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做好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调研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何做好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调研报告当前,劳动保障工作正处在谋求大发展,开创新局面的重要历史阶段,我们的国情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确立,为劳动保障工作供应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劳动保障工作延长到街道社区,使我们的工作延长到了最基层,我们要抓住这个有利契机,把街道社区的劳动保障工作做好。使街道劳动保障工作成为新时期的一项首要任务。加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是劳动保障部门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重要依托。 我们敦化市也相距在市内四个街道设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及37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全部是通过笔试、面试的竞争上来的下岗职工,这些下岗职工在经厉了一次下岗后,深
2、知自己再次就业的重要性,所以非常珍惜这份难得的工作。 劳动保障机构健全了,我们的工作也就好开展了。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在政策宣扬、就业服务、 岗位开发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基本能做究竟数清晰,政策明确,工作细致周到。他们已成为劳动保障政策的宣扬员、就业岗位的信息员、就业和社会保险的协管员,他们的工作,不仅从最基层保证了就业政策的落实和整个就业任务的完成,并且受到下岗失业人员和退休人员的普遍欢迎。下岗失业人员和退休人员都反映说:“过去,厂子管我们的一切,我们把厂子当成家;现在,社区对我们关怀备至,社区就是我们的家,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就是我们最亲的
3、人。” 通过这些话语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在当前劳动保障工作的总体格局中,街道社区劳动保障的工作居于非常关键的基础地位。加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对整体推动劳动保障工作,具有特别迫 切、特别现实的意义。 第一,做好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使劳动保障部门落实“三个代表”、践行“执政为民”有了最干脆的手段。劳动保障事务干脆关系到广阔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下岗失业人员和退休人员由“企业人”走向“社会人”的过程中,街道社区作为社会化依托的代表,担当着劳动保障“港口”的职能。“群众利益无小事”,涉及千家万户的生活保障、促进就业、权益爱护、社会保险等,都是与老一百零一姓切身利益关联最紧密的热点问题。街道社区平台
4、是联接政府劳动保障部门和广阔人民群众的关键环节。平台建立了,工作做好了,就能将党和政府的关怀刚好送到广阔老一百零一姓心中,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就能真正落实“三个代表”,增加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其次,做好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使劳动保障工作能够做到“一竿子插究竟”,做到政策到位,工作到位。街道社区平台是劳动保障部门的基层服务窗口,是劳动保障各项工作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基础。当前,再就业政策的落实,要靠街道和社区开展广泛宣扬和调查摸底工作;对下岗失业人员实施就业服务,要靠街道社区供应刚好有效的培训和就业信息,开展近距离、针对性强的询问服务; 对就业困难群体实施就业救济,也要靠街道社区组织
5、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对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更要靠街道社区做好基础工作。实践证明,凡是建立了街道社区工作平台的地方, 就能精确驾驭每位下岗失业人员的自然状况和就业需求,就能有效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就能切实推动各项扶持政策落实到位,就能使就业和社会保险管理服务工作一抓究竟,获得实效。 第三,做好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使劳动保障部门提高管理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树立了新的标准,增加了新的动力。过去,我们在办公室进行管理工作,在市区一级的职介中心和社保中心开展服务工作,大部分同志是努力工作且有成效的,但也有一些地方,虽然有制度要求,但由于缺乏严格的管理和有效的监督,也或多或少出现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6、和敷衍推诿的现象。但在街道社平台,面对每天与你见面、时时须要干脆帮助的工作对象,容不得半点马虎,也等不及十天半月的拖延。面对那些困难对象, 你更要主动上门服务,一对一跟踪服务,按时完成服务承诺。我们工作对象最紧迫的需求,与我们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的高度责任感结合起来,就能创建出劳动保障管理服务的高标准、高质量,并成为我们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的动力源泉。当前,各地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已初步建立,但总体上看,建设水平还参差不齐,有些平台运作还不够规范,最终都影响到应有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下一步的关键,是要想方设法发挥平台的作用,使其在劳动保障工作的主战场大显身手,并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进一步规范运作
7、,巩固和完善平台建设。 在街道劳动保障工作平台中我们虽然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肯定的成果,但距离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还存在着肯定的差距,在劳动保障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择业观念陈旧,影响着就业与再就业。当前,相当一部分下岗失业人员仍旧无法摆脱传统择业观念的束缚。脏活、累活不想干,赚钱少的工作不愿做,宁可在家等、靠、要,也不去干没“面子”的活,总是觉得只有进机关或进大企业才算是有了工作;自身适应社会发展的实力比较弱,无法摆正位置、端正看法、好高鹜远(如市里今年给街道支配的“4050”人员)。 2、劳动技能单一,开发就业岗位难。下岗失业人员多是缺乏工作阅历、技能的毕业生和对新学问、新
8、技术接受实力较差的“4050”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对就业培训重视不够,尽管我们主动创建条件,但下岗失业人员不情愿参与培训学习。在下岗失业人员中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稀有,如:机械加工行业,想找一些水平高一点的车、钳、电、焊等技工特别困难。 在今后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工作中我们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强化街道和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工作水平。主动参与市劳动保障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邀请有关方面对事务所进行业务指导,使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 为民意识不断增加;工作方法、 工作作风不断改进; 业务素养和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做到政策运用到位,办事程序规范,业务操作精确。 2、规
9、范制度建设,规范工作流程,规范管理服务标准,供应热忱周到服务。在开展就业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将实行了“一次告知,两次办结、三次上门”的服务承诺,即对第一次前来办事的人,告知服务内容、办事程序,在其次次办完,第三次如还没办完,则主动上门服务。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文明规范的语言,热忱、细心、耐性的服务看法,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做好街道再就业服务工作。 3、拓宽就业渠道,大力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促进“4050”人员再就业,促进再就业救济制度的形成。要把开发社区公益性就业岗位,促进和帮助一批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作为首要任务,依托街道社区平台,形成一种长期有效的救济制度。一是要做好基础工作,使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
10、人员都刚好领到再就业实惠证,特殊是摸清大龄就业困难对象的基本状况;二是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挖掘社区内的各类公益性岗位,一方面要通过建立社区服务站、社区小市场、社区幼儿园、社区超市、社区电器修理部、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等岗位安置失业人员;另一方面要主动与社区内外企事业单位、人才沟通中心、就业服务中心等联系,为下岗失业人员供应岗位。三是依托街道社区平台,并在市就业服务中心的支持下,为困难对象供应特地的帮助和便捷的服务;四是要帮助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加强对政策的宣扬说明,使下岗失业人员对政策能精确把握,很好运用。 4、加强职业培训,增加就业实力。通过调查,我们发觉社区内有相当一部分人因技能单一、年龄偏大
11、、文化偏低,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而无法实现就业。为解决这一问题,今后我们将实行自办、联办、定向、非定向等多种培训形式,对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供应免费技能培训。如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将会同上级劳动保障部门、职业学校等单位联手,开办电脑、家电修理、烹饪等各方面的实际操作技能培训班,帮助下岗失业人员提高生产、生活技能,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率。同时, 我们还将与辖区内有用工意向的单位建立挂钩制度,对下岗失业人员实行定向培训,解决再就业问题。另外,我们还将主动争取社区单位对就业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建立了社区单位就业联谊会,并把服务功能不断向辖区外延长。 做好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是最关键的因素。要严把用人关,制定详细措施,保证从聘请到运用各个环节形成制度。要把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素养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城市为单位,大力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让全部的工作人员都了解再就业救济和开展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社会化的措施,都驾驭动态管理和统计的方法,都知晓政府促进再就业的政策。要在各地树立一批好的工作典型,推广一系列好的工作方式,通过典型引路,带动全体工作人员素养提高。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