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物理说课稿.docx
《2022年高中物理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物理说课稿.docx(8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高中物理说课稿中学物理说课稿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须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物理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学物理说课稿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相识电与我们生活的亲密关系,知道从发电厂的发电机和电池中都可以得到电。2、教化学生留意节约用电。教学打算1、说明电与人的生活、生产亲密相关的挂图或录像。2、手摇发电机。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一、导入新课二、学习新课1、电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2、指导学生相识电的来源。3、教化学生要节约用电、爱护环境。谈话:电在我们的
2、日常生活中作用是特别大的,电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今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第8课“电和我们的生活”。(板书课题)(1)提问:日常生活中哪里要用电?(2)学生探讨后回答。(3)师生小结:看电视、洗衣机洗衣服、电灯、电脑、移动通讯等都要用到电。(4)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要用到电?(5)学生分组探讨。(6)学生回答。(7)小结:在现代生活中,许多地方都用到电,可以说,没有电,就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困难,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几乎要停止。(1)提问:电与我们的生活这么亲密,那么,电又是从哪里来的呢?(2)学生探讨后回答。(3)出示“手摇发电机”,提问:这是什么?你们相识吗?(4)演示试验
3、:手摇发电机使小电珠亮起来o(老师边讲边演示)(5)讲解并描述:刚才,老师用手摇发电机得到的电比较微弱,它远远不够我们生活用,而且也很麻烦。那么千家万户的家用电器,工厂、农村生产所用的各种机器用的电是从哪里来的呢?(6)学生阅读课本第26页,说说电是从哪里来的。(7)学生回答。(8)小结:常用的电的来源有两种,一种从发电厂,通过火力(蒸汽力)、水力、风力、原子能的力气推动发电机转动,产生很大的电流,再通过输电设备送到各家各户,供生产和生活运用。如遍布全国各地的火力发电站,利用水力资源的水力发电站(长江上建有我国最大的葛洲坝发电站,以及正在建设中的三峡水电站,黄河上的龙羊峡、刘家峡水电站),草原
4、上的风力发电站,还有建在浙江、广东境内的秦山、大亚湾核电站,以及正在建设中的江苏连云港核电站等。另一种是从电池中可以得到电。电池的种类许多。请同学们看图,介绍几种电池:锂电池、一般干电池、镍镉电池、纽扣电池。一般干电池可用在手电筒内,有的还可用在遥控器、寻呼机内,充电电池用在移动电话上,积层电池用在电警棍、监测设备中,纽扣电池(银锌电池,)可用在计算器、电子手表中。另外,还有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等。电池的特点是运用便利。(9)探讨:你们家里运用的各种电器分别用的是什么电源?(1)谈话:电便利了我们的生活,提高了生活的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器的运用越来越普遍,电的用量也越来越大。目前我国正在
5、不断提高电的生产实力,以满意生产生活的须要。但节约用电、节约能源还是要提倡的。请同学们谈谈怎样节约用电。(2)(看课本第27页的3幅图)提问:你们说一说怎样才能节约用电?(3)学生探讨。(3)师生小结:课本第27页第1幅图是运用节能灯。第2幅图片是运用空调器时又打开了窗户。这是不对的,因为室内不密闭,开空调就不能很快地升温或降温,奢侈了电。第3幅图是白天要用自然光。(5)出示录像或幻灯。(用一些数据或实例来说明如何节约用电,节约用电也就是节约能源和爱护环境)。课后感受学生对于电的相识有了肯定的基础,平安用电方面应加强教化。中学物理说课稿2一、教材的分析与处理:1地位和作用:本节是中学物理甲种本
6、其次册第六章的第十一节。电场是电学的基本学问,是学好电磁学的关键。本节是本章学问的重要应用之一,是力学学问和电学学问的综合。在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中都把本节学问列为理解并驾驭的内容。通过对本节学问的学习,学生能够把电场学问和牛顿定律、动能定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力学学问有机地结合起来,加深对力、电学问的理解,有利于培育学生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打下基础。2教材的支配与编者意图:这节教材先从能量角度入手探讨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然后,又从分析粒子受力状况入手,类比重力场中的平抛运动,探讨了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问题。编者支配这一节,一方面是加深
7、对前面所学学问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借助分析带电粒子的加速和偏转,使学生进一步驾驭运动和力的关系,培育学生应用物理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3学生基础: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比较娴熟地驾驭了力学和电场的基本学问,初步具备了分析有关电场问题的实力的基础上进行的,考虑我们的学生基础比较好,理解接受实力比较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共同的探讨中驾驭分析问题的方法。4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制定如下目标:学问上:理解并驾驭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和偏转的原理;实力上:培育学生视察、分析、表达及应用物理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进一步养成科学思维的方法。5教材的处理:以演示试验设疑,
8、引入新课;通过微机模拟结合理论分析,讲授学问。重点让学生清晰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和偏转的原理,这是本节内容的中心。由于带电粒子的偏转是曲线运动,比较困难,学生理解起来有肯定的困难,故作为本节的难点,通过类比重力场中的平抛运动突破难点。二、教学设想:1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本节属于派生性的学问主要采纳讲授式的教学方法,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通过试验演示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爱好;通过微机模拟电子运动,使微观粒子运动的过程宏观化;通过恰当的问题设置和类比方法的应用,点拨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思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探讨、归纳、总结,使学生动口、动脑、动手,亲身参加获得学问,提高学
9、生的综合素养。另外,应用计算机、大屏幕投影等现代化手段,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2.学法指导:依据学生已有的学问基础和学生的实际接受实力及心理特点:通过引导学生视察试验,发觉问题;通过问题的探讨,培育学生分析问题的实力;通过巩固练习加深对学问规律的消化理解;让学生用已有的学问演绎推理、归纳总结出新的规律,培育学生对学问的迁移实力。3教学程序设计:为了切实完成所定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一些主要的教学环节实行了如下设想:以演示试验设疑,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习爱好,引入新课。介绍电子束演示仪,并说明只有高速带电的粒子(电子)轰击管内惰性气体发光,才能看到电子的径迹。学生会对电子如何
10、获得速度产生疑问,通过限制电子束的偏转方向,学生又会对这一目的的如何实现产生怀疑,从而剧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提出课题。约3分钟。在新课教学中,以微机模拟与问题探讨想结合进行理论分析,使学生由感性相识上升到理性相识。.以微机演示电子在电场中加速和偏转运动的全过程,让学生视察分析:电子运动的全过程可以分为那几个阶段?在每一阶段电子各做什么运动?这样可以使学生先在整体上对带电粒子运动的全过程有清楚的脉络,有助于局部过程的分析。.以微机演示电子在加速电场中的运动,让学生思索如何求电子射出加速电场时的速度?并进行推导。使学生相识到在匀强电场中可以依据牛顿定律和动能定理求速度,同时指出应用能量的
11、观点探讨加速问题比较简洁,动能定理也适用于非匀强电场。从而培育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进一步养成科学思维的方法。.以微机演示电子在偏转电场中的运动,并引导学生视察思索:电子在偏转电场中的运动与物体在重力场中的平抛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如何类比重力场中的平抛运动来分析带电粒子的偏转?这样的引导之后学生自然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突破了难点,也培育了学生对学问的迁移实力。同时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前提下,让学生动手动笔推导侧向速度V,侧向位移y及偏转角的表达式。使学生清晰学问的来龙去脉,加深记忆,培育学生应用物理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引导学生分组
12、探讨:如何变更电子射出加速电场时的速度、电子射出偏转电场时的侧向位移及偏转角的大小?进一步对加速和偏转的原理深化理解,充分挖掘学生潜能。.用电子束演示仪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使学生由理性相识回到实践中来。设置联系加速和偏转的全过程的问题进行巩固练习,培育学生应用新知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同时进行学问反馈。小结:设置问题1:我们怎样实现对带电粒子的限制?引导学生进行学问小结;设置问题2:学习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目的是什么?理论联系实际,培学生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布置作业:以巩固学问,丰富学生学问面为目的,同时减轻学生负担,作业为课后1、3题,并要求学生查阅有关带电粒子加速和偏转应用的科普
13、文章。4板书设计:纲要式板书,力求条理清楚,体现中心内容,突出重点。三、说课板书:(含时间安排)全过程试验引题微机模拟加速规律得出试验验证巩固练习。中学物理说课稿3一、说教材牛顿其次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动力学又是经典力学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热学、电学等其它部分学问所必需驾驭的内容。所以,牛顿其次定律是本章的中心内容,更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为了使学生对牛顿其次定律的相识自然、和谐,本节之前的“运动状态的变更”就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使学生对第肯定律的相识得到强化;启下,即是通过实例的分析使学生定性地了解了牛顿其次定律的内容。本节教材是在前一节的基础上借助电脑通过试验分析,再进行归纳后
14、总结出定量描述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关系的牛顿其次定律。由试验归纳总结出物理规律是我们相识客观规律的重要方法。由于本试验涉及到三个变量:a、m、F,因此我们用限制变量的方法来进行探讨:先确定物体的质量,探讨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确定力,探讨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在以后学习气体的状态改变规律,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金属导体的电阻等内容中都用到了这一方法。限制变量法也是我们探讨自然、社会问题的常用方法。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习分析试验数据,得出试验结论的两种常用方法一列表法和图象法,了解图象法处理数据的优点:直观、减小误差(取平均值的概念),及图象的变换,从a-m图(曲线)变到a-1/m图(直线),在验证玻-
15、马定律中也用了这种方法。依据以上分析,我们知道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不全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试验结论及定律的内容和意义,重点在于要让学生知道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在得出结论时用了什么样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在试验过程中如何限制试验条件和物理变量,如何用数学公式表达物理规律。让学生沿着科学家发觉物理定律的历史踪迹体会科学家的思维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记住牛顿其次定律的表达式;理解各物理量及公式的物理意义;了解以试验为基础,经过测量、论证、归纳总结出结论并用数学公式来表达物理规律的探讨方法,使学生体会到物理规律的简洁美。本节课的重点是胜利地进行了演示试验和用电脑对数据进行分析。这是本节课的核心,是本节课成
16、败的关键。二、说教法本节课采纳以电脑协助演示试验为主的,学问教学与科学方法教化相结合的“同步调控”模式。按系统论的整体性功能原理,整体功能要大于各要素功能之和。物理的学问、方法、实力、科学看法等都是教学的要素,假如把这些要素有机地联系起来,达到共同促进的作用,则物理教学的效果会更好,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养。“同步调控”模式中,没有单纯地就方法讲方法,而是将学问的学习,方法的驾驭,实力的培育,实事求是的科学看法的养成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是基于系统的整体性功能原理考虑的。再则,按教学论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老师的任务是制订目标,组织教学活动,限制教学活动的进程,并见机行事,解除障碍,并承认和敬
17、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步调控”的模式既留意了教的作用,将老师置于“调控”地位。同时,更留意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意识地设置教学活动的环境,让学生参加试验的设计,边演示、边提问,让学生边视察、边思索,再从试验数据总结出结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参加教学活动。在教材难点处适当放慢节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索和探讨,如从a-m图象,猜想a与m成反比,然后画出a-1/m图,得出正确的结论。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习学问,驾驭科学方法,培育探究精神和创建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看法,以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和最佳效果。三、说教学程序1.问题引入新课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水平拉力作用而做加速运动,引导学生分析物体的质量
18、,加速度,拉力三者之间的定性关系,激励学生进行揣测,它们成正比、成反比、不成比例等。然后指明本节课我们大家一起来探究得出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导出课题牛顿其次定律。这样导入的用意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爱好和参于探究的主动性。2.设计试验方案在引入课题后,启发学生思索:我们如何来探讨F、m、a三者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得出用试验法先确定m,探讨a与F的关系;再确定F,探讨a与m的关系,最终得出三者的定量关系。由于教材(必修第一册,人教版)中牛顿其次定律试验不足(夹子很难同时夹住两细线;由于线的弹力,小车要反冲后才能停下,试验误差大),我设计了用电脑协助来探究a与F、m关系的试验,如附图。遮光片宽度L,
19、通过光电门时间分别t1和t2,两只光电门间距为s。当滑块通过光电门时,光电门产生一个脉冲,通过计时器中的三极管放大后,从计算机LPT口输入,调用计算机定时中断来计算时间,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加速度的值,结果显示在表格中,同时在坐标图上标上点,试验结束后,程序供应一个画直线模块,可用光标来限制直线的斜率。3.进行试验探究请两位同学上台操作,其他同学边视察、边思索,老师限制电脑。先保持物体质量为200g不变,测出拉力分别为0.05N、0.10N0.15N和0.20N时的加速度,填入表中和a-F图上,显示投影在大屏幕上,引导学生得出aF的结论。然后再保持拉力为0.10N不变,测出物体的质量分别为200
20、g、282g、332g和382g时的加速度,填入表中和a-m图上。在a-m图上可看到随m的增大a渐渐减小,但它们的关系不明确。引导学生大胆揣测a与m成反比,再画出 a-1/m图,得到结论a1/m。4.分析归纳结论引导学生分析试验结果,得出F=kma,在国际单位制中,定义1N=1kgm/s2就可以得出牛顿其次定律F=ma。然于进行合理的外推,当物体受几个力作用而做加速运动时,F应为合力。由于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得到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一样。5.应用巩固练习通过三道典型的问答和计算题,巩固学生对牛顿其次定律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一样的理解,为进一步用牛顿其次
21、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6.总结告知学生我们本节课学的牛顿其次定律是把力和运动联系起来的桥梁,是我们解决很多力学乃至整个物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武器,是我们学习物理的一个重点,要求大家很好地理解、驾驭、应用它。而这节课所用的电脑协助的试验归纳法是人们探讨自然、社会的一种常用方法,列表法和图象法是处理试验数据的常用方法,我们还学了用数学公式来表达物理规律的方法,希望大家熟识并能运用这些方法。中学物理说课稿4重力与重心是司南版必修1第四章第1节的内容,是本章重要的基础内容。本章从最常见的重力入手,讲授力学的基础学问,是中学力学的基础,为后面的学习做好打算,所以本章的教学 关系到中学物理教学的好坏。本节
22、的主要教学内容有:1.力的描述;2.重力及其测量;3.重心与稳度。本节内容是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领会丰富多彩的力现象,学会基本的力学探讨方法,理解重力的大小与方向,并结合重心与稳度,强调与生活的亲密关系。结合本节的内容和特点,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培育学生。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标提出以下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会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来描述力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理解生活中测量重力的方法3.知道重心的概念及匀称物体重心的位置4.会用简洁器材探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5.知道重心与稳度的关系6.运用重力,重心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用简洁器材探究不规则物体的重
23、心位置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体验各种力现象的奇异保持对力现象的探究热忱,体会重力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高一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性,定势性,并从感性相识向理性相识的转变,由于力的概念比较抽象,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力的示意图,进一步扩展重力与重心。本节的重点是力的图示,重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重心与稳度;教学的难点是 重心与稳度。说教法物理教学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学生对力的示意图和重力已有自己的相识,可以作为教学的起点。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力的图示的描述方法,并通过复习力的三要素来引导学生学习重力的三要素,并通过试验探究匀称、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再进一步联系生活,理解重心与稳度;使学生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物理 说课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