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建筑空间组合论读后感(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建筑空间组合论读后感(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建筑空间组合论读后感(1) 建筑空间组合论读后感 建筑空间组合论是彭一刚大师一生践行的结晶,是一种理论上的指导。本书从空间组合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建筑构图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书的第一章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了建筑形式与内容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其次、三章着重阐述功能、结构对于空间组合的规定性与制约性;第四章从美学的高度论证了形式美的客观规律,并分别阐述了与形式美有关的建筑构图基本法则;第五、六、七章以大量实例分别就内部空间、外部体形及群体组合处理等方面分析说明形式美规律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第八章当代西方建筑的审美变异。 本书的总论说的是建筑空间是由建筑每个界面围合成的领域,它是从自然空
2、间中分割出来的,并且有相对的独立性,与自然空间相比建筑空间具有人为性和功能性。它是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演化和发展的,人类在折服然,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过程中创建了以实体物质为基础的建筑空间,同时为了实现功能性和满意艺术化的要求,创建营造出更为良好的建筑四周环境,从而使建筑的外部空间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功能、空间、结构的关系 本书中分析了西方建筑史上各种风格建筑类型的空间特点和发展过程,一再强调空间是建筑的主体和灵魂。其次章功能与空间是我映像最深刻的一章。在其次章功能与空间里我相识到对于功能与空间的关系来说应当先考虑肯定的功能必需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空间形式。形式由功能而来赐予近现代建筑的发展
3、影响是巨大的,而与功能有干脆形式要素的就是空间,所谓内容确定形式,表现在建筑中主要就是指建筑功能要求有与之适应的空间形式,但是又不能说空间形式就是有建筑功能确定的,但建筑空间形式必需适合于功能要求。 对于功能和空间的问题,彭老拿容器来进行阐述。物品对于容器的空间形式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的规定性:一、量的规定性:具有合适的大小和容量。二、形的规定性:具有合适的形态以适应盛放物品的要求。三、质的规定性:所围合的空间具有适当的条件(温度、湿度等),以防止物品受到损害或变质。其实对于这一点,建筑和容器有着惊人的相像,建筑无非就是一个装人的容器罢了。功能对于空间的规定性:一、量:大小的差别是功能对于空间量
4、的规定性的反映。现实生活中 一般以平面面积作为设计的依据,依据运用要求的的不同 面积要随之发生改变。二、形:形态的差别是功能对于空间形的规定性的反映。在确定了空间大小和容量之后就是确定空间的形态,是正方形长方形还是椭圆等等 ,依据不同的功能而进行选择,例如教教室、剧院、体育馆不同的功能要进行不同的选择使其能够满意需求。三、质:门窗设置和朝向要求涉及到交通,日照,采光,通风等条件的优劣,事实上是功能对于空间质的规定性的反映。明暗也是一种形式。空间的规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量一个是形,但仅仅有这两点还不够,还要使空间在质的方面有与之相适应的条件,质的条件一般式能够遮风避雨再进一步是采光通风
5、,少数还要求房间防震恒温恒湿等等。不同的房间由于不同的功能对空间形态有不同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功能与空间的形态存在着必定的内在的联系。 在一般状况下,集中于一栋建筑物之内的各个房间的性质和功能或多或少总会有一些联系,房间之间的功能联系将干脆的影响到整个建筑的布局。在组织空间时要综合、全面的考虑各房间之间的功能联系,并把全部的房间都支配在最相宜的位置上而使之各得其所,这样才会有合理的布局。 此外,还要擅长依据功能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空间组合形式。空间组合形式就是指若干空间是以什么方式连接在一起的。功能对于多空间组合形式的规定性:一、用一条专供交通联系用的狭长的空间走道来连接各运用空间的空间组合形式
6、。二、各运用空间围围着楼梯来布局的空间组合形式。三、以广厅干脆连接各运用空间的空间组合形式。一个展厅可以不被穿行;观众既可以逐一地进入全部展厅,又可以依据自己的愿望有选择地进入任何一个展厅。四、运用空间相互穿套,干脆连通的空间组合形式。包括:1、 串联式的组合形式。2、 在一个完整的大空间内自由敏捷地分隔空间。3、 在一个大空间内,沿柱网队空间进行分隔。五、以大空间为中心、四四周绕小空间的空间组合形式。在建筑设计实践中,空间组合形式是千变万化的,初看起来好像很难按模式化的方法把它们分成若干种类型。但是不论这种改变是何等地困难,它终究要反映不同功能联系的特点,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千变万化、错综
7、困难的现象中概括出千种具有典型意义的空间组合形式。 在建筑设计的实践中,既要敬重功能对于空间形式的规定性,也要充分利用它的敏捷性。无规定形而为所欲为的杜撰形式必定会犯形式主义的错误;相反的,过分的拘泥于规定性也可能会是建筑形式缺少改变而一模一样。我们只有把规定性和敏捷性辩证统一起来。 在第三章空间与结构中我知道了结构的不同形式既能适应不同的功能要求,也会有其独特的表现力,即结构能满意建筑的功能与审美要求。假如把符合功能要求的空间称之为适用空间;把符合于审美要求的空间称之为视觉空间;把根据材料性能和力学的规律性而围合起来的空间称之为结构空间。只有把适用空间、视觉空间,结构空间结合起来,才能做到功
8、能、 美、结构三者有机结合。功能空间强调的是空间的功能意义和价值,比如说沟通空间、工作空间、展示空间、销售空间、审美空间等。 二、形式美的规律 第四章形式美的规律,首先美的本身的抽象性和困难性导致人们的审美标准 不会太一样。比如东方人对美的感觉就和西方人有不小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美的体验也会变更。美是没有一套固定的标准的。完全相反的东西都可以是漂亮的。社会会进步,人们的思想也会进步,作为建筑师思想体现的建筑必定也会发生变更。所以说美是多样统一的,在同一种求改变,在改变中求统一。现代建筑和古典建筑即使在表面上大相径庭,但是在遵循多样统一的形式美规律的普遍原则这一点上是相同的。要确立统一
9、的标准是困难的,但这并不能否定建筑形象美的一般规律。 人们要创建出美的空间环境就必需遵循美的法则来构思设想知道把它变为现实,以新老建筑来讲他们都共同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即多样统一。多样统一包括:一、以简洁的几何形态求统一 :勒柯布西耶:“原始的体型是美的体形,因为它能是我们清楚地分辨。”所谓原始的体形就是指圆、球、正方形、立方体以及正三角形等。 二、主从与重点:在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中,各组成部分是不能加以区分而一律对待的。它们应当有主与从的差别;重点与一般的差别;有核心与外围组织的差别。否则,各要素平均分布、同等对待,即使排列得整整齐齐、很有秩序,也难免会流于松散、单调而失去统一性。一幢建筑假如没
10、有一个重点或中心(趣味中心),不仅使人感到平淡无奇,而且还会由于松散以致失去有机统一性。三、均衡与稳定。假如说建立在砖石结构基础上的西方古典建筑其设计思想更多地是从静态均衡的角度来考虑问题,那么近现代建筑师还往往用动态均衡的观点来考虑问题。此外,近现在建筑理论特别强调时间和运动这两方面因素。这就是说人们对于建筑的欣赏不是固定于某一个点上,而是在连续运动的过程中来欣赏建筑。必需从各个角度来考虑建筑形体的均衡问题。特殊是从连续行进的过程中来看建筑体形和外轮廓线的改变,这就是格罗皮乌斯所强调的:“生动有韵律的均衡形式。”假如说均衡涉及的是建筑构图中的左右,前后。那稳定就是建筑中的上下。四、对比与微差
11、:对比可以借彼此之间的烘托陪衬来突出各自的特点以求得改变;微差则可以借相互之间的共同性以求得和谐。 没有对比会使人感到单调,过分地强调对比以致失去了相互之间的协调一样性,则可能造成混乱,只有把这两者奇妙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既有改变又有和谐一样,既多样有统一。五、韵律与节奏:亚里士多德认为:爱好节奏和谐之类的美的形式是人类生来就有的自然倾向。韵律美按其形式特点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1、连续的韵律;2、渐变韵律;3、起伏韵律(渐变韵律假如根据肯定规律时而增加,时而削减,有如波浪之起伏,或具不规则的节奏感);4、交织韵律(各组成部分根据肯定规律交织,穿插而形成)所以建筑会比作“凝固的音乐”。六、
12、比例与尺度:和谐的比例引起美感。 三、空间、体形、群体的处理 第五、六、七章分别说了内部空间的处理、外部体形的处理、群体组合的处理。首先内部空间处理:单一空间的形式处理:1、空间的体量与尺度2、空间的形态与比例3、空间围、透关系的处理4、内部空间的分隔处理5、天花、地面、墙面的处理6、色调与质感的处理。空间组合的处理:1、空间的对比与改变2、空间的重复与再现3、空间的连接与过渡4、空间的渗透与层次5、空间的引导与示意6、空间的序列与节奏。其次外部体形处理:同时要受到内、外两方面空间的制约,只有当它把这两方面的制约关系统一协调起来,它的出现才是有依据和合乎逻辑的。 外部体型是内部空间的反映是建筑
13、的特性与性格特征的表现包括体量组合与立面处理。1、主从分明、有机结合。2、体量组合中的对比与改变。3、稳定与均衡的考虑。4、外轮廓线的处理。5、比例与尺度的处理。6、虚实与凹凸的处理。7、墙面和窗的组织。8、色调、质感的处理。9、装饰与细部处理。最终群体组合处理:1、建筑与环境: 赖特主见建筑与自然协调一样,使建筑与环境统一,布劳亚认为建筑应当与自然对比存在。这两种观点是可以并存的。2、关于结合地形的问题:假如说功能是从内部来制约形式的话,那么地形环境因素则是从外部来影响形式。3、各类建筑群体组合的特点。4、群体组合中的统一问题。5、外部空间的处理. 四、当代西方建筑的审美变异 第八章当代西方
14、建筑审美的变异建筑形式美规律大体上可以说明自古希腊、罗马到现代建筑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以及形式处理所遵循的某些统统准则然而自60年头起先西方新出现的后现代建筑对传统的审美观念和形式美提出质疑。从古希腊、罗马到近代社会,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的形式和风格发生了多种多样的改变但人们的审美观念没有发生太大改变,然而,从近代到20世纪末的历史中,建筑的审美观念却发生了两次重大的转折,这就是:第一次从古典建筑的形式美到现代建筑的技术美;其次次从现代建筑的技术美学到后现代解构主义流派的建筑审美观念的差异。 古典建筑是手工业社会产物;现代建筑是工业社会产物;后现代建筑是信息社会产物。在诸多缘由中,首先
15、是社会的需求,即建筑主要是为适应什么样的社会要求而产生的。73年头末,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西方已由消费的均一化、大众化转向特性化和多样化的阶段。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广告,设计等非物质价值,也占据了商品价值相当大的一部分。全部这些,都表明白人们从求“量”转向求“质”;从物质追求转向精神追求;从非此即彼的选择转向多样化审美情趣的满意,凡此种种都促进了特性化和多样化审美观的兴起,从而导致当今世界审美观念的变更与更迭。西方建筑变异的过程揭示了建筑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利用当前技术解决当前问题的过程 建筑审美适应不是单向的文化制约或移植,而是双向或多向的互动过程,建筑审美适应的完成和实现意味着审美互动取得
16、了结果。它一方面失去一些审美特质,另一方面又获得一些审美特质,在交互作用中不断调整、不断改变、不断出新、不断发展,走向多元化。1、历史主义倾向:提倡建筑文化必需遵循时空和地域的限制,确定文化的民族差异性,承认审美活动中的怀旧成分,反对统一的审美时空观和国际大同的文化观念。抽象约简;符号拼贴;移植与嫁接;多元重构2、乡土主义倾向:对于西方技术和本地区、本民族文化均实行由选择汲取的看法。 与环境关联,适应气候环境,利用地方材料与技术,地域与场所精神的表现。 3、追求高技术的倾向:技术至上利用高科技成果和现代技术手段,突破传统形式美的局限,以极端的逻辑性,极度的音节化,夸张的形式和雕塑感构成,方格网
17、变形以及构件的极度重复。4、解构主义:在设计观念上,受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哲学的影响很大,这种哲学理论让人们用怀疑的目光谛视一切, 企图否定整个西方理性主义的传统。5、有机综合倾向与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智能建筑。 人们在解决了基本生活需求,摆脱了纯物质的羁绊后,更倾心于全方位地探究满意精神和情感需求的可能性。艺术社会学探讨表明:在人们需求得不到满意的社会里,人们表现出追求平衡和谐和安定的审美倾向,一旦基本需求得到满意,人们便不再满意于平衡、和谐与稳定,转而倾向于追求不平衡、非和谐,以至寻求精神上的刺激与震撼。 我在上述的文章中主要强调的是空间和审美方面的内容。因为局限于我的专业水平和个人爱好,我更喜爱从空间角度来视察和学习建筑。我认为建筑空间组合论是一本很好的建筑理论作品,不太深邃又不太肤浅,其图文交织,既不显得太死板,又不会太花哨,特别适合我们学生去读。 ? 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