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二数学教学计划锦集六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二数学教学计划锦集六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高二数学教学计划锦集六篇高二数学教学安排锦集六篇光阴快速,一挤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此时此刻须要制定一个具体的安排了。信任很多人会觉得安排很难写?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高二数学教学安排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二数学教学安排 篇1一、指导思想:贯彻教化部的有关教化教学安排,在学校、年级组的干脆领导下,仔细执行学校的各项教化教学制度和要求,仔细完成各项任务。教学的宗旨是使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学问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看法、价值观和一般实力等方面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受益奠定良好的基础。
2、二.学情分析:上学期期末考学生的数学成果相对于高一期末考有进步,但还不是很志向,理科生数学学习的难度本学期将增大,加上学业水平考试,所以本学期学生面临的压力将更大,任务艰难。三.教学目的任务要求分析: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数学选修2-2,2-3和学考复习。(1)仔细把握“标准”的教学要求。(2)通过建立相关学问的联系,渗透“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3)关注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4)把握学考大纲复习标准四、主要措施1.明确一个观念:高考好才是真的好。平常不好高考确定不好,但平常红旗飘飘高考时未必红旗不倒。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在照看到学生实际的前提下起点要高,留意培育后劲,从整体上把握好的自己
3、的教学。2.以老师的细心备课与充溢激情的教学,换取学生学习高效率。 3.将学校和教研组支配的有关工作落到实处。高二数学教学安排 篇2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一般中学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必修3(苏教版)中 “3.4互斥事务”第1课时。教材既介绍计算概率的两种简洁模型古典概型、几何概型,起先学习求解困难事务的概率。对困难事务的概率的计算,就须要分析困难事务与基本领件间的关系,以及困难事务发生的概率与基本领件发生的概率间的关系,为此,教材引入互斥事务、对立事务概念,从中渗透化繁为简的指导思想。本节内容在高考考试说明要求为A级。二、学生学习状况分析针对本校提倡的“先学后批自纠点评反思”教学流
4、程,学生在充分预习的状况下对教学案中的“自学质疑”板块已有较好的把握,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完成其中问题,但仍有部分学生对互斥事务、对立事务、基本领件三者概念产生混淆,对古典概型、几何概型的应用不太娴熟,对问题的情境的理解不够到位,分类探讨、正难则反的数学思想还没得到深度认同。三、设计思想本节课是在新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结合市教化局提倡的“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结合自身“学问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的设计思路绽开的,与以往稍有不同的是突出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地位,老师主要发挥引导、评价及完善功能。整个过程为学生供应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探讨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决疑难问题的尝
5、试活动,在学问巩固和敏捷运用的过程中,逐步培育学生发觉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和创建性思维的实力。四、设计思路(1)从时间安排上来说,首先由学生回答课件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占用10分钟,接着有15分钟的精彩展示,由学生依据课前板书的内容绽开讲解沟通,然后借助导学案的巩固题、变题进行探讨占用15分钟,最终有5分钟的课堂小结。(2)从教学支配上来说,上课前,学案学生提前完成,老师刚好批阅初步了解学情状况;课堂上,学生精彩展示细致书写并配以适当讲解达到自己说的出,大家听得懂,接着,供应变题让全体学生主动解答达到刚好巩固升华的目的,接着学生完成本课时的巩固案,最终,让学生作出课堂反思总结。(3)从内
6、容支配上来说,分三大块:第一块,问题情景(课件);其次块,沟通展示(预习案);第三块,巩固提高(巩固案、变题)。五、教学目标1. 了解互斥事务及对立事务的概念;2. 能推断两个事务是否是互斥事务还是对立事务;3. 了解两个互斥事务概率的计算公式;4. 留意学生思维习惯的培育,在顺向思维受阻时,转而逆向思维;5. 通过学生“自学、互学、群学”培育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的良好品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六、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互斥事务和对立事务概率的应用;教学难点:互斥事务和对立事务概念的理解;教学打算:学案、巩固案、多媒体课件、遥控激光笔。七、教学过程设计(一) 课前:学生完成预学案,老师
7、刚好批阅设计意图 数学教学立足于问题处理,一方面,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充分思索不仅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而且能够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从而达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老师能够通过教学案批阅反馈的信息,很好地了解学生对学问的驾驭状况,抓住学生的难点和疑点,从而提高课堂讲解的实效性。师生活动 老师:由课代表转发教学案(教学案另补附上)学生:独立完成预学案部分,并刚好上交(自学)老师:刚好批阅,做好反馈后返还学生学生:领取教学案,相互探讨做好订正(互学、群学)学情预设 学生通过“自学、互学、群学”后,主要会有如下疑难问题:(1)沟通展示中第1题,学生对互斥事务和对立事务的概念的把握不够精确.(2
8、)沟通展示中第2题,学生在正面分析问题时分类的状况较多,尝试可以通过逆向思维解决,从而避开分类,渗透“正难则反”的数学思想.(3)沟通展示中第3题,学生在将困难事务通过基本领件表示时有肯定的难度,还有解答时的规范性有待加强.(二) 课堂:老师设计问题串,学生互动沟通设计意图 “学问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一组好的问题将学生带入到一种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课堂上迸发出才智的火花.师生活动 老师:问题1.设置问题情景,一次考试中,一位学生能否既为良又为优? 学生:老师:问题2.那么这位同学体育成果为“优良”(优或良)的概率是多少? 学生:老师:问题3.尝试抽象出互斥
9、事务的概念及概率的求解公式?学生:老师:问题4.在两个互斥事务中,假如必有一个发生,则两者的关系如何?学生:老师:引导学生找出互斥事务、对立事务的关系并加以总结.(三)课堂:学生精彩展示,老师实时点评设计意图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忱和学生的内驱力是老师的艺术所在。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与大家共享,在沟通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念,达到让学生不仅会写而且会说,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老师把自身的角色转换到听众的位置并适时加以点拨引导,形成一种师生同等、共同进步的和谐局面。师生活动 老师:依据学生板演内容,学生有序讲解。学生:老师:问题1:口述互斥事务、对立事务、基
10、本领件的概念,并说明三者的关系?学生:老师:问题2:此问题可以从反面这个角度考虑吗,有怎样的效果呢?学生:老师:问题3:比较发觉设置的两个问题,给同学哪些启示?学生:老师:问题4:变题介绍将“4只红球,4只白球中随机取出3只球”,给出的下列事务是对立事务的有哪些?学生:(四)课堂:老师擅长变题,学生见机行事设计意图 教学内容的深度应当逐层推动,留意将学生思维提高到肯定的高度,从而达到才智火花的碰撞。老师能够擅长捕获学生的闪光点,提高学生学习的热忱和动力,使学生体验到胜利的愉悦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主动学习。师生活动 老师:问题1:快速完成巩固案的强化练习,总结课堂所学学问点?学生:老师
11、:问题2:解答概率习题的规范?学生:学情预设 既完成预学案上习题之后,老师发放巩固案供学生解答,主要问题预料如下:(1)矫正反馈中练习题对互斥事务和对立事务学问点的强化.(2)学生对概率解答题的解答规范有所欠缺.(五)课堂:学生自我总结,老师完善补充设计意图 经过习题演练过后,必需形成肯定的思想方法,这样才能将数学学活,学问的升华过程所能达到的高度因人而异,但数学素养的提高可以通过沟通相互弥补。通过学生的总结,不仅培育学生的归纳总结的实力和语言表达实力,而且在师生沟通过程中各取所长,达到“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境界。师生活动 老师:问题1:变题中,分类的状况有哪些?学生:, 老师:.老师:问题2:
12、出现“至多”、“至少”字眼时,经常须要逆向思维?学生:, 学情预设 主要难点如下:(1)学生对问题分类过多时,须要细心思索,要求“不重复,不遗漏”的原则;(2)学生解决问题时习惯正面解决,对逆向思维的把握不准。(六)课后:学生完成巩固案,老师刚好批阅反馈设计意图数学学问的内化是须要一个过程,是经过学生自身的磨合才能得到认同的,经过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能够刚好巩固,达到预期的效果.作业布置 1.巩固案必做题高二数学教学安排 篇3一,教学内容这学期根据教化局教研室的要求,教学任务比较重。选修1-1,第三章导数,依据教研室的安排,应当支配在春节前。鉴于期末考试接近,这一章没有学习,所以这学期的教学内容
13、有以下几个部分:选修1-1 导数,选修1-2,共四章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二,教学策略依据年山东省高考数学(文科)大纲的要求,应刚好调整教学安排,切实重视学生学习的实施,让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的劳动。细心备课,细心指导,针对目标学生不放松,努力使目标学生数学成果有效,主动沟通,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仔细学习框图,学习新课程,应用新课程。第三,详细措施这学期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教学工作:1、注意学习安排指导学习,善用好学案例。注意探讨老师如何说话,就是注意探讨学生如何学习。2.尽量分层次做作业,尤其是加餐,提高尖子生的学习成果。3.特殊留意学生作业的落实,不定时查看学生的集
14、锦和作业本。4.组织单位通过,做好试卷讲评工作。5.主动沟通目标学生的想法和感受高二数学教学安排 篇4一、教材依据本节课是湘教版数学(必修三)其次章解析几何初步其次节1.2直线的方程第一部分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内容。二、教材分析直线方程的点斜式给出了依据已知一个点和斜率求直线方程的方法和途径。在求直线的方程中,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是基本的,直线方程的斜截式、两点式都是由点斜式推出的。从初中代数中的一次函数引入,自然过渡到本节课想要解决的问题求直线方程问题。在引入,过程中要让学生弄清直线与方程的一一对应关系,理解探讨直线可以从探讨方程和方程的特征入手。在推导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时,依据直线这一结论,先猜想确
15、定一条直线的条件,再依据猜想得到的条件求出直线方程。三、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理解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2)能正确利用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公式求直线方程。(3)体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过程与方法:在已知直角坐标系内确定一条直线的几何要素直线上的一点和直线的倾斜角的基础上,通过师生探讨,得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学生通过对比理解“截距”与“距离”的区分。情态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体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进一步培育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数学中普遍存在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等观点,使学生能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四、教学重点重点: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
16、方程。五、教学难点难点: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的应用。要点: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分析描述几何图形。六、教学打算1.教学方法的选择:启发、引导、探讨.创设问题情境,采纳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探究探讨,学生主动参加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活动。2.通过让学生视察、探讨、辨析、画图,亲身实践,调动多感官去体验数学建模的思想;学生要学会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建立起代数问题与几何问题间的亲密联系。为使学生主动参加课堂学习,我主要指导了以下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发觉问题,自己通过视察图像归纳总结,自己评析解题对错,从而提高学生的参加意识和数学
17、表达实力。.分组探讨。七、教学过程问 题师生活动设计意图1、在直线坐标系内确定一条直线,应知道哪些条件?学生回顾,并回答。然后老师指出,直线的方程,就是直线上随意一点的坐标 满意的关系式。使学生在已有学问和阅历的基础上,探究新知。2、直线 经过点 ,且斜率为 。设点 是直线 上的随意一点,请建立 与 之间的关系。学生依据斜率公式,可以得到,当 时, ,即(1)老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赐予关注、引导,使每个学生都能推导出这个方程。培育学生自主探究的实力,并体会直线的方程,就是直线上随意一点的坐标 满意的关系式,从而驾驭依据条件求直线方程的方法。3、(1)过点 ,斜率是 的直线 上的点,其坐标都满意方
18、程(1)吗?学生验证,老师引导。使学生了解方程为直线方程必需满两个条件。(2)坐标满意方程(1)的点都在经过 ,斜率为 的直线 上吗?学生验证,老师引导。然后老师指出方程(1)由直线上肯定点及其斜率确定,所以叫做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简称点斜式.使学生了解方程为直线方程必需满两个条件。4、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能否表示坐标平面上的全部直线呢?学生分组相互探讨,然后说明理由。使学生理解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适用范围。5、(1) 轴所在直线的方程是什么? 轴所在直线的方程是什么?(2)经过点 且平行于 轴(即垂直于 轴)的直线方程是什么?(3)经过点 且平行于 轴(即垂直于 轴)的直线方程是什么?老师学生引导通
19、过画图分析,求得问题的解决。进一步使学生理解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适用范围,驾驭特别直线方程的表示形式。6、例2、例4的教学。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要用点斜式求直线方程应已知那些条件?题目那些条件已经干脆赐予,那些条件还有待已去求。在坐标平面内,要画一条直线可以怎样去画。学会运用点斜式方程解决问题,清晰用点斜式公式求直线方程必需具备的两个条件:(1)一个定点;(2)有斜率。同时驾驭已知直线方程画直线的方法。7、例3的教学。求经过点 ,斜率为 的直线 的方程。学生独立求出直线 的方程:(2)在此基础上,老师给出截距的概念,引导学生分析方程(2)由哪两个条件确定,让学生理解斜截式方程概念的内涵。引入斜截式方
20、程,让学生懂得斜截式方程源于点斜式方程,是点斜式方程的一种特别情形。8、视察方程 ,它的形式具有什么特点?学生探讨,老师刚好赐予评价。深化理解和驾驭斜截式方程的特点?9、直线 在 轴上的截距是什么?学生思索回答,老师评价。使学生理解“截距”与“距离”两个概念的区分。10、你如何从直线方程的角度相识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中 和 的几何意义是什么?你能说出一次函数 图象的特点吗?学生思索、探讨,老师评价、归纳概括。体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11、课堂练习第65页练习第1,2,3题。学生独立完成,老师检查反馈。巩固本节课所学过的学问。12、小结老师引导学生概括:(1)本节课我们学过那些学问
21、点;(2)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3)求一条直线的方程,要知道多少个条件?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学问有一个整体性的相识,了解学问的来龙去脉。13、布置作业:第77页第5题学生课后独立完成。巩固深化八、教学反思直线方程的点斜式给出了依据已知一个点和斜率求直线方程的方法和途径。在求直线的方程中,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是基本的,直线方程的斜截式、两点式都是由点斜式推出的。本节课的基本题形:1、已知直线上一点及直线的倾斜角,求直线的方程并作图;2、已知直线上两点,求直线的方程并作图。教学时应留意让学生明确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驾驭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训练学生求直线方程的书
22、写格式及直线的规范作图。高二数学教学安排 篇5本章是高考命题的主体内容之一,应切实进行全面、深化地复习,并在此基础上,突出解决下述几个问题:(1)等差、等比数列的证明须用定义证明,值得留意的是,若给出一个数列的前 项和 ,则其通项为 若 满意 则通项公式可写成 .(2)数列计算是本章的中心内容,利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 项和公式及其性质娴熟地进行计算,是高考命题重点考查的内容.(3)解答有关数列问题时,常常要运用各种数学思想.擅长运用各种数学思想解答数列题,是我们复习应达到的目标. 函数思想: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都可以看作是 的函数,所以等差等比数列的某些问题可以化为函数
23、问题求解.分类探讨思想: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应分为 及 ;已知 求 时,也要进行分类;整体思想:在解数列问题时,应留意摆脱呆板运用公式求解的思维定势,运用整体思想求解.(4)在解答有关的数列应用题时,要仔细地进行分析,将实际问题抽象化,转化为数学问题,再利用有关数列学问和方法来解决.解答此类应用题是数学实力的综合运用,决不是简洁地仿照和套用所能完成的.特殊留意与年份有关的等比数列的第几项不要弄错.一、基本概念:1、 数列的定义及表示方法:2、 数列的项与项数:3、 有穷数列与无穷数列:4、 递增(减)、摇摆、循环数列:5、 数列的通项公式an:6、 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7、 等差数列、公差d
24、、等差数列的结构:8、 等比数列、公比q、等比数列的结构:二、基本公式:9、一般数列的通项an与前n项和Sn的关系:an=10、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 an=ak+(n-k)d (其中a1为首项、ak为已知的第k项) 当d0时,an是关于n的一次式;当d=0时,an是一个常数。11、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 Sn= Sn=当d0时,Sn是关于n的二次式且常数项为0;当d=0时(a10),Sn=na1是关于n的正比例式。1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an= a1 qn-1 an= ak qn-k(其中a1为首项、ak为已知的第k项,an0)13、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25、当q=1时,Sn=n a1 (是关于n的正比例式);当q1时,Sn= Sn=三、有关等差、等比数列的结论14、等差数列的随意连续m项的和构成的数列Sm、S2m-Sm、S3m-S2m、S4m - S3m、仍为等差数列。15、等差数列中,若m+n=p+q,则16、等比数列中,若m+n=p+q,则17、等比数列的随意连续m项的和构成的数列Sm、S2m-Sm、S3m-S2m、S4m - S3m、仍为等比数列。18、两个等差数列与的和差的数列、仍为等差数列。19、两个等比数列与的积、商、倒数组成的数列、 、 仍为等比数列。20、等差数列的随意等距离的项构成的数列仍为等差数列。21、等比数列的随意等距离的
26、项构成的数列仍为等比数列。22、三个数成等差的设法:a-d,a,a+d;四个数成等差的设法:a-3d,a-d,a+d,a+3d23、三个数成等比的设法:a/q,a,aq;四个数成等比的错误设法:a/q3,a/q,aq,aq324、为等差数列,则 (c0)是等比数列。25、(bn0)是等比数列,则 (c0且c 1) 是等差数列。四、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公式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倒序相加法等。关键是找数列的通项结构。26、分组法求数列的和:如an=2n+3n27、错位相减法求和:如an=(2n-1)2n28、裂项法求和:如an=1/n(n+1)29、倒序相加法求和:30、求数列的最大、最小项
27、的方法: an+1-an= 如an= -2n2+29n-3 an=f(n) 探讨函数f(n)的增减性31、在等差数列 中,有关Sn 的最值问题常用邻项变号法求解:(1)当 0时,满意 的项数m使得 取最大值.(2)当 0时,满意 的项数m使得 取最小值。在解含肯定值的数列最值问题时,留意转化思想的应用。以上就是高二数学学习:高二数学数列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二数学教学安排 篇6一、教学内容与内容解析1.内容:统计,简洁随机抽样,抽签法,随机数表法。2.内容解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中学数学第三册(选修)的第一章“概率与统计”中的“抽样方法”的第一课时:简洁随机抽样.其主要内容是介绍简洁随
28、机抽样的概念以及如何实施简洁随机抽样.数理统计学包括两类问题,一类是如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另一类是如何依据对样本的整理、计算和分析,对总体的状况作出一种推断.可见,抽样方法是数理统计学中的重要内容.简洁随机抽样作为一种简洁的抽样方法,又在其中处于一种特别重要的地位.因此它对于学习后面的其它较困难的抽样方法奠定了基础,同时它强化对概率性质的理解,加深了对概率公式的运用.因此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节课是在学生初中已学习了统计初步学问的基础上,系统学习统计的基本方法,体验统计思想的第一课时.本节课通过结合详细的实际问题情景,使学生相识到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而分析得到
29、简洁随机抽样的定义、常用实施方法.这些活动的实施就是想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或其它学科中提出具有肯定价值的统计问题,初步形成运用统计的思想和方法(用数据说话)来思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本课题为“简洁随机抽样”,主要学习简洁随机抽样的理论与方法.从理论上讲,“简洁”是指抽取的样本为“简洁随机样本”,获得简洁随机样本的抽样方法称为简洁随机抽样.简洁随机抽样要满意以下两个条件:(1)代表性,即要求样本的每个重量Xi与所考察的总体X具有相同的概率分布F(X);(2)独立性,X1,X2,Xn为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也就是说,每个视察结果不影响其它视察结果,也不受其它视察结果的影响.当然在有限总体中,样本的
30、各个视察结果可以是不独立的.在本节课中,要将这些关于随机抽样的理论,用浅显的例子渗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因此,教学的内容应侧重于如何使抽取的数据能代表总体,即抽取的样本要能反映总体的本质特征.要抓住两个特征绽开,要求抽取的样本有代表性,样本的容量要适当,太大没有必要,太小不能反映总体的特征.其次,要体现独立性,在简洁随机抽取时,总体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是相等的,说明这种抽样的方法是独立的.抽取的样本的分布与总体分布相像度越高,样本的代表就越大.这就为后续学习三种抽样方法的形成与评价供应基础.从学问的应用价值来看,重视数学学问的应用和关注人文内涵是新教材的显著特点.丰富的生活实例为学生用数学的
31、眼光看待生活,体验生活即数学的理念,体验用算法思想解决模式化问题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对统计思想和方法的驾驭,增加学生的感性相识.。二、教学目标与目标解析1.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学习统计的意义,了解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和方法.(2)通过实例,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3)理解随机抽样的概念.这里随机抽样的概念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过,但在此处学习正是体现学问的螺旋上升,这里提出的总体、个体和样本的概念应当更加理性.(4)通过实例分析随机抽样应满意的基本条件.作为老师要明确学习随机抽样的主要目的是用样本估计总体,要使所抽取的样本能估计总体,抽取数据的方法要依据对数据的要求而定,方法应当是量身定做的.
32、(5)体会简洁随机抽样的方法.教学过程应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囿于教材依次的限定,结合学生已有的学问结构,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阅历和实力.2.目标解析:教学目标(3)和(4)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我们要建立一种数学的基本思维过程,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常常运用的思维方式。借助学生已有生活常识,形成推理的直观相识;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体验数学的一种基本思维过程,经验人们学习和生活中常常运用的思维活动。教学目标(5)是学生初学时不易达到的目标,教学时要紧密地结合学生熟识的已学过的数学实例和生活实例,是学生体会解决问题时应当关注的要点,体会简洁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简洁随机抽样的方法。三、教学问
33、题诊断分析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简洁随机抽样的定义,抽样方法,各种方法适用状况,及对比难点:简洁随机抽样中的等可能性及简洁随机抽样的特点,随机数表法应用。本节课是学生在义教阶段学习了数据的收集、抽样、总体、个体、样本等统计概念以后,进一步学习统计学问的.这是义教阶段统计学问的发展,因此教学过程不应是一种简洁的重复,也不应停留在对普查与抽样优劣的比较和方法的选择,而应当发展到对抽样进一步思索上,主要应集中的以下四个问题上:(1)为什么要进行随机抽样;(2)什么是随机抽样(数理统计上的随机抽样概念);(3)简洁随机抽样应满意什么样的条件;(4)如何进行简洁随机抽样.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关注数据收集的方
34、法应当由目的与要求所确定的,任何数据的收集都有肯定的目的,数据的抽取是随机的.要更加理性地看待数据收集的方法,要从随机现象本身的规律性来看待数据收集的方法.特殊是要突出简洁随机样本的两个特征.要变更学生仅从形式上来理解简洁随机抽样的问题.在教学中学生可能会产生随机抽样中简洁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的雏形,老师不必进一步明确界定概念,可待后续的学习中进一步完善.如何发觉随机抽样的公允性,也就是“如何去视察,才能发觉规律”。学生可以很顺当地得到几个事实,但是如何去视察,这是学生学习时遇到的第一个教学问题。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之一。教学时,应通过实例,帮助学生总结出视察肯定要有目标,并用详细问题
35、让学生练习进行体会。四、教学支持条件本节课教学支持条件首先是学生已经学习过随机抽样的概念,因此教学可以在此基础上绽开.教材例题的选取都来自于学生的生活阅历,便于学生理解.可以通过投影和计算机,扩展学生收集数据的方法.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及思维发展的特征,在教学中选择问题引导、事例探讨和归纳总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建立同等融洽的互动关系,营造合作沟通的学习氛围.在引导学生进行视察、分析、抽象概括、练习巩固各个环节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增加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五、教学过程设计六、目标检测设计(1)利用随机数表法从40件产品中抽取10件检查。(2)分小组进行社会问题的实际调查,题目自拟。(设计意图:通过训练,巩固本课所学学问,检测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实力;实习作业的设置为了教会学生怎样利用资料进行数学学习,同时让学生了解网络是自主学习和拓展学问面的一个重要平台。这是本节内容的一个提高与拓展。)第25页 共25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