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研究.docx
《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研究 一、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的内容及特点 (一)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的核心要素 在涂尔干教育理论中,道德被定义为规范行为使之符合预先制定的原则的一整套体系,旨在把个人行为的随意性消除,使得其行为达到规范标准。道德的持续性决定了其不会因为时间的改变而出现变化。纪律精神是由人的道德生活产生出来的,具有常规性和权威性,以道德权威为遵守准则,以此对人的行为习惯进行规范。在涂尔干看来纪律精神中的常规性要素能够让人们在环境相似的情况下获得相似的举止行为和能力,为习惯的形成打下了基础,这同样也是道德的前提。因此,在涂尔干看来,纪律能够使人们在某一条件下的行为更具有规范性。纪律精神的权威性相比
2、常规性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强大的规范作用就是因为权威性而存在,它的存在与纪律精神的存在是紧密相关的。权威性同时也被涂尔干定义为道德最为突出的本质,只有以纪律的权威性为制约人们才能使得自己的行为规范合乎道德的要求。人们对于欲望的追求与道德是背道而驰的,在欲望的不断膨胀与道德相冲突的时候,正是纪律的权威性约束了人们的行为,使得道德规范具备了真正的力度。权威在一定意义上要比人们的良知要高,是人们共同承认的规范准则。当社会需求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道德规范。 (二)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的特点 道德教育内容的社会性。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的典型特点就是社会性,以社会为中心。其教育理论建构的出发
3、点是社会立场。在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中,社会性是永恒不变的特点。社会与个人是社会性的主体,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涂尔干的著作人性论中就指出社会性是融合社会和个人行为的一种特性。社会是超出我们自身特性的,相比于社会而言,自身要低于社会,因此社会存在于每个人之间,与个体的关系即是内存于个体,又是独立于个体的。道德教育的权威性。纪律不同于情感或者道德,它并不表达人的内在,从本质上来讲纪律是外在于人的约束性的,不内在于个人而是高于个人,对人们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人们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来改变它。涂尔干认为人们之所以能够遵从规范对其约束性没有对抗,正是因为强制性的存在。人们对规范的服从性并不是因为其
4、兴趣爱好,更不是因为规范能够传达出吸引力,恰恰相反,是因为规范的强制性约束了人们的行为,使其不能任意妄为。涂尔干的教育思想中,重点强调了顺从在稳定社会秩序中的重要性,然而顺从并不是所有人意志的体现,因此要想实现社会秩序的顺从就要依靠权威依靠强制性的存在。 (三)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的积极意义 理性化。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一方面对传统的道德教育进行了批判,另一方面也对道德教育进行了重新的确立。其中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批判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首先是对过于神圣化的批判,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对人性的自由发挥限制过大,人们必须无条件服从道德准则;其次批判传统的道德教育缺乏激情,脱离了现实生活的传统道德教育准则在
5、实际运用中没有良好的说服力和效果,因此也得不到广泛的推广。自主性。在涂尔干看来,道德的纪律精神和牺牲精神主要是由各种行为规范组成的,道德精神本身就有自主性,因此把规范强制施加到个体身上,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不道德的,道德的确立应该以对规范的理性认识为基础,全面了解道德规范,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行为准则,才能使民众自觉遵守道德准则。科学是一切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在道德的确立中也要以自然发展规律为准,应该促使人们对道德的起因和功能进行全面的了解,把自身利益与道德功能联系在一起,才能使得人们理智科学地服从规范。在道德领域也会出现一些矛盾,当面对这些矛盾时,应该寻求两者的契合点,努力调和矛盾双方,要意识到完全的
6、自由是不存在的,自由是相对的。 二、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的当代价值 在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提出之初,法国的教育界曾经掀起一场巨大的反响,被一度认为开创了道德教育先河,正是从社会学角度着手的道德教育研究促使道德教育社会学理论这一全新理论的形成。上世纪,包括精神分析派、认知结构心理学等在内的道德教育理论研究大都对社会现实和社会实践、社会情境的研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涂尔干打破了这一僵局,使得社会学和道德教育思想相融合。它的社会学知识也使我们意识到道德不仅是一种抽象的思想,更是一个具体的实践活动,道德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的。因此对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进行研究对我国的德育工作开展,德育理论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参
7、考价值。 (一)在加强学校道德教育实践中的价值 在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中,就道德教育的实践手段来说,学校是最好的教育环境,与道德教育的现代模式中忽略学校在开展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相比,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从孩子的教育角度出发,把学校作为开展道德教育的最佳环境,涂尔干认为当代学生的成长时间大都是在学校完成的,因此学校就成为维护学生道德教育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对象。与学校的主体作用相比,家庭的溺爱式教育方式在道德教育开展中并不完善,家庭教育只是孩子的情感寄托,不能作为开展道德教育的主体环境。儿童必须在成长中学会遵守道德规范,学会约束自己的欲望,履行相应的社会义务,而这一思想上的成长过程是要在学校中完成的,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涂尔干 道德教育 理论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