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的审美接受.docx
《论艺术的审美接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艺术的审美接受.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维普资讯 http:/ 2006年第 3期 Mm No,2006 Q3 第 177 期 ) _ EDUCATION EXPLORATION General f No. 177 论 艺 术 的 审 美 接 受 陈相伟 (齐齐哈尔师范髙等专科学校,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5) 摘要:任何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既离不开主体的审美创造,又离不开欣赏者(接受主体)的审美接受,艺术 作品的审美价值只有经由审美接受的过程才能最终体现出来。艺术的审美接受是一种接受主体精神上、情感上的 认同和欣赏过程。艺术的审美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艺术作品,二是接受主体 (欣赏者艺术的审美接受中 投入了 接受主体的全部心理因
2、素且这一过程是一种情理交融的体验过程,内含多种心理现象。艺术作品包含艺术语言、艺 术形象和艺术意薤三个层次;与这三个层次相关的则是接受过程中主体的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和审美升华三种心 理状态。 关键词 :艺术;作品;审美接受;心理 中图分类号 :G40-014 文献标识码 :A 作为人对世界的审美把握,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最集 中、最典型的物态化表现,是人类自由自觉地创造审美价 值、生命理想之境界的特殊实践方式。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 不断发展,生命追求的不断深化,审美意识的不断推进,人 类艺术创造也不断丰富和发展。艺术最根本的性质和规定 性、艺术的独特价值与功能都与审美内在地联系在一起。 、艺术与艺
3、术的审美接受 艺术作品的存在和物质的存在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作为 审美对象,总是在诉诸人的感官并引起相应审美体验的时 候才存在。任何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既离不开主体的审美 创造,又离不开欣赏者 (接受主体 )的审美接受,艺术作品的 审美价值只有经由审美接受的过程才能最终体现出来。因 此,同审美创造一样,审美接受也是艺术存在的基本条件。 这正是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瑟尔所强调的,这是 “ 一个复 杂的自我实现的过程 它经历了作者对世界的观照直至 读者体验的各个阶段 ” 1。 20世纪 60年代中期,国际美学界的接受美学更强调研 究读者在阅读和接受文学作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规律,主 张从读者审美接受的能动
4、性方面人手,揭示作家、作品和读 者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为人们理解艺术的审美接受 问题 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艺术的审美接受 艺术的审美接受是一种接受主体精神上、情感上的认 同和欣赏过程。 第一,艺术的审美接受是接受主体的能动的再创造活 动。黑格尔指出: “ 艺术美是诉之于感觉、感情、知觉和想象 收稿曰期 :2006-01-17 作者简介:陈相伟( 1%4-),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齐齐啥尔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从事现当代文学、美学研究。 文章编号: 1002-0845(2006)03-0063-03 的 我们在艺术美里所欣赏的正是创作和形象塑造的自 由性。在艺术的审美接受中,接受
5、主体(欣赏者 )根 据自 己的生活经验、个性趣味、思想情感、审美偏爱以及生命意 识等,对现有艺术作品进行加工、补充和丰富,将个人情感 投人创造主体所创造的艺术形象中,再创造出各具特色的 艺术形象,甚至对原来的艺术形象进行新的开拓、补充,凸 显出艺术创造主体在创造此一艺术形象时不曾说出或不曾 想到的东西,从而使艺术形象变得更为丰富、鲜明和深刻。 这种艺术审美接受过程中的主体再创造活动,实际上也是 一种对艺术创造主体审美体验的物化形态 一 艺术作品进 行二度体验的过程。在这个二度体验中,接受主体和创造主 体一样在体验着情与理,同样可以 展现自己的智慧和心灵, 并将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到艺术作品之中
6、,从而获得某 种审美创造的愉悦。而且,由无数审美接受主体共同再创造 出来的艺术形象,总体上会比艺术创造主体赋予作品的意 义要深邃、全面得多。例如,经历几个时代读者的不同阐释, 一部红楼梦的意义已远远超出原作者曹雪芹所提供的范 围,变得愈加宽泛和深远。 第二 ,艺术创造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只有通过接 受主体的审美接受活动,才能真正体现它的社会意义和审 美价值,才能真正形成艺术的牛命力。 “ 任何文学文本都具 有未定性,是一个多层面未完成的图式结构。它的存在本身 是一个 召唤结构 ,具有很多 空白点 ,当读者将自己的体 验、人生的沧桑感以及独特的生命意义置人本文,通过活生 生的体验对本文进行具
7、体化,将作品中的空白处填充起来, 这时作品就不是独立的、自为的,而是相对的、为我的。作品 成了 我 的作品,作品的艺术世界成为 我 的世界,成为 我 的生命意义的投射和揭示。正是在读者情理融合之中, 在将自己的生活经历、生命情感投人中,作品中的未定性得 以确定,使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获得实现。 ”m艺术作品的 维晋货甘 l http:/ 效果史 ,永远延续在接受主体的审美接受过程之中。因此, 对于艺术审美接受来说,培养和提髙接受主体的审美素质 显然非常重要。只有接受主体真正树立起自己的主体性,通 过文化艺术的学匀来不断培养、丰富自己的审美感受力、想 象力和理解力,才能使艺术的审美接受真正有助于艺
8、术作 品审美价值的实现。 2. 艺术作品与接受主体的相互关系 艺术的审美接受过程包含两方面因素:一是艺术作品, 二是接受主体 (欣赏者)。在艺术的审美接受过程中,艺术作 品和接受主体既有各自的存在特点,又相互作用、相互影 响;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接受主体(欣赏者)在艺术审美接受过程中的能动作 用,主要表现在: (1)突破既有艺术作品的局限,独特地呈现 按照接受主体心意加工后的艺术形象 ;(2)超越艺术作品的 原意,从既有作品中发拥出更丰富的内容和深远的意义; (3)依据艺术作品提供的形象特征,移人接受主体新的观 念、趣味和理想等; (4)引起艺术创造主体的创造 观念的改 变,以
9、迎合或开拓接受主体的审美需要和审美水平。 我们必须承认,尽管接受主体在艺术的审美接受过程 中具有能动作用,但艺术作品本身的语言、结构、思想、意义 等,总是会影响到接受主体的具体接受活动,对于艺术的审 美接受仍然有着特定的制约作用。 ( 1)不同形态的艺术作品 往往规定着不同的艺术感知方式 ;(2)作品所表现的特定内 容规定着审美接受的范围: (3)作品的结构方式诱导着接受 主体的联想和想象途径 ;(4)艺术形象和作品的情感倾向影 响着接受主体的情感态度 ;(5)艺术作品可能改变接受主体 的审美趣味和欣赏 水平。 应该说 ,艺术的审美接受总是一种主客体相互影响、相 互作用的过程 , 而艺术的本质
10、正是在艺术创造主体和接受 主体 (欣赏者 )之间呈现出来的。如果没有接受主体对审美 客体 (艺术作品)能动的再创造,艺术的目的就达不到;如果 没有客体(艺术作品)对于接受主体的制约和规定,就可能 造成艺术审美接受过程中的随意性。只有恰当地处理好二 者之间的关系 , 才能真正有益于艺术创作的发展和欣赏者 素质的提髙。 二、艺术审美接受过程的心理特点 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体验形式,艺术的审美接受过程 中离度整合了艺术接受主体的整体生命力。 1. 艺术的审美接受中投入了接受主体的全部心理因素 别林斯基曾经认为,欣赏美应该具有 “ 美学感情 ” ,如果 只是一味地 “ 用脑子去感受艺术,而没有心灵的参与
11、 ”, 那就 “ 几乎比用脚去理解艺术还坏 ” w。 此话说得没错,因为艺术 的审美接受的确不能没有接受主体个人情感的直接介人。 然而 ,艺术的审美接受中并非只有情感在起作用。事实上, 在艺术的审美接受过程中,情感与知觉、想象、意志等主体 心理因素都被充分激活起来,共同参与了作品审美价值的 最后完成。因此,艺术的审美接受过程常常令人在心驰神 往、激情洋溢之际,又有所领悟和发现。 2. 艺术的审美接受过程是情理交融的体验过程 _ 毋庸置疑,艺术的审美接受过程具有强烈的情感性, 有时甚至能够使接受主体整个身心完全沉浸到艺术作品 境界之中,如同着魔一般地产生强烈的心灵感动。髙尔基 就曾经这样记述自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艺术 审美 接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