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精选三年级数学说课稿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精选三年级数学说课稿4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精选三年级数学说课稿4篇精选三年级数学说课稿4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化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实力。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说课稿4篇,欢迎阅读与保藏。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材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的小数的初步相识。一、说教材小数的初步相识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在初步相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学好这部分内容,使学生初步相识小数,为以后接着学习小数的学问奠定坚实的基础。二、说设计理念1、联系儿童的生活相识小数。本节课
2、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动身,选取了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使学生主动主动的参加学习,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小数的现实作用。2、以“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学问作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这适应了儿童的年龄特征,使学生易于接受,便于学生联系实际,来初步相识小数的含义。3、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学问,促进学问阅历的迁移,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形成会学的实力。4、在课堂设计中留意提问的深度,提高问题的思索价值。在提问时,关注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重视学生思索实力的培育。5、把握好教学要求。本单元不要求离开背景和详细的量抽象地探讨小数,小数的认、读、写,也仅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三、说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
3、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地位,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1、认知目标:联系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通过视察、比较、分析和归纳,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会写简洁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2、实力目标:在理解小数的过程中,培育学生视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实力。3、情感目标:通过各种详细的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进一步相识数的发展,感受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到处有数学,从而激发他们酷爱数学的情感。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认、读、写简洁的小数。教学难点:会把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写成几元几角几分的数。五、说教法学法教学方法:依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直观演示法为主,辅以
4、讲授法、谈话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学生视察、分析、发觉规律,沟通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形成正确的相识。在教学中要做到有扶有放,扶放有度。使学生愉悦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学问培育良好的思维品质。讲练结合,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体会,有助学生技能的形成。学习方法:学生在课前进行社会调查,上课时主动参加学习活动,在主动探究中获得新学问。把数学探究活动与学问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学生的独立思索和合作探究概括出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六、说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七、说教学过程本节课我支配了四个教学板块:(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2)联系生活
5、,探究新知;(3)实际运用,巩固相识;(4)课堂小结,体验胜利。第一版块: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在新课前,我布置孩子们调查一下身边超市的随意五种商品的价格。一上课,我就让他们把自己调查的结果和同学们进行沟通。在学生汇报的同时,我在黑板上板书,板书时留意将这些当数分成两类,即整数和小数。然后请学生细致视察黑板上的数,跟我们以前学的整数一样吗?那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呢?通过小组同学沟通发觉这些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从而引出今日探究的内容。(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相识)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需从学生熟识的生活情景和感爱好的事物动身,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感受到数
6、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加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其次板块:联系生活,探究新知第一步骤是联系生活实际,认、读、写小数。出示情境图:几位同学去商场买水果的情景。老师引导学生细致视察,表示水果的质量数有什么特点?学生先分组探讨,然后再汇报。后老师小结这样的数叫小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前面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后面是小数部分。并在后面接着板书:三点二五千克、二点七千克、零点八千克。引导学生发觉整数部分的数和小数部分的数在读法上不同,整数部分跟我们平常读的一样,是几就读几是几十就是几十。小数部分与整数部分读法不同,只要按从左往右的依次是几就读几。(如:3.25读作三点二五)我们已经会读这些小数了
7、,那这些小数是怎么写的呢?让我们动手来试一试。老师说几个不同类型的小数,学生写一写。学习写小数,师示范写,学生学着写。让学生留意小数点的位置和写法。设计意图: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是相对比较简洁,部分学生已经能结合生活中的阅历读出简洁的小数,所以我让学生自己尝试去解决。个别学生存在困难,相互帮助就可解决,这样既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学问,进行学问阅历的迁移,又能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节约更多的时间去突破教学难点。其次步骤是理解用“元”做单位的小数表示的意义1、出示情境图,老师引导学生看商店的价目表。2、让同学们细致想想,这些东西卖多少钱,由学生回答,读小数。师举例说明:整数部分表示的是几元,小数部分
8、小数点第一位表示的是几角,第2位表示的是几分。(12.68元读作十二点六八元就是12元6角8分)学生自己填一填,再全班反馈。第三板块:实际运用,巩固相识课程标准指出:练习,要使学生巩固学问,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为了使课内的练习起到促进驾驭学问,熬炼实力的双重效果,我在组织练习的时候留意了以下两点:一是练习的形式多样,保持学生学习的爱好;二是练习的难度逐步加深,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1、小数存在我们的生活中,现在又以帮同学测量身高的方式让学生用小数来读出身高,1点几厘米。2、用小数表示同学的身高。由生独立做,再在反馈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怎样用小数表示身高。第四板块:引导学生总结让学生谈一谈本
9、节课有什么收获?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到的?使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小数的含义,体会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同时也培育了学生自我反思的习惯,提高了他们自我梳理学问的实力。八、设计说明依据义务教化阶段数学课程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在本节课设计时,我遵循以下原则:情境引入激发爱好,学习过程体现自主,学问建构按部就班,思想方法有机渗透。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计说明,不足之处,请各位指正,感谢!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上海教化出版社三年级下册5659页.2,教材的作用和地位:这是一节概念、测量与计算相结合探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相识图形的基础上,联系一些常
10、见物体和图形进行教学的。教材没有干脆给出周长的定义,而是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视察、操作,在获得干脆感知的基础上相识周长的含义。接着,以已有的干脆阅历为基础,让学生依据给定的图形去数一数,量一量、算一算,进一步理解周长,知道可以怎样测量并计算出周长。本课的教学将为下节课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做打算.3、教学目标:(1)学问技能:通过视察和操作等活动,相识周长的含义,能测量、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2)数学思索:经验视察测量等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获得直观阅历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3)解决问题:在学习活动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4)情感看法:感
11、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体验与同学合作克服困难后获得的胜利,树立驾驭数学学问的自信。4、教学重难点:重点:相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和计算周长。难点:对周长含义的理解。二,说教法、学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视察、试验、揣测、验证、推理与沟通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子,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么,如何体现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呢?我本节课设计的思路是:1,创设情境: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动手操作和合作沟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更易于学生驾驭数学与客观规律的
12、联系。2,合作学习:依据学习内容将学生分为人一组,在合作中认知,有助于学生主动思索、探究、解决问题,获得胜利体验。3,注意实践:让学生通过视察和测量,相识周长的含义,能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并运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经验学问的形成和运用过程。三、教学材料:课件,学生打算线、一元硬币、学习纸、直尺等用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相识周长.1,激发热忱,感知周长.出示蚂蚁赛跑的动画,请学生说一说哪只蚂蚁跑的快为什么?原来,红蚂蚁从起点动身又回到了起点,围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周,而黑蚂蚁没有爬满一周,引出一周的概念.那像这样的例子生活中有没有呢. 接着,请他们描一描平面图形的边线.这一环节由实物的边线入手,
13、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描一描等活动,充分感知物体和图形的边线,为相识周长做好打算。2相识周长.刚才我们描的一周的长度叫什么呢?揭示课题,周长。你是怎么理解周长这两个字的呢?一周的长度。就是说三角形一周的长度就叫三角形的周长.圆形一周的长度就叫圆形的周长.最终归纳总结出:绕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叫周长。在相识周长后再回到刚才所描的图形,让学生去视察、沟通,使学生反复体验和理解周长的含义,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和学习爱好,使学生体会到周长概念源于生活实际,也为求周长作了铺垫。二,数数量量,理解周长.1,出示透亮方格纸,学会数一数书本58页竹园和菜园的周长,加深感知:周长是全部边的长度的总和,
14、和面积相区分.2,出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正五边形的图形.由三角形的周长是三条边长度的和,引导学生求三角形的周长要知道它的三条边的长度,须要量三次,回忆周长的概念。那么长方形的周长呢,它是四条边长度的和,须要量四次吗?激发冲突,回顾长方形特点对边相等,所以只须要量两次.再放手让学生去思索正方形,正五边形的周长该怎么计算.3,当学生已经知道通过数一数,量一量,算一算的方法来计算周长,此时,抛出问题:硬币的周长该怎么求?刚才的方法行吗?渗透变曲为直的”转化”思想,并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例如买裤子时量腰围的活动,通过对生活中的实际数学问题的关注,让学生真实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同时也激发学
15、生利用生活阅历去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总结归纳这节课里,大家不仅知道了什么是物体或图形的周长,还在学习活动中探究出了许多重要的数学学问。真不简洁!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把自己擅长发觉、擅长探究的实力更充分地发挥出来!小结生动详细,不仅关注了本节课的学问重点,更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效激励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念,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一、教材与学情分析“24时计时法”是在学生相识了时、分、秒,年、月、日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先编排了“相识24时计时法和探究24时计时法与一般计时法之间的关系”,再编排“相识时间和时刻的区分和计算简洁的.经过时间”,符合学生的认知
16、规律。24时计时法在邮电、交通、广播等部门有着广泛应用,但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对一般计时法中表示时间的词语知之甚少,再加上平常很少运用24时计时法,因此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几时或上午几时时,学生往往感到不太习惯。由于概念不能简洁植入学生的头脑,学生要将概念内化,才能成为他们自己的,才能使数学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对接。课堂上将采纳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学习方式,在直观演示、动手操作中,加强对钟面相识;在发觉规律、总结规律中探究一般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关系;在应用学问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建立时间观念,为后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基于以上分析,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1、学生
17、在详细的生活情景中,了解24时计时法的特征,会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并能正确进行两种计时法的互换。2、学生经验相识、收集、应用24时计时法的过程,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3、学生在探究24时计时法与一般计时法的互换中,促进思维发展。为了实现学习目标,我把运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定为学习重点,把探究24时计时法与一般计时法的关系定为学习难点。三、学习过程及设计意图为了突出本课的重点,突破难点,促进学生发展,我设计了如下的学习活动。(一)创设情景,质疑自探1、创设生活情景,形成探究问题课件出示:安阳市新华书店门口牌子上写着:营业时间冬9:00
18、19:00、夏9:0020:00,假如你想去书店买书,你可以几点到书店呢?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到:上午10时,上午11时,下午1时,下午2时,可能有的同学会说到:因为20时就是晚上8时,所以只要在晚上8时之前到都可以。我首先确定个别同学的生活阅历很丰富,同时揭示出:像我们平常说的上午几时、下午几时或者晚上几时,这是一般计时法,也叫12时计时法,而像19时、20时是一种新的计时法,叫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常常会用这两种计时法的互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24时计时法。(设计意图:利用现实生活素材,创设开放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说出上午几时、下午几时,或者晚上几时,为揭示12时计时法或一般计时法供
19、应物质基础。而学生在思索“为什么”过程中,引出“19时、20时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几时”的数学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这样导入新课,不仅可以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探究任务,而且符合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课程理念)2、沟通信息,激发深厚的探究爱好师:“课前同学们收集了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哪位同学先来与大家沟通一下。”学生可能会收集到:手机上、电脑上、电视上、电子表上的时间;火车票上、公共汽车站牌上的发车时间;超市门口、药店门口的营业时间;电视报上节目播出时间等等。学生边沟通,老师边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并提问学生:“想一想这个时间你会在做什么呢?这些时间你能用一般计时法表示出来吗?”(设计
20、意图:数学教化要给学生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视察世界的眼睛,给学生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索世界的头脑。在生活这个大课堂中,学生经验了收集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的过程,了解了这一全新的学问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悟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课上学生通过沟通与思索,不仅加深了对24时计时法的相识,而且尝试了两种计时法的互换,激发了深厚的探究爱好)(二)小组学习,合作沟通1、动手操作,促进感知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请钟表来帮忙,好吗?一天有24个小时,而钟面上却只有12个大格,假如让你来设计一个能表示24小时的钟面,你会设计成什么样子呢?下面就以小组为单位,先说说你的想法,然后设计一个钟面。(设计意图:德国教化家第斯多
21、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老师充分利用“一日有24小时,而钟面上却只有12个大格”这一显性冲突,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动手设计的剧烈欲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老师创设轻松、开心、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自己动手绘制钟面,发挥了学生的创建性,使学生初步感悟到两种计时法的对应关系)2、沟通探讨,优化方法师:“哪个小组情愿把你们组设计的钟面介绍给大家呢?”可能会出现三种状况:一是圆形或类似于圆形的大钟面,上面标有24个大格,从1到24;二是仍是12个大格的钟面,不过有两圈,内圈是从1到12,外圈是从13到24;三是其他画法。师:“比较一下,哪种设计方法比较好
22、?好在哪?”学生会发觉大圆钟面可以明确看出一日有24小时,但看着钟面要想说出下午几时,或者晚上几时,比较困难;而双圈钟面上能突出两种计时法的对应关系,利用这个钟面很快找到黑板上的24时计时法所对应的一般计时法的时间。(设计意图:学问因沟通而增值,思维因沟通而碰撞,情感因沟通而互融。学生在相互观赏、相互评价的过程中,获得了胜利的学习体验;在比较、分析钟面的特点时,经验了深层次的思索,体验到数学的优化思想;最终依托钟面的对应关系,把24时计时法换成一般计时法,积累了直观转化的数学阅历。)(三)精讲点拨,巩固训练1、课件展示,强化两种计时法的对应。师:请同学们边看边思索,你有什么新的发觉?播放课件:
23、时针从0时起先,渐渐走动2圈,第一圈,依次从数字1到12,其次圈在外圈上依次出现13到24。协作演示相应时间的动画画面。(设计意图:拨开云雾见天日。在学生自主探究后,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动态演示两种计时法的对应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加学习的过程,提高了学习效率)2、探究两种计时法的互换方法师问:“同学们看着钟面,能很快找到了两种计时法对应的时间,那没有了钟面,你能发觉他们之间互换方法吗?”同学们通过视察发觉一般计时法前面都有表示时间的词语,比如上午、下午、晚上,而24时计时法却没有这些;经过思索总结出由一般计时法向24时计时法转化时要去掉表示时间的词语,中午12时之后
24、要加上12,中午12时之前不用加,反之由24时计时法向一般计时法转化时,要加上表示时间的词语,中午12时之后要减去12,中午12时之前不用减。(设计意图:数学因抽象、概括而被赋于了简约美的化身。学生脱离了钟面这一形象、详细的实物载体后,对两种计时法的互换关系进入了“心求通而未能,口欲言而不得”的愤悱状态,此时老师引导学生视察、比较、概括,总结出两种计时法的互换规律,使学生思维达到一次质的飞跃)3、巩固训练1)、填空(1)一天有()时,从钟面上看,时针正好走()圈。(2)17时是下午()时,21时40分,晚上()时()分(3)晚上12时是今日的()时,也是其次天的()时。2)、连线:3:408:
25、20xx:3017:0015:40下午5:00下午3:40凌晨3:40上午8:20晚上8:203)、师生互问(1)老师联系生活实际,说出不同的计时法的时刻,让学生说出相应的计时法。(2)由学生写在黑板上一个时刻,让老师写出相应的计时法。(设计意图:教之功有限,习之功无限。为了巩固本课新知,我设计填空、连线、师生互问三个练习题。在练习中有意让学生相识多种表示时间的词语,增加对一般计时法的相识。让学生出题考老师,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参加性)(四)当堂检测,拓展应用1、课堂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上你有哪些收获呢?”(设计意图:在下课前引导学生从三维目标的达成进行
26、本课的小结。不仅是一个回顾的过程,也是一个提升的过程)2、当堂检测1)推断下列时间用24时计时法,还是12时计时法。下午6:0623:38凌晨18:06取信时间:第一次:8:00其次次:14:00第三次:18:30中午12:301:202)其次次取信时间是下午()时,第三次取信是晚上()时()分。3)把下列时刻改写为12时计时法。18:0023:0010:005:304)用24时记法表示下面的时刻小明早晨6时30分起床:()中午12时用餐:()下午2时10分上课:()下午4时50分放学:()下午6时看动画片:()晚上7时30分做作业:()晚上9时睡觉:()5)把下列时刻按一日里的先后进行排序(
27、1)上午10时0时下午1时30分18时13时(2)傍晚凌晨中午上午深夜下午(设计意图:为了更体现“学以致用”的课程理念,依据本课的学习重点,亲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5道不同层次检测题目,以期达到培育学生的应用意识)3、拓展运用(二选一)1)课外查阅:钟表独创发前,人们是怎样计时的?2)用24时计时法记录自己或家人一天的作息时间。(设计意图:好的一节课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回家,让学习从课上延长到课后,在拓展运用中我设计了二选一的题目,达到“课虽止而意犹存”的效应)四、板书设计及意图最终,我简洁说明一下我的板书设计。(设计意图:课题是课堂的眼睛,板书是课堂的靓相。采纳数学化的板书方式,以简明、整
28、齐的节奏,体现出数学学问的本质属性符号化、对称化、比较化、分类化和过程化)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4今日上午有幸听了冯老师的讲课,讲了一节三年级数学上册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的课程,从听课中可以总结出一下几点:一、情境创设引入比较新奇,吸引学生的爱好。老师能够充分利用教材且又有自己的创新,将龟兔赛跑引入本节课中,让学生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以问题“谁跑的路程长?”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做到了问题导学,引起学生的思索。二、探究新知简洁明白,以学生探究为主体,对比概括计算公式。设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片,通过测量出每个边的长度,让学生自主探究计算周长的方法。通过学生列出的不同计算方法,引导每
29、个算式中不同的数代表不同的含义,最终得出最简洁的一个作为周长的计算公式。三、练习题设计有始有终,层次清楚,由易到难。概括出本节课的新知后,首先解决了本节课一起先的龟兔赛跑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并练习用公式计算。又实行了不同形式巩固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推断中有易错点和难点,突出了本节课中的重点内容。最终又以计算拼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的周长提高训练,让学生充分相识到了周长的本质和计算周长的方法,并且强调了重合的边。四、老师的讲解清楚,重难点强调比较突出。长方形周长公式中小括号的作用,正方形周长和边长的倍数关系,单位的统一,拼接方法和周长不能相加的缘由等等,几个突出的重点都做到具体讲解和强调,提高学生的相识意识。对本节课看法和建议:1、对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说明不够透彻,它是两组领边的和或者是两组长和宽,这一点王老师做到了很好强调和摆图。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比较可以举一些实际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周长的大小和不确定性,增加学生生活感受意识。第21页 共21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