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学问与实力: 知道契丹族、党项族的崛起及政权的建立,知道辽与北宋、西夏与北宋的和战等基本史实,能在详细的时空条件下思索北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识读北宋形势图(1111年),了解辽、西夏与北宋政权的并立;识读契丹和西夏的文字与货币等图片与分析文献资料,相识契丹与党项族通过学习中原汉族文化,推动本民族的发展;分析材料,理解北宋与辽、西夏议和的缘由及影响。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相识各民族人民亲密交往,相互依存,共同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教学重点:契丹族、党项族的崛起及政权的建立;宋辽和战与宋
2、夏和战;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北宋与辽、西夏的议和;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主要教学活动设置意图 导入 一、北方民族的崛起与政权并立 (一)契丹族的崛起与政权建立 (二)党项族的崛起与政权建立 (三)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二、辽、西夏与北宋的战与和 (一)辽与北宋的战与和 、 (二)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考古所见辽宋关系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十一中学的历史老师赵伟巍。今日,我们学习第七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屏幕中有图1至图5五枚古钱币,同学们能说出他们的名字么?图1是秦半两,图2是汉五铢,图3是唐开元通宝,图4、图5是什么钱币呢?今日的课上,我们将会学到这两枚钱币。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两
3、个方面:一是北方民族的崛起与政权并立。二是辽、西夏与北宋的战与和。 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契丹的崛起与政权建立,关于契丹族的起源,辽史里有一个白马青牛的神话传闻。我们一起看辽史中的这段文字,相传有神人乘白马有天女驾青牛车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我们把材料与右侧契丹的兴起图结合来看,乘白马的神人和驾青牛的天女,分别沿着图中辽河上游的两条河流东行,至两条河流交汇的木叶山,神人与天女相遇而成为配偶,繁衍后代,分为八部。所以,由材料传递的信息可知,契丹族起源于我国东北的辽河上游一带。 那么契丹人是怎样生活的呢?左侧图片是辽墓壁画契丹人引马图,图上的契丹人圆脸短发
4、,额前左右各留一绺(liu)头发,垂在耳前。他身穿圆领窄袖长袍,束腰带,黑色高筒靴。这是典型的契丹人形象。我们再看辽史记载:畜牧畋(tian)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意思是契丹人蓄养牲畜、打猎捕鱼作为食物,以动物皮毛为衣服,按季节时令转移迁徙,没有固定的居处,把车马当做自己的家。从壁画中契丹人牵马的形象和辽史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契丹是游牧民族,他们的生产生活主要是游牧、渔猎。 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我们可以看到左图是现代人绘制的耶律阿保机的画像,右侧是北宋形势图,从图中,我们可以视察契丹政权在1111年的大致范围。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3页内容,把
5、契丹政权建立的相关信息填写完整。国号是契丹或者辽,因为契丹多次更改国号,有时称契丹,有时称辽,所以契丹和辽说的是一个政权。民族是契丹族;政权建立时间是10世纪初;人物是耶律阿保机;都城是上京临潢府,也就是现今的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南。 那么,耶律阿保机实行了哪些措施来推动契丹的发展呢?我们看一段史料,契丹国志记载:燕人军士多亡归契丹,契丹日益强大。又得燕人韩延徽延徽始教契丹建牙开府,筑城郭,立市里以处汉人,使各有配偶,垦艺荒田。这段史料的意思是说唐末中原战乱,河北一带的汉人多逃亡到契丹境内,契丹渐渐强大起来,阿保机又得到汉族学问分子韩延徽,韩延徽教契丹人建立办事机构,建立城郭,让汉人能安家立业
6、,发展农业生产。下面请同学们依据材料,并结合课本第33页内容,完成表格内容。政治方面,任用汉人为官;经济方面是发展农业,建立城郭。文化方面,创制文字。 下面我们再通过文物图片直观的感受契丹的发展。请同学们细致视察,从这两幅契丹文物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图1是契丹文字。契丹本没有文字,阿保机命人参照汉字创制了契丹文字。所以,图上的契丹字笔画、结构与汉字有些相像。图2是鸡冠壶。这件白釉鸡冠壶,壶上有提梁,壶身有绿釉皮条装饰,是一件仿皮囊壶的白釉鸡冠壶。鸡冠壶是具有契丹族游牧色调的器物,因其顶部形态酷似鸡冠而得名,是仿照盛液体用的皮囊制作而成。早期契丹族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须要皮囊盛水、奶等
7、液体,所以皮囊是必备的生活用品,唐末五代以后,契丹族与中原交往,学习了中原的制瓷技术,因为瓷器不仅干净美观,还能体现身份地位,所以仿照皮囊样式的陶瓷鸡冠壶越来越多。早期的鸡冠壶上有孔,便利系上绳子挂在立刻或人身上。由于单孔固定不便利,渐渐发展成双孔,同时,为了防止壶在运动中滚动,壶身多做成扁平型。随着契丹族的发展,更多的契丹人过上了定居生活,鸡冠壶不再须要随身携带,而是摆在家里做常用的器皿,因此,带提梁的鸡冠壶渐渐取代了带孔的鸡冠壶。提梁鸡冠壶不仅有一个提梁作为把手,而且壶底多做成圈足,便利放在地上或桌上。由于不再用于立刻,鸡冠壶的器身也不再是扁型而变的瘦高。鸡冠壶形制的演化反映了契丹族由游牧
8、到定居生活的改变,随着游牧生活渐渐变为定居生活,契丹人照旧忘不了背着皮囊驰骋游猎的生活,便将这种憧憬,寄予和融入到日常用品的运用中。鸡冠壶正是契丹族与中原民族在文化上沟通的产物,也是民族交融的一个缩影。 了解了契丹族的发展,我们再来看党项族。党项族是我国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原属羌人的一支。唐朝时多次内迁,集中到今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下面,我们通过一段史料来了解党项族的生产生活。据旧唐书记载:(党项)其屋织牦牛尾及羊毛覆之,每年一易畜牦牛、马、驴、羊,以供其食。不知稼穑,土无五谷。意思是党项人的房屋是牦牛尾编制,然后再盖上羊毛的简易房,每年一换。党项人蓄养牦牛、马、驴羊等,作为食物,而不知道
9、耕种粮食。由此可知,党项族也是游牧民族,后来因为内迁与中原文化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建立政权。左图是现代人绘制的元昊画像。右侧是北宋形势图,从图中,我们可以视察西夏在1111年的也许范围。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4页内容,把西夏政权建立的相关信息填写完整。国号大夏,史称西夏,民族是党项族;时间是11世纪前期;人物是元昊;都城是兴庆府,也就是现今的宁夏银川。 那么,西夏的政权是怎样建设的呢?先看一段材料,宋史记载:其官分文武班,曰中书,曰枢密,曰三司,曰御史台,曰开封府自中书令、宰相、枢使、大夫、侍中、太尉已下,皆分命蕃汉人为之。这是介绍西夏官制的史料
10、,从中书、枢密、三司橘黄色关键字,同学们能得到什么信息?中书、枢密、三司是唐宋常见的官职机构和名称,由此可知,西夏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我们再看右图,这是西夏文佛经,元昊称帝后命大臣仿汉字结构制造了西夏文字。 下面,我们来揭秘开篇中提到的那两枚货币。图1是契丹货币,这枚钱币是契丹大字银币,辽上京遗址出土,现藏辽上京博物馆。钱币正面铸有契丹文天朝万岁。此钱应是赏赐钱,不是流通货币,铸造稀有,存世罕见。再看图2,图2是西夏货币贞观宝钱,面文为西夏文。存世较少,极为宝贵。同学们请细致视察这两枚钱币,它们与中原的钱币有什么异同?从形制上看,与中原的钱币相同,都是圆形方孔钱。从文字上看,都是本民族的文字
11、,但是笔画与结构与汉字很像,可见,这两个少数民族的钱币也都是仿照中原的样式来铸造的。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4页的内容,把元昊的改革措施填写完整。政治方面,元昊用汉人为官,仿效唐宋制度,订立本土的制度。经济方面,激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文化方面,创制文字。 我们对比两个少数民族政权改革的内容,你能说说有哪些相像之处?改革的效果如何?改革过程中,两个民族均全方面的学习先进的汉文化,促进了本民族政权的发展,国力的增加。 随着契丹、党项族的崛起及其政权的建立与发展,中华大地上出现了辽、西夏与北宋政权并立的局面,请同学们视察北宋形势图,再一次明确各政权的地理位置与范围。请结合所学,整理并完成下面政权表格
12、内容。辽政权,民族契丹族,建立时间10世纪初,建立者耶律阿保机,都城上京临潢府,即现今的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北宋,民族汉族,建立时间960年,建立者赵匡胤,都城东京,即现今的河南开封。西夏,民族党项族,建立时间11世纪前期,建立者元昊,都城兴庆府,即现今的宁夏银川。 并立的三个国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了解辽与北宋的战与和。请阅读课本第35页,完成下面表格内容,整体把握辽与北宋的关系。辽太宗时期,双方冲突加剧。宋太祖晚期,双方保持友好关系。宋太宗时期,宋辽发生数次斗争。宋真宗时期,双方爆发澶渊之战,战后辽宋签订澶渊之盟。 那么宋辽斗争的起因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一段文字,燕云十六州,也叫幽云十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级 历史 下册 教案 西夏 北宋 并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