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磁屏蔽法变频电机轴承电流抑制研究-白保东.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基于电磁屏蔽法变频电机轴承电流抑制研究-白保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电磁屏蔽法变频电机轴承电流抑制研究-白保东.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6年4月第3l卷第7期电工技术学报TRANSACTl0NS 0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V0131 No7Apr 2016基于电磁屏蔽 法变 频电机轴承电流抑制研究白保东 王 禹 陈志雪 王晓川(沈阳工业大学现代电工装备理论与共性技术重点实验室沈阳工业大学教育部特种电机与高压电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沈阳 110870)摘要 针对两种轴承电流抑制措施进行了效能分析,一种为在电机内安装电磁屏蔽槽楔,另一种为在电机轴端安装轴承电流短路环。回顾了电磁屏蔽槽楔的工作原理,通过有限元法计算了电磁屏蔽槽楔对高频电磁场的屏蔽效能;介绍了轴承电流短路环的工作原理。最后
2、以一台3 kW、4极变频电机为研究对象,搭建了实验平台,分别测量了两种轴承电流抑制措施下电机轴承电流,通过实验测量分析了两种轴承电流抑制方法的效能。关键词:轴承电压 轴承电流 电磁屏蔽 抑制效能中图分类号:TM34Inllibition of Bearing Currents in Frequency Variable MotorBased on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眈i Boodo昭 耽昭地 饥e凡劢如雠 眈凡g刚noc危凡(Theory and Common Teehnologies of Modem E1ectrical Equipments Key Lab
3、 Special ElectricMachines and High Voltage Apparatus Key Lab National Education Ministry and Liaoning Province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r Shenyang 11 0870 China)Abstract Two methods to suppIess the bearing current,ie the electI0magnetic shield slot wedge withinthe maehine and the bea“ng eurre
4、nt short circuit ring,are analyzed The theory of lhe electromagnetic shield slotwedge is reviewed And the element finite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eValuate the shield eflectiveness for highfrequency electmmagnetic fieldThe theory of the bearing current short circuit ring is introduced Finally,theexper
5、imental platfo咖is set up to eValuate the shield e“ectiveness The test motor is a 3 k19矿4一pole Variablefrequency motorThe bearingcurrents of the motor with the electmmagnetic shield slot wedge and the bearingcuHent short circuit ring are measured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11e experiment results, the
6、 suppressionefkctiveness is evaluatedKeywords: Bearing voltage,bearing cuents,electmmagnetic shielding,suppression efkctiVeness0 引言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变频驱动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程度,然nljPwM变频器会在电机端输出共模电压,通过容性耦合进而产生轴承电流,大幅增加了轴承损坏几率1。研究表明,由于轴承损坏而导致的电机故障占总故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77122)。收稿日期2015旬913 改稿日期2叭5一12旬3数量的40,
7、而有25的电机轴承损坏是由于逆变器的轴承电流引起的”。从图1中可观察到放电轴承电流在电机轴承表面发生了电蚀甚至刻槽现象。目前轴承电流现象在风力发电、高速铁路以及矿用电机等领域造成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及经济损失。绝缘轴承是工程中较为常见的轴承电流抑制方法,该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轴承电流,但其实质是将轴承电流转嫁到负载上,这样会引起更加难以估计的电磁损伤。国内的轴承电流抑制研究则集万方数据34 电工技术学报 2叭6年4月中在削弱共模电压上。文献6:利用多电平技术降低共模电压;文献7,8采用“改进型特定谐波消除脉宽调制技术”,有选择性地消除了变频器输出的共模电压,这种通过改变控制策略来减小共模电
8、压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轴承电压。近几年,国外不断提出新的抑制轴承电流的方法。文献9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电磁耗散法(Static charge Dissipation)来抑制EDM电流;文献10提出在电机气隙间插入法拉第屏,从而使共模电压通过由金属箔形成的旁路电容短路以抑制轴承电流,这种方法可大幅度减小轴承电流,但在空间极小的气隙中安装金属箔工艺极为复杂,很难应用到实际生产实践中。辱函蠢赢斜翩孵蝴p-_、J-1图1 轴承表面开槽和电蚀Fig1 Gmoving and electrical erosion of bearing surface文献11提出了一种电磁屏蔽槽楔用来抑制放电轴承电流,本文
9、将通过有限元法分别分析这种电磁屏蔽槽楔对轴承电流的抑制效能,给出轴承电流短路环抑制轴承电流的方法,并通过实验分别对两种轴承电流抑制措施进行了分析。1轴承电流的产生机理在现代的变频调速系统中,IGBT位于核心位置,并被广泛应用不可替代。而共模电压就是由载波控制IGBT开关所产生的三相电压之和,因此,无论是sPwM还是SVPwM控制方式,其共模电压必然存在【78j,其表达式为1u。,。=(u。+uI,+u。) (1)J这种高频共模电压会激发电机内部的寄生电容,与电机定子、转子及轴承形成回路,而流经轴承的电流就是轴承电流。如图2所示,根据轴承电流的产生机理,轴承电流可分为dd轴承电流、环路轴承电流及
10、EDM放电轴承电流三类。高频共模电压首先会流经绕组转子轴承大地形成回路,一旦不断积累的电压达到这一阈值,轴承润滑脂膜就会被击穿,瞬间产生很大的放电电流,即放电轴承电流;当共模电压通过电机内杂散电容泄漏耦合到定子叠片,就会在电机内部产生高频共模电流和高频磁通,进而在转轴上感应出高频端到端轴电压。以这种高频轴电压为电压源,经转轴、轴承和定子机座形成环路闭环,产生了环路轴承电流;高频共模电压脉冲dd的一部分通过电机定子绕组、绕组对转子的寄生电容、轴承电容以及机壳形成回路,从而在轴承上形成这种dd轴承电流。dd轴承电流很小,基本可忽略不计。在功率等级较小的电机中,环路轴承电流一般幅值较小,可以忽略,而
11、EDM轴承电流较大,该轴承电流击穿油膜的可能性很大,所以轴承电流密度大9 1,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放电轴承电流的抑制方法。变频器端共模电压脉冲电机绕组中的共模电压电机端共模电压含较高dvdf的共模电压产生的共模电流彗I麦粼犏黼垂轴承电压超过油膜的最大耐压时,会产生放电轴承电流(EDM)高频共模电流感应高频共模磁通,在转轴两端感应电压(轴电压)流过轴承的高频共模电流就是驯df轴承电流感应的高频轴电压,通过定子机壳一非驱动端轴承转轴驱动端形成回路,产生的电流就是环路轴承电流图2轴承电流分类Fig2 Classi6cation of the bearing current2电磁屏蔽槽楔21 电磁屏蔽槽楔
12、工作原理文献11给出了电磁屏蔽槽楔的工作原理,电机中寄生电容耦合所导致的轴承电流现象可通过共模等效电路描述。该共模等效电路模型将共模电压作为激励源,通过电路形式理论上较为完整地描述了轴电压、轴承电流的路径以及与杂散电容间的相互关系。图3a为电机理想共模等效电路模型,图中c。,为绕组与定子机壳间电容;C。为绕组和转子间电容;C。为转子和机壳间电容;R。为轴承和油膜等效阻抗;C。为等效轴承油膜电容;u一为绕组中性点对机壳的电压,一般认为是共模电压;为转子对机壳的电压,一般认为是轴承电压;ii比分别为驱动端和非驱动端轴承电流;、尺。、cM、C幢分别为驱动端和非驱动端万方数据第31卷第7期 白保东等基
13、于电磁屏蔽法变频电机轴承电流抑制研究 35轴承电阻、电容,当轴承油膜两端电压超过阈值电压时,轴承油膜击穿,在等效回路中等效为压控开关S、S:,将转轴与轴承室绝缘,并用导线连接轴承外圈与机壳,即可模拟轴承实际工作状态,又可进行轴承电流测量。(a)电机理想共模等效电路L ,J f之 曜F计前(c)实际屏蔽后的共模等效电路图3共模等效电路模型F培3 Common mode equivalent circuit从集总参数共模等效电路模型中可详细看出电机内共模电压产生轴电压和轴承电流主要通过容性耦合。变频驱动系统在电机中产生的轴电压和轴承电流主要取决于各寄生电容。根据集总参数模型,如图3a所示,轴承电压
14、可表示为ru一2 u。r鬲 (2)一wr H但当在电机定子采用具有电磁屏蔽的铜槽楔时,共模等效电路模型如图3b所示,插入铜槽楔并接地后,显然会改变C。,等于重新构造了新的电容C。和C。屏蔽槽楔对地的电压为u。,这时,方程(2)可变为所以。,蕊毒品瓦啦u。去(3)(4)u。以,矗亳警琵 显然,如果屏蔽槽楔接地,由式(3)可知,U。和u。就强制为零,高频共模电流直接由绕组流经电容C。,和C。进入机壳,形成回路,而不流经转子和轴承,从而使轴承电流近似为零,引起EDM放电轴承电流的电容C。充电过程将会被有效抑制。但考虑到绕组端部对转子的电容,其等效电路如图3c所示,电容C:,为绕组端部对转子的电容,这
15、时,式(2)可变为 =石彘6)22 电磁屏蔽槽楔结构设计从另一个角度看,电场屏蔽相当于在电场中插入高导电率材料,并良好接地以隔断两个电路之间的分布电容耦合,达到屏蔽作用。因此在电机槽内插入铜槽楔作为电磁屏蔽层并良好接地,可隔断绕组对转子的寄生电容。定义:如图4所示,当共模电压达到01口时记为。,共模电压达到09”时记为。共模电压局部周期为f,共模电压局部频率为。厶=1f, (7)根据图4,t,计算方法为,=:一。 (8)此外,考虑到工程上定义的透人深度d,即1厂可一扯寺2孟 9)式中,为电磁波角频率;肛为屏蔽层磁导率;7为屏蔽层电导率。图4共模电压频率定义Fig4 Definition of
16、the common mode voltage根据式(7)式(9)可得共模电压局部频率为02 MHz,对于铜质屏蔽槽楔,透入深度为0147 mm,而共模电压的整体频率为2 kHz,透入深度为15 mm,因此屏蔽槽楔厚度设计为15 mm,安装位置如图5所示,可有效屏蔽掉2 kHz02 MHz的电磁波,同时不影响电机主磁场,所以,电磁屏蔽槽楔可在不影响电机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有效屏蔽高频电磁场。万方数据电工技术学报 2016年4月图5 坼蔽惜楔。奠装ft置爪意矧技佯机l_1ig5 111sla】aIiln IH_ili111 of、JIiPllP(1_h)t、I(IgP23高频电磁场仿真与分析为进一步
17、验证电磁屏蔽槽楔的屏蔽效果,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对电机槽的电场和磁场进行了仿真。如图6所示,其中图6a和图6b左图为未安装屏蔽槽楔的仿真结果,右图为插入电磁屏蔽槽楔后的仿真结果。通过槽电位移矢量场对比可看到,由于电磁屏蔽槽楔的作用,从二者槽磁场对比来看,磁场在屏蔽层中有一定的衰减变化,从87103降低到1044103数量级;从二者槽高频电流密度对比,屏蔽后高频电流不再与转子耦合,转子表面电流密度明显下降,电流密度主要集中在屏蔽槽楔中,由于屏蔽槽楔接地,高频电流便不会在原来的轴承电流回路中流通。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高频电流趋肤效应的影响,屏蔽层中的位移电流分布不均,导致电磁场分布比较散乱。H,(氏I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电磁 屏蔽 变频 电机 轴承 电流 抑制 研究 白保东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