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docx
《2022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3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同级混合运算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创设了“图书阅览室”问题情境,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脱式运算,了解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使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逐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
2、让学生明白“在同级的混合运算中,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能力目标:在经历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二、说教法根据新课程理念,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结合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教法:1、情景教学法:新课开始,让学生通过图书馆这一情景,理解运算顺序。2、发现、讨论法:利用我们小组合作座位优势,让小组间
3、讨论、说计算过程,从而掌握计算方法。三、说学法运用书本为载体,以观察、比较、小组讨论、推理和应用及口算为主线,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和留给学生学习思考的空间。四、说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含有加、减、乘、除四个运算符号的练习。口算下列各题。78 147 159 201245 86 153 44师:同学们认识这几个符号吗?他们中分别有两位是好朋友,你猜猜他们是谁?学生根据前面回忆的运算特点,为这四种运算符号分组。过渡: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些运算来,解决同学们在图书阅览室里面遇到的问题吧。(二)发现特点归纳顺序1.加减混合,感知运算顺序。师:同学们在图书阅览室里读书学习。课件出示
4、: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师: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生:原来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在看书学习,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师:你能找出问题吗?学生找出问题,并解决。师:下午阅览室里有多少人在看书学习?这个问题你会列式解决吗?请写下来?学生列式:53-24=29(人) 29+38=67(人)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学生列式:58-24+38师:我们把这种算式叫做“综合算式”,你知道它该怎么计算吗?学生计算并展示计算的过程,教师板书。58-24+38=29+38 算第一步的结果,抄后面的加数=67(人)算第二步的结果教师小结:我们要写出
5、每一次的运算结果,同时注意等号对齐。师:我们在计算加减混合的综合算式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计算,你发现这道算式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呢?生:先算左边的算式再算右边的算式。师:如果不按照这个顺序行吗?生:计算结果就会错误。小结:为了得到准确、唯一的计算结果,在我们的计算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时需要从左往右算。师:你能说说下面的综合算式先计算什么,再算什么吗?1698 48817 251020 32106学生交流,并写出计算过程。2.乘除混合,体验运算顺序。巩固脱式计算的计算格式,体会运算的顺序。481817 1535问题:1、你能把这两道题写成脱式计算的格式吗?2、第二个综合算式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3、这样的题我们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的?481817 15353017 5547 253.总结特点,归纳运算顺序。师:你发现今天我们学习的综合算式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吗?生:都是从左往右计算的。生:都是加减混合或是乘除混合。师:对了,我们加减这两位朋友混合的算式或乘除这两位朋友混合的算式叫做运算。当我们计算运算时,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并按照书写规范把每一步的结果写下来。(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1.计算(教材第47页“做一做”)(1).指定学生说一说每道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2).学生计算每道算式,教师巡视,巡视时关注学生书写的规范性。(3).全班交流,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四)、课堂
7、小结、畅谈收获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堂作业教材第50页的第1、2题。五、说板书设计混合运算53-24=29(人)29+38=67(人)153=5 55=2553-24+38 1535=29+38 =55=67(人) =25从左往右算六、说教学反思1.重视情境的创设“数学源于生活”。课堂上再现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中自然地提出数学问题,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情境的创设也能促进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2.利用生活经验,促进学生感悟与理解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与合
8、理性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初步体会,逐渐学会,学习思辨,掌握技能。3.突出算理,分清运算顺序学生刚学习两步计算式题时,对运算顺序较难理解,往往难以灵活运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明确算法。4.注重数学思考坚持让学生在列出算式后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注重了思维的表述,又让学生明白同级运算的计算顺序,有利于学生掌握。5.重视对错误的诊断及矫正教学中重视学法指导,尤其是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进行辨析。学生出现的错误主要是格式问题(等号的对齐);运算顺序(运算顺序不正确)。通过针对出现的错误情况展示,进行纠错;以及算法强化练习进行诊断及矫正。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篇2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
9、数学人教版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的克和千克。本课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1)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这节课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克和千克)和单位之间的进率(1千克=1000克),更重要的是感受和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准确应用这两个质量单位。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称一称、说一说等实践活动,
10、了解1克、1千克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同时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品的质量。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班级学生的实际,并结合教材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从知识与技能方面来说,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从过程与方法上来说,经历观察、实践、估计等数学活动过程,初步学会用质量单位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在与同伴合作中解决质量问题,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3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来说,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
11、能力以及自主探索的精神。以上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相互渗透,达成了德育、智育、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也明白要想知道物体的轻重不能光靠眼睛去观察,必须用秤来称一称。这说明学生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他们对质量的单位还缺乏认识,特别是1克、1千克的质量概念,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困难。所以,我在任务定位时,将教学重点确立为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教学难点是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算物体质量的意识。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数与代数”中指出:“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二年级学生初次接
12、触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克和千克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现实生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因此,在本节课前,我先让学生课前调查,让学生积累一些关于质量的生活经验。学生通过走进商店、超市、农贸市场去调查,发现了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的质量,学生很自然地认识了各式各样的秤,以及如何看秤。各种学习资源的整合,为本堂课教学奠定了基础。本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是:体现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通过学生的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建立克和千克的观念。体验到数学就在学生身边,让学生通过克和千克的学习,认识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针对教学内
13、容,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启发式引导法、讲解法、演示法、诱思探究等方法。这样的教法既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规律,本节课主要采用分组实验法,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熟悉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知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了能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依据课堂设计的需要,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一套,盘秤一个,天平一台,水果两个(一大一小),重1千克的商品4种。学生每人准备一个2分硬币、三袋分别约为1克、10克、100克重的大米和两袋500克的食盐。新课程理念指出,学校教育中要确定新型的师生关系
14、,构建融洽的学习氛围,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准备分为四个环节:1、情景激趣,谈话导入2、操作体验,探究新知3、实际应用,加深理解4、全课总结,拓展延伸下面分层说明我的教学设计。1、情景激趣,谈话导入。我首先课件呈现一大一小两个水果并提问:“你觉得哪个重?怎么知道的?”通过学生回答内容小结:同样的事物可以用眼睛看来判断哪个重哪个轻,并板书“看”;接着我将小的水果放下,出示一个盒子,提问:“这个水果和这个盒子哪个重?”然后让回答问题的学生用两只手分别掂一掂,小结:不是同样的东西可以用手掂一掂的办法判断它们的轻重,并板书“掂”。
15、接下来引导学生交流课前调查的各种商品的净含量是多少,学生简短的交流后,我利用多媒体出示商品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商品的净含量,由此引出“克和千克”,一边板书课题,一边说明“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做单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接着我告诉学生“克和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用字母g、千克用字母kg表示,过渡到第二个环节。2、操作体验,探究新知。这个环节分三层进行教学。第一层:探究1千克。先出示四种物品(1千克瓜子、1千克梨、两袋重500克的食盐和一根1千克重的火腿),让学生猜猜它们的重量,然后启发学生道:我们怎样用个好办法又快又准地知道它们的重量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人教版二 年级 下册 数学 说课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