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找质数》教学设计.docx
《2022年《找质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找质数》教学设计.docx(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找质数教学设计找质数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化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安排性和决策性活动。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找质数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找质数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课的学问属于“数论”的范畴,这些学问的学习是后面学习约分、通分的基矗对于“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学习有肯定的困难。教材按前一节“找因数”的编写思路编写本课,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方法,引导学生相识质数与合数。教学目标: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验探究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2、能正确推断一
2、个数是质数或合数;3、在探讨质数的过程中丰富对数学发展的相识,感受数学发展的文化魅力;4、在猜想验证概括理解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数学学习的方法。教学重点: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教学难点:能正确推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体会数学学习的方法。教学学情:学生已经有了利用小正方形拼摆长方形找因数的经验,为本节课再次通过小正方形拼摆长方形找质数的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只是学生的思维水平还存在肯定的差距,在学习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快慢之分。教法学法:新课标指出,老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因此在本课中,我主要采纳引导发和趣味法进行教学,以求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学生则主要采纳
3、动手操作法、视察分析法和探讨法进行学习驾驭新知的。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在充分敬重教材编写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力求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与思想。在此,我主要采纳的是趣味教学法。学生的认知活动将受课堂心情因素的影响,宽松,活跃,和谐的教学氛围能成为学生大胆探究,勇于创新的催化剂所以本节可,我的设计主要体现在一个字趣。一、课前导入互动。我与学生做了个猜年龄的嬉戏。老师今年30岁,有个学生的年龄是老师年龄的因数,问这个学生可能有多大?通过这个嬉戏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并且在学生猜年龄的过程中通过找30的因数,须要调动头脑中关于因数的学问,也为今日的学习做了很好的学问铺垫。二、新课呈现在新课教学中,我以做拼图
4、嬉戏引入,先让学生分别用2个,4个和1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看看可以分别拼成几个长方形。在学生说出结果后提出质疑“是不是小正方形的个数越多,拼成的长方形个数就越多呢?”在学生给出否定的回答后,再让学生通过举反例加以论证。然后再抛出一个问题:“那与什么有关呢?”让学生进行猜想,当学生说出与因数个数有关时,接着让小组合作,分别摆出由212个小正方形组成长方形并填写书上表格(课件出示)在学生完成表格后,在引导学生视察表格思索:(ppt出示)1、视察上表格各因数,你会有什么发觉;2、结合你的发觉将212各数按因数进行分类并说说这两类数分别有什么特点。(这点可以不说,干脆出示),然后让学生自学书本,看看
5、数学上把具有这类特点的数分别叫什么数。从而达到理解这一概念的目的。(这一环节让学生经验了猜想验证概括理解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对质数、合数的概念达到理解的目的。)三、练习在练习部分,老师先出示1100的表格,(课件出示)让学生说说他是如何推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会用概念去推断。在教学问的同时也交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在学生兴趣盎然的对这些数进行推断时,是快速抛出:“1,是质数吗?”这一问题引出学生的争辩,将课堂用一次推向XX。接着让学生依据标准的不同对自然数进行分类,从而能使学生很自然的把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加以区分。(这也是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学问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自己探
6、究的学问,其乐趣溢于言表。)接着我有设计了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题以适应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的需求。总之,整堂课以学生为主题,老师为主导,通过引导学生“猜想验证概括理解”的学习过程,建构自己的学问体系,积累了数学学习的方法,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了今后学习数学的爱好与动力。四、小节让学生畅谈收获与体会。找质数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验探究质数和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2、能正确推断质数和合数;3、培育学生的动手实力,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课时:1课时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一节课的内容“找因数”,通过上
7、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找因数的方法有哪几种?生:拼长方形和想乘法算式。师:是的,找因数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用拼长方形的方法。其次种是用想乘法算式的方法。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10页,用拼长方形的方法完成课本第10页的“拼一拼”,并把结果写在表格里。二、讲授新知活动一、自主探究,理解概念1、动手拼一拼:2、汇报沟通3、师:请大家仔细视察这些数的因数,你有什么发觉?哪位同学情愿和大家共享一下你的发觉。预设:有的数的因数就只有两个。(引导学生说出这两个因数是1和本身),而有的除了1和本身外,还有其他因数。师:视察得真细致,同学们都是火眼金睛,真了不得!现在我们就把这些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一分。第一类:
8、只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2、3、5、7、11其次类:除了1和本身还有其他因数:4、6、8、9、10、1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数学家把这样的一类数叫做质数,把这样数叫做合数。(师板书)谁能说说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同桌沟通)(学生概括)(多请几个学生来概括,加深印象)板书概念: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提示:质数只有这些吗?(不止)可以用省略号表示。合数只有这些吗?(不止)也可以用省略号表示。)师:刚才大家按因数的个数把数分为质数和合数,那1呢?1该怎么办呢?它是质数还是合数?生: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师:是的,
9、因为1只有本身一个因数,所以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活动二、应用概念,进行推断师:在相识了质数和合数后。现在请同学们探讨一下:推断一个数是质数或者合数和什么有关呢?(引导学生从定义入手思索)生:因数的个数师:真棒,那究竟应当怎样推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呢?有没有详细的方法呢?(预设:这个问题比较难,假如学生无法作答,可以引导学生从定义入手思索)汇报沟通预设:生:一个数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找不到其他的因数了,这样的数就是质数生:一个数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能找到其他的因数,那这个数就是合数生:一个数除了1和本身外,只要能再找到一个别的因数就足以证明这个数是合数了。生:一个数只要能找到它的3
10、个因数,就是合数了。师:同学们的表现都很好!我们在推断一个数是否是质数时,只要找到能除了1和本身外,一个别的因数就可以证明这个数是合数了,假如找不到第三个因数,那么这个数就是质数了。现在请同学们推断一下下面这几个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12 25 29 51 60 216 513学生思索汇报沟通(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推断的方法:如可以结合2、3、5倍数的特征,从推断它是否是2、3、5的倍数入手)师:真聪慧,通过这个练习,我们发觉推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可以先用2、3、5倍数的特征来推断这个数是否有因数2、3、5,假如有的话那么这个数就肯定是合数。假如用2、3、5还是没有方法推断的话,还可以用7、
11、11这样比较小的质数去除一下,看他们是否具有因数7、11。驾驭了这种方法后,我们再来推断几个数。13 21 30 31 77 83 218 711师:其实刚才我们用的这种找质数的方法是20xx多前一位希腊的数学家探讨出来的,现在我们就来相识这位聪慧的数学家(介绍埃拉托丝特尼),他的这种方法被人们称作“筛法”,详细是怎么做,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提示完成课本11页“探究活动”。学生动手汇报沟通(1100的质数:2、3、5、7、11、13、17、19、23、27、29、31、37、41、47、53、59、61、67、71、73、79、83、89、97)三、小结:通过今日的学习,我们相识了两位新挚友:质数
12、和合数,也驾驭找质数的方法。今日这节课老师感到很快乐,因为我们班同学表现都特别好,让我们用掌声结束今日的课。(假如时间足够可以让学生谈收获)四、作业1、p11探究活动2、猜号码老师的qq;529a55bc,请同学们依据提示猜猜老师的qq号码。提示:其中a既是偶数也是质数;b是最小的合数;c是10以内最大的质数。找质数教学反思找质数这一部分学问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阅历联系不多,所以学生非常困难用自己的阅历进行学问的建构。因此,为了在教学中使学生更加精确地理解质数、合数的概念,本节课的设计以数学活动为主。依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实际的状况,本节课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质数和合数,教学难点是正确推断质数和
13、合数。教学中,在讲解难点时,我主要是让学生自己探究,通过拼长方形的方法找到112的因数,之后让学生视察这些数的因数的特点,最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质数和合数。而在突破难点上,我先引导学生总结出推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条件:除了1和本身外,是不是有第三个因数,假如有就是合数,假如没有就是质数。在学生相识这一点后,我便出示练习一,在练习一中的大部分数都是2、3、5的倍数,同时在学生汇报答案时,我又引导学生总结出找第三个因数的方法即依据2、3、5倍数的特征去找。在完成这个练习后,学生就驾驭了找第三个因数的方法,也等于驾驭了推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的方法。本节课的不足: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状况分析,本节
14、课的第一个环节“用拼长方形”的方法找因数花费了太多时间,这干脆导致后面的课有点紧,针对该问题,我觉得可以把这一活动放在课前预习,让学生在预习时先完成,然后再在课堂上沟通。找质数教学设计3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的第5节“找质数”。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3,5的倍数特征以及驾驭了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后续学习公因数、约分、公倍数、通分奠定基础。这节课的学问目标是结合详细活动,相识、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并能运用质数与合数的概念正确推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通过教材供应详细的操作材料,实现了学生活动式课堂的学习生活,学生积累了丰
15、富的感性相识,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同时有利于老师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体,以合作学习为学习形式,变更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经验、感受探究的过程。首先让学生感觉到有不同类的存在,分类的标准是因数的个数,在活动中感受因数个数不同,把数分为不同种类的数,是本节课的重点,引导学生找到因数个数的特征,并把因数个数作为分类的标准,是本课的难点。为了了解学生对概念的相识究竟驾驭到什么程度,在进行教学设计前,我做了一个前测,调查问卷是这样的:下面的数学名词,按你知道的程度画符号。结果显示:10人根本没听说过“质数”这个词,15人听说过,但不是很明白。其余16人认为自己已经知道质数是怎么回事了,9人认为自己特别理解。所
16、以在质数合数概念呈现之后,我为学生供应一个开放的问题,给出120个数,让学生重新相识这些数,并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这个活动为学生供应了广袤的思索时空,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关注有差异的学生去发觉,实现自己的学习过程,得到不同的发展,并在辨析中,明确概念、加深理解。1、通过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引导学生感受因数个数是自然数分类的标准,理解和驾驭质数与合数的概念,并能运用概念,推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2、通过操作活动和合作学习,培育学生合情推理以及抽象概括的实力。3、通过了解质数探讨的历史和学生感受多个角度相识数,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1、老师关于数学家探究歌德巴赫猜想的动画课件、拼摆长方形的动
17、画课件。2、学生:小正方形卡片、学具袋、试验报告单。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激发学习欲望老师给学生讲一段故事:在二百多年前有一位德国的中学数学老师,他特殊热衷探讨数学问题,有一次他发觉了一个奇妙的数学现象,提出了一个猜想(画面1),但不知道对不对,就向当时最闻名的数学家欧拉请教,不能发短信,更不能发伊妹儿,就写信。数学大师冥思苦想后,在回信中写道:说我确信你的论断是对的,但我无法证明它(画面2)。这个猜想轰动了整个数学界,数学家们跃跃欲试,但谁都没证明出来。直到四十二年前,我们中国的一位数学家也进行了探讨,他的成果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记录,离胜利只有一步之遥,但也没有完整证明出来。再后来,在2
18、0xx年,英美两国曾悬赏100万美元,嘉奖能证明这个猜想的人,但至今未果。(画面3)这个猜想太奇妙了。想知道这个猜想吗?学完这节课我们就能了解它了。(二)拼长方形竞赛,感知因数个数1、师引领示范拼摆长方形,明确嬉戏要求老师用4个小正方形拼成2种长方形,并向学生说明其中拼成的正方形也是特别的长方形。2、玩摆长方形嬉戏,初步感受影响拼长方形种数的因素,并大胆提出猜想(1)提出任务,小组探究师:我用4个小正方形最多能拼出2种不同形态的长方形,你能不能也像刚才那样,用手里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师给每个小组都打算了一些小正方形,每组的块数不一样,把全部的小正方形都用上,拼成长方形。问题:比一比,哪个小组
19、拼成长方形的方案最多。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把方案记录在表格里。(老师在课前给不同的小组发放了不同数量的长方形,分别是3、7、9、10、11、12、18、24。学生活动起先,老师巡察)(2)小组汇报,全班沟通汇报学生汇报小正方形个数分别是3、7、9、10、11、12、18、24能拼成几种不同的长方形,老师依据学生的汇报,填在黑板的表格里。小正方形的总个数长摆()个宽摆()个引发认知冲突师在学生汇报完24个小正方形能拼成4种长方形后,认为这组方案最多,是这次竞赛的冠军,学生肯定会剧烈反对。师追问:你们为什么不同意?学生可能回答老师给每个组发的小正方形的个数不同。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师提问:请大家细致视
20、察黑板表格,你们认为是什么影响到了设计方案的多少?学生发表想法,影响设计方案多少的因素可能会有:数的大小奇偶性因数个数(3)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探讨,我们揣测设计方案的多少受到了一些因素的影响,有的认为数大方案多,有的认为偶数比奇数方案多,还有的认为和因数个数有关。是不是像你们猜想的那样,究竟什么因素最终确定设计方案的多少呢?我们再试一次,好不好。3、玩抢数嬉戏,进一步感受因数个数确定设计方案的多少,验证数学猜想(1)宣布要求,合作探究师:刚才是老师分给你们的数,不公允,这次老师这有一些数,你们自己挑,看哪个好要哪个。活动要求:数比较大,设计方案时可以摆,可以不摆,探究有几种方案后,也把结果记录
21、在表格里。每个小组只挑一个数探讨,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老师贴出几个数:45(2个)、48(2个)、59(2个)、62(2个)下面挂着小正方形袋),(学生活动,老师巡察)(2)学生自主发表看法,师生多方对话,深化沟通师:刚才每个小组用自己挑的数,设计方案,结合我们刚才的猜想,现在你有什么发觉?试着用手里的数据来举例说明。(学生可能提出数大不肯定方案多,偶数不肯定方案多,老师相机引导,给学生沟通创建的空间,驾驭举一个反例就可以推翻一个猜想的推理方法,渐渐清楚结论。)师小结:看来和因数个数有关系,我们一起来探讨探讨。(三)探讨因数状况,尝试分类,概括质数与合数概念1、重新梳理,概括质数特征(1)全
22、班同学看表格,分别说出3、7、9、10、11、12、18、24的因数有哪些?有几个?其实我们刚才长摆几个,宽摆几个,就是这个数的因数。(2)提出问题:假如这次我们重新选,只给你一次机会,看谁设计方案多,黑板上这些数,你肯定不选哪个数?(给学生理性梳理的时空,学生可能回答不选3、7、11、59)追问:为什么不选这些数,请同学们在小组里沟通沟通各自的想法。(学生可能回答:像3、7、11、59这几个数只能设计出一种长方形,或说这样的数只有2个因数,老师适时提出质数的名词,并说一说什么样的数是质数。)(3)小结数形结合,形象感受质数特征我们用质数摆出的长方形,你有什么体会?(老师分别出示数量是3、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找质数 2022 质数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