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传染病知识培训PPT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医院传染病知识培训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传染病知识培训PPT课件.ppt(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一、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三、主要介绍传染病三、主要介绍传染病.3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年月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务委会第六次会年月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务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议通过 年月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会第十一次年月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于会议修订。于20042004年年1212月月1 1日实施日实施共九章八十条共九章八十条包括:总则,传染病预防,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疫情包括:总则,传染病预防,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疫情控制,医疗救治,监督管理,保障措施,法律责任,附则控制,医疗救治,监督管
2、理,保障措施,法律责任,附则.4总则(传染病分类)总则(传染病分类)甲类(甲类(2 2种)种)乙类(乙类(2626种)种)丙类(丙类(1111种)种).5传染病预防(具体预防工作)传染病预防(具体预防工作)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传染病疫情,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以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报告、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
3、以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承担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病预防工作;承担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监测、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6对病原体监管对病原体监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医疗机构的实验室和从事病原微生医疗机构的实验室和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的单位,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和技术物实验的单位,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和技术标准,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对传染病病原标准,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对传染病病原体样本按照规定的措施实行严格监督管理,严防体样本按照规定的措施实行严格监督管理,严防传染病病原体的实验室感染和病原
4、微生物的扩散传染病病原体的实验室感染和病原微生物的扩散.7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第三十七条第
5、三十七条 依照本法的规定负有传染病疫情报告职责的依照本法的规定负有传染病疫情报告职责的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采供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血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8疫情控制疫情控制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九条 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下列措施: ( (一一) )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 (二二) )对疑似病人,确诊
6、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 (三三) )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预防措施.9医疗救治医疗救治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一条 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建筑设计和服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建筑设计和服务流程,应当符合预防传染病医院感染的要求务流程,应当符合预防传染病医院感染的要求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对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消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对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对按照规定一次使用的医疗器具,应当在使毒;对
7、按照规定一次使用的医疗器具,应当在使用后予以销毁用后予以销毁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传染病医疗救治能力传染病医疗救治能力.10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二条 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和接诊治疗,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和接诊治疗,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
8、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救治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11法律责任法律责任第六十九条第六十九条 医疗机构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医疗机构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
9、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2(一)未按照规定承担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医院感染控(一)未按照规定承担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医院感染控制任务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的制任务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的(二)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二)未按照规定报告
10、传染病疫情,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的情的(三)发现传染病疫情时,未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三)发现传染病疫情时,未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转诊的,或者拒绝接受转诊的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转诊的,或者拒绝接受转诊的(四)未按照规定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四)未按照规定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实施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置的医疗废物实施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置的(五)未按照规定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或者对按照规定一次使用的(五)未按照规定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或者对按照规定一次使用的医疗器具未予
11、销毁,再次使用的医疗器具未予销毁,再次使用的 (六)在医疗救治过程中未按照规定保管医学记录资料的(六)在医疗救治过程中未按照规定保管医学记录资料的(七)故意泄露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七)故意泄露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的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的.13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20062006年年5 5月月1919日下发,卫办疾控发日下发,卫办疾控发 200692200692号号 包括:组织机构职责、传染病信息报告、报告数据管包括:组织机构职责、传染病信息报告、报告数据管理、传染病疫情分
12、析与利用、资料保存、信息系统安理、传染病疫情分析与利用、资料保存、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考核与评估全管理、考核与评估 .14医疗机构职责医疗机构职责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传染病诊断、报告和登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传染病诊断、报告和登记制度记制度负责对本单位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信息报告培训负责对本单位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信息报告培训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传染病疫情的调查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传染病疫情的调查 .15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
13、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任疫情报告人 .16法定报告传染病种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种类 法定传染病法定传染病3939种,其中:种,其中:甲类传染病(甲类传染病(2 2种)是指:鼠疫、霍乱。种)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2626种)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种)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
14、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流感(虫病、疟疾、甲型流感(20090430)20090430).17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1111种)是指:种)是指: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
15、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20080502)(20080502),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感染性腹泻病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18报告程序与方式报告程序与方式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传染病报告卡由首诊医生或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传染病报告卡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包其他执行职务的
16、人员负责填写。(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包括:首诊医生的助手、防保人员)括:首诊医生的助手、防保人员)传染病疫情信息实行网络直报,没有条件实行网络直报的传染病疫情信息实行网络直报,没有条件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在规定的时限内将传染病报告卡报告属地县级医疗机构,在规定的时限内将传染病报告卡报告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收集和报告责任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收集和报告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信息范围内的传染病信息.19报告时限报告时限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
17、非典型肺炎、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发时,应于2 2 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告。( (专家组确认后专家组确认后2 2小时内)小时内)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 2 小时内以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 2 小时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传染病 知识 培训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