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二物理教学设计:互感现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二物理教学设计:互感现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高二物理教学设计:互感现象 学问给人重量,成就给人光彩,大多数人只是看到了光彩,而不去称量重量。下面是课件范文网小编为您举荐高二物理教学设计:互感现象。 一、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互感和自感现象是电磁感应现象的特例。学习它们的重要性在于他们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同时对自感现象的视察和分析也加深了对电磁感应产生条件的理解。 2.学情分析 互感现象法拉第发觉电磁感应现象的第一个胜利试验就是互感现象。学生前面探究感应电流条件中也做过类似的试验,已有感性相识。教学要求是知道互感现象。因此教学中老师可做些好玩的演示试验,引导学生利用已学学问进行成因分析,明确尽管两个线圈之间并没有导
2、线连接,却可以使能量由一个线圈传递到另一个线圈。这就是互感现象 自感现象学生从前面学习的中知道当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发生改变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这些结论都是通过试验视察得到的,没有理论证明。但同学们视察到的试验都是外界的磁场引起的回路磁通量的改变,擅长动脑筋的同学就会产生这样的思索:当改变的电流通过自身线圈,使自身回路产生磁通量的改变,会不会在自己的回路产生电磁感应现象呢?所以这节课是学生在已有学问上产生的必定探求欲望,老师应抓住这一点。设计探究性课例。自感电动势对电流改变所起的阻碍作用,以及自感电动势方向的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突破难点,老师应通过理论探究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为使效果
3、明显,本人特自制教学仪器。 3.教学设计思路 为突出物理学问的形成过程和应用过程的科学方法,本教学设计实行试验体验-理论探究和猜想、假设、理论预料、设计试验、验证、得出结论相结合的思路分别探讨断电自感和通电自感。以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 为突出物理学问与生活的联系,突出在技术、社会领域的应用,本人设计了让学生体验自感受电,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估算自己的触电电压(约150V),使学生有真实感。学生分组试验,模拟利用自感点火,使学生知道物理学问的价值。 二、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了解互感现象和自感现象,以及对它们的利用和防止。 2.能够通过电磁感应的有关规律分析通电、
4、断电自感现象的成因,并能利用自感学问说明自感现象。 3.了解自感电动势的计算式,知道自感系数是表示线圈本身特征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单位。 4.初步了解磁场具有能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人体自感试验,增加学生的体验真实感。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2.通过理论探究和试验设计,培育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加深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 (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体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和爱好。 2.理解互感和自感是电磁感应现象的特例,让学生感悟特别现象中有它的普遍规律,而普遍规律中包含了特别现象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依据上述分析与思路确定如下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三、重难点 重点:(1)自感现
5、象产生的缘由;(2)自感电动势的方向;(3)自感现象的应用 难点:自感电动势对电流的改变进行阻碍的相识。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教学采纳引导-探究教学法,该教学法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力的培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其主要程序是:猜想→假设→理论探究科学预料→设计试验→试验验证→得出结论→实际应用。它不仅重视学问的获得,而且更重视学生获得学问的过程及方法,更加突出了学生的学,学生学得主动,学得主动。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 五、学法指导; 课前提出问题,让学生提前思索,见后。 六、课时安排: 2课时;本课
6、时只学习第一课时。 七、教学媒体 老师用:多媒体课件;互感变压器;自制自感现象演示仪;干电池;mp3;音箱;变压器;小线圈;小灯泡;导线若干, 学生用(8人一组):带铁芯的线圈;抽掉打火装置的打火机;干电池(6V);电键;导线等。 八、教学流程(第一学时) (一)互感 情境创设:利用可拆变压器进行试验,原线圈接在电源,使副线圈电路中的灯泡发光 提出问题:两个线圈之间并没有导线连接,灯泡为什么能发光? 理论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已学学问分析,学生思索后说明缘由。 引入课题:互感现象。 1.当一个线圈中电流改变,在另一个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称为互感。 互感现象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称为互感电动势
7、。 2.应用互感:变压器;收音机的磁性天线。 演示:声音电信号互感现象,让互感线圈一个接mp3,一个接音放。 3.减小互感:互感现象可发生于任何两个相互靠近的电路之间。在电力工程和电子电路中,互感现象有时会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要实行措施屏蔽。例举数据线。 过渡语:当一个线圈的电流改变时,它的改变磁场在邻近的电路中激发了感应电动势,那么它会不会在自身的线圈中也激发感应电动势呢? (二)自感 情景创设:让几位同学按如图1串联在电路里,电源4节干电池 操作方法: .闭合开关前,学生体验-无感觉; .闭合开关后,学生体验-无感觉; .断开开关瞬间,学生突然受到电击-快速收回双手 引入课题四节干电池何以
8、使这么多同学同时受到电击?学生对此引发的思维疑问和惊异而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1.电源断开了,电从何处激发而来?2.是发生电磁感应吗?3.假如是,能说明上面的现象吗? 学生探究,学生沟通后说明缘由,Ppt演示。学生估算自己所承受的瞬间电压。 得出结论1:当电流削减时,线圈中能产生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方向与原电流方向相同,阻碍电流的削减,推迟了电流削减的时间。 再次提出问题:电流增大时,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猜想:可能是线圈发生电磁感应现象 假设:假设线圈发生电磁感应现象 理论分析:感应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增加,电流不会马上达到,只能缓慢增加,即有延时性 激励学生设计试验:选出学生设计的通电自感试
9、验电路图如下?请大家分析是否合理?假如不合理,请提出改进方案 分析探讨: 方案1如图甲(无法推断。不合理) 方案2如图乙(开关闭合瞬间灯泡能发光。由于灯泡的明暗快慢改变显示了线圈中电流的改变状况,但是一个灯泡没有对比,无法说明问题,无法说明问题。不合理) 方案3如图丙(同规格灯泡,将调到既能看到延时,又能对比,合理) 方案3预料:开关闭合瞬间,灯马上变亮,渐渐变亮的现象 分析缘由可知由楞次定律,在通电瞬间,线圈电流增大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加,线圈中产生生感应电动势(自感电动势),它阻碍了线圈中电流的增大,推迟了电流达到常值的时间,因此出现渐渐变亮的现象。这种阻碍有别于阻挡。最终达到正常值。
10、进行试验,证明揣测。 得出结论2:与预料相同 当电流增加时,线圈中能产生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方向与原电流方向相反,阻碍电流的增加,推迟了电流增加的时间。 引出定义: 自感:1.由于导体(如:线圈)本身的电流发生改变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叫自感现象。 2.自感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叫自感电动势。 自感电动势的作用:阻碍导体中自身的电流改变。 留意:阻碍不是阻挡,电流原来怎么改变还是怎么变,只是改变变慢了,即对电流的改变起延迟作用。 自感的利用与防护:利用:自感现象在各种电器设备和无线电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自感线圈是沟通电路的重要元件。以后的学习会讲到。 例日光灯等;燃气灶打火制造精密电阻等 防护:
11、变压器、电动机等器材都有很大的线圈,当电路断开时会产生很大的电动势,使开关产生电火花,引起人身损害,因此电动机等大功率用电器开关把开关浸在绝缘油中,避开出现电火花。 (三)、学生分组试验:模拟打火装置或没有防护措施的电动机开关断开的情景 (四)、学以致用:问题:1.画出断电前后,通过线圈电流 2.断电时灯泡将做出怎样的反应? 试验验证。 (五)、要点回顾: 要点1无论是外界引起的磁通量改变,还是自身引起的磁通量改变,只要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发生了改变,都能产生感应电动势(这是我们对电磁感应的进一步理解.) 要点2自感电动势总是阻碍电流的改变。显示出电惯性其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为:增反减同 要点3自
12、感的效果是延迟了电流改变的时间 科学方法经验:猜想、假设、理论推理、设计试验、验证、得出结论。 结束语:上面我们探讨了自感电动势的方向,那么自感电动势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下一节接着探究。 (六)、作业,查阅资料,了解电感镇流器日光灯的构造和分析镇流器工作原理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课题是互感与自感,教学目标顺当达成,教学中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爱好深厚,较好的突破了教学难点。这节课的设计比较新奇,不拘泥于教材。加强了学生的体验,互动和探究。实践证明有很强的可行性。详细如下。 对于互感,我通过变压器互感使灯泡发光和通过MP3音乐互感使音箱发音,使学生通过看和听真实的
13、感受到了互感的存在,从生活走向物理,大大诱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 对于自感部分的教学,我做了较大的改进。书上是干脆给出了两个通电和断电试验,而我却采纳了让学生先做了一个有惊无险的断电自感试验,使学生体验深刻,很好的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这个试验的另一优点是,学生参加面广,师生互动,且器材易得,改装便利。 对于通电自感,与教材相比,我也做了很大的改进。把这一内容设计成了探究课。通过猜想、设计试验、预料结果、试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方法,使学生经验了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也使学生对学问的理解和实力的提高很好地结合起来。 最终,又通过学生分组试验,利用断电自感,模拟打火装置,使物理走向社会,学生感受到了学物理的意义。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学物理的爱好。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2页 共12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