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跳竹竿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跳竹竿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跳竹竿教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跳竹竿教案跳竹竿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跳竹竿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跳竹竿教案1活动目标:1、利用纸棒进行活动,学习跳竹竿游戏,发展弹跳能力。2、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3、愿意积极想办法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活动准备:人手一根纸棒(长度为1米)。录音机,磁带。游戏:(1)利用纸棒进行一棒多玩纸棒可以玩坐马车的游戏(幼儿四散游戏)(2)跳竹竿游戏A、游戏玩法游戏可以三个或四个小朋友一起玩,其中两个小朋友手拿竹竿面对面跪下,用竹竿同时分合敲击,另一个小朋友在中间
2、看准竹竿的分合跳进或跳出。大家可以自己选择小伙伴一起试一试。(3)幼儿自由组合尝试玩跳竹竿游戏(4)对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合作、交往方面)教学反思:跳竹竿是海南黎族的传统民间艺术,它能够增强幼儿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能力,锻炼幼儿的弹跳能力。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都非常的高,但是在教师的演示部分,讲解的还不够完整和透彻,导致在桥竹竿的时候,有的幼儿将竹竿托起,离开了地面;在讲解跳竹竿的时候,我只是演示了一遍,请幼儿观察并说说跳的方法,形式比较单一,孩子们理解得不彻底,可以加入图谱的形式,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最后漏掉了一个放松运动。跳竹竿教案2一、设计思路:纸(木)棒是幼儿身边
3、常见又熟悉的物件。这个活动利用最简单的纸棒,进行民间游戏“跳竹竿”满足了幼儿喜爱玩民间游戏的心理,发展幼儿的弹跳能力。大班幼儿在与同伴交往、合作方面有积极的愿望,教师及时提供这次机会,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遇到的困难,共同体验得到的欢乐。二、活动目标:1、利用纸棒进行活动,学习跳竹竿游戏,发展弹跳能力。2、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3、愿意积极想办法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三、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观看过录像物质准备:人手一根纸棒(长度为1米)。录音机,磁带。四、活动过程:1、开始部分:幼儿随音乐利用纸棒进行队列练习。导语:今天天气真不错,我们骑着马出去玩玩吧!(幼儿随音乐的变化“骑马
4、”变双圆-大圆-小圆- “坐马车” )反思:活动开始部分设计了随音乐利用纸棒进行队列练习在这一环节中由两队“骑马”变双圆-变小圆-合作组合“坐马车”体现了动静交替的原则,让幼儿初步尝试了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同时也为下一个环节奠定了基础。2、基本部分:(1)利用纸棒进行“一棒多玩”导语:纸棒可以和我们玩坐马车的游戏,还可以和我们玩什么游戏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幼儿四散游戏)队形:两路纵队(见附图)(2)学习“跳竹竿”游戏A、讲解游戏玩法导语:刚才小朋友用纸棒玩了许多游戏,今天老师要和大家用纸棒玩一个新游戏跳竹竿,这个游戏可以三个或四个小朋友一起玩,其中两个小朋友手
5、拿竹竿面对面跪下,用竹竿同时分合敲击,另一个小朋友在中间看准竹竿的分合跳进或跳出。大家可以自己选择小伙伴一起试一试。队形:梯形队(见附图)(3)幼儿自由组合尝试玩“跳竹竿”游戏队形:四散(4)对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合作、交往方面)导语:你刚才和谁一起玩的?你们是怎么跳竹竿的?队形:梯形队(见附图)(5)鼓励幼儿创造性地玩“跳竹竿”游戏,师生共同参与。导语:刚才小朋友在跳竹竿时想到了许多不同的跳法,真有趣!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跳竹竿,行吗?队形:四散反思:基本部分中,先鼓励幼儿利用纸棒进行“一物多玩”,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并积极推广三-四人结伴游戏 。接着运用尝试法学习的理论精
6、神,教师不示范游戏玩法及规则,而是引导幼儿去自主探索(敲击“竹竿”的两人如何合作?中间跳的人如何跳?如果跳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情况怎么办?等),从而通过尝试、发现-再尝试、再发现,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不断调整的过程,师生双方共同提升经验。最后通过师生共同表演“跳竹竿”,将活动掀起高潮,突出了师生双主体的地位。4、游戏“叫号接棒”队形:四散反思:结束活动中通过“叫号接棒”的游戏帮助幼儿调整教大的活动量。五、活动反思: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纸棒学习“跳竹竿”游戏,发展幼儿弹跳能力。在心育方面提出的两点目标想办法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成功和快乐。整个活动充分发挥纸棒的多功能性,
7、活动开始部分设计了随音乐利用纸棒进行队列练习在这一环节中由两队“骑马”变双圆-变小圆-合作组合“坐马车”体现了动静交替的原则,让幼儿初步尝试了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同时也为下一个环节奠定了基础。基本部分中,先让幼儿利用纸棒进行“一物多玩”,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并积极推广三-四人结伴游戏 。接着运用尝试法学习的理论精神,教师不示范游戏玩法及规则,而是引导幼儿去自主探索(敲击“竹竿”的两人如何合作?中间跳的人如何跳?如果跳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情况怎么办?等),从而通过尝试、发现-再尝试、再发现,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不断调整的过程,通过师生共同表演“跳竹竿”,将活动掀起高潮,突出了师生双主体的地位,结
8、束活动中通过“叫号接棒”的游戏帮助幼儿调整教大的活动量。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共同学习,实现了师生“共同体”的学习氛围,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将幼儿心育目标的培养放在了一定的高度。如:始终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有了困难引导幼儿去主动解决等等。但这仅靠这一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渗透,使幼儿的心理品质得以良好、健康地发展。跳竹竿教案3设计思路:竹是自然界的一种植物,但它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种各样的竹竿、竹担、竹筐、竹席子等为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竹笛、竹制品、竹玩具等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孩子们生活在农村,所以对于竹竿并不陌生,但是家长却很少意识到竹竿也可以做游戏,就拿跳
9、竹竿来说,让孩子双脚轻松自然地在竹竿中跳进跳出,既可以锻炼孩子动作协调、平衡的能力,同时也让孩子感受一种节奏,培养孩子的节奏感和敏捷能力。在 “我是中国人”这个主题中,孩子们知道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且对于少数民族的服饰、舞蹈都很感兴趣,竹竿舞是我国海南黎族的一个舞蹈,结合我们开展的乡土游戏课题和我班以竹为特色的乡土环境,我预设了这个活动:跳竹竿,既让孩子了解了竹的用处、竹竿舞的由来,又让孩子感受合作游戏的乐趣,可谓一举两得。活动目标:1、了解竹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知道竹竿舞是我们少数民族的舞蹈。2、提高幼儿动作协调和敏捷的能力,感受合作的乐趣。活动准备:孩子有玩竹竿的经验,竹竿,竹竿
10、舞音乐、录象。活动过程:一、说说竹子竹子的用处(知道竹子和我们生活密切关系)二、说说竹竿竹竿的多种玩法(经验回忆)。三、欣赏黎族黎族的舞蹈(知道这是少数民族的一个舞蹈)四、教师示范示范跳花竿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动作技巧)1、教师讲解示范游戏。2、教师提出游戏规则与要求。3、幼儿结伴游戏。幼儿三人一组,两个小朋友手拿竹竿面对面跪下,幼儿边念儿歌边游戏,两个幼儿用竹竿同时分合敲击,另一个小朋友在中间看准竹竿的分合跳进或跳出。三人轮流游戏。五、交流分享(了解跳竹竿的规则)说说你们是怎么玩跳竹竿游戏的?你们说说玩跳竹竿应该注意些什么?教师小结游戏情况。六、再次欣赏录象(感受黎族竹竿舞的壮观)你看了黎族
11、的竹竿舞觉得怎么样?我们下次再来完跳竹竿游戏。附儿歌:竹竿歌小竹竿,敲起来,小朋友,跳起来,分分合,合合分(创编)欢乐的歌儿唱起来。跳竹竿教案4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活动,发展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动作的灵敏性及弹跳能力。2.鼓励幼儿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游戏活动,并能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活动准备:春天在哪里,竹竿若干根,音响。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竹竿),你们谁知道它的玩法?(有些人在地上敲竹竿,有些人在竹竿上跳来跳去)师: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玩竹竿,你们想不想玩啊?(想)这个游戏可以三个或四个小朋友一起玩,其中两个小朋友手拿竹竿面对面蹲下,用竹竿同时分合敲击
12、,另一个小朋友在中间看准竹竿的分合跳进或跳出。二、幼儿学跳竹竿(一)教师讲解、示范脚上动作以及合作分合竹竿的方法。(两个老师帮忙,手拿竹竿对面蹲下,用竹竿同时分开、合拢有节奏的敲打)。(二)看老师先示范一遍,用两根竹竿放成如图位置/,邀请两位教师帮忙以分分、合合的节奏打竹竿,教师示范跳竹竿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动作技巧,以及打竹竿和跳竹竿之间的关系。师:看老师先示范一遍,一二一二一二师:小朋友想不想试一试啊?(想)好,现在请你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4个人一组,每组2个小朋友先敲打,另外两个观看,然后再交换?(安排好练习的位置)师:好,我们一起来试试看,一二一二(好,现在请小朋友交换一下)师:好,真
13、棒!请小朋友吧竹竿放在地上,手上功夫练好了,现在要请我们的小朋友来练习脚上的功夫类。师:在跳的时候要注意你们之间合作,并注意安全。现在请小朋友根据刚才找的好朋友,四个人一组,我们来试试看。(数着节奏,慢慢来,小手叉腰一二一二,交换)讨论手上动作,强调两人合作:有节奏的摆放竹竿。讨论脚上动作,幼儿跟节奏练习脚上跳的动作。幼儿自由组合,练习分合竹竿的本领请个别幼儿示范。三、教师巡回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指正。跳竹竿教案5设计意图:竹竿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体育器械,晨间活动中幼儿总喜欢在体育区角拿竹竿玩,有的学孙悟空玩金箍棒、有的放在两脚之间学驾马、还有的拼各种图形依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我生成了本次
14、体育活动好玩的竹竿,将竹竿作为运动器械,创设游戏情境,并设置障碍,让幼儿在活动中探索竹竿的多种玩法,发展幼儿的跑、跳、跨等能力,培养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及与同伴合作的能力,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活动目标:1、大胆探索竹竿的玩法,激发创新意识,促进基本动作和动作协调性的发展。2、能根据动作发展和能力进行自我调节,体验自主游戏的快乐。3、提高合作能力,培养竞争意识和勇敢精神。活动准备:1、人手一根竹竿(80厘米)2、音乐郊游、快乐的朋友、欢乐舞曲。3、场地布置如图: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幼儿手持竹竿,随音乐做划船动作进场。师:刚才划船的时候你们都用了什么?(竹竿)你们把竹竿当什么了?(船桨)
15、竹竿可以当船桨划船,还可以给我们锻炼身体呢!2、幼儿跟随音乐用竹竿做韵律操。第一节:头部运动第二节:下蹲运动第三节:扩胸运动第四节:体侧运动第五节:体转运动第六节:整理运动二、基本部分1、幼儿自由玩竹竿,教师鼓励幼儿探索竹竿的多种玩法。师:小朋友,竹竿可好玩啦,你们想玩吗?下面就请小朋友自己动脑筋,想一想,该怎么玩?也可以和你的好朋友商量一下,看谁玩的花样最多?(幼儿玩竹竿,教师巡回观察,提醒幼儿注意安全)2、教师请幼儿示范表演自己的玩法,并鼓励其他幼儿模仿。师:刚才你们是怎样玩竹竿的,谁愿意表演给大家看呢?(扛枪、驾马、玩金箍棒、拼图)我们大家也学一学吧!(幼儿分别学一学竹竿的多种玩法)。3
16、、师生一起构建跑道,进行运球比赛。(1) 教师示范玩法,并讲解比赛规则。(2) 幼儿集体练习,教师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3) 幼儿分组进行比赛。(4) 教师小结,为获胜组幼儿发奖。4、游戏:为兔妈妈送水(1)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情境,讲解游戏规则。师:“小朋友,兔妈妈生病了,我们用竹竿当扁担去帮兔妈妈送点水吧!”“兔妈妈的家在竹林那边,我们这儿有许多桶水,你们可以一人挑两桶,也可以俩人合抬一桶水。一路上,我们还要跨过小沟,走过独木桥,穿过竹林。”(2)幼儿选择好送水方法,按规则进行游戏。三、结束部分为兔妈妈表演舞蹈欢乐舞曲,体验快乐的情感。跳竹竿教案6舞龙目标:提高幼儿的反应能力和动作的灵活性。
17、准备:用草编织成的草席。玩法:游戏中选一幼儿当“龙头”,一幼儿为“龙尾”,其余幼儿一个接着一个地拉住前一位幼儿的后衣摆,接在“龙头”后面做“龙身”,听音乐“龙头”带着“龙身”和“龙尾”左右移动,盘旋。注意“龙身不要脱节。斗鸡目标:培养幼儿毅力,提高单脚战立的能力。准备:选择一快平坦的场地或草地。玩法:两人一组左(右)单脚站立,腿抬起,用手握住腿踝关节,游戏开始,双方用膝互撞或用躲、闪等动作,使对方失去平衡。包袱、剪子和锤子目标:发展幼儿弹跳的能力。准备:平坦场地一块。玩法:幼儿两人或三人一组,面对面战立,游戏开始,同时用力向上跳,落地时两脚可任意成三种姿势:(1)脚并拢表示“锤子”(2)两脚左
18、右开立表示“包袱”(3)两脚前后开立表示“剪子”。注意:包袱胜锤子,锤子胜剪子,剪子胜包袱。跳竹竿目标:培养幼儿跳跃及敏捷躲闪能力。准备:长竹竿双数。玩法:幼儿三人一组,两人分别抓住竹竿两头有节奏的敲打地面,一幼儿在中间敏捷的跳跃、躲闪。注意脚不能被竹竿夹到。活动反思: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处在愉快的状态中,既有独立思考,也有与同伴互助合作的喜悦。我们尽量通过有趣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在反复的动作练习中提高动作的规范性。同时,通过设置障碍来提高游戏难度,对幼儿形成挑战,让幼儿在挑战难度的过程中增强对自己的信心。跳竹竿教案7活动目标:1、利用纸棒进行活动,学习跳竹竿游戏,发展弹跳能力。2、体验与同伴合作
19、游戏带来的快乐。3、愿意积极想办法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4、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5、喜爱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活动准备:幼儿观看过录像,人手一根纸棒(长度为1米)。录音机,磁带。活动过程:1、开始部分:幼儿随音乐利用纸棒进行队列练习。师:今天天气真不错,我们骑着马出去玩玩吧!(幼儿随音乐的变化“骑马”变双圆-大圆-小圆-“坐马车”)2、基本部分:(1)利用纸棒进行“一棒多玩”师:纸棒可以和我们玩坐马车的游戏,还可以和我们玩什么游戏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幼儿四散游戏)队形:两路纵队(2)学习“跳竹竿”游戏A、讲解游戏玩法师:刚才小朋友用纸
20、棒玩了许多游戏,今天老师要和大家用纸棒玩一个新游戏跳竹竿,这个游戏可以三个或四个小朋友一起玩,其中两个小朋友手拿竹竿面对面跪下,用竹竿同时分合敲击,另一个小朋友在中间看准竹竿的分合跳进或跳出。大家可以自己选择小伙伴一起试一试。队形:梯形队(3)幼儿自由组合尝试玩“跳竹竿”游戏队形:四散(4)对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合作、交往方面)师:你刚才和谁一起玩的?你们是怎么跳竹竿的?队形:梯形队(5)鼓励幼儿创造性地玩“跳竹竿”游戏,师生共同参与。师:刚才小朋友在跳竹竿时想到了许多不同的跳法,真有趣!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跳竹竿,行吗?队形:四散4、游戏“叫号接棒”队形:四散反思:结束活动
21、中通过“叫号接棒”的游戏帮助幼儿调整教大的活动量。教学反思:跳竹竿是海南黎族的传统民间艺术,它能够增强幼儿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能力,锻炼幼儿的弹跳能力。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都非常的高,但是在教师的演示部分,讲解的还不够完整和透彻,导致在桥竹竿的时候,有的幼儿将竹竿托起,离开了地面;在讲解跳竹竿的时候,我只是演示了一遍,请幼儿观察并说说跳的方法,形式比较单一,孩子们理解得不彻底,可以加入图谱的形式,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最后漏掉了一个放松运动。跳竹竿教案8设计思路:纸(木)棒是幼儿身边常见又熟悉的物件。这个活动利用最简单的纸棒,进行民间游戏“跳竹竿”满足了幼儿喜爱玩民间游戏的心理,发展幼儿的弹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竹竿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