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灸疗法PPT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热敏灸疗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敏灸疗法PPT课件.ppt(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热敏灸疗法热敏灸疗法 罗 方 借助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借助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治病、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一种方法。防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医学入门医学入门灸灸 法法 概念概念 采用点燃的艾草产生的艾热悬灸热敏态采用点燃的艾草产生的艾热悬灸热敏态穴位,激发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并施以个穴位,激发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能大幅度提高艾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能大幅度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疗法。灸疗效的一种新疗法。热敏灸热敏灸 灸感不同灸感不同 灸位
2、不同灸位不同 灸量不同灸量不同 灸效不同灸效不同 小艾条、新疗法、大天地!小艾条、新疗法、大天地!热敏灸的特点热敏灸的特点 机体在疾病状态下,体表相关部位会机体在疾病状态下,体表相关部位会出现病理反应,这种病理反应伴随疾出现病理反应,这种病理反应伴随疾病的发生而产生,随病情的改善而减病的发生而产生,随病情的改善而减轻或消失,这个体表相关部位在出现轻或消失,这个体表相关部位在出现病理反应期间,就称为疾病反应点。病理反应期间,就称为疾病反应点。 疾病反应点疾病反应点 临床上疾病反应点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分形态临床上疾病反应点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分形态改变点和功能改变点。改变点和功能改变点。 形
3、态改变点如皮下组织和肌肉处出现条索状、结节形态改变点如皮下组织和肌肉处出现条索状、结节状改变,皮肤出现皮疹、浅表血管改变和色泽改变状改变,皮肤出现皮疹、浅表血管改变和色泽改变等。等。 功能改变点如腧穴力敏化点(压痛、按之快然)、功能改变点如腧穴力敏化点(压痛、按之快然)、低阻点和皮温改变等。低阻点和皮温改变等。 它们或单独存在或相互并存,构成了疾病体表征象它们或单独存在或相互并存,构成了疾病体表征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疾病反应点疾病反应点 生理状态下,人们并不能明显的感觉到穴位生理状态下,人们并不能明显的感觉到穴位的存在。的存在。 病理状态下,与疾病相关的穴位就会出现能病
4、理状态下,与疾病相关的穴位就会出现能感觉到的变化。感觉到的变化。 “ “五藏有疾也,应出于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五藏有疾也,应出于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藏之害矣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藏之害矣”。 灵枢灵枢九针十二原九针十二原腧穴的内涵腧穴的内涵 热敏点出现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背俞穴、募穴、原穴等热敏点出现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背俞穴、募穴、原穴等特定穴及个别经外反应点,与患病脏腑、经络之间有特定穴及个别经外反应点,与患病脏腑、经络之间有明显的特异性对应关系。明显的特异性对应关系。 腧穴热敏化有其自身的分布规律,体表出现热敏点的腧穴热敏化有其自身的分布规律,体表出现热敏点的位置与
5、其病位关系密切,与病变脏腑相关的特定穴附位置与其病位关系密切,与病变脏腑相关的特定穴附近出现的机率较高,出现的部位与经穴定位不完全符近出现的机率较高,出现的部位与经穴定位不完全符合,但它可以经穴为参照坐标系来定位。合,但它可以经穴为参照坐标系来定位。 与病位关系密切的经络循行部位或神经节段分布的范与病位关系密切的经络循行部位或神经节段分布的范围内也会出现热敏点,在患病脏器和发生病理反应的围内也会出现热敏点,在患病脏器和发生病理反应的穴位之间确有较严格的特异性对应关系。穴位之间确有较严格的特异性对应关系。热敏穴的特点热敏穴的特点 病症相关性病症相关性 热敏穴位分布的高发区与病症高热敏穴位分布的高
6、发区与病症高度相关。度相关。初步掌握了某些疾病的腧穴初步掌握了某些疾病的腧穴热敏化分布部位的高发区,如面瘫在热敏化分布部位的高发区,如面瘫在翳风、感冒在风府和上印堂、盆腔疾翳风、感冒在风府和上印堂、盆腔疾病在三阴交、眼科疾病在耳垂区眼穴病在三阴交、眼科疾病在耳垂区眼穴等等。热敏穴的规律热敏穴的规律病例数分布穴区(频次)123周围性面瘫50翳 风(30)下 关(28)风 府(31)功能性便秘50大肠俞(31)上巨虚(24)天 枢(18)支气管哮喘50风 门(35)次 髎(30)至 阳(24)排卵障碍性不孕50子 宫(24)卵 巢(22)关 元(14)痛经50次 髎(40)关 元(39)子 宫(3
7、7)感冒50上印堂(32)太 阳(30)风 池(20)过敏性鼻炎50上印堂(41)肺 俞(36)大肠俞(35)不同疾病时腧穴热敏化有其不同的高发区域。 人体腧穴存在静息态与敏化态两种状态人体腧穴存在静息态与敏化态两种状态 健康状态健康状态静息态,皮肤表面和局部静息态,皮肤表面和局部温热感温热感 疾病状态疾病状态敏化态,热敏六感敏化态,热敏六感 敏化态的腧穴对外界相关刺激呈现敏化态的腧穴对外界相关刺激呈现 “ “小刺激小刺激大反应大反应”(相关穴位对艾热异常敏感)(相关穴位对艾热异常敏感)热敏穴的规律热敏穴的规律 腧穴敏化的类型多种多样,而腧穴热敏化腧穴敏化的类型多种多样,而腧穴热敏化是一种新类
8、型是一种新类型 腧穴热敏化的特征是呈现腧穴热敏化的特征是呈现透热、扩热、传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和表面不(微)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和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热深部热、非热觉等奇异现象等奇异现象 只要出现一种或一种以上灸感即为热敏穴位只要出现一种或一种以上灸感即为热敏穴位腧穴热敏六态腧穴热敏六态 1 1、透热:、透热:灸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腔脏器。 2 2、扩热:、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3 3、传热:、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沿某一方向传导灸热从
9、施灸点开始沿某一方向传导 4 4、局部不(微)热远部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部位不(或微)施灸部位不(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的病所处感觉甚热热,而远离施灸部位的病所处感觉甚热 5 5、表面不(微)、表面不(微)热深部热:热深部热: 施灸部位的皮肤施灸部位的皮肤不(或微)热,不(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甚热器感觉甚热 6 6、产生其他非热、产生其他非热感觉:感觉: 施灸(悬灸)部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非热感觉上述灸感传导之处,病症随之而缓上述灸
10、感传导之处,病症随之而缓解:解: (1 1)悬灸风门穴,热胀感向肩部传导,悬灸风门穴,热胀感向肩部传导,肩痛缓解肩痛缓解(2 2)悬灸阳陵泉穴,热胀感向腰部传导,悬灸阳陵泉穴,热胀感向腰部传导,腰部困重紧痛感缓解腰部困重紧痛感缓解(3 3)悬灸三阴交,热流传至下腹部,盆悬灸三阴交,热流传至下腹部,盆腔积液改善腔积液改善(4 4)悬灸天枢穴,热流直透腹腔,肠功悬灸天枢穴,热流直透腹腔,肠功能明显改善能明显改善 以上现象的发生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相以上现象的发生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相关腧穴对艾热异常敏感,产生一个关腧穴对艾热异常敏感,产生一个“小刺激小刺激大反应大反应”(其他非相关腧穴对艾热仅
11、产生局(其他非相关腧穴对艾热仅产生局部和表面的热感)。部和表面的热感)。 这种现象为腧穴热敏化现象,这些已热敏化这种现象为腧穴热敏化现象,这些已热敏化的腧穴称为热敏化腧穴。的腧穴称为热敏化腧穴。 探感定位(准确定位)探感定位(准确定位) 辨敏施灸(择优选穴)辨敏施灸(择优选穴) 保证施灸部位的关键保证施灸部位的关键 量因人异(个体化灸量)量因人异(个体化灸量) 敏消量足(饱和灸量)敏消量足(饱和灸量) 保证灸量的关键保证灸量的关键热敏灸操作要诀热敏灸操作要诀 热敏穴位的粗定位热敏穴位的粗定位 指疾病状态下,相关穴位发生热敏化的高指疾病状态下,相关穴位发生热敏化的高概率大致区域概率大致区域疾病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热敏 疗法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