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罗马伦理思想的现代转化及启示-陈越骅.docx
《古希腊罗马伦理思想的现代转化及启示-陈越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希腊罗马伦理思想的现代转化及启示-陈越骅.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希腊罗马伦理思想的现代转化及启示陈越骅1王晓朝21. 浙江大学哲学系2. 清华大学哲学系摘要:作为古代文化遗产的古希腊罗马伦理思想在现代学术语境中遭遇了伦理内涵合理性以及阐释方法合法性的困境。随着伦理理论回应道德实践的呼声日益增强,古典伦理又作为重要的思想资源复归,在古今对照视野中成为伦理学方法进步性的检验依据,在伦理类型学中成为美德伦理运动的原型。对古希腊罗马伦理思想进行转化研究必须具有文本与历史语境的基础,需要在相关学科群的协作下弥补文献、论证逻辑、命题合理性、道德生活世界、社会与个人历史、思想发展阶段等的支撑性知识的缺失。以此为鉴,运用跨文化视野下的发生学方法,梳理源流、重建谱系,将有
2、助于加深认识中西古代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进而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伦理资源,促进文明传统对话,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探索伦理共识基础。关键词:古希腊罗马伦理思想;跨文化视野;发生学方法;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B02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4CZJ001)阶段性成果; 专辑:社会科学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专题:伦理学 分类号:B82-091古代伦理思想史的编撰并非史料的简单堆砌, 往往是作者基于特定哲学视野、凝聚当代伦理问题意识、运用合适的方法论、采用同行认可的写作规范最终形成的智力成果。研究者无时无刻不在思想与文本之间进行着复杂的协调, 进行着主动的思想创造活动
3、。为何论述某位思想家而忽略另外一些思想家、为何重点阐述某些伦理命题而对别的问题一笔带过、为何赞同某些学者的文本阐释而反对另一些学者的文本阐释等问题, 很大程度上受限于编撰者的学术范式认同和方法论抉择。学术共同体主流的学术范式提供了思想转化的现代学术话语体系, 而具体研究采用的方法论则提供了思想转化的内在机理和呈现角度。贯穿整个思想转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古代伦理思想具有什么现代价值?作为经典伦理思想类型, 古希腊罗马伦理思想的现代命运还将我们引向更宏大的主题:传统伦理思想如何进行现代转化与跨文化交流。毋庸置疑, 近百年来, 中国学者在古希腊罗马伦理思想的史料整理、研究译介和基础解读等知识储备方
4、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与长足进展。(1)每一代研究者必须以恰当的哲学思考与伦理学方法不断激活古代伦理文本里蕴含的思想, 并回答人类伦理生活面对的根本问题。我们认为中外学者在哲学史研究方法论的交流已经比较充分, 诸种方法皆可为我所用。然而, 立足百年而展望前景, 我们逐渐沉淀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旨趣与学术传统, 已经踏上了研究范式和方法论层面的自觉反思新阶段。(2)概言之, 中国研究者对核心问题的解答需要在两个基础层面有新的突破:一个是理论性的, 即凝练自觉的方法论意识, 让古代伦理思想以有生命力的形态在跨文化土壤上重新展开;一个是文本性的, 即夯实古代伦理思想的文献载体与历史语境研究。两者并非截然有别,
5、 而是互相敞开又互为支撑的。古希腊罗马伦理思想具有类型学上的统一性, 本身经历了漫长的跨文化传播的历史, 中国学者完全具有对其进行跨文化转化的理论基础和学术能力。本文首先将择要梳理古希腊罗马伦理思想传统现代转化的历史图谱, 揭示这个过程中遭遇的困境及其根源, 探讨代表性学者重拾古典价值并进行现代转化的学术发展轨迹。这也将有助于我们破除对古希腊罗马伦理思想研究仅是故纸堆整理的刻板印象, 思考方法论的理论发展线索与创新的可能。其次, 我们将分类叙述古代伦理研究开辟跨学科研究空间并受其反哺的前沿进展, 阐明文献与历史语境研究的突破方向。最后我们基于上述研究, 本文将总结对传统伦理思想返本开新的有效模
6、式与方法。我们认为, 研究者需要具备跨文化的视野, 在相关学科群的支撑下, 运用发生学的方法, 从历史语境、文本、观念、命题、学理等层面系统把握古典伦理思想的发生、发展与演变过程, 重塑其源起的主要原因、发展的基本阶段, 从中挖掘现代道德建设可资利用的伦理资源。一、西方古代伦理思想的现代困境古希腊伦理思想在荷马史诗中就已有生动的体现。古希腊伦理思想是古希腊伦理学得以建立的思想资源和基础, 后者是对前者的系统总结和理论反思。古希腊哲学家普遍重视伦理研究, 而其中又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传承性的论述为伦理学发展的高峰。随后, 希腊伦理思想在希腊化时期随着希腊文化的扩散而影响了地中海文化
7、圈的诸民族文化及其道德观念, 最终被拉丁罗马文化所吸收, 形成了特定的“希腊罗马伦理思想” (Greco-Roman Ethics) 的谱系形态。(1)在这个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 学派百家争鸣、思想家人才迭出, 但他们共享了一套相对固定的伦理思想核心概念与论辩方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概念源于希腊语的 (对应拉丁语virtus, 英语译为virtue, 中文译为“美德”或“德性”) , 在伦理思想中特指人拥有的优秀品质。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指出的, 最主要的四美德有:正义、节制、智慧、勇敢, 它们之上的最高统一者是“至善”。罗马哲学的代表西塞罗抓住希腊伦理学的核心问题, 把政治责任与公民义务当作首
8、要的美德, 发展了适合罗马共和国的伦理思想, 重整了适应主流文化发展的道德准则。这一时期占据主流地位的伦理思想因此被称为“美德伦理学”。(2)这种伦理学类型带有很强的目的论色彩, 伦理行为的目的是善, 其最终目标是至善, 或者具体为人的“幸福” (eudaimonia) 。美德往往被认为是幸福的必要条件, 所以古希腊罗马伦理思想又被称为“幸福主义”。(3)相对而言, 中世纪的伦理思想以“信仰”、“恩典”、“拯救”等一系列宗教概念为核心, 将超然的上帝作为伦理基础, 虽然也保留了“美德”的概念, 但却是一套范式已经转变了的伦理思想体系。近现代的西方伦理思想的特质比较集中表现在“效果论”和“义务论
9、”两条线索上, 关注人的行为或者结果而不是人的品质, 呈现了古今差异的景象。在20世纪中叶, 部分欧美伦理学者发起了“美德伦理学”等思想运动, 倡导重拾古代伦理传统。他们针对近现代以道德规则和伦理行为为本位的伦理思想, 提出重新将伦理研究重心转向人的道德心理、道德修养和道德生活, 因而更加亲近古典伦理。伦理思想在不同时期之间存在继承、批判与扬弃的关系, 相同的术语在不同哲学体系、历史时期、范式框架之中具有核心共性又演化为不同的概念家族。因此, 我们不能把外形相似的术语等而视之, 而要对术语背后的伦理内涵、范式基础和方法论依据加以梳理和辨析。古希腊罗马伦理思想是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古希腊罗马伦
10、理思想并不是简单地被新的伦理文化取代, 而是在跨文化的冲突与调和的过程中, 不断转化和生成新型的伦理文化, 并且这个转化的过程持续至今。古希腊罗马伦理思想是解读现代伦理的重要钥匙。它为后续许多文明传统提供了一套堪称文明底色的原初伦理概念和基本道德原则。它当然也是西方伦理文化的根源, 不仅在中世纪被基督教伦理吸收和转化, 在文艺复兴时期乃至现代启蒙思想家那里更成为文化更新的重要来源。以古为师的历史回响, 我们可以在黑格尔著名的论断中找到, 他说“到了希腊人那里, 我们马上便感觉到仿佛置身于自己的家里一样, 因为我们已经到了精神的园地”。(1)现代社会的兴起同时也带来了对古典与传统的批判, 令人们
11、开始走出了盲目崇古的理想乡, 向着历史进步主义的方向前行, 古希腊罗马伦理思想 (以下根据语境简称“古典伦理”) 在新的知识结构中遭遇了困境, 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伦理内涵的合理性以及诠释方法的合法性。曾经担任古典学教授的尼采是古典文化的推崇者, 但他也从文化批判视角预示了西方古典伦理思想的现代危机。当他提出“重估一切价值”的时候, 在批判基督教伦理的同时也把古典伦理拉下了文化的祭坛。一方面, 他认为伦理思想植根于民族神话的土壤, 因此移植外国神话 (也包括古希腊罗马的民族神话) 是不可能的, 甚至必须把曾经的“苏格拉底亚历山大里亚罗马”伦理传统排除在外。(2)他批判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
12、德乃至西塞罗所传承的伦理思想主流, 认为他们代表的是将道德做理性化处理的“日神”精神, 理由是这种做法毁灭了作为本民族伦理土壤的神话氛围, 导致民族生命力的枯萎。另一方面, 尼采相信复兴希腊的古风是最终实现德国的民族精神更新的必由之路。他所提出伦理重建的药方是“酒神”精神。这是他个人对希腊秘仪文化 (而不是伦理思想内涵) 的现代提炼, 也是重估古希腊罗马伦理价值得出的反传统结论。我们可以据此推论, 他反对的是失去生活根源的古典伦理内容, 推崇的是古典的民族伦理精神。民族伦理精神的更新需要回到本民族的历史根源, 不能将活生生的道德实践过度理论化, 也不能生硬地移植伦理观念。道德的起源只能在人本身
13、及其历史中寻找。进化论思想成为了尼采反叛传统的有力武器。基督教与古典伦理用神性起源为道德赋权, 其理路是从神到人, 但现在新的科学事实却要求伦理思想在解释道德起源问题时必须阐释从自然动物到人的发生理路。(3)具体的道德观念主要是人类的自我建构, 因此受到历史的路径积累的约束, 脱离开历史的伦理思想只不过是空中楼阁。另一种批判古典伦理的理由是它失却了指导现代生活的理论有效性, 典型例子来自杜威。他认为, 诸多希腊伦理思想流派的任务以及理论有效性来源都是寻找一个终极合理的基础和目的, 从而古典的道德和社会价值是建立在形而上学基础上的。古典伦理总认为只有内在善 (目的) 才有真正的价值。但是不仅学派
14、之间的至善学说相互矛盾, 而且诸多“自然善”与“道德善”在具体场景中相互冲突, 彼此缺乏共同认可的价值排序标准。这种用同一个至善理论处理诸多道德情景的做法在现代生活中显得笨拙而荒唐。相反, 杜威提出只能在具体事情和情景才能实现道德目的, 在生活本身才能获得各种善。所谓人的生活是一个包含各种目标和行动的整体。杜威因此声称, 只要生活是有价值的, 与日常生活有关的道德目的就都是有价值的。在古典伦理中被轻视的世俗生活 (特别是经济生活) 是人的整个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就不再只具有工具的价值, 而是具有内在价值。杜威认为, 古典伦理思想忽略具体和特殊的道德场景, 既不合理也失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可行性
15、。(1)在古典范式中, 伦理学与自然哲学是相对分离的。相反, 杜威认为, 只要有益于认识和救治具体的人类苦难, 科学就不仅是道德的, 而且是道德科学的方法和道德研究的一部分。他进而呼吁:“科学意识与人的价值意识完全结合起来”。这种伦理认知的新情况无疑是与科学在现代社会的巨大影响有关。(2)相对之下, 古典伦理缺乏对个体特殊性的关怀, 也轻视了道德实践的外在条件。如果说, 尼采还寄希望以古典伦理精神对受了基督教洗礼的现代伦理起更新作用, 到了杜威那里古典伦理就是要被改造的旧体系。在哲学学科内部古典伦理的命运则更加严峻。20世纪英美哲学系的主流是分析哲学, 古典学系才是古希腊罗马思想研究的重镇。古
16、代伦理的哲学研究者采用逻辑和重建论证有效性的分析方法检验文本的道德语言, 基本只关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仅把古代语言当作工具, 忽略综合性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古典学保留了古典伦理作为古风的历史价值, 近数十年来为古代哲学研究持续提供了历史语境方面的知识和人才支持。(3)然而, 语言与逻辑分析方法已经渗透到英美哲学传统的各个领域, 也形塑了古典伦理思想研究的主流研究范式。甚至有的学者认为古典伦理思想其实无关现代意义上的“道德”, 对于现代伦理理论的建构并无关系。(4)分析方法确实丰富了我们对古典伦理命题论证形式和有效性的认识, 但他们往往并不考虑其历史语境, 许多与形而上学紧密关联的伦理命题被认
17、为是伪命题或者无意义。一方面, 分析伦理学将古典伦理命题与对应的现代伦理命题等而视之, 因此, 古人与今人被认为可以在一个层次上就某些问题进行平等对话, 从而得出一些可以运用到日常伦理的结论。这当然也是分析方法在学术上具有吸引力的一个方面。(1)另一方面, 古典伦理的形而上学内容遭到批判。例如, 摩尔批评古代诸多伦理思想在“善” (Good) 的定义上都犯了“自然主义的谬误”。摩尔解释说, 首先“善”是不可定义的、最单纯的概念, 其次只有自然事物存在, 概念的善不能够是某种存在的自然事物。从柏拉图时代开始的“形而上的伦理学”总是假设“至善”具有实体性的存在, 并且总是运用没有任何现实所指的形而
18、上学语言, 因此是错误的。(2)他实际上指出了古典伦理思想混淆了“事实”与“价值”或者“是”与“应当”。普里查德更是表达了对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失望, 认为道德行为源于对义务的道德直觉而不是因为欲求某种美德, 因此美德概念无法成为道德哲学的基础。(3)黑尔在道德语言中定义伦理学为“道德语言的逻辑研究”。(4)在这种理论态势下, 古代伦理文本就只剩下道德语言分析的哲学价值。分析伦理学范式中, 古典伦理思想主要的现代价值是提供了哲学分析的材料, 其厚重的历史感被压平。西方现代伦理思想中常用的基本伦理概念都有一段复杂的演变史, 分析伦理学家虽然可能意识到这一点, 但他们更倾向于做清除含混性的“语言治疗
19、”工作。他们认为古典伦理命题并非自然语言表面上看上去那么直接, 而是在底下潜藏着真正的逻辑结构, 需要运用正确的分析方式和逻辑符号将其揭露出来。例如他们分析古代伦理词语的各种前提和使用条件, 力图使得该词的意义和用法清晰和一致, 重建古代伦理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评价逻辑论证是强还是弱, 揭示理论系统的逻辑完备性等等。他们相信能够被叙说的东西都能够被清楚地阐释, 其中不存在任何神秘之处。(5)这种进路主要关注的是如何让传统思想在分析哲学的主流中得到关注, 而不是为了传统本身。分析方法以“元伦理学”的形态对古典伦理思想进行合理性审判, 但这种做法越来越受到质疑。例如, 道德语言的形式并不能代替规
20、范伦理的内容, 因此分析伦理学往往被批评缺少针对现实和具体道德问题的说服力和批判力。有分析伦理学家反思并坦言:分析方法的长处是理论, 它应该提醒我们关注细节, 而不是用理论令人们对伦理思想望而却步, 因为道德考虑并非单纯的理论思考, 而是与人类复杂的生存体验联系在一起。(1)不可否认的是, 分析法至今仍然是英美古代伦理思想研究的基本技术手段。总之, 在过去百年的知识氛围中, 人们对古代道德谱系和传统伦理价值的理解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随着现代生活与学科范式的演变而不断重塑。当古典伦理以现代学术话语的面貌呈现, 研究者必须对方法论与伦理思想史编撰的哲学基础有自觉认识, 否则失察了过去以及进行中的
21、范式转换, 就会混淆不同范式间的问题意识和讨论语境, 最终容易陷入时代错误、意义混乱甚至价值虚无的境地。古代文本的体量已经基本固定, 传统伦理的现代价值的重估更重要的是阐释范式的转型, 具体来说必须依靠方法论及具体研究进路的持续创新。古典价值的危机往往不是简单抛弃的信号, 而是指出了伦理思想变革的方向, 从而实质上对传统的批判也是其现代转化的一部分。二、方法论与古典道德谱系的学术重塑西方道德理论具有一种从日常道德判断反思道德原则的方法论特质, 而且人们常将运用理性追问伦理普遍性原则的方法归诸苏格拉底。这种历史根源性连贯古今并使得西方道德谱系有别于其他文化的道德谱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面对越
22、来越尖锐与复杂的现实伦理困惑, 主流分析伦理学的失声越来越令人失望, 越来越多的伦理学家呼吁伦理学要“回归生活”。于是, 找回失落的古典伦理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选择, 既因为它具备文化根源的亲切感, 又因为它在道德生活方面凝结了丰富经验。古典伦理思想作为重要的思想资源在现代伦理救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这种背景下, 古典价值的现代转化主要表现为三种模式。1.“古今对照”模式。古今道德理性精神的一致性, 让本原性的古典伦理成为检验伦理学方法进步性的历史坐标。现代伦理学家西季威克的伦理学史纲在为英语世界读者建立伦理思想叙述脉络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而他本人的方法论深受希腊伦理思想影响。古希腊罗马伦
23、理思想被看作西方伦理思想三大时段的第一段, 并且内部也存在萌芽、发展和成熟等的发生过程。(2)西季威克具备深厚的古典学训练, 他以“幸福美德”伦理为讨论起点, 能够熟练地引用和分析代表性的古代伦理思想。但他不无敏锐地指出了古今伦理思想存在巨大差异, 他说, “伦理学时而被看作对真正的道德法则或行为的合理准则的一种研究, 时而又被看作对人类合理行为的终极目的即人的善或真正的善的本质及获得此种终极目的的方法的一种研究。”古代伦理使用普遍的类属概念, 如“善”, 而现代则用特殊的概念例如“正当性”对行为作道德判断。这两种伦理范式的矛盾把他引向了人如何进行伦理思考的道德推理过程研究, 即他称之为确证道
24、德行为合理性的“伦理学方法”。他称赞亚里士多德代表了古希腊伦理的成熟阶段, 并引以为自己方法论的来源。亚里士多德运用了“苏格拉底诘问法”, 在对古希腊道德常识做细致比较和建构一致性的基础上提出伦理反思。(1)但这种方法在伦理学上是“二阶”的, 是对人们实践理性的原则作思辨性分析, 而不是阐述人们进行道德判断的共识性原则本身。这两个层次落实到日常道德生活却是冲突的, 不可能同时进行, 因为人的道德意识需要更加直接明确的依据。(2)从西季威克的例子我们可看到古典伦理方法论的现代复兴带来了两种潜在张力, 一是元伦理的方法论兴趣, 二是对古代伦理价值的历史根源感。伦理思想的“古今对照”之所以可能, 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希腊 罗马 伦理 思想 现代 转化 启示 陈越骅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