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三上《枫桥夜泊》优秀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三上《枫桥夜泊》优秀教学设计.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三上枫桥夜泊优秀教学设计苏教版三上枫桥夜泊优秀教学设计3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老师,通常须要打算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苏教版三上枫桥夜泊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共享。苏教版三上枫桥夜泊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3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理解第1首诗的意思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检查学生预习状况1、通过查找的相关资料,介绍张继、高适和白居易的生平及作品。2、指名读三首古诗,读准生字的字音:吟、残、瑟(说说易写错的字和字在诗中的意思)借助注释和字典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试着初步讲讲每首诗的意思。)3、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归纳梳理。有的可以师生刚好解决,有的则在进一步学习中解决。二、学习枫桥夜泊1、学生自读枫桥夜泊这首诗,想想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使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小组探讨。3、全班沟通,汇报自学状况,相互补充,相互纠错。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会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老师点拨时设问:为什么诗人一夜未眠呢?首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亲密关联的景
3、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充满着满天霜华。其次句写诗人一夜伴着江枫和渔火未眠的情景。小结:前两句写了六种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前两句是诗人看到的,后两句是诗人听到的,在静夜中突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有何感受呢?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轻愁。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厚,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4、这首诗采纳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绘声绘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4、边看书中的插图,边读诗句,体会当时作者的心情。5、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句(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出现画面),然后指名读,再评读。(朗读指导,见教材建议)6、背诵这首诗。三、体会学法说说我们是怎样学习古诗这首的?学生边说,老师边归纳边写板书:读诗理解诗意;边读边想象,体会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再现画面。附:板书设计: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学习方法:读诗理解诗意;边读边想象,体会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再现画面。苏教版三上枫桥夜泊优秀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学会本课3个生
5、字。2、情感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3、实力目标:依据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秋色和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教学难点:尝试用本节学到的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试着自学一首古诗。教学打算:生字卡片、有关枫桥夜泊的图片、学生课前预习本节古诗。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激发爱好唐代闻名诗人张继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时,被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了,让他领会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于是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七言绝句。自从张继的枫桥夜泊问世后,寒山寺因此就名扬天下,成为千古的旅游胜,这首诗原委散发是怎样的魅力,让
6、我们一同走进张继的枫桥夜泊。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1、自由读古诗,留意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有什么问题,朗读后可提出来2、检查学生朗读状况(订正读音)3、理解课题:(1)老师:枫桥在哪里?(2)理解题目。“枫桥”交代了什么?(地点)夜:夜晚;泊:停岸;枫桥夜泊:夜晚把船停岸在枫桥边。(老师板画“枫桥”枫桥:在今江苏苏州西部的一座桥。江枫:寒山寺旁边的两座桥“江村桥”和“枫桥”的名称。枫桥也叫封桥。)“泊”的是哪只船呀?(老师板画“客船”)为什么说是“客船”呢?这个“夜”点明白什么?(贴卡片“泊”)(3)齐读古诗一二句,想想古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同学说老师板书,并说明诗中的名词的意思,(愁眠:
7、怀着旅愁,似睡非睡。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寒山寺:在今苏州西枫桥旁边的一座古寺,因唐初闻名诗僧寒山曾住这里而得名。夜半钟声:唐代寺院的半夜打钟声音。)(4)再叫同学们上来试着说明一两句的意思,老师再讲解。(“月落乌啼霜满天”,这是诗人夜泊时所见,点明白时间是深夜,季节是晚秋。在江南秋夜的漫漫宁静之中,偶有乌鸦啼叫划破夜空,反而使四周的气氛显得更加宁谧深厚。诗人通过这些景物,要表达怎样的情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充分读书,通过合作学习,探讨沟通,初步想像古诗描绘的画面,初步体会诗人的“愁”。)(5)第三句:朗读训练:学习第三、四句:你还望见了什么?(老师板画“寒山寺”,
8、贴“寺”“钟”)寺里还传来了什么?(说明句中一些名词(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寒山寺:在枫桥旁边,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僧人寒山、拾得住此而得名)听,钟声怎样?(传得很远,传到了客船上诗人的耳朵里)这就是第四句诗夜半钟声到客船。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生(分组探讨后进行回答)(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寒山寺:在枫桥旁边,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僧人寒山、拾得住此而得名。等等)老师再说明这两句诗的意思。最终和同学们一起观赏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秋天的夜晚,一艘远道而来的客船停岸在苏州城外的枫桥边。明月已经落下,几声乌鸦的啼叫,满天的寒霜,
9、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这清冷的水乡秋夜,陪伴着舟中的游子,让他感到是多么凄凉。此诗只用两句话,就写出了诗人所见、所闻、所感,并绘出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但此诗更具神韵的却是后两句,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夜的安静,更在重重地撞击着诗人那颗孤寂的心灵,让人感到时空的永恒和孤独,产生出有关人生和历史的无际遐想。这种动静结合的意境创建,最为典型地传达了中国诗歌艺术的韵味。三、出示问题,引发思索1、诗人究竟因为什么而愁呢?提问(首先,结合诗文,引导学生感受诗人漂泊在外、四处奔波的孤独之愁、思乡之愁。2、然后,介绍作者,(张继唐(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懿孙,世。博览有识,好谈论,知治体。与
10、皇甫冉交,情逾昆襄州(州治在今湖北省襄阳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肃宗至德初前后在弟。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登进士。尝佐镇戎军幕府,又为盐铁判官。大历末,入内为检校祠部员外郎。又分掌财赋于洪州。后来夫妇俱殁于其地。继诗以枫桥夜泊一首最闻名,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补充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愁、人生求索的愁。)3、通过诗中的哪些景物,你能感觉到诗人的“愁”?(再读诗文,引导学生想像古诗画面,感受诗人通过“月落”、“乌啼”、“寒霜”、“钟声”等意象表现出来的深深的“愁”。在本环节的教学中,要留意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引导学生细细品尝诗文,激励学生大胆表达见解。)4、利用音
11、乐、画面,创设清冷、凄美的意境,老师述说诗文大意四、出示图片,帮助理解引导学生看图片,(出示枫桥夜泊图片)说说这首诗所描写的景色。1、诗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那么从诗人当时的心情,体会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分组探讨)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五、总结全诗,体会感悟1、这幅画在你眼里是这样的漂亮,但是,它在诗人的眼里却不是这样的,这和诗人当时的心情有关。诗人是怎样的心情呢?诗中的哪个字写出了这种心情?(贴出“愁”)2、让我们成为诗人,坐上小船,回到那个秋夜吧3、老师描述:在一个月色朦胧秋霜漫天的夜晚,你坐的小船停靠在枫桥边,寒冷,你把外衣裹得紧紧的,江边的片片枫叶和江面上的点点渔火使你感到孤独,使你
12、难以入眠。此时,寒山寺的钟声传到了你的客船上4、让我们用满腔的情,来吟诵这首名传千古的诗吧。小结:前两句写了六种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孟薰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前两句是诗人看到的,后两句是诗人听到的,在静夜中突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有何感受呢?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轻愁。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厚,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诗人运思细密,短短四句诗中包蕴了六景一事,用最具诗意的语言构造出一个清幽寂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
13、,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全部景物的选择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其名句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采纳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绘声绘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诗人运思细密,短短四句诗中包蕴了六景一事,用最具诗意的语言构造出一个清幽寂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全部景物的选择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六、开阔视野,延长拓展鲜为
14、人知的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再泊唐代诗人张继留下的诗并不多,但一首枫桥夜泊伴随苏州城,伴随寒山寺流传千年。张继重游寒山寺时,又写了一首枫桥再泊知道的人就不多了。诗文是:“白发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乌啼月落寒山寺,依枕尝听半夜钟”。请同学们用本节学到的分析诗歌的方法尝试着自己鉴赏这首诗,下节课把你不理解的诗句、词语提出来,大家一起分析解答。苏教版三上枫桥夜泊优秀教学设计篇3学习目标1、利用教材注释以及课前预习所收集到的资料,通过自读自学,正确理解诗的意思。2、通过反复地诵读比读,清楚地感受诗的意象与情境;通过咀嚼和品评重点词句,深刻地感悟诗人“愁”的意蕴与情怀,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染与启迪。3、在
15、反复诵读比读的过程中,感受诗人的愁思与景物交融与契合的写法,体会诗人困难的情感,初步领悟做人的哲理。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解字读题老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泊”在这里为何意?师随学生回答而板书“停岸”。这里指什么停岸?在哪儿停岸?对,在姑苏城外枫桥这地方的古运输河上,唐朝诗人张继途径此地,泊船夜宿。理解了题目的意思,谁来读一读题目?指名生读。请感觉一下第三个字带给你的感觉,再读。很好,读出了感觉,读出了“泊”意,大家一起读。学生齐读课题。有感觉,有韵味,很好。二、通读感知,读懂诗意1、自学字词,读通读顺。张继的枫桥夜泊,泊出了怎样的情怀呢?请大家拿出课文,自由朗读枫桥夜泊。留意注音的生字要仔细
16、拼读,先将古诗读正确,读通顺。(师出示古诗)生自由读。好,谁来读一读枫桥夜泊。指名生读。正确流利,口齿清晰,很好。这“寒山寺”的“寺”我们平常在念的时候有的同学将它念成了翘舌音,请留意,它是平舌音。这位同学念准了,很好。来,我们一起来读,月落乌啼霜满天,预备起生齐读全诗。2、初解诗意,读出韵味。(1)好,字正腔圆,通顺流利。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诗的注解,也可以看看屏幕上插图,想想每一诗句的也许意思,初步理解了诗句的意思后,再来读读枫桥夜泊,看能不能读出诗的节奏与新的感觉来。(2)学生自学自读。(3)好,谁情愿再来读一读枫桥夜泊。指名生读。请大家仔细听,听一听他的朗读停顿是否合理,节奏是否恰当。听
17、出来了没有?他读的时候,哪两句诗句的节奏是差不多的?你听出他是如何停顿的吗?对,这样读就叫做有节奏有韵味,我们一起来读前两句。生齐读前两句。很好,后两句谁接着读下去。指名生读。好一个“到客船”,这节奏一放慢,声调一降低,就有一种余音袅袅的感觉。来,一起来读后两句。生齐读后两句。真好。我们读古诗,要读正确读通顺读出节奏,这自不必说,我们还要读出它的感觉与韵味。来,就像刚才读题目一样,大家一起将枫桥夜泊有情有感地读一遍。学生齐读全诗。三、感“眠”悟“愁”,“对”出愁思1、抓一“眠”字,进入情景。(1)好一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当半夜时分寒山寺的钟声响起的时候,诗人张继在干什么?顺着学生回答再问:其实
18、同学们的感觉是敏锐的,都感到诗人张继是彻夜未眠啊。,那么,请同学们默读古诗,哪些字眼哪些词语向我们透露出张继没有睡觉的消息?(2)学生默读、圈划。(3)停。谁来说说你从哪些字眼看出张继的不眠?月落。他看到月亮落下去了。(噢,他目睹月落,所以说明他没有睡。老师板书:月落)乌啼。他听到了乌鸦的啼叫。(耳闻乌啼,所以未眠啊。老师板书:乌啼)霜满天。张继他还看到了霜满天的景象。(满天的霜有谁望见过?哦,霜满天其实写的是作者的?对,是诗人感觉到的。诗人身感霜气的驾临,他怎么能睡得着呢?老师板书:霜满天。)诗人看到了枫树和渔火,也看出他并没有睡觉。(张继睹江枫望渔火,当时的确没有睡觉啊。老师板书:江枫、渔
19、火)张继因为未眠,所以他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响起。(噢,是的。老师板书:半夜钟。)(4)在这深秋之夜,张继他目睹月落,耳闻乌啼,身感霜气的驾临,他怎么睡得着呢?带着失眠者的心态读枫桥夜泊。学生齐读全诗。在这深秋之夜,诗人他望江枫,看渔火,谁说他睡觉了呢?带着失眠者的心情读枫桥夜泊。学生齐读全诗。2、抓一“愁”字,感受愁意。(1)好一个失眠者张继。张继啊张继,旅途本辛苦,本应当早点歇歇,而你却久久不眠,为什么?为什么?学生回答。一个字,愁。(老师板书大大的“愁”字)愁者,秋心、秋思也。谁能说几个带“愁”字的词语。学生说带“愁”字的词语。(2)是的。请你看看古诗,究竟是什么勾起了张继的愁思、愁绪和愁
20、怀?是什么拨动了诗人的愁心与愁弦呢?是月落、是乌啼、是江枫对,依旧是月落乌啼满天霜,照旧是江枫渔火半夜钟,这些景象使得张继愁绪满怀。请你们再抓住这些词语,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或三个,读一读,这些词语带给你怎样的感觉,请试着读出这种感觉来。(3)学生自由地读、圈、想、读。(4)沟通:月落能带给人一种失落感,一种孤独感。(带着这种感觉,你来读读第一句。)乌啼,在宁静寒冷的深秋的夜里,突然听到了几声乌鸦的啼叫,给人一种凄凉甚至有些心慌的感觉。(带着这种感觉你再来读读第一句话。)“霜满天”给人的感觉很寒冷。(身体感到寒冷。谁有过这样的经验,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你也感觉到了这寒霜凛冽,这霜气逼人啊?
21、真好,你也有这样的经验是吗?你的感觉很细腻,你有诗人的潜质。带着这样的感觉你来读读这句诗。这里除了身体感到冷,还有什么也感到冷?请带着这种心冷的感觉你来读读这句诗。身心俱冷,这种感觉很剧烈。来,大家一起再读第一句话。)渔火雾里看花,微弱闪动,好像也说明白诗人的心跳动不已。(是的,诗人忧心忡忡,心事重重,来,带着你那颗驿动的心读读其次句。)这钟声一声声地传来,好像敲在了诗人的心上,使诗人愁上加愁。(哦,你是这样理解的,那就请你带着你的感觉读后两句。(5)轮读:探讨第一句诗的词语的同学读第一句,探讨其次句诗的词语的同学读其次句,探讨后两句诗的词语的同学读后两句。深秋之夜,诗人泊舟枫桥,虽眠而未能入
22、睡。目睹冷月沉落,耳闻乌鸦悲啼,身感寒霜驾临;看渔火幽幽,望江枫隐隐,怎能不使人感到孤独凄清而愁绪满怀呢?来,就带着这样的感觉再来读一读这首诗。学生齐读枫桥夜泊。3、抓一“对”字,感悟“愁”思(1)好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老师板书“对”字)这里的“对”字是什么意思?对,“对”在这里的意思是“面对、对着、陪伴”的意思,那么请你们纵观全诗,是什么在陪伴着孤独的诗人呢?哦,是冷月、悲鸦与寒霜在和诗人做伴,是江枫、渔火和钟声在与诗人作陪,这一对,对出了什么?学生回答。是呀,这一对啊,对出了千古愁思,对出了不朽的失眠。带着你对“对”字的理解齐读枫桥夜泊。(2)断肠人在天际。张继啊张继,
23、我忍不住要问你:请问你为什么如此地孤独,如此地忧愁呢?你究竟在愁什么?此时此刻你究竟在想些什么呢?来,张继,请问你为何愁容满面呢?哦,你在惦念妻子和儿子,但这里没有妻儿的殷殷关切,这里有的只是请读前两句。来,张继,我忍不住要问你,你为何到了半夜还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呢?哦,你在忧国忧民,但这里没有实现你的志向和理想,这里有的只是请你来读前两句。张继,你忧心忡忡,彻夜不眠,请问这究竟是为何呢?哦,你在为没有考上进士而闷闷不乐,是的,这里没有考场的得意,这里有的只是请你来读前两句。(3)问了各位张继,我明白了,张继的愁是对家乡的魂牵梦绕,是对亲人的切切思念,是对社稷民生的深深关切啊,来,带着这样的愁
24、味一起读。学生齐读。老师范读。但是,这里什么都没有,这里有的只是学生齐读枫桥夜泊。四、钟声叩心,释放愁怀1、钟声响起,述说情怀(1)这里什么都没有,但是,听(播放钟声)在这幽冷清透、万籁俱寂的时刻,在诗人愁上复愁,夜深未眠的时候,寒山寺的钟声突然悠悠地响起,穿过寒霜,紧着水面,飘入船舱,一记,两记,记记撞击着诗人的心坎。请问,这午夜的寒山寺的钟声好像在向张继述说着什么呢?请拿起笔,写下你的述说。(2)学生练习写话:在这幽冷清透、万籁俱寂的时刻,在诗人愁上复愁,夜深未眠的时候,寒山寺的钟声突然悠悠地响起,穿过寒霜,紧着水面,飘入船舱,一记,两记,记记撞击着诗人的心坎。这午夜的寒山寺的钟声好像在向
25、张继述说着:2、沟通评析,释放情怀(1)学生述说着钟声的述说。(这钟声使人愁上加愁愁更愁啊;这钟声像是老母亲的慰语啊;这钟声好像在为他指引迷津呢;这钟声催人奋进、激人拼搏;这钟声又好像警钟,敲醒了一个梦中人)(2)听,寒山寺的钟声还在敲呢。(播放钟声)来,就让我们带着这钟声特有的意蕴,一起再读这首诗。学生在钟声的伴奏下齐读全诗。五、总结拓展,人文关照张继,唐朝诗人,自幼家贫,刻苦好学,虽有考场失意,但依旧坚持不懈。他久别妻儿老母,远离故园,最终考得进士。他为官正直,忧国忧民。张继的枫桥一愁啊,愁出了深深的情怀,愁出了浓浓的亲情,愁出了无穷的力气,愁出了无限的人格。难怪闻名女作家张晓凤称张继的那场一千多年前的失眠为不朽的失眠,举荐给大家阅读。好,下课。【苏教版三上枫桥夜泊优秀教学设计3篇】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1页 共21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