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绪论ppt课件.ppt
《环境卫生学绪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卫生学绪论ppt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3一、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一、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一)环境卫生学的定义(一)环境卫生学的定义 是研究与人生活密切相关的是研究与人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和自然环境和生活居住环境生活居住环境( (含公共场所含公共场所) )与人群健康的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有利环境因素和控制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有利环境因素和控制不利环境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以不利环境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以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学科。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学科。4 环境毒理学
2、环境毒理学 环境流行病学环境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环境卫生学 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 环境基因组学环境基因组学5(二)(二)环境卫生学研究的环境卫生学研究的对象对象 1. 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及基本任务及基本任务: 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其基本任务就是阐明环境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其基本任务就是阐明环境与机体的相互作用。 2. 2.环境的概念环境的概念 指指围绕在人类周围的立体空间和其中围绕在人类周围的立体空间和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存、发展和繁衍发展和繁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的各种因素的总和。6(1)分类)分类原生环境原生环
3、境(primary environment): 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由于自然的因素引起生态系影响的环境。由于自然的因素引起生态系统破坏,称原生环境问题或第一环境问题。统破坏,称原生环境问题或第一环境问题。次生环境(次生环境(secondary environment): 人为活动影响下所形成的环境。由于人人为活动影响下所形成的环境。由于人为活动引起环境污染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称为活动引起环境污染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称次生环境问题或第二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或第二环境问题。7(2)环境构成)环境构成 环境介质环境介质(environmental
4、 media) : 指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条件,通常以指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条件,通常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物质形态存在,能够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物质形态存在,能够容纳和运载各种环境因素,包括大气、水、容纳和运载各种环境因素,包括大气、水、土壤和所有生物体。土壤和所有生物体。8l 地球表面不存在单一环境介质;地球表面不存在单一环境介质;l 三种形态的环境介质可以相互转化,其中三种形态的环境介质可以相互转化,其中的物质也可相互迁移;的物质也可相互迁移; l 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影响是多种环境介质共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影响是多种环境介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同作用的结果。l 环境介质具有维持自身稳定状态的特
5、性环境介质具有维持自身稳定状态的特性。9生产废渣生产废渣生活垃圾生活垃圾肥料肥料农药农药农作物农作物畜产品畜产品大大 气气生产废气生产废气雨水雨水 土土 壤壤生产生活生产生活废水废水江、河、湖、海水江、河、湖、海水人及陆生生物人及陆生生物水栖生物水栖生物10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s) ) 被环境介质容纳、转运的各种成分或参与被环境介质容纳、转运的各种成分或参与环境介质组成的各种无机和有机成分。包括:环境介质组成的各种无机和有机成分。包括:l 物理性因素:小气候、噪声、物理性因素:小气候、噪声、 电离、电离、 非电离辐射、空气离子等。非电离辐射、空气离子等
6、。l 化学性因素:化学致癌物、内分泌干扰物、化学性因素:化学致癌物、内分泌干扰物、 化学致畸物及神经毒物、化学致畸物及神经毒物、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l 生物性因素:环境中细菌、真菌、病毒、生物性因素:环境中细菌、真菌、病毒、 寄生虫和变应原等。寄生虫和变应原等。 11(三)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三)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 1. 1. 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基础研究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基础研究环境机体(基因)相互作用的表型变化环境机体(基因)相互作用的表型变化环境因素环境因素特定的基因靶特定的基因靶基因表达谱和表达程度的变化基因表达谱和表达程度的变化细胞、器官、整体水平上的某些特征性改
7、变细胞、器官、整体水平上的某些特征性改变12(1 1)细胞水平:细胞水平: 细胞的功能和行为、信息的传递和调控细胞的功能和行为、信息的传递和调控转化等。转化等。 (2 2)蛋白质水平:蛋白质水平: 应激蛋白的形成、蛋白质的功能、代谢应激蛋白的形成、蛋白质的功能、代谢酶的多态性等。酶的多态性等。 (3 3)基因水平:基因水平: 基因的应答、损伤、修复和调控及基因基因的应答、损伤、修复和调控及基因多态性等。多态性等。 132. 2. 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的确认性研究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的确认性研究环境因素环境因素 机体机体 不同的生物学效应不同的生物学效应 有益于健康有益于健康 对健康有害对健康有害
8、及早发现生物标志物及早发现生物标志物14(1 1)研究单)研究单因素的作用和多因素的联合作用。因素的作用和多因素的联合作用。(2 2)环境有害因素的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环境有害因素的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3 3)揭示)揭示环境有害因素早期危害和远期效应。环境有害因素早期危害和远期效应。(4 4)既重视当前明显的危害同时警惕其潜在既重视当前明显的危害同时警惕其潜在的威胁。的威胁。(5 5)及时发现机体接触污染物的生物标志,)及时发现机体接触污染物的生物标志,并组合建立环境因素对健康危害的预警系统。并组合建立环境因素对健康危害的预警系统。15【生物标志物【生物标志物(biomarker)】 指生物
9、体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指生物体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生理、生化、免疫和遗传等多功能、多系统生理、生化、免疫和遗传等多功能、多系统改变的指示物。改变的指示物。v 暴露生物标志(暴露生物标志(biomarker of exposure)v 效应生物标志(效应生物标志(biomarker of effect)v 易感生物标志(易感生物标志(biomarker of susceptibility) 16 3 3. . 创建创建、研制和引进新技术和新方法研制和引进新技术和新方法(1 1)环境因素对机体的基因、蛋白质及细胞)环境因素对机体的基因、蛋白质及细胞结构与功能作用的判明。结构与功能作用的
10、判明。(2 2)建立环境污染物对健康危害的预警体系。)建立环境污染物对健康危害的预警体系。(3 3)寻找内外环境中环境污染物和致病菌的寻找内外环境中环境污染物和致病菌的灵敏准确的检测的方法。灵敏准确的检测的方法。(4 4)借助学科间的交叉和渗透,用现代细胞借助学科间的交叉和渗透,用现代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新技术发展环境分子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新技术发展环境分子流行病学。174 4. .研究环境卫生监督体系的理论依据研究环境卫生监督体系的理论依据 环境卫生监督属于卫生行政执法范畴。是环境卫生监督属于卫生行政执法范畴。是依法对企业、事业单位、生产经营单位或个人依法对企业、事业单位、生产经营单位或个人
11、贯彻执行国家环境卫生法律法规、条例和标准贯彻执行国家环境卫生法律法规、条例和标准等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的行政管理或行政执法等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的行政管理或行政执法过程。过程。 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即环境卫生法律,即环境卫生法律法律和卫生标准,是实施环境卫生监督的前提。法律和卫生标准,是实施环境卫生监督的前提。18二、环境卫生学的发展二、环境卫生学的发展(一)发展简史(一)发展简史古代人民对生活环境与健康的朴素认识古代人民对生活环境与健康的朴素认识环境卫生学科的建立,但发展缓慢环境卫生学科的建立,但发展缓慢环境卫生工作的蓬勃发展时期环境卫生工作的蓬勃发展时期环境卫生学的进一步发展
12、的新机遇和挑战环境卫生学的进一步发展的新机遇和挑战 19(二)(二) 环境卫生学研究方法的发展环境卫生学研究方法的发展1. 1. 生物性因素生物性因素化学性和物理性因素研究。化学性和物理性因素研究。2. 2. 单纯环境因素监测单纯环境因素监测与人群健康相结合与人群健康相结合3.3.宏观流行病学调查宏观流行病学调查 宏观调查与微观研究宏观调查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相结合 4. 4. 从单因素研究从单因素研究多因素联合作用研究多因素联合作用研究5. 5. 系统器官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亚细胞、生化亚细胞、生化蛋白质、大分子蛋白质、大分子20环境基因组计划环境基因组计划环境应答基因多态性和功能研究环境应
13、答基因多态性和功能研究基因基因- -环境相互作用环境相互作用污染物的毒作用机制污染物的毒作用机制21(三)环境卫生学新机遇生命科学的发展(三)环境卫生学新机遇生命科学的发展 生命科学的发展,使环境卫生学研究迅生命科学的发展,使环境卫生学研究迅速进入蛋白质速进入蛋白质基因水平时代。基因水平时代。 (1 1)分子生物学标志的建立和应用;)分子生物学标志的建立和应用;(2 2)环境基因组计划(环境基因组计划(EGP)的启动和环境的启动和环境基因组的研究;基因组的研究; (3 3)毒物基因组学与基因流行病学对环境毒物基因组学与基因流行病学对环境毒理学和环境流行病学的研究带来前所未有的毒理学和环境流行病
14、学的研究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变革。 22三、我国环境卫生工作的主要成就三、我国环境卫生工作的主要成就(一)(一) 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显著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显著改善1. 城乡爱国卫生运动,创建卫生城市,除害灭城乡爱国卫生运动,创建卫生城市,除害灭菌和农村的菌和农村的“两管、五改两管、五改”活动等。活动等。2. 城市全部实现集中式供水,生活饮用水合格城市全部实现集中式供水,生活饮用水合格率达率达95以上。农村以上。农村70以上人口用上了清以上人口用上了清洁卫生饮用水,集中式供水普及率达洁卫生饮用水,集中式供水普及率达45。3. 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近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近22m2。农村人均居农村人
15、均居住面积达住面积达26.5m2。23(二)(二) 开展了大量环境卫生监测监督工作开展了大量环境卫生监测监督工作5050年代:几大城市大气污染调查监测;各省、年代:几大城市大气污染调查监测;各省、 市卫生防疫站根据国家颁布的生市卫生防疫站根据国家颁布的生 活饮用水卫生规程,进行城镇活饮用水卫生规程,进行城镇 集中式供水的经常性卫生监督工作。集中式供水的经常性卫生监督工作。6060年代:完成对全国年代:完成对全国200200多条河流、湖泊、多条河流、湖泊、 水库的调查监测工作。水库的调查监测工作。247070年代:参加全球环境监测系统的大气监测年代:参加全球环境监测系统的大气监测 和水质监测工作
16、。和水质监测工作。8080年代:卫生部颁发全国环境卫生监测站年代:卫生部颁发全国环境卫生监测站 暂行条例。同时我国参加了暂行条例。同时我国参加了WHO 组织的对全球人体中有机氯、铅、组织的对全球人体中有机氯、铅、 镉等有害物质的系统监测工作。镉等有害物质的系统监测工作。9090年代:采用统一监测方案,在全国年代:采用统一监测方案,在全国1010 以上的县开展了农村饮水卫生监测。以上的县开展了农村饮水卫生监测。25(三)(三) 环境污染健康效应研究环境污染健康效应研究 1. 大气污染与健康大气污染与健康 卫生部曾组织全国卫生部曾组织全国60多家卫生防疫机构、多家卫生防疫机构、科研单位和医学院校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 卫生学 绪论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