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良性生态茶园建设的模式选择及关键技术_张文锦.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福建良性生态茶园建设的模式选择及关键技术_张文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良性生态茶园建设的模式选择及关键技术_张文锦.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福建农业学报 25(6):792 795,2010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文章编号 : 1008 0384 (2010) 06 792 04 福建良性生态茶园建设的模式选择及关键技术 张文锦,翁伯琦,张应根,李慧玲,吴志丹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福安 355015) 摘要:在剖析现代茶叶集约生产引发诸多生态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福建良性生态茶园的 必要性、指导思想、指标要求、模式选择及主要技术等。 关键词:福建茶业;生态茶园建设;指导思想;模式选择;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71. 1 文献标识码 : A
2、On establishment of ecologfriendly tea garden for Fujian ZHANG Wen-jin, WENG Bo-qi, ZHANG Ying-gen, LI Hui-ling, WU Zhi-dan (Tea Research Institute,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u an, Fujian 355015, China) Abstract : Establishment of ecologically friendly tea garden is seen as the base
3、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sustainable tea industry in Fujian. Based on the various problems on ecology induced by the concentrated tea plantation and produc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planning,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By using different modes of plantation and requirements of
4、 production, ecologyfriendly tea gardens in Fujian could be implemented. Key words: Fujian; tea industry; ecological tea garde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key technology 福建是名副其实的产茶大省。茶叶年产量、平 均单产、无性系良种普及率、多茶类生产和产品花 色品种,居各产茶省之冠;茶园而积、茶叶出口量 和创汇额居全国第 2位。茶叶是福建分布最广的经 济作物,茶业是福建具有比较优势和优先发展的主 导产业之一。目前全省涉茶人员约 40
5、0万人,占全 省总人口的 10%以上,茶业在促进农业增效、农 民增收、新农村建设和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交流中发 挥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福建茶业在 长期发展进程中累积起来的一 些诸如植被破坏、地力衰退、环境污染、灾害频发 等生态失衡方而的弊端,以及茶叶品质和安全质量 方而的问题日趋凸显,严重制约着茶业的又好又快 发展,亟待破解。良性生态茶园是现代茶树栽培的 发展方向和必然要求,可解决当前集约化茶业生产 存在的诸多问题。发展生态茶园、走高效生态经济 茶业之路,已成了做强福建茶业的不二选择,其建 设质量与发展成效如何,直接悠关茶业的转型升级 和可持续发展。 收稿日期: 2010 10 02初稿
6、; 2010 11 09修改稿 1茶叶集约化栽培的弊端与建设良 性 生态茶园的必要性 近 50年来,福建茶业基本处于集约化发展阶 段,茶园大多处于丘陵山地上,以专业纯茶园居 多,存在物种单一,结构简单,生态失衡、水土流 失、地力衰退、环境污染、自然品质下降和持续发 展能力不足等诸多弊端,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 而 1 3: (1)种植方式由丛栽改为条栽,种植密度 由小变大,条栽密植成了茶树主要种植方式,茶叶 单产大幅提高,而茶树个体长势和抗逆性相对减 弱; ( 2)茶树种植由有性系种籽改为无性系茶苗, 无性系品种普及率超过 95%,使茶树栽培品种多 样性锐减,引发茶园病虫害大而积爆发、茶叶生产
7、农忙季节过于集中和季节性劳力紧张等问题; ( 3) 忽视生态保护与建设,集中成片大而积发展山地专 业茶园,使茶区原有植被破坏,茶园生态链趋于单 一,导致茶园水土流失、有效土层变薄,生物多样 性锐减,生态系统不稳定,茶树易遭受热旱、寒冻 和病虫为害; ( 4)茶园施肥由施用有机肥为主逐渐 作者简介:张文锦 ( 1965 ),男,研究员 .主要从事茶树栽培与育种研宄 ( E-mail: zwj661885516acom) 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 ( 2007S0009);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 2008BAD95B08);国家茶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宁德综合 试验站 )( 2008) 第
8、6 期 张文锦等:福建良性生态茶园建设的模式选择及关键技术 793 改为以化肥为主,长期不施或少施有机肥,过量施 用化肥尤其是偏施、重施化学氮肥,造成茶园土壤 酸化、板结,土体结构破坏,养分失衡,地力衰 退,肥料利用率和茶叶品质下降,生产成本加大; (5)依赖化肥、农药、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石化能物质的大量投入以获取经济产量的生产模 式,使茶园和周边环境受污染,茶叶安全质量下 降。如,病虫害防治上盲目用药,不注重高效低毒 农药品种选用,适宜用药时期、安全剂量与间隔期 和喷施方法的掌握,甚至发生有虫即喷现象,造成 局部茶叶农残量超标和病虫抗药性增强。同时,化 肥、农药的大量施用,不仅耗费了
9、生产化肥、农药 的大量能源,而且降低了茶园土壤的碳汇能力,与 低碳农业的目标背道而驰。 因此,建立福建生态茶园标准技术体系,提高 生态茶园建设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以指 导不同区域茶场生态茶园建设,形成富有福建区域 特色的生态茶园模式,促进茶农持续 增收和茶业可 持续发展,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 。一 是良性生态茶 园可提供茶树正常生育和产出的生境条件,提高茶 叶自然品质和产品竞争力。茶树生性喜温、喜湿、 耐荫,对周边生境有特定要求。福建多山,地理纬 度较低,水热资源丰富,但季节性分布不均,雨季 集中,夏暑季多强光高温干热天气,不同茶区、不 同地块茶园立地条件差异又大,只有建设良性生态 茶园
10、才能够满足茶树生育和自然品质形成的需求。 二是良性生态茶园能够提高土壤、太阳能和生物能 的利用率,增强整个茶园系统的产出功能。应用生 态学原理,建成多物种、多层次复合的人工 生态茶 园,合理配置与茶树具不同生态位、有一定经济价 值的乔木和草本作物,形成 “ 林一茶一草 ” 立体结 构,能够较充分地利用自然光能和土壤养分,增强 茶园系统稳定性和茶树抗逆性,进而增加单位面积 茶园的产出率,提高系统整体产出功能 1_5% 2良性生态茶园建设原则及指标要求 2. 1 指导思想 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现有茶园为建设重 点,以调整优化茶园结构、丰富生物多样性和清洁 生产为主线,以满足茶树适生条件、提高茶园
11、系统 整体产出功能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依托龙头企 业和种植大户,分区域按茶类因地制宜地合理配置 和利用自然资源,建立以茶为主、整体协调、循环 再生的良性生态茶园,不断提高福建省生态茶园的 比例与建设水平 2. 2 建园原则 2.2.1谨慎再造原则目前福建茶业发展的规模 已经够大,重点产茶县市大都面临着较大生态压 力,不能再走茶园面积扩张的路径,应禁止毁林或 超坡度( 25) 开垦新茶园;而应将工作着重点放 在质的提升方面,即提升茶叶品质档次,挖掘茶业 可持续发展潜力。 2. Z 2因地制宜原则生态茶园没有统 的模式。 现有各地茶园状况千差万别,建设生态茶园需要因 地制宜,分门别类,区别对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 良性 生态 茶园 建设 模式 选择 关键技术 张文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