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的中秋习俗 .docx





《北京人的中秋习俗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人的中秋习俗 .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京人的中秋习俗 礼仪北京人的习俗:供奉兔儿爷近几年来随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重视,月坛也在中秋渐渐复原了它往日的功能,搭起了祭月台。还供奉了几百个兔儿爷,垒起来像座小山。点心、西瓜、大桃布满了供桌。为什么要供奉兔儿爷讲一个传闻!有一年,北京城里突然闹起了瘟疫,几乎家家都有病人,吃什么药也不见好。月宫中的嫦娥看到人间烧香求医的情景,心里非常难受,就派身边的玉兔到人间去为百姓们消灾治病。玉兔变成了一个少女,来到了北京城。她走了一家又一家,治好了许多病人。从今百姓们就起先供奉兔儿爷。孩子们祭月,专用兔儿爷在故宫博物院藏多种兔儿爷,那是皇家小孩们祭月的遗物.大人们都去月坛了。在民间,老百姓们都遵守着男不
2、祭月,女不祭灶的俗约,所以,祭月多由妇女承当。通常总是跟在母亲身边的小孩子特别喜爱仿照大人的行为,因此产生了专供儿童祭月用的造像-就是兔儿爷。小孩买回兔儿爷也像成人一样供给祀拜。清代乾隆年间杨柳青印制的木版年画中,有一幅桂序升平图,真实地记录了当时儿童拜兔儿爷的情景。这种民间节令习俗传入宫中,皇家也按民间习俗供奉兔儿爷。清末徐柯在清稗类钞时令类中记载:中秋日,京师以泥塑兔神,兔面人身,面贴金泥,身施彩绘,巨者高三四尺,值近万钱。贵家巨室多购归,以香花饼果供给之,禁中亦然。兔子治好了许多人的病,人们要感谢她,给她送东西。可兔子什么也不要,只是向别人借衣服穿。这样,玉兔每到一处就换一身装扮,有时候
3、装扮得像个卖油的,有时候又像个算命的一会儿是男人装束,一会儿又是女人装扮。为了能给更多的病人治病,玉兔就骑上了马、鹿、狮子、老虎.走遍了北京城内外,又治好了许多人。玉兔消退了北京城的瘟疫,就回到月宫中去了。但美妙的形象却恒久留在了北京人的心中。于是,人们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象,有骑鹿的,有乘凤的,有披挂着铠甲的,也有身着各种做工人的衣服的,千姿百态。每到农历八月十五那一天,家家都要供奉她,给她摆上好吃的瓜果菜豆,用来答谢她给人间带来的祥瑞和华蜜。人们还亲切地称她为兔儿爷。这个儿音也是北京典型的方言。延长阅读:其他地方的中秋节习俗祭月、赏月、拜月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实行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人的中秋习俗 北京人 中秋 习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