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克和千克说课稿.docx
《2022年克和千克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克和千克说课稿.docx(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克和千克说课稿克和千克说课稿作为一位不辞辛苦的人民老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养的有效途径。那么说课稿应当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克和千克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克和千克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义务教化朝鲜族学校数学教科书第四册第六单元“克和千克”,即教材8587页第1课时的内容。2、教材分析:“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学问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求学生相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初步尝试,也是为以后要学的“吨”的教学奠定基础。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详细
2、,不能靠眼睛视察得到,只能靠身体来感知。这节课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单位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3.教学目标:学问目标:在详细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相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实力目标:使学生会用天平称一些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估计物体质量的意识和推断实力;通过视察、操作,培育学生动手操作实力。情感目标:培育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增加生活意识。4.说教学重难点依据三维目标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帮助学生相识质量单位,初步建立1克和1
3、千克的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能正确读出测量工具上的数值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二、教法和学法教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养成肯定的学习习惯,但因年龄小,还是好动、好玩、新奇心强,依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爱好,激发他们的新奇心,我在教学中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学生喜爱、熟识的嬉戏情境、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去感受、发觉,获得新知,同时还采纳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建了良好基础。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纳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主动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
4、种主动参加、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过程中感悟新知。三、设计理念教学中,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到数学活动中来,我采纳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授课,这样即便于打算学具,又体现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本课设计不断创设富有生活意义的操作活动,激励学生在操作中体验生活中的数学,从操作中发觉,从发觉中体验,让“学数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基础和纽带,成为课堂发展的动力,体现新课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的教学理念。四、说教具学具为了能顺当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依据课堂设计的须要,我打算了多媒体课件、袋装1千克盐、1台盘秤、两包500克的盐、天平。小组打算:一袋1千克的盐、1千克的水果、1千克的洗衣粉
5、、二分的硬币、图钉、扣子等物品。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老师:前几天,同学们随家长去超市购买了一些物品,还收集了一些常用物品的质量,我们一起沟通一下好吗?生答:妈妈买的牙膏是100克,火腿肠一根是50克,我的体重是35千克,一袋大米是25千克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你有什么发觉吗?生:有的后面带:“克”,有的后面带“千克”。学生有可能答出:比较轻的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用千克作单位。2、引出课题:用来表示物品有多重用克和千克做单位,克和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板书:克和千克)(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已有的学问体验是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所以教学时我首先从学生的生活场景
6、在超市购物,引出质量单位,以此来说明: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作单位,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二)、体验操作,获得新知1、克的相识这部分内容主要从以下六个环节来进行:(1)用手掂一掂:一枚2分硬币有多重。(2)用天平称:一枚二分硬币重约一克。(3)再用手掂一掂:一克大约有多重?说说自己的感受。(4)举几个生活中大约重一克的物品的例子。图钉、扣子等(5)掂一掂桌子上的学习用品大约有多重,用天平称一称。(6)用手掂一掂学习用品,说说自己的感受。2、千克的相识千克的相识这部分内容主要从以下八个环节来进行:(1)用手掂一掂:估一估一袋盐大约有多重。(2)看标注:一袋盐重500克。(3)老师问
7、:两袋盐呢?生答:1000克(4)用手掂一掂两袋盐的重量。(5)老师问:两袋盐的重量用天平秤合适吗?生答:不合适。老师:那应当用那种秤来称呢?生:弹簧秤,台秤。(6)用弹簧秤称两袋盐的重量,得出:1千克。板书:1千克=1000克(7)找出重1千克的物品掂一掂,说说自己的感受。(8)称一称苹果,掂一掂,说说自己的感受。设计意图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供应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主动、主动地去建构学问。学生通过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的活动,形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相识,然后又充分地去掂量、去感受并例举了生活中很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称一称2分硬币、数学书、1千克重的食盐、水果等,
8、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楚,越来越深刻。学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相识物品的质量。老师和学生共同验证。1克与1千克比你有什么感觉?(1克特别轻,1千克特别重,相差很远)对,所以平常我们在称量轻的物品时一般用克作单位,称量重的物品时一般用千克作单位。3、克和千克的关系师出示一袋500克的盐问:1袋盐重多少克?重500克。两袋盐合起来多少克?(1000克)板书1000克我们用秤来称称看。大家还记得这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千克作单位)细致视察指针,指针指到数字几?(数字1)那就是几千克?(就是1千克)板书1千克同样的两袋盐,包装上用克作单
9、位时是1000克,用千克作单位的秤称时是1千克,那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千克和1000克相等)(板书:1千克1000克)师板书用“g”表示克,“kg”表示千克。4、相识秤师:要知道物品的轻重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让我们一起来相识几种常见的秤?(多媒体课件出示盘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磅秤。)老师着重给学生介绍一下天平的组成及用法。师:同学们都没见过天平,下面我们来一起相识一下天平。(介绍天平的组成、用法)师:同学们的数学课本有多重?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用天平来称一称,好不好?要求:(1)先掂一掂,估计一下课本的质量,然后再用天平称出课本的质量。(2)称好的质量用近似数表示就可以。小
10、组合作称出数学课本的质量(本环节设计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给学生自己活动的时间和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参加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合作探究获得学问的成就感)(三)、基本练习,巩固应用1、写出体重。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3、连一连。4、找错。设计意图本节课,学生对克和千克的相识假如仅仅停留在“一个2分硬币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相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中,我充分让学生动手掂一掂、动脑估一估、动口说说自己的感受,在开心的学习气氛中体会感悟1克和1千克的实际轻重,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符合小学生新奇好胜的心理,增加了学习爱好,又让学生充共享受了学习、沟通、体验胜利的喜悦。
11、(四)、全课总结,课外实践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让学生说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老师想请同学们课下调查几种物品的质量你们能做到吗?(出示调查物品的名称,选择学生比较熟识的物品,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多给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创建的信念,多一点胜利的体验。(五)、(板书设计)克和千克一枚二分硬币为一克一袋盐500克,两袋为1000克克:g一千克=1000克千克:kg克和千克说课稿2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课标版第四册第六单元“克和千克的相识”。2、教材分析:“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学问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在日
12、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相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这节课相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称一称、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克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同时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品的质量。二、说教学目标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1、在详细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相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使学生会用天平
13、称一些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估计物体质量的意识和推断实力;通过视察、操作,使学生知道看、称,培育其动手操作实力。4、培育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增加生活意识。三、说教学重难点依据目标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使学生感受并相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会用天平称一些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四、说教法和学法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分析,我在教学中采纳了启发式引导法、讲解法、演示法、探究等方法。这样的教法既突出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依据学生的学问基础及
14、认知规律,本节课主要采纳试验法,并把所学学问与生活中熟识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学问,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五、设计理念:相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学问,而且质量单位不象长度单位那样直观、详细,不能靠视察得到。基于这一现状,我在课前布置学生调查并打算一些学习用品及生活用品,并掂一掂, 从中学生积累了有关质量的生活体验,然后再学习新课。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平常合作意识较强,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到数学活动中来。在设计本节课的过程中,我侧重于以下几方面的思索:一、 留意以学生已有阅历为基础,供应学生熟识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学问。给学生建
15、立初步的质量观念,使学生知道比较东西的轻重不能单靠眼睛视察,必需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称一称。数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已有的学问体验是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新课起先我便创设学生熟识的生活情境感受物体有轻有重,引出质量单位,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二、 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假如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显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和实测,也简单驾驭单位间的进率。反过来,学生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也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为了达到这种相互促进的效果,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
16、千克的观念,我实行了这样一些措施。1、 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借助测量一枚二分硬币和两袋500克的盐,让学生用手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再让学生说诞生活中大约重1克和1千克的物品,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2、给学生供应测量实际物品的机会。如:说明“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来称”,介绍一些常用的秤,让学生相识测量的工具。3、培育估测意识。如,在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后,让学生说出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或1千克,给他们供应了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估测和实际测量的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克和千克说课稿3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
17、第四册第六单元的克和千克。本课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1)留意以学生已有阅历为基础,供应学生熟识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学问。(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学问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肯定的感性相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这节课相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克和千克)和单位之间的进率(1千克=1000克),更重要的是感受和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精确应用这两个质量单位。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称一称、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
18、克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同时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品的质量。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班级学生的实际,并结合教材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从学问与技能方面来说,在详细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相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从过程与方法上来说,经验视察、实践、估计等数学活动过程,初步学会用质量单位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在与同伴合作中解决质量问题,并能与他人沟通思维的过程。3从情感、看法和价值观方面来说,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育学生的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同时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以及自主探
19、究的精神。以上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相互渗透,达成了德育、智育、学问与实力的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相识,也明白要想知道物体的轻重不能光靠眼睛去视察,必需用秤来称一称。这说明学生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他们对质量的单位还缺乏相识,特殊是1克、1千克的质量概念,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困难。所以,我在任务定位时,将教学重点确立为使学生感受并相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教学难点是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育学生估算物体质量的意识。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数与代数”中指出:“在详细生活情境中,感受并相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洁的换算。”二年级学生初次接触质量单位克和
20、千克。克和千克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现实生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因此,在本节课前,我先让学生课前调查,让学生积累一些关于质量的生活阅历。学生通过走进商店、超市、农贸市场去调查,发觉了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的质量,学生很自然地相识了各种各样的秤,以及如何看秤。各种学习资源的整合,为本堂课教学奠定了基础。本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是:体现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通过学生的主动地视察、试验、揣测、验证、推理与沟通等活动建立克和千克的观念。体验到数学就在学生身边,让学生通过克和千克的学习,相识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接着学习数学的爱好和热忱。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
21、学习状况的分析,我在教学中采纳了启发式引导法、讲解法、演示法、诱思探究等方法。这样的教法既突出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依据学生的学问基础及认知规律,本节课主要采纳分组试验法,并把所学学问与生活中熟识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学问,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了能顺当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依据课堂设计的须要,我打算了多媒体课件一套,盘秤一个,天平一台,水果两个(一大一小),重1千克的商品4种。学生每人打算一个2分硬币、三袋分别约为1克、10克、100克重的大米和两袋500克的食盐。新课程理念指出,学校教化中要确定新型的师生关系,构建融洽的学
22、习氛围,老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打算分为四个环节:1、情景激趣,谈话导入2、操作体验,探究新知3、实际应用,加深理解4、全课总结,拓展延长下面分层说明我的教学设计。1、情景激趣,谈话导入。我首先课件呈现一大一小两个水果并提问:“你觉得哪个重?怎么知道的?”通过学生回答内容小结:同样的事物可以用眼睛看来推断哪个重哪个轻,并板书“看”;接着我将小的水果放下,出示一个盒子,提问:“这个水果和这个盒子哪个重?”然后让回答问题的学生用两只手分别掂一掂,小结:不是同样的东西可以用手掂一掂的方法推断它们的轻重,并板书“掂”。接下来引导学生
23、沟通课前调查的各种商品的净含量是多少,学生简短的沟通后,我利用多媒体出示商品图片,让学生细致视察商品的净含量,由此引出“克和千克”,一边板书课题,一边说明“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做单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接着我告知学生“克和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用字母g、千克用字母kg表示,过渡到其次个环节。2、操作体验,探究新知。这个环节分三层进行教学。第一层:探究1千克。先出示四种物品(1千克瓜子、1千克梨、两袋重500克的食盐和一根1千克重的火腿),让学生猜猜它们的重量,然后启发学生道:我们怎样用个好方法又快又准地知道它们的重量呢?引导学生想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千克 说课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