么看出来的?它们各有几个?你怎么知道的?谁的数量最多?谁最少?也没数怎么就能知道
17、呢?穿线板比机器人多几个?谁能不用点数就看出了套筒有几个?(2)讨论总结:这种记录表和你刚做的记录表有什么不一样吗?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种记录表?这种记录表有个名字叫条形统计图。(在师幼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对核心问题的明确和支解,将其放大抛给幼儿,聚拢幼儿的探究视点,把握幼儿活动的方向,引发幼儿进行新的探究。这个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由于孩子没有书写数字的经验和能力,对记录出的玩具数量还要再通过点数来比较数量,这时我的一个问题“怎样让别人不用数数也能一下就看明白”,让孩子的探究欲望再次燃起,并将孩子的视点引入到条形统计图上。通过问题的步步深入,引导幼儿自己感受到条形统计图的优点。通过讨
18、论两种记录表的不同,自己找出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并让孩子将学到的知识与原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说出自己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以促进幼儿养成在生活中注意观察的良好习惯。)4、操作体验,学习制作条形统计图。(1)出示空白条形统计图纸,引导幼儿讨论制作方法。(2)幼儿自由选择任务,动手制作成条形统计图。为幼儿提供统计的物品有:幼儿的男女人数和客人老师数,教室的桌子、小椅子和玩具框。(以活动的形式学习数学,非常受幼儿的欢迎。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主动学习,进一步感知、体验了条形统计,使幼儿在自然的状态下轻松获得简单的数学经验。真正使数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孩子们从中体验到数学的有趣和重要。)(3)交流分享
19、。先做完的幼儿可与同伴交流,全部完成后集体展示幼儿的统计图,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统计。5、活动结束今天我们学习了用条形统计图来统计物品,小朋友们很棒!回到家我们也用这种方法帮助爸爸妈妈来统计一下家里的物品好吗?统计好了明天带过来贴到展示墙上,大家互相看看,讲讲。(幼儿园的延伸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一种延续,为孩子更好地巩固已掌握的知识提供了可持续性发展的契机。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幼儿的思维是感性的、具体的,只有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教育活动,才能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大班数学活动统计教案6活动目标:1、通过交流国庆出外旅游的情况,激发幼儿对旅游景点的向往,培
20、养幼儿(幼儿食品)热爱祖国的情感。2、对已有的简单资料进行汇总,学习用最初步的统计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活动准备:1、前一阶段都在进行“我是中国人”的主题活动。2、国庆放假以前发过一张旅游去的统计表,国庆过后资料已回收。3、前一次活动中幼儿对去过的地方进行过交流,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旅游景点。对每一个旅游景点都统一了标记。4、幼儿操作用的统计表、笔等。活动过程:一、问题讨论,集体探索1、提出问题:今年国庆节,很多小朋友都跟着父母外出旅游去了。隔壁班的老师问我,你们班到底有几个小朋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大班 数学 活动 统计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