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一语文教案:《赤壁赋》.docx
《2022高一语文教案:《赤壁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一语文教案:《赤壁赋》.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高一语文教案:赤壁赋 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孤独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下面是课件范文网小编为您举荐高一语文教案:赤壁赋。 一、课文悟读 苏轼在赤壁赋中借主客问答的形式表达了人生短暂、壮志难酬、尽情山水、刚好行乐的思想心情和生活看法。掩卷而思,这种困难的情感看法,确定于儒、道、佛等文化在他身上的综合积淀。 苏轼小时候就立下远大的志向,希望自己能做一个像东汉范滂那样有学问有气节,为志向不惜以死相争的巨人;步入仕途之时,也曾有胡巢何足恋,鹰隼岂能容那种施展理想、展翅高飞的万丈豪情。儒家立德、立功、立言的古训早就使他确立了经时济世、身体力行、造福民生的雄伟目标。 但由于和新党政见不同,被
2、小人诬陷入狱,进而被贬黄州,志向与现实再次出现巨大反差,心境和生活境况也随之发生巨大改变,所以和挚友游赤壁时,触景生情,自然要抒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知不行乎骤得的慨叹,发壮志难酬的悲伤。 然而坎坷的经验,囚犯般的黄州生活并没有使苏轼消沉下去,他以一种超然乐观、旷达潇洒的胸怀和气度,在难以忍耐的苦难环境中自得其乐,于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当中亨受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种乐观与潇洒,源于庄子天人合一的志向人格及齐物的自然观点。人原本是自然的一分子,人的生死与昼夜的改变是自然规律,生是人存在的一种形式,死是人存在的另一种形式,物与我皆无尽也,又何羡乎。苏轼年少读
3、庄子时,就曾说过: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他觉得庄子所讲的道理,是自己一向心中所想的:人生一世,如屈伸肘。何者为贫?何者为富?何者为美?何者为陋?人生所遇无不行,我生百世常随缘。苏轼常拿起从庄子中获得的思想武器捍卫自己的心灵,保持乐观的心情,应对人生的坎坷。是道家文化使他在人生的疾风暴雨面前自我调适,超然旷达而不封闭自虐、怨无尤人。赤壁赋中主子对客人的劝慰正是苏轼用老庄思想与厄运抗争的表现。 佛教的揭示人生与宇宙本质的教义,对苏轼也有极深的影响。苏轼的挚友中有不少是和尚、道士,他也常出入寺、观,获得超越是非、荣辱、得失的人生了悟。然而,佛老的超世、避世思想,并没有使他入世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赤壁赋 2022 语文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