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调研报告.docx





《2022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调研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调研报告 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调研报告 为弘扬社会责任,体验农村生活,提高个人素养,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呈现当代高校生的良好风貌,我们赴新乡延津县魏邱乡450行动安排科技支农服务团就朱寨村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进行了了解,并结合当地实际探究了一条适合当地的农村养老模式。 一、社会实践背景 2002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超过1.32亿,占目前总人口的10%以上,且以每年3.2%的速度持续增长,根据国际通用标准,我国已完全迈进了老龄社会的门槛。随着中国的老龄化进程,老年人问题层出不穷,尤其在农村,生活条件不适,医疗疾病困扰,精神文化缺失
2、等问题显得较为突出。此类的问题严峻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舒适度和满足度,而农村老年人的问题关系到农村稳定和社会长治久安,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好坏。所以刚好有效的发觉和解决中老年人问题,建立适合当地状况的农村养老模式,逐步改善老年人生活、健康以及社会发展的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是我们国家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二、朱寨村老年人生活现状 通过对朱寨村近三百户家庭的走访,我们对该村的老年人生活条件、医疗健康状况、文化消遣休闲状况等方面有了初步了解。其中有好的方面,但也有些状况不容乐观。 (一)生活条件 1、居住环境:该村大多数为瓦房,不少家庭条件较好的住上了楼房或平房。
3、而对于老年人,尤其是于子女分居,子女外出务工的老人,他们大多人居住在古老的瓦房中。由于农村人特有的生活习惯,院落中的物品摆放较为杂乱;现在大多数家中电视已经普及,但通过走访,发觉一些老人独居的家中并没有电视,所以他们的精神生活可以说还是一片空白。该村实施的村村通把水泥路修到了每家每户(其中每户出资400元,其余由政府补贴),可使村民免受雨天走泥路的困难,但在走访中也发觉有些偏僻的地方路未修通。总的来说,该村老年人生活条件还行。 2、收入与支出: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其收入主要来自于劳动收入(个人积蓄)。据调查,该村人均耕地1亩左右,玉米和小麦为主要粮食作物,除去口粮、税粮(现已取消)、牲口
4、食粮外,以市场价出售,年户均粮食收入约3000元,平均到每个人身上,尤其是老年人身上仅有几百元,这就是大多数老年人用以养老的资本。对于那些身体尚好或有手艺的人(大多在60-65岁之间)他们还会向年轻人一样外出务工以增加收入。除劳动收入外,老年人资金来源还有子女供应、政策扶持,然而,这些都是有条件的。如,子女于老年人的关系是否融洽,子女经济条件,子女是否有尊老爱老意识情愿支出;享受五保、低保、独生子女计生补助等的要符合肯定条件,须要评比过程客观公正。 目前,农夫的花销相对较少,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其花销部分主要用于生活生产消费和医疗保健支出。生活消费支出的主要用于购衣,食品,沼气,自来水,电费等
5、。用于生产消费的主要是粮种,花费,机械,农药等的购置。随着物价的上涨,这些方面的花销成了他们沉重的负担。在医疗支出这一块,据调查发觉,村中一家小诊所,村民有头痛发烧小感冒一类的小病一般都去村中这家小诊所,有的甚至毫不在意,任其发展。另外农户家中也有常备药,因此,小病对村民的负担影响尚轻。但一旦得了大病,尤其是老年人处于疾病多发期,看病支出在家庭支出中还是占有相当比重。虽然农村新型医疗合作在农村较为普及,但据村民反映,由于体制缘由,报销比例有肯定限制,且不同医院,不同病情报销比例也不相同,加之药价虚高,医患关系惊慌等缘由,农夫从新农合中获得的实惠并不多。 (二)健康状况 一个人的健康不仅包括身体
6、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饮食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等方面,这一点对老年人来说仍旧适用。 1、身体健康。血压是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医疗组成员利用随身携带的电子血压计为村民进行了免费测量。在几天的测血压活动中,他们共测量了238人(其中有复测者)。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高血压比率不断攀升,依次为12.6%(50岁)、16.3%(5060岁)、23.8%(6070岁)、54.8%(70岁)。由此可见,高血压在老年人群中是易高发的。当然血压凹凸受时间、季节、运动、温度、环境、精神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尽力确保测量数据的科学性,牢靠性。但从这一数据分析中,也能反映肯定的问题。此外,通过走访
7、发觉中老年人群中还存在着其他一些慢性病,如颈椎病,腰间盘突出,风湿类风湿等,这些疾病都是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不容忽视的问题。当然,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大多数老年人的身体还是健康的,人的寿命大约在7580岁(该村有一93岁高龄的老人),但以上所反应的问题仍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2、心理健康 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外部环境,随着现代社会生活频率的加快和部分地区社会尊老养老风气的退化,一些人见到老年人不会主动打招呼,视而不见,这对老年人心理覆盖了阴影使之产生了社会不再敬重老年人的想法,加之自己认为老了无用的心理,更加重了其心理负担,使其生活相对比较封闭,缺乏与外界沟通,这一点尤其表
8、现在80岁以上的身上。二是来之于家庭内部,老人与子女关系不融洽,子女外出武功缺少对老人的关切,子女忙于事务对老人关怀不够入微等都使老人谢了产生失落感。同时,年轻一代对老年人行为不理解也极易对老年人的心理造成创伤,相对应,老年人对年轻人的行为也存在困惑。 3、饮食健康 通过走访发觉,村民尤其是老年人的饮食并不科学,这对老年人的健康或多或少的产生一些影响。对于农村人来说,他们吃的蔬菜大多是自己种的。虽然食品平安上有保证,但基本上是种啥吃啥,而不注意食物的广泛搭配。肉制品由于物价上涨,物源削减,农夫对其望而却步,加之农夫生活较为俭朴,常常改善生活的相对较少。据调查分析,一月改善一次的约占50%,每周
9、一次的约为25%,约14%的人平常很少或根本不改善生活,食品搭配缺乏多样化,很难保证养分的供应。水果方面,村民平常水果的摄入量比较少,有3.4%的人每天吃,常常吃的占34.4%,间或吃的占24.1%,37.9%的人一般不吃,常常补充水果在农村尚未真正实现。另外通过走访发觉,村民尤其是老年人平常吃饭盐味过重,这长期以往,易形成高血压,危害身体健康。 4、生活方式 通过走访发觉,该村村民的生活方式相对较为科学,但也有一些不科学的习惯充斥其中,影响着人民的身体健康。从睡眠来看,村民一般都有早睡早起和午睡的习惯,大部分村民能保证每天7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晚11点早6点),个别能哟8个小时,睡眠较为足够。
10、其缘由一是白天干活较累,二是无事可做。在体育熬炼方面,有70%的村民能进行体育活动(多为年轻人),而剩下的30%多为老人,他们很少熬炼或从不熬炼。在于外界沟通方面,村民大多保持着住宅农田住宅的生活路途,于外界沟通仅限于本组内部,邻居之间二老年人,尤其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基本在家而不外出。不好的主要表现在饮食不卫生和在饮酒、吸烟上。由于农村生活条件相对有限,蝇虫较多,很难保证饮食卫生。在走访的男性人群中,50%的人抽烟,且烟龄较长,抽烟量较大,这在老年人身上表现尤为突出,对身体造成危害。饮酒方面不太严峻,约60%的人不饮酒,在量上把握适当。这些习惯不利于健康,但由于长期的生活习惯和经济因素,健康
11、观念等的制约,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形成还须要很长时间,须要主动的引导。 (三)文化消遣条件 由于农村物质生活条件、村民思想观念、政府组织扶持力度等方面的缘由,农村文化消遣,尤其是老年人文化消遣精神生活相对枯燥,条件较好的地方尚有实力去改善。朱寨村属于后者,但仍有很多要改进的地方。 1、现状 从硬件设施来看,该村建无文化大院和文化舞台,乒乓球台,篮球架,体育健身器材等配套设施。从软件来看,通过村民反映,本村过去有腰鼓队,舞狮队等文艺队伍,从中有一些具有唱戏、扭秧歌等才能的人,但随着时间的发展,文艺队处于解散状态,器械已不知所终,加之无人引导,村里文化活动并不活跃丰富。农闲时,住的较近的人(尤其是老人
12、和妇女)一般会聚集在一起闲聊,打麻将,打牌,这些活动虽无大害,但奢侈了大量时间,且长时间坐着对身体也不利,另外也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还有一些人成天呆在家里,不愿参加任何消遣活动,这极易造成思想封闭。 2、缘由分析 通过分析,该村文艺活动之所以行不起来,其缘由大致有以下几点: 缺少合理引导。作为政府,对村民文化活动这一块重视相对不够,在资金、技术、人才开发与培育等方面做的不太好,未能充分调动村民的主动性。据村民反映,文艺队解散后器材归个人全部(而其不能调动村民),村民对此看法较大。作为村民,对公益事业的热忱消减,人们顾及经济利益,加之村民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改变,没有人情愿出面组织出面开
13、展活动,即便有,也是小打小闹,不成气候,另外有些时候内容不健康(麻将、纸牌,甚至有封建迷信宗教活动)。 人才断层。热心于公益事业的人多数为老年人。他们有原文艺队成员,有的会唱戏、扭秧歌。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不能再重现年轻时的辉煌,他们不能再进行腰鼓,舞狮等猛烈活动。而年轻一代对这些传统活动不感爱好,不愿去学习,且大多数在外务工,很少在家,因而即便有人组织也没人会参与这些活动。 精力有限。该村一种植业为主,玉米、花生等种植须要人力精力,农活较多,没时间和精力去组织参加于学习文艺活动。对于老人,多在家看孩子,也无精力去做。 认知和条件的限制。生活在农村的人信息相对闭塞,封建的传统文化道德观念长期
14、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村民特殊是老年人对新事物、新文化的接受和相识程度,或多或少地给农村文娱事业带来阻力。 三、农村养老模式探析(以朱寨村为例) (一)理论分析 农村养老是人口老龄化之后中国凸现的问题之一,目前,农村养老的主要模式有: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社会化养老(农村养老保险养老)等。 家庭养老作为传统养老的主要形式,是以家族成员对其上一辈老人供应衣、食、住、行、医直到死后安葬等一系列生活上的照看和精神上的安慰行为的养老模式。 社区养老作为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化养老过渡的一种形式,是以社区为单位对老人进行集中供给的养老方式。是一种以社会救济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保障制度 农村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的一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老年人 生活 状况 调研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