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走月亮》教案.docx
《2022《走月亮》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走月亮》教案.docx(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走月亮教案走月亮教案10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走月亮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走月亮教案 篇1教学目标:1、通过读读记记,读读写写,巩固对本单元生字词的认识,自主积累词语。2、温习、回顾酸枣情的倒叙手法,让学生初步感知倒叙写法的作用。3、通过“咬文嚼字”了解人们对月亮的不同称谓,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调查研究,了解更多的有关月亮的知识。4、自主阅读短文走月亮,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引导学生体会浓浓的亲情。5、开展一次介绍中秋节的语文生活,让学生难忘的中秋节为题进行习作练习,要求
2、写出活动的经过,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学重点:巩固积累词语;掌握理清文章条理的方法。教学难点:习作,围绕一个主题把内容写具体、写生动。教学课时:4课时第一课时一、词语超市。、“读一读,记一记”1、出示词语:2、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字都是本单元要求认识的生字,读音都很容易读错。3、自我检查掌握程度,用横线标出你不太确定读音的词语。4、指名说自己不太确定读音的词语,同学帮助正音。(将错误频率较高的字注上拼音反复识记。)5、你还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读一读,写一写”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2、纠正错误读音。3、听写词语。对照书本检查,将不会默写的生字在课桌上书空。二、金钥匙。1、出示内容:2
3、、指名读。3、引导理解倒叙写法的作用。4、思考:这片钥匙有什么作用?你还读过或看过倒叙守法的运用吗?(鼓励孩子们联想到电视剧或其他书籍中的倒叙手法。)三、咬文嚼字。1、自由读文。2、指名说:人们对月亮有什么不同的称谓。3、古诗赏析: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其中把月亮的称谓是什么?4、拓展: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月亮还有什么其它的美称。四、小结。第二课时一、复述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归纳本单元教材的主题。享受亲情二、自主阅读。1、播放柔和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自由阅读短文走月亮,要求读正确,读通顺。2、指名说一说:读文后,你们的眼前浮现出哪些画面?画面一: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挂
4、在空中,柔和的月光照亮了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画面二:一个和妈妈手牵手伴着月光在村子里散步的小男孩。3、质疑:“我”和妈妈伴着虫鸣、鸟飞以及果园那边飘来的果香走月亮。“我”和妈妈都去了哪些地方呢?再读短文。4、集体反馈。5、哪些句子体现了“我”和妈妈之间的浓浓的亲情,请找出来,反复朗读6、读一读阅读提示,品悟文法。三、小结。第三、四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1、中秋节到了,中秋节的情景你一定爱记忆犹新吧。2、谈谈有史以来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中秋节。二、口语交际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可以说一说自己最难忘的一个中秋节,要求说出过中秋节的过程;可以背诵于中秋节有关的古诗词;可以将有关中秋节的传说故事;
5、还可以介绍当地的一些过中秋节的风俗人情。2、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听后可以质疑,并请求主人解疑。二、习作。1、同学们都说得很精彩,但是如果把你们刚才说的都写在一篇作文里,你们觉得怎么样呢?(杂乱无章、没有中心、没有重点)2、习作要求:自行选择描写的对象,可以口语交际的经过,也可以写有关中秋节的某个侧面。如果是记叙一个难忘的中秋节,不仅要写出活动的经过,还要进行适当的场面描写,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事情的时候,也要写到人,通过人们的言行、表情写出他们在节日里的心情、感受。可以先和同学交流一下,互相启发,然后再写。3、学生作文。4、指导修改。5、誊写在作文本上。走月亮教案 篇2教学目标1.认识“鹅
6、、卵”等7个生字,会写“牵、鹅”等13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3.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教学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教具
7、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师生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什么样的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教师板书:走月亮)(课件出示2)师: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户外月光下游玩、散步、嬉戏,称为“走月亮”。(课件出示3)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同学,查字典等方式来解决。2.学生自读课文。在读文过程中,勾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3.
8、谈一谈读完课文后的感受。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分析记忆字形。出示生字“鹅、卵、俗、跃、穗、踱、烁”(课件出示4)“鹅”是家禽,所以偏旁是“鸟”;“俗、跃、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俗浴”是形近字。2.书写指导。出示生字“淘、牵、鹅、卵、填、庄、稼、俗、跃、葡、萄、稻、熟” (课件出示5)指导书写:“淘、鹅、填、稼、俗、跃、稻”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牵”是上中下结构的字,中间的秃宝盖要宽一些。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3.词语理解及运用。 (课件出示6、7、8)淘洗:用水洗去杂质和污垢,引申为保留好的,除掉坏的。造句:我们煮米饭之前要好好淘洗大米。柔和:柔软,
9、温和。造句:傍晚,柔和的月光洒在海面上。鹅卵石:指被流水磨圆了的石头。造句:我家门前有一条用鹅卵石铺成的小道。运载:装载和运送。造句:秋天,运载粮食的汽车在公路上来回奔跑着。风俗: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造句:少数民族有很多风俗习惯。汩汩:拟声词。形容水或其他液体流动的声音。造句:那条小溪汩汩地流过岩石。浇灌:本课指把水输送到田地里。造句:农民伯伯用河里的水浇灌土地。镀亮:一种工艺,可以使金属起到装饰,耐磨的效果。造句:太阳升起时,天边就像被月光镀亮了似的。奇妙:稀奇神妙;美妙。造句:弟弟的小脑袋瓜里有许多奇妙的想法。四、拓展延伸,体会情感(课件出示9)课下搜集有关描写月亮的古诗或
10、小短文,积累在采蜜集上,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2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歌曲导入,复习生字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播放月亮船这首歌。边听边和老师一起感觉)怎么样,好听吗?(课件出示12)听完这首歌曲,你有什么体会?(妈妈对孩子浓浓的爱、在妈妈的怀抱很幸福、在妈妈的身边很幸福。)那就让我们伴着这甜美的歌声一起去走月亮吧!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11、第2课走月亮。(板书课题:2 走月亮)2.检查生字读音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一)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然后找出最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并试一试谈谈自己的感受。(二)全班交流,指导朗读。1.读课文第1自然段,你知道月亮是从哪儿升起来的吗?(课件出示13)2预设:秋天月夜是怎样的景象?第2自然段:秋天“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照亮了照亮了”(月光洒满人间,月光下的各种景物清晰而又静谧,这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月夜景色的美好。)(课件出示14)(教师板书:月盘明亮 月光柔和)师:让学生展开想象,月光还照亮了哪些地方?指导朗读:体会着月色下的美好意境朗读。第4自然段:“细细
12、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课件出示15)(请学生描述自己通过文本所想象到的美景,并通过朗读宣泄看到这般美丽的景色时的心情。)第6自然段:引导学生合理想象:(课件出示16)(1)秋虫夜鸟此刻在做什么?(2)你能想象一下果园里的景色吗?(3)作者都嗅到了野花的香气,那她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4)引导学生想象第6自然段的两处省略号所蕴涵的内容。3师:当作者看到这么美丽迷人的景色时,内心会有什么感受呢?除了月夜下迷人的景色使小作者感到愉快、高兴,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找一找。(课件出示17)第3自然段:在明亮
13、、柔和的月光下,阿妈喜欢领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漫步,我们手牵着手欣赏月下美丽的景色,该有多么幸福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漫步时的幸福心情,理解作者的感受,并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阿妈领着“我”欣赏月下美丽清澈的小溪,使“我”想起白天阿妈带着“我”到溪边嬉戏玩耍时好玩儿的情景,更感到幸福甜蜜。(教师板书:想到:洗衣服 做小船 看水塘)(教师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玩时的体验,来感受作者此时幸福甜蜜的心情,并通过个性化的朗读宣泄出来。)第6自然段:在迷人的月下,阿妈拉着“我”的手,“我”感到阿妈的手越来越温暖了。我们贴得很近,“我”都闻得到阿妈身上那熟悉的气息,这让“
14、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母亲和孩子之间那种浓浓的亲情。(教师板书:闻到:阿妈的气息)第8自然段:“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月儿月儿牵着闪烁的小星星走哇走,不就是在和阿妈与“我”比赛吗?不,阿妈就是那美丽的月亮,“我”就是那闪烁的小星星,我们已经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教师板书:看到:山 树 草 花 星星闪烁 )(引导学生想象此时的景色,并个性化的朗读。)4.也可能学生在一个自然段中即体会到了景色的美,也体会到了情美,教师可随机进行指导。(教师板书:美好景色 浓浓亲情)5.背诵第四自然段三、拓展延伸、交流情感同学们,你有没有和妈妈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
15、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课件出示18)四、扩展阅读,延伸感悟。(课件出示19)选择童年书架的两篇文章月亮来大海做客了盼雨,让学生任选一篇谈感受。月亮来大海做客了用童话般的语言描写了美丽的海滨夜景。盼雨以诗歌的体裁突显了母子之间的深情。板书设计:走月亮教案 篇3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充溢着诗情画意的散文。读着这篇文章,使人不由自主地走进一幅如诗、如梦、如世外田园般的画卷中: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的小手,走啊走,走过村头,走过大道和小路,走过小溪和水塘,走过溪岸和拱桥,走过果园和菜地山之高,村之静,水之香,塘之趣,果之甜。虫鸣、鸟飞、溪流、人语,无不充盈着欢乐、幸福、温馨、甜美
16、之情。本文情景交融,寄情于物,物我相应,情韵绵长,“我”与阿妈一路走来,所见之物、所闻之声、所想之事皆含情;本文语言看似平白,但韵味无穷,语言浅近,但情意深沉,且极具韵律感,使语言富有气势,更使描写细腻,形象生动。让人在脑海中呈现的不仅仅是一路美丽的景致,而更多的是真真切切的情,相濡以沫的爱。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意境和情感。3.正确认读本课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调动所有感官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让学生体会月光
17、下的动人场景和美好意境,让孩子更深刻地体会到柔和的月光下充满着无限的情意,感受到爱的存在和温暖。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教学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月亮图片、月亮船歌曲下载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课时任务: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
18、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让孩子更深刻地感受到爱的存在和温暖。结合文本拓展阅读,基础应用,写字指导,随堂小练笔。教学过程:一、深读感悟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感知了月色下的美好意境,这节课,让我们再次随着作者一起和阿妈手牵着手漫步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吧。(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画出来,读一读,品一品,简单写出感受,和小组同学交流。(二)学生独立阅读(三)小组同学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四)全班交流,感悟朗读。(交流时,学生说到哪里就要让在这个地方有想法的学生补充说完)教师预设感悟交流点:1学生可能谈到秋天月
19、夜的美好。“月儿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照亮了也照亮了”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勾勒出月光洒满人间,月光下清晰的景物,营造出安静祥和的意境。师相机指导朗读:你能读出这种安静祥和的意境吗?语言训练:请你们再来展开想象,月光还照亮了哪些地方?试着用“照亮了照亮了照亮了”说句话,谈一下自己的感受。2.第三自然段:在明亮、柔和的月光下,阿妈喜欢领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漫步,我们手牵着手欣赏月下美丽的景色,该有多么幸福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漫步时的幸福心情,理解作者的感受,并有感情地朗读。3.第四自然段:“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
20、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让学生说自己读文后的感受)师相机提问:“流着”一词用了几次?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生述)你能试着用“流着流着”说一句话吗?这句话中为什么用“抱”,而不用“映着”?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阿妈领着“我”欣赏月下美丽清澈的小溪,使“我”想起白天阿妈带着“我”到溪边嬉戏玩耍时好玩儿的情景,更感到幸福甜蜜。4.第六、七自然段:我们走过了那么多的地方,耳闻秋虫唱歌和夜鸟拍打翅膀的声音,嗅到了野花的香气和果园里成熟了的果子的香气,目睹了沿途的美景和空中美丽的月亮及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就像到了仙境一样。引导学生合理想象:秋虫夜鸟此刻在做什么?(作者以什么样的句式展示给我们的
21、?)你能用一两句话描述一下你想象到的果园里的景色吗?想象作者会看到怎样的“沿途的美景”呢?引导学生想象第七自然段的两处省略号所蕴涵的内容)当作者看到这么美丽迷人的景色时,内心会有什么感受呢?“多美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此句在文中出现几次?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朗读训练:多美的夜晚!从哪感受到的?读一读你画的句子。除了月夜下迷人的景色使小作者感到愉快、高兴,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找一找。5.第七自然段:在迷人的月下,阿妈拉着“我”的手,“我”感到阿妈的手越来越温暖了。我们贴得很近,“我”都闻得到阿妈身上那熟悉的气息,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母亲和孩子之间那种浓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走月亮 2022 月亮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