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迁移在劳动力转移的局限性.docx
《劳动力迁移在劳动力转移的局限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力迁移在劳动力转移的局限性.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劳动力迁移在劳动力转移的局限性 一、关于我国劳动力转移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关于刘易斯拐点是否到来的争议 造成“民工荒”的直接原因是大批农民工从城市返乡或回到离家更近的小城市或城镇,于是学者们自然而然地将这一现象与劳动力迁移中著名的“刘易斯拐点”相联系起来。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1954年提出了著名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即刘易斯模型。他将经济的发展分为边际生产率低的传统部门(以传统农业为代表)和边际生产率高的现代化部门(以现代工业部门为代表)。由于两部门的实际工资差距较大,便会出现传统部门剩余劳动力向现代工业部门的转移,直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至城市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2。之后,刘易斯又
2、对此模型补充了刘易斯拐点的说明,即当劳动力由无限供给变为短缺,由于传统农业部门的压力,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开始上升,就出现了“刘易斯第一拐点”;接着,二元经济发展到劳动力开始出现短缺的第二阶段后,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当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的边际生产率相等时,即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差距消失,也就意味着一个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已经形成,经济发展从二元经济转化为一元经济状态,这样的转折即“刘易斯第二拐点”3。我国学术界有很多学者尝试用刘易斯模型解释“民工荒”现象,并对刘易斯拐点是否到来存在很大争议。例如:蔡昉(2022)运用反事实分析的方法,认为
3、农业的技术进步偏好表明了劳动力稀缺,进而认为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4;王德文(2022)通过考察农民工工资变化,判断近年“民工荒”意味着劳动力市场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我国已经越过了刘易斯第一拐点5;吴海民(2022)以劳动边际生产率的角度分析,采用110102022年我国农业和工业部门的边际生产率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我国已在2022年前后跨越了刘易斯第一拐点的结论,并预测我国将在2043年迎来刘易斯第二拐点6。但也有很多学者对此持相反态度,例如:Minami和Ma(2022)以日本的经验作为借鉴,从劳动产出弹性视角证明刘易斯拐点还未到来7;余宇新、张平(2022)从资本积累的视角对中国刘易斯拐点
4、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的结果表明,我国的资本积累速度与人均资本量并不存负向关系而是显著的正向关系,这意味着刘易斯拐点并未真正到来8。 (二)托达罗模型及其在研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应用 由于刘易斯模型是以迁移劳动力在城市的充分就业为前提假设的,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11010)对刘易斯模型进行了修正和补充,提出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决策和就业概率劳动力流动行为模型,即托达罗模型。其核心思想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条件不仅取决于城市与农村的实际收入差距,还取决于城市的就业率,也即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后预期能够找到工作的概率。模型表示为:Mt=f(d),f0。其中Mt表示劳动力从农村迁入城市的
5、数量,d为城乡预期收入差异,f0指人口流动是预期收入差异的增函数。而城乡预期收入差异d表示为:d=w•r,其中w表示城市实际工资水平,代表就业概率,w•便是劳动力的实际工资水平,r则为农村平均实际收入9。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尝试以托达罗模型分析解释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迁移。例如:张海涛、杨为燕(2022)认为我国人口流动的实践和托达罗模型提出的背景极为相似,并以托达罗模型为分析基础,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10。盛亦男、孙猛(2022)以托达罗模型为框架,尝试从劳动力供需角度解释农民工返乡的现象11。也有学者探究了托达罗模型在中国实际状况中运用的局限性,并尝试对其进行
6、修正和扩展。丁守海(2022)指出托达罗模型忽视了大国经济中的区域差异,并引入区域因素对托达罗模型进行了拓展,然后运用面板数据进行计量检验,结果显示该模型能较好揭示劳动力省内转移现象12。肖文韬、孙细明(2003)对托达罗模型进行了修正,认为没有考虑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之后的生活费用,从而引入了生活成本的概念13。喻言(2022)在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基础上,从生活费用和行政管理费用、就业概率还有农村实际工资率以及非货币性收益和成本四个方面对模型进行了修正,但并未运用实际数据对修正后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14。焦克源、张彦雄、张婷(2022)对托达罗模型进行了扩展,将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与传统农民工
7、区分开来,虽然他们加入非经济收益的变量,尝试解释近年来出现的“民工荒”现象,但也同样没有对拓展过的模型进行实证检验15。 二、限制劳动力迁移模型在我国实践中应用的因素 (一)农村和城市生活费用的巨大差距 不管是刘易斯模型还是托达罗模型,其核心都是基于农村与城市实际工资差距进行分析的。然而,这种只从收入方面进行的分析忽略了迁移的劳动力在城市中的生活成本,尤其是在中国现阶段的发展进程中,农村和城市,特别是一、二线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差距极其悬殊。据Econo-mists杂志2022年2月的全球生活成本指数排行显示,在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中,我国城市上海排名最前,排在第30位,与去年相比大幅上升了11
8、位,与排名第27位的纽约相差无几,其次上榜的还有深圳、大连、北京、广州等城市。而我国大城市生活成本纷纷上涨的同时,居民的收入水平与国外同等城市却仍旧相差甚远(例如纽约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上海的将近56倍)。所以,越来越高的生存成本和压力,无疑阻碍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特别是向一、二线大城市的流动。因此,这就造成了在实际中,虽然农村(或者说欠发达地区)与城市(或者沿海发达地区)仍存在工资的差距,但由于生活成本过高,一部分劳动力便选择回到农村,或者去生活成本相对更低的三线城市或乡镇发展,如此,虽然从工资角度他们的收入不及在大城市,但是实际生活质量确实提高了,这也正是造成目前“民工荒”现象的最主要原因。
9、 (二)户籍制度对劳动力转移的限制 户籍,也叫户口制度,作为我国特有的制度之一,无疑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因此,有很大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虽然在城市中工作,但是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使得他们很难具有城市居民的身份,享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福利待遇,特别是在一线大城市,户籍的门槛高之又高,例如在很多大城市,虽然户籍政策不断改革,如广州、上海已实行居住证积分制度,但这些政策主要针对高新技术人才,对学历和职称要求很高,因此即便是大部分一般本科毕业生找到一份一般性工作也很难拥有当地户口,就更别说教育层次较低的农村外出务工者。再者,如果一个外地人想在北京买房,需要连续缴纳5年社保或者5年个税完税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劳动力 迁移 转移 局限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