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老师读论语心得体会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老师读论语心得体会3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老师读论语心得体会3篇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步语录体散文,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带来的老师读论语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大家。篇一:老师读论语心得体会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教化工作,敏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阅历,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老师,成为后世老师学习的楷模。论语中许多篇章都可以看到孔子对师德修养的相关论述,带给后世为师者莫大的启示,作为教化工作者看后受益匪浅,感受颇深。1.立志有恒,加强修养。孔子强调立志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作用。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行夺志也。(论语?子罕)。因此,老师不
2、仅要自身,还要教化学生确立崇高志向,树立人生志向,作为个人努力的方向。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带给我们启示: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取得的成果也不是简单的事,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熬炼,要有一个按部就班的过程。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牵强去做。你想成为一个合格的老师,要教出合格的学生,这也非一朝一夕的事,要经过长时间的熬炼和学问的积累。2.自省自克,改过迁善。道德贵在自觉,孔子特殊强调从自我做起。他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要求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人无完人,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要随时对自己的
3、行为进行检查,刚好发觉问题,刚好解决问题,以免再次范错误,这样就会起到自我监督的作用。孔子认为,道德准则和规范是公共利益的体现,对个人起约束作用,因此,须要克制自我,生活中没有不犯错误的人,关键是看对待错误的看法,你刚好发觉错误或者别人给你指出错误,你能悬崖勒马,知错就改,不断地完善自我,升华自我。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老师要尽自己的社会职责,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驾驭广博的学问,具有高尚的品德,这是教书育人的前提条件。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孔子走到哪里,学到哪里,并且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他说
4、:三人行,必有吾师焉。(论语?述而)。每个人不是一诞生就知天下,都是要经过不同阶段的教化,学到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要活到老学到老,这才体现了人的一生的价值。4.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孔子对学生的教化,不仅有言教,更注意身教。老师都要通过严以责己,以身作则来感化学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充分说明白身教的重要性。的确,假如老师能做到以身示范,虽没有言语的说教,仍旧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身教重于言教,老师的一言一行干脆影响学生的一生。假如遇到一位好老师,那么他的学生将一生受益,或许会辉煌一生,假如遇到一个不仔细负责
5、的老师,他的学生或许就会静默无闻一生,直到老也一事无成。5.爱惜学生,无私无隐。爱惜学生、关切学生是一个老师胜利的必需具备的条件。孔子说:仁者爱人、智者知人论语?颜渊)。老师要随时关切学生品德、学业的增进以及学生们的生活与健康状况,和学生要建立深厚的情意。不溺爱、不袒护学生,这才是老师对学生真正的爱呀。学生对学问的渴望,老师无私奉献,无以回报。6.信任学生,激励学生。孔子对学生充溢期望,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者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子罕)这里包含了青年人超过老年人、学生超过老师、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发展观点。老师应当信任学生的潜能,认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激励学生。孔子说
6、义不容辞于师。(论语?卫灵公),面临着实行仁德的事情,可以不必对老师谦让。这里包含着在仁德和正义面前师生一律同等的思想以及吾爱吾师,更爱真理(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言)的观点。师生都是同等的,学生的观点正确可以反对老师,甚至学生可以严厉地指责老师,而老师也要虚心接受学生的看法和指责,这才体现了同等的师生观。7.不断学习,努力创新。孔子认为老师要讲究教学方法,擅长启发学生的心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老师必需自己常常温习故业,融会贯穿,做到有新的领悟、新的体会、新的发觉,才能胜任教学工作。老师不仅给学生以学问,还要使学生独立求知,独立思索,并能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这样才算是好的
7、老师。老师首先得加强自身的素养的提高和学问的积累,在假期和业余时间不断充电,才能满意学生求知欲望。提高业务素养和教学实力,才能教出一批又一批有用的新时代合格人才。篇二:老师读论语心得体会最近读论语,读于丹的解读论语,有了新的感悟。论语的真谛,就是告知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须要的那种欢乐的生活。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得心灵欢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朴实的、暖和的生活看法。大家知道,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贤人。孔夫子正是以这种朴实的、温柔的生活看法来影响他的弟子,他的弟子都是一粒种子,把那种生活的看法、生活的才智广为传播。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我更进一
8、步加深了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的理解与感悟。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做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一味的读书,而不思索,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而只是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肯定的书本学问的积累,进而对学问进行探讨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旧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怀疑而更加危急。只有把学习和思索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作为一名老师,只有做到学与思的结合,做一个学习型的老师,反思性的老师,才能不断进步 。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些都是强调学
9、习与思索相结合的重要性。西方的哲人康德说过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与孔子的这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以说是惊人的一样。可见人类在学问的认知和获得上,不论地域、种族如何差异,其根本性的原则往往是一样的。学习要听别人讲解,也要自己思索,不要一味听信别人。只学习而不动脑筋思索,就会茫然不解;只凭空思索而不学习,就会怀疑不解。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为了学习而学习,缺少必要的思索,只是一味地学习,大脑却一片空白,学习只为了追求数量,而不在乎质量,结果那就可想而知了。学习在思索,也在于汲取。也有不少人,为了思索而思索,缺少必要的学习。只是一味地思索,没有肯定的学习指导,结果思索钻进了死胡同,就
10、难免是非不分。因学习而思索,而感到充溢。因思索而学习,而感到明智。可见,学习与思索紧密结合,缺一不行。这些都是强调学习与思索相结合的重要性。篇三:老师读论语心得体会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步语录体散文,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全书二十篇。四一百零一九十二章。首创语录之体,其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它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故千年来为论语作注者不尽其数,经典者也是层出不穷,而这些古代学者是用文言注文言,我们已经和传统的文言相去甚远,因此,只能舍远求近通读一些近现代学者所注论语的佳作,让我最为深刻的当属南怀瑾的论语别裁,我们
11、想深化到孔子思想里面,还是得亲身去品尝论语那些古老的文字,还得亲身去体会孔子的箴言,亲自去领悟孔子的才智。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宏大的思想家和教化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做过委吏(管理粮仓)与乘田(管理牲畜)。他虽然生活贫苦,但好学上进擅长取法他人,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身贫且贱,一生生活艰辛,在他55岁那年,认定自己的政治志向不行能在鲁国实现,于是起先周游列国,但是没有一个国家情愿接受其政治志向,他受到了一次次的拒绝,但他又一次次的振作,向下一个国家迈进
12、,坚决不移的为自己的政治志向而奋斗,直到20xx年后,他才相识到自己的政治志向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是不行能实现的,于是回到家乡,从事教化活动和整理古籍,授徒讲学,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下移,对我国教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从孔子苦难与辉煌并行的一生,我认为可以从中学到孔子那种在求知上的永不满意,恒久追求才智的人生看法;还有他那种对自己信奉的价值体系的实现而作出的不懈努力和那誓不罢休的毅力。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在中国教化史上有较大的影响。他认为一个老师,必需驾驭学生在学习上常犯的四种心理表现,即广泛而不精、学问面过窄、把学习看得太简单和有畏难心情。只有
13、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赐予帮助、补救。就是说,学生心理的差异性,确定了因材施教的必定性。在教学上,孔子还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探讨,相互启发,以收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一部论语,事实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间相互问对、探讨的状况。如子路、颜回和子夏就是这样做的。性率直而鲁莽的子路,出于对孔子的爱惜,经常向孔子提出指责性的看法,孔子也很关切、爱惜子路,对他的指责也能接受,当有的学生对子路不太敬重时,孔子对他们说:子路的学问是不错的,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但由于颜回从未对孔子提出过疑问和指责,孔子曾不满足地说过:颜回不是对我有所帮助的人,他对我的话没有不喜爱的。 有一次,子夏
14、引诗经•卫风上的诗句,向孔子请教:‘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论语•八佾意思是,诗经上说:有酒涡的脸笑得真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流转得真叫人宠爱呀,雪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回答说: 先有白色底子,然后画花。子夏接着进一步阐明说:那么,是不是礼乐的产生在仁义之后呢?孔子兴奋地说:卜商呀,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进一步探讨诗了。孔子敢于承认比他小44岁的子夏在学问上对自己有启发,说明孔子能向被教化者学习的志气,其精神可钦佩!治学方面,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
15、如此类的话,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始终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验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高校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不敢说后无来者,也至少是前无古人了)。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行思议!作为一个完全有足够的资本炫耀自己的高校问家,孔子还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探究中去吗?答案是确定的。为了学习,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这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假如仅仅是勤奋,唯恐孔子就不会如此得到世人的敬重了。他的好学表现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虚心;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这是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16、,这是一种乐观。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怀,去接纳包涵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论语中给我感受最深的。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肯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在这个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汲取着丰富的养分
17、。高山,是那样地宏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美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主动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需擅长从平凡的人身上吸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挚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化家;平民一百零一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很多伟人。孔子说,居之无倦,行之以忠,他主见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就强调老师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作为一名老师,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水平,以较高的水平去完成自己的任务,努力教好自己的学生,向他们传授有用的学问,让他们有所发展。还应利用平常的休息时间来不断学习,来适应时代对老师的要求。在工作和学习中,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中,一种涵养一种自信让我感受到无比的充溢和欢乐。第13页 共13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