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桃花源记》教学设计.docx
《2022《桃花源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桃花源记》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桃花源记教学设计桃花源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课文,积累词汇。2、驾驭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寓意。3、理解作者寄予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朗读、背诵。2、理解故事的寓意。【课时支配】两课时。【教学打算】音频朗读、图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故事情节。教学步骤一、复习导入名家名篇大家谈。(回顾七年级学过哪些文言文,接触了哪些作家作品。)今日,我们再来相识一位古代的大文豪陶渊明,并且来学习他的一篇喜闻乐见的作品桃花源记。(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二、检查预习1、沟通作者的有关资料: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九
2、江西南)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外祖父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担心,壮志难酬,二十九岁起先,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最终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今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酷爱田园生活,愿与农夫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此文作于宋永初二年(421年),当时陶渊明约57岁。他拒绝了东晋政府的征招,又拒绝同刘裕宋政权的合作,作桃花源诗并
3、记寄予自己的社会志向。诗 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一个人人安家立业的志向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一般百姓追求美妙生活的愿望。2、识记生字词:豁(hu)然开朗 俨(yn)然 阡(qin)陌 垂髫(tio)诣(y)太守 刘子骥(j)三、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对课文的感知,以朗读为切入点,又以朗读为重点。)朗读的设计如下:一读:老师范读,学生听读,意在听准字音;二读:学生放开声音,自由朗读,意在读通课文,培育语感;(此处提出要求:须要读得字字洪亮,不行误一字,不行少一字。不行多一字,不行倒一字,不行牵强暗记。朱熹语)三读:请班上朗读课文好的同学有感情的读。并请其他同学思索:
4、这篇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几句话概括一下。2、分小组细读课文并自己试着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打算质疑。)3、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质疑,全班答疑,老师参加。4、集体逐段朗读,开火车翻译,贯穿文意。5、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分组探讨,明确: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开端,写渔人发觉桃花林。其次部分(第2、3段)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和经验。第三部分(第4段)结局,写太守派人找寻桃花源未果。第四部分(第5段)尾声,写桃花源无人问津。四、布置作业1、初步背诵课文。2、抄写并识记字词、对译课文2、3两自然段。其次课时教学内容了解思想内容,理解故事寓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桃花源记 2022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