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加快推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加快推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发展战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齐、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对贫困地区而言,由于自然环境较恶劣,基础设施滞后,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农夫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等缘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压力大、担子重、困难多、路程远。如何加快推动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当前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困难和问题1农村基础条件落后。经过多年的扶贫攻坚,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重大改善,但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相比仍旧特别落后。2农业产业化发
2、展缓慢。贫困地区大多是农业县,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缺乏现代农业产业支撑,农业的整体实力较弱。3.农夫收入水平低,资金投入严峻不足。近年来,贫困地区农村返贫现象比较突出,平均返贫率在20左右,有些地方高达73至80。另外,贫困地区农夫和其他人群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4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5新农村建设的人力资源缺乏。主要缘由是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老弱病残留守,一方面导致劳力、资金和物力投入严峻不足,另一方面造成参加农村政治、文化建设的人员明显削减,精神文明建设也无法保证。同时,贫困农村普遍存在党员队伍素养不高的问题,乡村干部培训又跟不上,党的基层组织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影
3、响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当推动。6群众思想观念比较落后。部分贫困地区群众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等、靠、要”的思想比较突出。也有少数基层干部认为扶贫就是给钱给物,缺乏带领群众艰苦创业、变更贫困落后面貌的精神和方法。二、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的建议和对策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村发展基础。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改善水、电、路和教化、卫生等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提高支农资金比例,重点解决农村通水、通路、通电、通沼气、通信息等“五通”问题;二是加大社会融资力度。大力争取金融系统的支持,加大信贷投入。要通过特色资源招商,吸引外来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三是加大农夫筹资力度。正确
4、引导和激励群众主动筹资投劳,主动参加投资少、见效快、自己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改厨、改厕、沼气等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生产生活质量。近年来,马山县多渠道筹集资金,先后实施了县城给水系统改造工程,实现了乡乡通柏油路的目标。完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9个、人饮工程20个,建设生态文明村20个,建设沼气池12530座,沼气池入户率达38.2。全县农村基础设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努力培育支柱产业,提高农村发展水平。要坚持以贫困地区的特色资源为依托,以城镇为中心,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进程,重点发展特色旅游业等第三产业,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渠道,缩
5、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要培育支柱产业、壮大特色基地、经营龙头产业、引入科学技术、完善基础建设,实行综合措施,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同时,要主动探究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引导农夫发展专业协会和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近年来,马山县在培育支柱产业上狠下功夫。一是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大力实施“工业强县”的战略,利用丰富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重点发展特色矿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业,形成了优势产业群,又带动了农业的发展;二是实行“公司 基地 大户”模式,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面实施养殖业“一十一百零一千”工程(即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
6、全县罗非鱼年产量达1万吨、瘦肉型母猪年末存栏达10万头、马山黑山羊年饲养量达101万只、马山土鸡年饲养量达2000万羽,力争实现农业总产值翻一番)。通过引进产业化龙头公司、资金扶持、技术培训、成立协会等方式,建立了马山黑山羊种羊和马山土鸡种鸡生产等农业产业化基地;三是以城镇为依托,发展壮大第三产业。重点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以此扩大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的容量,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渠道,促进城乡统筹发展。3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破除贫困地区发展瓶颈。一是要用好用足国家的扶贫开发政策,加强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扎实做好贫困户的小额信贷、异地安置等多种方式的扶贫工作,主动开展产
7、业扶贫,加大扶贫开发“整村推动”的力度,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贫困群众创建增收来源。近年来,马山县投入资金1.54亿元,实施贫困村道路、校舍、沼气池、人畜饮水、电网改造、通讯光缆等项目建设,解决了9.6万人行路难、饮水难和用电难问题;发放贴息扶贫贷款2350万元,扶持4500多户群众发展生产;投入500万元实施科技扶贫项目建设,开展贫困地区劳动好用技术培训,智力帮扶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先后解决12736人的温饱问题,全县贫困人口由2002年的24万人削减到2022年的6.17万人,扶贫攻坚取得了较好成效。4发展农村各项事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一是要抓好农村教化工作。抓好贫困地区的中学和职
8、业教化,着重解决贫困地区农夫子弟上高校难的问题。大力实施以“八荣八耻”、酷爱家园、遵纪遵守法律和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化,引导广阔农夫自觉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二是着力解决贫困群众看病难问题。要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加快乡、村两级卫生院改造和标准化建设,争取尽快建立和完善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社会医疗救治体制,为农夫看病、治病供应保障;三是要加强文化建设。重视抓好重大节日、民族传统文化活动的组织工作,主动组织好“三下乡”和文化扶贫活动。主动发展农村体育和少数民族体育,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实现体育的生活化、大众化;四是要着力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加大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
9、入力度,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养老保险机制,优先解决农夫的基本生活保障、进城农夫工和失地农夫的社会保障问题等,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五是主动探究农村殡葬改革。要加大宣扬力度,逐步推行以火葬为主的农村殡葬改革,提高贫困地区的文明治丧水平。5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新农村建设供应组织保障。一是要实施“三个培育”工程。即把致富能手培育成党员、把党员培育成致富能手、把致富了的党员培育成村党支部领导,切实增加贫困地区农村党组织的创建力、带动力和战斗力;二是接着抓好高校毕业生选任村官工作,不断增加基层党组织的活力。2022年以来,马山县以乡、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选优
10、配强乡、村领导班子,选派120多名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委任职;先后培训党员7301多人次;抓好农村党员帮扶工作,已有1237名党员乡土人才与4950个农户建立帮扶关系,创建党员中心户405户,帮带农户3150户;开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试点工作,共有2450名农村党员找到了适合的岗位。全县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为新农村建设供应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6培育新型农夫,为新农村建设供应智力保障。一是全面启动“农家课堂”培训工程。加强对农夫的科技文化培训,全面提高农夫科技素养;二是实施“示范教化”工程。要以致富带头人为典型,通过言传身教,带动邻里乡亲共同致富;三是大力实施农夫转移培训工程。加强外出
11、务工农夫的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和组织服务工作;四是实施“凤还巢”工程,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带资金和技术返乡创业。近年来,马山县加强了对务工人员输出前的培训和返乡后的扶持,劳务输出的效益不断提高。目前外出务工人员10万多人,年外出劳务总收入4亿多元,劳务收入占农夫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劳务输出正成为贫困地区农夫增收的重要渠道。同时,马山县已有乔昌玩具厂等30多家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办的企业,投资总额2200多万元,安置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730多人,全县共有上万名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投入到反哺家乡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之中。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项困难的系统工程,贫困地区虽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只要我们树立打长久战的思想,立足贫困地区的实际,切实从群众最急迫、最现实的实事抓起,充分敬重农夫意愿,分步实施,稳步推动,就肯定能取得成效,使新农村建设成为惠及广阔农夫的民心工程。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