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重影响力矩阵的有向加权网络节点重要性评估方法-王雨.pdf
《基于多重影响力矩阵的有向加权网络节点重要性评估方法-王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多重影响力矩阵的有向加权网络节点重要性评估方法-王雨.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于多重影响力矩阵的有向加权网络节点重要性评估方法王雨郭进利Evaluation method of node importance in directed-weighted complex network based on multiple influ-ence matrixWang Yu Guo Jin-Li引用信息Citation: Acta Physica Sinica , 66, 050201 (2017) DOI: 10.7498/aps.66.050201在线阅读View online: http:/dx.doi.org/10.7498/aps.66.050201当期内容View
2、 table of contents: http:/ you may be interested in基于最小刚性图代数特性的无线网络拓扑优化算法Topology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wireless networks based on the algebraic properties of minimum rigidgraph物理学报.2016, 65(24): 240201 http:/dx.doi.org/10.7498/aps.65.240201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多元混合空管技术保障系统网络特征分析Analysis on network propert
3、ies of multivariate mixed air traffic management technical support systembased on complex network theory物理学报.2016, 65(14): 140203 http:/dx.doi.org/10.7498/aps.65.140203无标度网络中基于能量的混合路由策略Energy-based hybrid routing strategy for scale-free networks物理学报.2016, 65(24): 248901 http:/dx.doi.org/10.7498/aps.
4、65.248901一种有效的基于三角结构的复杂网络节点影响力度量模型An efficient node influence metric based on triangle in complex networks物理学报.2016, 65(16): 168901 http:/dx.doi.org/10.7498/aps.65.168901花簇分形无标度网络中节点影响力的区分度Discriminability of node influence in flower fractal scale-free networks物理学报.2015, 64(20): 208901 http:/dx.doi.
5、org/10.7498/aps.64.208901万方数据物理学报Acta Phys. Sin. Vol. 66, No. 5 (2017) 050201基于多重影响力矩阵的有向加权网络节点重要性评估方法 王雨郭进利y(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093)(2016年10月15日收到; 2016年11月23日收到修改稿)本文基于有向加权网络模型,构建了三个影响力矩阵,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赋权求和,形成多重影响力矩阵,从而提出了一种基于该矩阵的节点重要性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新定义的交叉强度指标,来表征节点的局部重要性;利用全网节点对待评估节点的重要性影响总值,来表征节点在全网中的相对重要性.
6、在分析影响节点对待评估节点的影响比例时,既考虑到节点间的距离因素,又引入了最短路径条数因素;既考虑了该影响节点对网络中其他节点的影响关系,又考虑了网络中其他节点对该待评估节点的影响关系,使得评价方法更加全面.将算法运用于ARPA网络,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区分各节点之间的差异.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连锁故障的仿真对比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关键词:有向加权网络,节点重要性,多重影响力矩阵,最短路径条数PACS: 02.10.Ox, 89.75.Hc, 89.75.Fb DOI: 10.7498/aps.66.0502011引言复杂网络具有非同质的拓扑结构,这决定了网络中的每个节点不可能
7、具有完全相同的重要程度1.因此,采用定量方法挖掘出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并对其性质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它有助于提高整个网络的可靠性与抗毁性3;4.目前,节点重要性评估的研究多集中在无向或无权网络上5 12,然而,现实世界中的网络多数是有向加权网络,不仅要考虑节点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弱12,还要考虑其方向5.将节点重要性评估的研究拓展到有向加权网络,对于推动复杂网络的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实用价值.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多种有价值的评价方法. “中心性”常用来衡量节点的重要性,常见的指标有度、接近中心性、介数、累计提名等.例如Jeong等13利用度指标研究了蛋白质网络.然而,度相
8、同的节点在网络中的重要度未必相同.另外,度指标仅利用了节点最局部的邻居信息,并没有考虑节点在网络中的位置,其应用非常有限.Freeman14于1977年在研究社会网络时提出介数指标.但该指标需要计算网络中任意节点对之间的最短路径,其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较高,对于大规模网络并不适用.近年来,有学者开始基于信息扩散的视角识别网络中的关键节点.例如Kitsak等15提出利用k-核(ks)分解法来挖掘中心节点.该方法认为ks指标越大的节点越重要.然而,在BA网络和树形网络中,所有的节点具有相同的ks值,同层的节点无法比较其重要性.另外,该方法也不能直接运用于有向网络、加权网络. L等16提出了Leader
9、Rank算法,该算法没有参数,相比经典的PageRank算法17更加精准.但是,标准的LeaderRank算法中背景节点和所有节点的连接都一样,不切合实际且不能直接运用到加权网络.目前有向加权网络节点重要度评估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71571119)资助的课题.通信作者. E-mail: 2017中国物理学会Chinese Physical Society http:/050201-1万方数据物理学报Acta Phys. Sin. Vol. 66, No. 5 (2017) 050201还相对较少. Xu等18借鉴PageRank算法,提出一个有向加权网络节点重要性的评价指标DW
10、CN-NodeRank.但是,该算法不能同时获得较高的评估精度和较快的收敛速度. Liu等5充分利用网络的拓扑结构特征和邻居节点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交互信息的节点重要性评价方法,该方法将节点所包含的信息量作为其重要性的衡量指标.节点所包含的信息越多,就越重要,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区分节点间的差异.但该方法仅考虑了网络的有向性,而没有对加权网络进行讨论,王班等19对其进行改进,使其适用于有向加权网络.但是,文献5, 19均只考虑了邻居节点之间的交互信息,而忽略了那些非直接相邻的节点之间也可能沿着某路径进行信息交互,不够全面.周漩等20结合节点的效率和度值,提出了节点重要度贡献矩阵的概念,以此表示
11、节点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进而判断节点的重要度.但是,该方法将节点的重要度平均贡献给邻居节点,且认为这种重要性依赖关系仅仅存在于邻居节点之间,与现实不符.实际上,当网络具有较强的连通性,即所有节点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密时,非邻居节点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就不能被忽略. Hu等21以及范文礼和刘志刚22分别提出了基于重要度贡献关联矩阵和网络传输效率矩阵的节点重要性评价方法.这两种方法不仅认为邻居节点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而且考虑到非邻居节点也可通过某种途径向待评估节点贡献自身的重要度,克服了重要度贡献只依赖邻居节点的不足.但是,传输效率矩阵在判断重要性贡献比例值时,仅考虑了节点间的最短路径长度这一因素,显然不
12、够全面.事实上,两节点间的相互影响程度还与二者之间的最短路径条数相关.基于以上考虑,本文通过新定义的交叉强度指标,来表征有向加权网络中节点的局部重要性.为研究节点在全网中的相对重要性,本文不仅同时考虑了最短路径长度和最短路径条数两个影响因素,还分别从影响节点和待评估节点两个角度构建了另外两个影响力矩阵,以此来表示全网节点之间的重要性影响关系,进而提出了基于多重影响力矩阵的综合评价算法.本文结构如下:在第二部分,引入交叉强度指标及其他相关指标.在第三部分,构建三种影响力矩阵,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得“多重影响力矩阵”,进而提出评价算法.在第四部分,将评价方法运用于几个具体的有向加权网络,并进行仿真实
13、验分析,以此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在最后一部分,给出本文的总结.2理论基础有向加权复杂网络模型G = (V;E;W).其中V = fv1;v2; ;vng为节点集合, E =fe1;e2; ;emg为边集合, (vi;vj) 2 E,表示从节点vi到vj的一条有向边.网络节点数目为n = jVj,边数为m = jEj.邻接矩阵记为An n = (aij),当且仅当存在一条从节点vi指向vj的有向边时aij = 1,否则aij = 0. W表示有向边的权重矩阵, wij表示有向边(vi;vj)的权值.有向加权网络的权重矩阵一般不对称,即wij = wji.在有向加权网络中,每个节点的强度可以分为入强
14、度和出强度23.强度指标将入强度和出强度简单相加,无法有效区分两者之间的差异.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把有向加权网络中入强度和出强度的概念相结合,提出节点交叉强度的概念.定义1交叉强度.为了综合考虑节点的入强度和出强度,本文将节点vi的交叉强度定义如下:Sci = Sini + (1 )Souti ; (1)其中, 是一常数,它满足0 0:5时,节点的入强度被认为对节点的重要性影响程度更大;当 2),由于(Ak)ij =nm1=1nm2=1nmk 2=1nmk 1=1aim1am1m2 amk 2mk 1amk 1j;所以, (Ak)ij表示了从节点vi到节点vj之间长度为050201-3万方数据物
15、理学报Acta Phys. Sin. Vol. 66, No. 5 (2017) 050201k的路径总数.本文假设节点优先通过最短路径向网络中其他节点传播自身的重要性,因此可利用该条性质计算从节点vi到节点vj之间的最短路径数,即长度为dij的路径总数(Adij)ij.当i = j或从vi到vj不存在路径时, dij ! 1, (Adij)ij = 0.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某节点vi(影响节点)对节点vj(待评估节点)的影响程度除了取决于两节点间的距离大小、最短路径条数,还取决于其他节点对vj的影响以及vi对其他节点的影响.比如,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网络中的其他节点均不对vj产生影响,那么v
16、i对vj的影响程度就会相对变大,反之就会变小;另一方面,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vi仅对vj产生影响,而不存在指向其他节点的连边那么vi对vj的影响程度也会相对变大,反之就会变小.因此,可以基于最短路径条数对这两种情况进行分析,分别构建以源节点,即影响节点为中心的影响力矩阵SIP (source node-centred in-uence power matrix)和以目标节点,即待评估节点为中心的影响力矩阵TIP (target node-centredinuence power matrix):SIP =0BBBBBBBBBBBBBB0 Ad1212Ad1211 +Ad1212 +Ad121
17、3 + +Ad121n Ad1n1nAd1n11 +Ad1n12 +Ad1n13 + +Ad1n1nAd2121Ad2121 +Ad2122 +Ad2123 + +Ad212n 0 Ad2n2nAd2n21 +Ad2n22 +Ad2n23 + +Ad2n2n. . . .Adn1n1Adn1n1 +Adn1n2 +Adn1n3 + +Adn1nnAdn2n2Adn2n1 +Adn2n2 +Adn2n3 + +Adn2nn 01CCCCCCCCCCCCCCA;(5)TIP =0BBBBBBBBBBBBBB0 Ad1212Ad1212 +Ad1222 +Ad1232 + +Ad12n2 Ad1n1
18、nAd1n1n +Ad1n2n +Ad1n3n + +Ad1nnnAd2121Ad2111 +Ad2121 +Ad2131 + +Ad21n1 0 Ad2n2nAd2n1n +Ad2n2n +Ad2n3n + +Ad2nnn. . . .Adn1n1Adn111 +Adn121 +Adn131 + +Adn1n1Adn2n2Adn212 +Adn222 +Adn232 + +Adn2n2 01CCCCCCCCCCCCCCA:(6)对于矩阵SIP,元素为Adijij/ nk=1Adijik (i;j =1; 2; ;n),其分子表示从节点vi到节点vj的最短路径数,即长度为dij的路径数,分母表
19、示从节点vi到网络中所有节点长度为dij的路径数总和,二者的比值是从固定影响节点vi的角度,来分析其对vj的影响比例的;对于矩阵TIP,元素为Adijij/ nk=1Adijkj (i;j = 1;2; ;n),其分母表示网络中的所有节点到节点vj长度为dij的路径数总和,分子与分母的比值是从固定待评估节点vj的角度,来分析vi对其的影响比例的.由矩阵元素的分母表示还可以看出,这两个矩阵均考虑到了其他节点对在非自身最短路径上的信息传播对所研究节点对之间依赖程度的影响.123 546图1一个简单的拓扑结构Fig. 1. A simple topological structure.图1是含有5个
20、节点的简单拓扑结构,图2(a)和图2(b)分别是从某影响节点和待评估节点的角050201-4万方数据物理学报Acta Phys. Sin. Vol. 66, No. 5 (2017) 050201度提取的图1网络的部分拓扑结构.以此为例,利用上述3个矩阵,从不同角度比较各重要性影响比例值的大小.由于重要性影响比例是根据信息传输的路径来分析的,所以暂不考虑连边上的权重值.123 54(a)23 546(b)图2分别从某影响节点和待评估节点的角度提取的图1网络的部分拓扑结构(a)节点v1影响v3, v5的路径图; (b)节点v2, v4影响v6的路径图Fig. 2. Part topology e
21、xtracted from gure 1 from theperspective of acertain sourcenode and target node:(a) The path graph that v1 inuences v3 and v5;(b) the path graph that v2 and v4 inuence v6.根据(4)(6)式得:E =0BBBBBBBBBBB0 1 0:5 1 0:5 0:330:33 0 1 0:25 0:2 0:50:5 0:33 0 0:33 0:25 10:33 0:25 1 0 1 0:50:5 0:33 0:25 0:33 0 11
22、 0:5 0:33 0:5 0:33 01CCCCCCCCCCCA;SIP =0BBBBBBBBBBB0 0:5 0:67 0:5 0:33 11 0 1 0:5 0:33 11 0:5 0 0:5 0:33 11 0:5 0:5 0 0:5 11 0:5 0:67 0:5 0 11 0:5 0:67 0:5 0:33 11CCCCCCCCCCCA;TIP =0BBBBBBBBBBB0 1 1 1 1 10:33 0 0:5 0:33 0:33 0:330:5 0:5 0 0:5 0:5 0:50:67 0:67 0:5 0 1 0:670:5 0:5 0:5 0:5 0 0:51 1 1 1
23、 1 01CCCCCCCCCCCA:效率矩阵主要用于两节点间距离不相等时的影响比例比较,而矩阵SIP和TIP分别是从影响节点和待评估节点的角度,用于两节点间距离相等时的影响比例的比较.一般来讲,当比较重要性影响比例大小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节点间的距离,然后再考虑距离相同时, SIP和TIP中元素的大小.从节点间的效率角度,由于d13 = 2 e16,所以节点v1对v3的影响比例要大于v1对v6的影响比例.从SIP的角度,比较同行元素.以v1对v3,v5的影响为例,图2(a)给出v1影响v3, v5的路径图.虽然e13 = e15 = 0:5,但是由于v1到v3的最短路径数2大于v1到v5的最短
24、路径数1,导致SIP13 = 0:67 SIP15 = 0:33.因此单从影响节点的角度,节点v1对v3的影响比例要大于v1对v5的影响比例.当然实际的影响比例还与v3, v5各自对应的TIP有关.从TIP的角度,比较同列元素.以v2, v4对v6的影响为例,图2(b)给出v2, v4影响v6的路径图.虽然e26 = e46 = 0:5,但是由于v4到v6的最短路径数2大于v2到v6的最短路径数1,导致TIP46 = 0:67 TIP26 = 0:33.因此单从待评估节点的角度,节点v4对v6的影响比例要大于v2对v6的影响比例.当然实际的影响比例还与v2, v4各自对应的SIP有关.3.3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多重 影响力 矩阵 加权 网络 节点 重要性 评估 方法 王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