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农牧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牧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牧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近年来,为了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黑龙江省巨浪牧场积极探索循环产业、低碳、生态发展之路。为进一步发挥巨浪牧场资源禀赋优势和比较优势,将发展循环产业经济作为巨浪牧场深化农业生产方式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措施,从而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本文从巨浪牧场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牧场农牧循环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对农牧循环产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以期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及促进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早日实现场强民富。 【关键字】巨浪牧场;农牧循环;循环经济;对策 一、基本情况 黑龙江省巨浪牧场地处松嫩平原西部,位于大庆市林甸县境内,属农牧结合场,与扎龙自然保护区
2、比邻,是黑龙江垦区五大天然牧场之一,隶属于黑龙江省农垦齐齐哈尔管理局。牧场生态环境良好,适宜发展绿色、有机农业,被中国绿色食品协会授予绿色农业绿色绿豆基地。牧场地处两市(大庆和齐齐哈尔市)、两县(林甸县和杜蒙县)“一小时经济圈”的中心位置,与S201及G301相通,在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上具有明显的聚集效应。 二、农牧循环产业发展机遇背景 2022年党的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助于加快牧场种养循环产业经济发展,推动农场
3、快速适应消费结构快速升级,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质量和效率,对推进区域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做出了直接战略部署、提供了政策机遇。同时,垦区企业化改革过程中,巨浪牧场逐步回归企业属性,市场化运行机制将更加完善,企业运行质量和效率、发展活力和动力不断提升,一系列政策机遇将有助于牧场农牧循环产业快速发展。 三、发展农牧循环产业优势 巨浪牧场虽然场型较小,但地热资源、风能和生物质能较为丰富,其中:(1)地热资源具有储量大、分布广、水质好等特点。水中含有Si、Zn、Se、Li、Sr等20多种微量元素,出水温度58,单井日自溢水量在1500m3以上,具有极
4、高的医疗保健价值和经济效益,地热资源为发展康养旅游、温泉疗养、沼气发酵提供了基础支撑;(2)处于丰富风能资源区,近10年数据显示巨浪牧场年均风速为6.7m/s,平均风功率密度为291W/m2,年有效风速(325m/s)小时数超过8101小时,属于风能资源较好的区域,具备建设风电场的基本条件;(3)牧场年产作物秸秆2万多吨,牧草3万吨,畜禽粪便7万多吨,为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了后备原料保障。以牧场现有生物质原料产量和耕地面积计算,预计可产有机肥2.3万吨,按亩均消纳有机肥1.5吨计算,可消纳2.5万吨有机肥,相当于减少化肥使用0.7万吨(消耗3吨畜禽粪便使用1吨有机肥减少使用0.3吨化肥),牧场
5、耕地完全能够消化本区内全部畜禽粪便。 四、农牧循环产业发展现存问题 (一)经济总量小用于发展建设资金不足。目前牧场特色主导产业尚未形成,支柱产业主要为畜牧业和种植业,存在比重较大、链条较短及产品附加值有待提升等问题。牧场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具备发展地热、沼气、风能等先天资源条件,但由于场型较小且经济总量不高,用于牧场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及项目建设所需的资金不足是牧场发展面临的较大问题。除去生产管理等费用,用于产业升级所需的项目资金所剩无几,严重制约了牧场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牧场得天独厚的优质资源闲置,不能将其转化为经济效益。(二)技术支撑体系尚不完善且人才匮乏。循环产业经济的发展从
6、理论到实践,从减量化、再利用到资源化,中间涉及的每一个关键环节均离不开相关综合废弃物处理专业技术的支撑。目前巨浪牧场尚未形成完整高效的技术支撑体系,虽然循环生产技术的各种要素并不缺乏,但由于缺乏系统性的开发和组合,在一定程度上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技术上的制约。同时,与周边大庆、林甸等市县整体发展环境相比,收入起点低、发展环境不够优化,整体存在高技能和创新型技术人才匮乏,技能人才总量不足,对于新技术、新品种等科技成果引进不够等问题,没有形成足够的后备力量与合理的人才梯队,不利于牧场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和可持续发展。(三)种养衔接不紧或缺口大且循环模式尚未确立。目前牧场总体存在种养结合不紧、农牧融合
7、不深等问题,以温泉热源和畜禽粪便为核心的温泉旅游及种养结合循环模式尚未确立,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于化肥、农药等化学投入品跟风超标准使用没有根本改观,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不高,部分养殖户是通过“堆积发酵还田”简单处理利用,但畜禽粪便的产生是持续性的,而农田的施肥季节大多集中在春、秋季,夏季气温较高且粪污处理利用较少,一些中小养殖户设施设备有限,畜禽养殖排泄物无法得到及时处理及充分利用,部分散户由于缺乏堆肥发酵技术,导致畜禽粪便发酵腐熟不充分,对生态环境及作物生长具有潜在影响。 五、农牧循环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加强循环经济发展内部组织领导。牧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农牧循环产业的重要性和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牧 循环 经济发展 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