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锦集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锦集8篇.docx(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锦集8篇数学教学安排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消逝,我们又将接触新的学问,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阅历,写一份安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打算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安排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数学教学安排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爱。数学教学安排 篇1一、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人,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学生学习看法比较端正,能主动投入到学习中,上课能用心听讲,仔细思索问题,能按时完成作业。但是自觉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依靠性太强,有的学生计算实力比较差,有的学生动手实力比较差,独立解决问题的实力也很差,存在很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大,针对这些状况,本学期在重点抓好基础学问辅
2、导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及格率和优秀率。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比例”、“图形的运动”、“正比例和反比例”、“数学好玩”和“总复习”六部分。“总复习”包括4个单元。(一)圆柱和圆锥: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4个课题。(二)比例:包括“比例的相识”、“比例的应用”、“比例尺”、“图形的放大和缩小”4个课题。(三)图形的运动:包括“图形的旋转(一)”、“图形的旋转(二)”“图形的运动”“观赏与设计”4个课题。(四)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改变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4个课题。(五)数学好玩:包括
3、“绘制校内平面图”、“奇妙的带子”、“可爱的小猫”3个课题。(六)总复习: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三、教学目标1、相识圆柱和圆锥,驾驭它们的特征,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驾驭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2、理解、驾驭比例、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推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学会运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肯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平面图形的比例尺。3、学生在图形的运动学习中,通过视察、操作、想象,经验一个简洁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困难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经验运用平移、
4、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敏捷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观赏和设计漂亮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奇妙。4、比较系统地坚固地驾驭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学问;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实力,会运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敏捷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实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5、坚固地驾驭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驾驭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娴熟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表面积和体积。6、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进一步明确各种计量单位的应用范围,坚固地驾驭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
5、比较娴熟地进行名数的简洁换算。7、坚固地驾驭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敏捷地运用所学学问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四、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运用比例学问解决问题。能运用不同的学问解答问题,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2、相识圆柱和圆锥,理解特征;学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了解体积的推导过程。3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学问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实力和解答应用题的实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好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五、教学措施1、加强计算训练,进一步培育合理、
6、敏捷地进行计算的实力;加强口算练习,学会解答比较简洁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实力。2、在教学中以学生为学习的主子,培育学生主动主动学习的实力,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实力;培育抽象、概括的实力和推断、推理实力,以及迁移类推的实力;培育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敏性。3、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育综合运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让学生驾驭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实力。4、重视学法指导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达到“教是为不教”的目的。5、变更观念,增加学生实践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
7、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六、课时支配1、圆柱和圆锥7课时2、比例7课时3、图形的运动7课时4、正比例和反比例7课时数学好玩3课时整理与复习3课时总复习数与代数15课时总复习图形与几何9课时总复习统计与概率5课时总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15课时数学教学安排 篇2一、指导思想:实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教化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校本教研为先导,以教研组为主线,注意“双基”讲究工作方法,着重抓好落实,为提高我校教学质量而努力工作。二、基本状况分析1、老师:七年级数学组共有7名老师。几名老师阅历丰富、工作热忱高、创建性强,只要发挥各老师聪慧才智,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不遗余力,信任
8、年级组的教学业务水平将会不断提高。2、学生:七年级共有7个教学班,学生大约有350人,由于各种缘由,成果较好的学生基本转走。留下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实力整体偏低,学习爱好不浓,自觉性不够强,同时学生对数学语言尤其是几何语言的理解,表述实力也比较差,因此教学中更要注意基础,更要因材施教,更要有耐性和爱心。三、本学期教学目标:1、学问和技能目标:学生通过经验从详细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合的过程,相识有理数和代数式,驾驭必要的有理数和代数的运算技能;能运用有理数和代数式的运算探究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改变规律;在经验物体和图形的初步相识过程中,驾驭基本的识图和作图技能,相识最基本的图线点和线。2、情感和看法
9、目标(1)学生通过初步相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亲密联系,乐于接触生活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情愿参加数学话题的研讨,从中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数学的意识。(2)学生要学会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勇于运用所学数学学问克服困难,并解决问题,获得胜利的体验,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念。工作安排(3)初步相识到数学活动是一个充溢视察、试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的探究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溢着创建性。(4)学会在独立思索的基础上,主动参加学习探讨,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体会沟通合作的意识,并在沟通中提高自己,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四、教学教研设想与措施1、仔细学习新课标,进一步提高教研相识,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
10、课改试验。2、切实落实教研时间的任务,提高教学教研实效。每周星期二上午其次节课为年级组教研活动时间,教研时间,仔细落实各项教研任务;沟通教学心得,解决教学疑难,学习传达教改信息,组织“听、说、评、讲”课等活动。3、协作学校教学工作,接着开展课堂大练兵活动。本学期年级组组织“听说讲评”课5节,听新上岗老师及年轻老师的创新课,听骨干老师的展示课。每次听课前,要由主讲老师先说课,再由全组老师探讨定课,然后主讲老师课堂讲课,最终全组老师仔细评课,把优点说全说足,把缺点说明说透。4、在教学中切实做到“五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教辅资料、统一测试、统一沟通总结。5、做好每次测试状况的分析,并
11、依据测试状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实行刚好有效的补救措施。数学教学安排 篇3一.指导思想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学问和基本技能;努力培育学生的运算实力、逻辑思维实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二、学情分析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干脆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有少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峻。要在本期获得志向成果,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注意方法,培育实力。我校七年级下学期学生期末考试的成果平均分不是很好,总体来看,成果很低。在学生所学学问的驾驭程度上,整个年级已经起先出现
12、两极分化了,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学问,学问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晰,对后进生来说,简洁的基础学问还不能有效的驾驭,成果较差,学生仍旧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索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肯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心情,相关学问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实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得学问的实力较差,为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与课业负担,不提倡学生买教辅参考书,学生自主拓展学问面,向深处学习学问的实力没有得到培育,在以后的教学中,对有条件的孩子应激励他们买课外参考书,不肯定是教辅参考书,好玩的课外数学读物更好,培育学生课外主动获得学问的实力。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实力,计算实力须要得到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果,应
13、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学问,拓展学生的学问面,提升学生素养;在学习看法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聚精会神,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几个学生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仔细完成,少数学生须要老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课堂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志向,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用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订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比较多的学生不具有,须要老师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说:教化就是培育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三、教材分析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别条件
14、。更多的注意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相识和简洁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领实动身,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十二章轴对称立足于生活阅历和数学活动经验,从视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起先,从整体的角度直观相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洁的轴对称图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概念。第十三章实数主要介绍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实数的概念。理解乘方与开方之间是互为逆运算的关系。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估算无理数的大小;了解实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会进行实数的运算,会用计算器进行
15、实数的运算。第十四章一次函数通过对变量的考察,体会函数的概念,并进一步探讨其中最为简洁的一种函数一次函数。了解函数的有关性质和探讨方法,并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相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实力。在教材中,通过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概念、规律、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让学生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抽象出函数以及一次函数的概念,并进行探究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最终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有关现实问题;同时在教学依次上,将正比例函数纳入一次函数的探讨中去。教材留意新旧学问的比较与联系,如在教材中,加强了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组)、一次不等式的联系等。第十五章整式在形式上力求突出:整式及整式运算产生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经
16、验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究过程为探究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对算理的理解和基本运算技能的驾驭设置恰当数量和难度的符号运算,同时要求学生说明运算的依据。四、教学措施1、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刚好依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2、仔细备课、细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努力提高教学效果。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育学生实力上下功夫。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养。5、教学中注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数学教学安排 篇4一、班级状况。本学期任教一年级数学,本班共有学生42人,男生22人,女生20人。由于刚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
17、起先学习生活,孩子们短时间内还不是很适应,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带着几年幼儿园生活所养成学习和生活习惯。如:上课随意走动;随意说话,不听老师指挥;读、写方面的要求等。这些都须要和班主任及其他任课老师一起渐渐引导,让每个孩子都能尽快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的数的相识和加减法,相识图形,分与合,1120各数的相识,相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本册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支配教学内容。在相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支配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支配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
18、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洁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洁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相识简洁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打算。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学问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支配。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学问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相识结构。三、本册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方面:1、使学生娴熟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
19、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驾驭数的依次和大小,驾驭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娴熟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3、初步学会依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4、相识符号、和=,会运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直观相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洁的分类。7、初步相识钟表,会相识整时和半时。(二)过程与方法方面:1、能运用生活阅历,对有关数学信息做出说明,并初步学会用详细的数据描绘现实生活中的简洁现象。2、在老师
20、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洁的归纳和类比。3、经验从生活中发觉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4、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阅历。5、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方面:1、在他人的激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新奇心,能主动参加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2、在他人的激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胜利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念。3、经验视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索过程的合理性。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觉数学活动中的错误,
21、并刚好改正。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6、使学生从小养成仔细学习、仔细作业、书写整齐的良好习惯。四、渗透教化。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化和学习习惯的培育。2、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集体、爱大自然的教化。五、各单元教学目标。1、娴熟地数出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驾驭数的依次和大小,驾驭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2、初步知道加、减法和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娴熟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3、初步学会依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4、相识符号=,会运用这些
22、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直观相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球、长方体、正方体、三角形和圆。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洁的分类。7、初步相识钟表,会相识整时和半时。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9、仔细作业,书写整齐的良好习惯。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六、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本册的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难点: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数概念的建立。七、详细措施。1、重视创设生动的数学学习情境。2、重视学生独立思索与合作沟通实力的培育。3、主动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4、重视培育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23、5、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八、各单元教材分析。一、数一数1.使学生通过数一数,初步接触110各数,初步学会数出个数在10以内的物或人,初步学会用110各数和同学沟通物体的个数。2.使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了解分类数数的方法,从数的感受角度视察事物的独特价值,初步体会符号化思想。3.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爱数学的主动情感。让学生初步学习数数的方法,感受可以表示数量多少,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二、比一比1.使学生联系生活阅历相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2.使学生经验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培育
24、初步的视察、推断和推理的实力。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和事实,培育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情感。重视比较的方法,留意培育学生简洁的推理、推断实力。三、分一分1.使学生联系生活现象,体会分类的含义,初步学会按肯定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2.使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育初步的分类实力。让学生在视察和分一分的活动中相识分类的含义,感受分类的作用,初步学会按肯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四、认位置1.使学生在详细情境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2.使学生能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关系,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洁问题,初步学会运用上下、
25、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育初步的空间观念。指导学生分清左右的位置关系。五、认数(一)1.使学生经验从详细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10以内数的含义,能娴熟的数出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010各数。2.使学生在数数、认数的过程中驾驭10以内数的依次,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依次,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理解同样多和多少的实际意义,相识符号=、 ,会运用这些符号和语言表示1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3.在认数、比较数的大小过程中培育学生视察、比较、抽象等思维实力,形成初步的数感,具有初步的用数进行沟通的意识和实力。4.初步养成仔细书写的看法和习惯
26、。六、相识物体1.使学生通过分辨实物,直观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主要特征,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形体。2.使学生在相识物体的活动中,感受平面和曲面是不同的,体会比较、分类等相识物体的方法,培育初步的视察、操作实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3.使学生感受生活里物体的不同形态,培育视察物体的爱好,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让学生通过视察,直观相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体会这些形体的特征。七、分与合1.让学生在活动中经验2、3、4、5各数分与合的学习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并能从3、4、5各数的一种分发。2.培育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动手实践的实力。重点:通过合作、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究出各数的分
27、与合。难点:通过探究自己得出分与合的式子。八、加法和减法1、使学生初步体会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2、使学生经验联系实际探究,沟通计算方法的过程。3、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推理实力。4、使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有很多计算问题,培育学习爱好和信念。重点: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沟通。难点:理解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九、统计1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2、初步培育学生有序视察、有条理思索的习惯。3、培育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统计的实力解决简洁的问题。重难点: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整理。十、认数1.使学生在操作与活动中加强学生对学问的驾驭,在学习的过程中
28、产生爱好。2.使学生经验数数和用数描述简洁的生活现象的过程,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培育初步的估算意识发展数感。3.重点:知道个位和十位提高解决问题和合作沟通的实力。重点:会读、会写1120各数。难点:是否知道20以内数的依次。十一、相识钟表1.使学生学习知道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并相识钟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2.让学生深化对实物进行视察相识。3、培育初步的空间想像和推理实力。重点:让学生在探究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现象。难点: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运用策略富有特性地解决问题。十二、加法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了解20以内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口算,达到肯定的娴熟程度。2、使
29、学生经验应用所学的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3、使学生在参加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索的习惯,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育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重点: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正确进行口算,达到肯定娴熟程度。难点:在参加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索的习惯。数学教学安排 篇5一、班级状况简析因为是刚进入一年级进行学习,课堂常规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生疏的过程,怎样整理书包、怎样摆放上课用的学习用品、怎样举手回答问题、什么是课堂作业、什么是家庭作业、怎样记家庭作业,上课什么时间能沟通等等,都是须要孩子在这个学期里所驾驭的,所要形成习惯的,特殊是良好的听、说、读、写和独立思索的习惯,都是须要我们起
30、先进行引导和培育的.二、教材简析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20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几何形体、简洁的统计、认钟表等教学内容。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支配教学内容。在相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支配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支配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洁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洁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打算。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
31、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学问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支配。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学问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相识结构。三、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方面: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娴熟地驾驭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2、使学生相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娴熟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驾驭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驾驭20以内的数的依次,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3、 使学生初步相识=、三种符号,会运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使学生会依
32、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简单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洁的讲解并描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系。6、使学生直观地相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了解。四、教学基本思路:(一)数学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数学教学必需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和数学接受实力。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的教学应有实际背景,利用学生的阅历,运用学生可以接受的语言,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通过探究和考察数学概念得出含义,使学生有机会探讨他们的想法。(二)要逐步培育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
33、识和实力为了避开小组学习流于形式,就必需专心培育学生沟通技能。沟通既有信息输出,也有信息输入,所以加谈、倾听、阅读、书写是基本的沟通技能;此外对数学而言,沟通还应具有描述的技能。(三)紧扣数学活动的目的设计支配活动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的教学,每一个教学活动都应当有明确的目的,而活动本身有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和过程。(四)做练习、写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巩固学问、习得技能的必要环节.实践活动适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实践活动或小调查。例如:1、找一找,说一说。我找3个比我高的人我找2个和我同岁的人我找2、说一说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0。3、说一说你在生活中发觉的加法问题。4、整理一下自己住的房间,向同伴说一说你是怎
34、样整理的。五、教学进度:周次 时 间 内 容1 。 数一数 比一比2 。 15的相识和加减法3 。 15的相识和加减法4 。相识物体和图形5 。 相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 。 分类7 。 610的相识和加减法8 。 期中复习9 。 期中复习以及期中测试10 。 610的相识和加减法11 。 610的相识和加减法12 。 610的相识和加减法 14 。 1120各数的相识15 。 相识钟表 17 。 期末复习18 。期末复习19 。 期末测试数学教学安排 篇6指导思想:以新课标为指导,全面实行学校教学安排,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加强课堂教学探讨,让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实力。教学目标:1、理解并驾驭本学
35、期所学的内容。2、培育学生擅长视察、探究、推理、归纳等实力,发挥学生的逻辑思维实力与语言表达实力 提高学生的学问综合实力。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行分,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化。教学内容(进度)周次教学时数教学纲要作业及其他教法及学情分析第14周54632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1 相交线5.2 平行线及其判定5.3 平行线的性质5.4 平移数学活动小结p.8(2.3.5.6)p15-16(1.2.4.7.10)P.22-23(2.3.4.5.8.9.10)P.30(1.2.3)P.3536(2.3.4.6.7.10)单元测试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活泼好动,老师在教学过
36、程中多采纳引导式、启发式教学,多激励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加到数学好动中来。第56周5222第六章 实数6.1平方根6.2立方根6.3实数数学活动小结p.47-48(1.2.3.5.8)p.52(2.3.4.5.6.7)p.57(3.4.5.6)p.61-62(112)单元测试第78周342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7.1平面直角坐标系7.2坐标方法的简洁应用数学活动小结p.68-69(1.2.3.4.5.6.7.)p.78-80(1.2.3.4.5.6.7.8.9.)p.84-86(1.2.3.4.5.6.7.8.)单元测试第811周25432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8.1二元一次方程组8.2消元-解二
37、元一次方程组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8.4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数学活动小结p.90(1.2.3.4.)p.97-98(1.2.3.4.5.6.7.8)p.101-102(1.2.3.4.5.6.7.8.9.)p.106(1.2.3.4.5.)p.111-112(1.2.3.4.5.6.7.8.9.)单元测试第1214周5432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9.1不等式9.2一元一次不等式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数学活动小结p.119-120(1.2.3.4.5.6.7.8)p.126(1.2.3.4.5.6.7.8.9.)p.130(1.2.3.4.5.6.)p.133(1.2.3.4.5.6.7.
38、8)单元测试第1416周5432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统计调查10.2直方图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数学活动小结总复习p.140-142(1.2.3.4.5.6.7.8.)铺50-151(1.2.3.4.5)P.158-160(1.2.3.4.5.6.7.8.9.10)总复习测试数学教学安排 篇7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记法(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洁的集合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支配
39、:1课时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内容分析:1.集合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在小学数学中,就渗透了集合的初步概念,到了初中,更进一步应用集合的语言表述一些问题 例如,在代数中用到的有数集、解集等;在几何中用到的有点集 至于逻辑,可以说,从起先学习数学就离不开对逻辑学问的驾驭和运用,基本的逻辑学问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也是相识问题、探讨问题不行缺少的工具 这些可以帮助学生相识学习本章的意义,也是本章学习的基础把集合的初步学问与简易逻辑学问支配在中学数学的最起先,是因为在中学数学中,这些学问与其他内容有着亲密联系,它们是学习、驾驭和运用数学语言的基础 例如,下一章讲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就
40、离不开集合与逻辑本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入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 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这节课主要学习全章的引言和集合的基本概念 学习引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使学生相识学习本章的意义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是集合论中的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 在起先接触集合的概念时,主要还是通过实例,对概念有一个初步相识 教科书给出的“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 ”这句话,只是对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说明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简介数集的发展,复习最大公约数和最
41、小公倍数,质数与和数;2.教材中的章头引言;3.集合论的创始人康托尔(德国数学家)(见附录);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5.教材中例子(P4)二、讲解新课:阅读教材第一部分,问题如下:(1)有那些概念?是如何定义的?(2)有那些符号?是如何表示的?(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一)集合的有关概念:由一些数、一些点、一些图形、一些整式、一些物体、一些人组成的.我们说,每一组对象的全体形成一个集合,或者说,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定义: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1、集合的概念(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
42、形成一个集合(简称集)(2)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2、常用数集及记法(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 记作N,(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解除0的集 记作N*或N+(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 记作Z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 记作Q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 记作R注:(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 (2)非负整数集内解除0的集 记作N*或N+ Q、Z、R等其它数集内解除0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解除0的集,表示成Z*3、元素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1)属于:假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2
43、)不属于:假如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1)确定性:根据明确的推断标准给定一个元素或者在这个集合里, 或者不在,不能模棱两可(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重复(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肯定的依次(通常用正常的依次写出)5、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三、练习题:1、教材P5练习1、22、下列各组对象能确定一个集合吗?(1)全部很大的实数 (不确定)(2)好心的人 (不确定)(3)1,2,2,3,4,5.(有重复)3、设a,b是非零实数,那么 可能取的值组成集合的元素是_-2,0,2_4、由实数x,-x,|x|, 所组成的集合,最多含( A )(A)2个元素 (B)3个元素 (C)4个元素 (D)5个元素5、设集合G中的元素是全部形如a+b (aZ, bZ)的数,求证:(1) 当xN时, xG;(2) 若xG,yG,则x+yG,而 不肯定属于集合G证明(1):在a+b (aZ, bZ)中,令a=xN,b=0,则x= x+0* = a+b G,即xG证明(2):xG,yG,x= a+b (aZ, bZ),y= c+d (cZ, dZ)x+y=( a+b )+( c+d )=(a+c)+(b+d)aZ, bZ,cZ, dZ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