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路径.docx





《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路径.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路径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乡村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都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和生态文明之间存在着天然契合与互动关系,应融合发展。本文分析武陵山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生态缺位现象,并从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完善乡村旅游发展机制、夯实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3个方面探索武陵山区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生态文明;美丽乡村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强调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时指出,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动乡村旅游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
2、出,要想实现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并指出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 1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 乡村旅游是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关联的产业之一,二者相辅相成,具有天然的交融性与耦合性,共同促进美丽乡村目标的实现。1.1生态文明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和前提。乡村旅游发展以农村地区的乡土资源和人文资源如天然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人文遗迹、浓郁的民俗风情、优美的农村环境和淳朴的农村生活为依托。生态文明建设对山、水、林、田、路、村落的生态保育,对荒山、荒地和废弃的矿山的生态修复和乡村人居环境优化,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环境资源和优质的物质要素,
3、创造了核心吸引物。生态文明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科学指导。生态文明建设能促使乡村旅游的参与者树立生态文明观,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并践行“生态消费”“低碳消费”观念。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越高,越能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1。1.2发展乡村旅游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乡村旅游主要是直接再生性地利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转化为风景资源和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乡村旅游带有天然的生态属性。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对乡村环境进行绿化、净化、美化,有利于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对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能促进生态环境健康发展。同时,发展乡村旅游,增强了乡村的经济基础和实力,能为农村生态环境维
4、护和整治提供资金保障,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另外,乡村旅游是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乡村旅游可以向游客和村民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带给游客一定的审美体验,让游客感受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所带来的价值,能加深人们对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知,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2武陵山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武陵山区跨湖北、湖南、重庆、贵州4省市,包括71个县(市、区),总面积17.18万km2,人口3600多万,独特的地理位置塑造了独特的自然资源景观,山水呼应,绿林环抱,生态环境极佳。武陵山区是我国内陆跨省交界地区面积最大、少数民族聚集人数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是典
5、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是保护生态安全的核心区域。武陵山区拥有各具特色的乡村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乡村民俗风情、充满情趣的乡土文化艺术、风格迥异的乡村民居建筑、琳琅满目的特色旅游产品等资源,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绝佳条件和基础。近年来,武陵山区乡村旅游业飞速发展,片区各地通过各种途径,改进乡村旅游环境和基础设施,立足当地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优势,打造了梵净山、仙女山、摩围山、坐龙峡和乌龙山大峡谷等风景名胜地;结合当地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回族和仡佬族等世居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和特色建筑,打造了黎平古镇、黔东南古城、湘西凤凰古城、老家寨苗人谷和苗王城等多个特色民俗旅游村寨;依托数量可观的革命根据地及革
6、命英雄故事,发展红色旅游等,在景区打造、环境改善、贫困居民观念转变、收入增加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2。比如,位于重庆市渝东南的彭水县依托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因地制宜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建成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特色景观旅游名村18个,其中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3个、国家级特色景观旅游名村1个,打造了近30个环境优美、宜居宜游、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点、采摘体验园、农耕体验基地等,组织实施了一系列“世界苗乡•养心彭水”乡村旅游活动,发展农家乐、乡村酒店近600家。其中,星级农家乐120余家,总床位数达7000余张,提供近3000个就业岗位,年均实
7、现乡村旅游综合收入4000余万元,乡村旅游发展呈现良好的态势。 3武陵山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生态缺位现象 虽然武陵山区乡村旅游发展一直立足生态定位,但是在旅游开发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生态缺位现象,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3.1生态环境污染。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要进行基础建设,道路、住宿、餐饮、园林绿化都必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易产生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植被破坏和物种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武陵山区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生态环境污染情况。比如,一些休闲农业生产技术没有达到生态化标准,农药、化肥的施用量较高,造成面源污染;一些游客在乡村旅游时随意丢弃垃圾,排放的汽车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乡村 旅游 生态 文明 融合 发展 路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