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思维定式凸显核心素养_2016年高考全国卷_历史选择题赏析_韩进军.docx





《突破思维定式凸显核心素养_2016年高考全国卷_历史选择题赏析_韩进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破思维定式凸显核心素养_2016年高考全国卷_历史选择题赏析_韩进军.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突破思维定式凸显核心素养 - 2016年高考全国卷 I历史选择题赏析 韩进军 新课标全国卷的高考关于学科 素养的实践早已有之,前几年的高 考能力考查的目标 ( 4层次 12条 ), 就是根据高等学校历史专业对新生 学科能力的要求所提出来的,它主 要包含了 :历史材料阅读能力、历史 概念理解能力、历史知识应用能力、 历史问题思维能力、历史文字表达 能力。这些能力与今天所提倡的历 史学科素养的内涵本就有异曲同工 之处。 2016年的全国卷,命题专家 更是凸显了 “ 素养立意 ” 下面试从目 前学术界热评的素养之说,谈谈我 对 2016年高考全国卷 I历史选择 题的一些思考。 历史解释,是指所有的历
2、史叙 述在本质上是一种对过去事情的解 释,也就是对历史事物进行理解分 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如第 24题, 此题的历史现象是汉代儒学不把记 录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言论的论 语当作儒家经典,要求学生对这个 现象进行合理解释。考生容易从思 维定式出发,认为五经均为孔子 所作,论语为其弟子编写,从而选 A选项。而此题的立意恰在于五 经均为西周旧典,且不管是不是孔 子所作,但可说明所创之儒学并不 是凭空而来,而是从悠久的历史传 统中来 ,因此选 C选项。再如第 26 題,涉及中国古代 “ 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 ” ,许多教师都用决策方式的随意 性和独断性来概括,从这一思维定 式出发,考生极易错误选择 D选项
3、, 而此题落脚点在于皇帝行为不自 由,所以闷闷不乐,说明古代皇帝的 行为也不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要 受到各种限制,可见,不能就复杂的 历史现象用简单的只言片语来进行 历史解释。另外,第 30题,由于近 几年的高考题,考查国民政府在抗 战时的形象均以正面出现,老师们 在讲述抗战时的历史,也往往肯定 了国民政府的地位,学生以此作为 思维定式,往往选择表述相 对中性 一点的 B选项,而不敢选 D选项。 此题立意恰在于:此时已是战时状 态,国民政府本就是合法的中央政 府,把 “ 国共合作 ”“ 统一战线 ” 等归 为 “ 谬误名词 ” ,有减少共产党政治 影响的考虑,同时,民主本就是与专 制对立的。
4、 史料论证,是指对史事的推理 和论证必须依据可靠的史料作为证 据,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 度和方法。如第 25题,考查的是汉 代农业,一般考生看来,小农经济从 春秋战国时就已经建立,到汉代则 是进一步发展,故而因思维定式而 错选 “ 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 ; 也有些考生会从画中的井字形状和 六个人集体从事农业生产的直观形 象,而选择 “ 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 作 ” ,这又是一思维定式。但是,试 题呈现的是汉代画像砖的图片,应 从史料的具体信息分析,联系汉代 土地兼并导致的大地主田庄,而汉 代画像石、画像砖是特定历史阶段 产物,它对研究汉代社会经济生活、 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等,都是第
5、一手 的形象史料。因而选择 “ 大地主田 庄上的生产情形 ” 。 历史理解,就是要从历史实际 的角度客观地看待和理解过去的事 情,是将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 意义的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如第 27题,此题极易简单地从中央集权 角度去思 考,认为题干涉及的是中 央与地方的关系,依据这一思维定 式而选择 “ 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 立 ” ,题目的落脚点是地方不错,但 是题干强调的是皇帝在地方派遣巡 抚直接对地方管辖,减少地方到中 央的各种环节和扯皮,且明前期,地 方三司并立权力分散,与中央难以 形成对立,因此选择 “ 提高行政效 率 ” ,这就是从历史实际的角度客观 看待历史现象。第 32题的意义在
6、于,罗马法的考查不再立足于罗马 法本身了,而是考查罗马法的后世 影响,因而选择 “ 是近代欧洲大陆国 家法律的基础 ” 。再如第 35题,通 常的思维定式是欧洲的联合是为了 摆脱美国的控制或美国的欧洲政策 是为了对抗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 因而易选择 “ 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 。 此题以马歇尔计划为切入点,但考 查的是马歇尔计划的影响, “ 煤钢联 营 ” 符合马歇尔计划 “ 欧洲一部分国 家联合 ” 的意图,因而选择 A选项。 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 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 的观念。全国卷 I选择题延续了重 视时间分析的命题传统,如第 25 题,是汉代画像砖,有特定的时代, 因而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突破 思维 定式 凸显 核心 素养 _2016 年高 全国卷 历史 选择题 赏析 进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