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二物理波粒二象性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二物理波粒二象性知识点总结.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高二物理波粒二象性知识点总结高二物理波粒二象性学问点一、量子论1.创立标记:1900年普朗克在德国的物理年刊上发表论正常光谱能量分布定律的论文,标记着量子论的诞生。2.量子论的主要内容普朗克认为物质的辐射能量并不是无限可分的,其最小的、不行分的能量单元即能量子或称量子,也就是说组成能量的单元是量子。物质的辐射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以量子的整数倍跳动式改变的。3.量子论的发展1905年,爱因斯坦奖量子概念推广到光的传播中,提出了光量子论。1913年,英国物理学家玻尔把量子概念推广到原子内部的能量状态,提出了一种量子化的原子结构模型,丰富了量子论。到1925年左右,量子力学最终建立。二、黑体
2、和黑体辐射1.热辐射现象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要放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并且其辐射能量的大小及辐射能量按波长的分布都与温度有关。这种由于物质中的分子、原子受到热激发而放射电磁波的现象称为热辐射。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会辐射能量。物体既会辐射能量,也会汲取能量。物体在某个频率范围内放射电磁波实力越大,则它汲取该频率范围内电磁波实力也越大。辐射和汲取的能量恰相等时称为热平衡。此时温度恒定不变。试验表明:物体辐射能多少确定于物体的温度(T)、辐射的波长、时间的长短和放射的面积。2.黑体物体具有向四周辐射能量的本事,又有汲取外界辐射来的能量的本事。黑体是指在任何温度下,全部汲取任何波长的辐射的物体。3.试验
3、规律:随着温度的上升,黑体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随着温度的上升,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方向移动。三、光电效应1.光电效应在光(包括不行见光)的照耀下,从物体放射出电子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光电效应的试验规律: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需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低于极限频率的光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光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大于极限频率的光照耀金属时,光电流强度(反映单位时间放射出的光电子数的多少),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金属受到光照,光电子的放射一般不超过10-9秒。2.波动说在光电效应上遇到的困难波动说认为:光的能量即光的强度是
4、由光波的振幅确定的与光的频率无关,所以波动说对说明上述试验规律中的条都遇到困难。3.光子说量子论: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电磁波的放射和汲取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光子论: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空间传播的光也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称为一个光子,光子具有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4.光子论对光电效应的说明金属中的自由电子,获得光子后其动能增大,当功能大于脱出功时,电子即可脱离金属表面,入射光的频率越大,光子能量越大,电子获得的能量才能越大,飞出时最大初功能也越大。四、光的波粒二象性;物质波光既表现出波动性,又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表现出的波动性强,少量光子表现出的粒子性
5、强;频率高的光子表现出的粒子性强,频率低的光子表现出的波动性强。高二物理学习方法一、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物理解题的过程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这些信息来自两方面:一是来自题目本身,通过审题而获得;二是来自我们大脑,包括物理的概念、规律、思维方法和已经解过的问题及结论等。它们贮存在解题者大脑的记忆中,要通过回忆提取出来,这就是联想。解题就是解题者这个信息处理系统与问题的相互作用,也是题目信息与大脑中的贮存信息的相互沟通、相互结合的过程,当我们面对一个物理试题时,成败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将头脑记忆库中的相应学问与题目建立正确的联系,并进一步应用这些学问分析、推理,最终完成解题。提高物理解
6、题实力的前提是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娴熟驾驭基本规律的应用,强化学问间的综合联系。这就要重视教材,仔细阅读教材,构建学科的学问网络。因为教材是专家们依据教学大纲细心编写出来的,教材是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基本依据。是物理学问的宝藏,是获得物理学问的重要资源之一。读教材时要重视物理概念、规律的建立过程,弄清每一个概念、规律是怎样引入或得出的,它们的内容、物理意义如何。对相互关联的概念,要辨析其异同。对于物理规律,要驾驭它的公式表达、适用条件,用来解决什么问题等,边看书边思索,把读、划、批注相结合,所以读教材时,不仅要记住学问结论,更要重视学问的形成过程,了解科学的探讨方法,了解人类对于自然界的相识过程
7、是怎样一步一步深化的。在此基础上,要擅长依据物理学科特点,从整体上把握物理主干学问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物理学科的学问结构,使离散的学问形成彼此紧密联系的网络,以便于解题时能精确定位,快速提取。二、分析,建构物理模型高考命题侧重实力的考查,以问题的改变为切人点。千变万化的物理命题都是依据肯定的物理模型,结合某些物理关系,给出肯定的条件,提出要求的物理量。而我们解题的过程,就是将题目隐含的物理模型识别、还原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学会分析并擅长分析,通过对详细物理问题的分析。即分析题目涉及的物理情景、物理过程和状态,分析各种条件下可能出现的结果和改变,以及导致这些结果和改变的缘由。通过这些分析,把一个
8、困难的物理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子问题,判定各个问题的特点,建构起相应的物理模型,结合(对象)模型所遵循的物理规律,依据须要寻求的关系,写出符合题意的物理方程。只有在分析基础上的解题才能做到透彻、自觉、主动,正确地分析详细问题,建构物理模型是一种实力。我们应当在平常的学习中多留意培育和熬炼这种习惯,通过训练逐步形成物理头脑。三、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要提高解题的实力,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非常重要。1.形成正确的解题程序无论是何种题型的物理习题,解题过程一般都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的环节:读题、审题、情景、(对象)模型、规律、方程、求解探讨。一些同学解题时习惯于读题,找已知条件,找出要求的物理量,确定所
9、用公式、定律,最终列出方程。其好用这种解题思路来解决物理问题是相当费时费劲的。实践证明,只有规范地根据解决一般物理问题固有的解题程序,或者根据物理解题的基本模式进行操作,才有助于增加自己思维的条理性,最终达到解题程序自动化,有效地提高解题实力的目的。2.养成画图的习惯画示意图(力学中的受力图、运动情景图、v-t图,电学中的电路图,光学中的光路图等)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解答物理习题的一大法宝。示意图能直观清楚地展示物理情景,可将困难的物理问题变得形象详细。画示意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把握题意的思维过程,一条简洁的线段,一幅简洁的图象,往往就是打开思路的金钥匙,许多同学问老师问题,当老
10、师画出了示意图时,待求问题往往也就迎刃而解便是明证。所以同学们从审题起先就应一边读题一边画图,养成习惯,这是学好物理、做好物理习题的秘笈之一。3.学会题后反思学好物理贵在领悟和理解,重在驾驭物理解题思想和方法。解完题后,不能只管答案的对错,还应解后思索:题目涉及哪些学问点(模块)解题的关键是什么有哪些解法能否将题目变通一下经过这样反复思索和总结,同学们解决物理问题的实力定会不断提高。高二物理复习安排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无论是成果好的学生、还是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都很主动、很情愿与老师沟通探讨,老师和学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学生学习热忱高涨,给人信念和力
11、气。二.抓基础、抓主干、抓落实对于课本和考试大纲要求的基础学问、基本规律、基本实力要求,我们都进行了逐个筛选,仔细做好落实。所以对于常规习题、常规实力,就成了我们学生的特长。三.加强题型训练、强化答题规范将实力转化成分数是对老师和学生提的共同的口号,我们要求学生加强计算实力、审题实力的培育,尽最大努力削减答题的失误。我们要求老师和学生把这作为课题进行探讨。一方面我们要求老师做好示范,对于繁杂的运算,课堂上不能回避,老师要亲自演示,运算也是一种实力,对于大题,老师要给出标准、完整、具体的解答过程。另一方面我们要求学生计算不能省,大题要过程化、方程化,尽一切可能把失误降到最低。四.注意学习过程,淡化学习结果,减轻心理压力我们特别注意学生复习习惯、复习方法的养成,从错误的更正、上课的笔记、课后的复习及补习着手,交他们方法,催他们落实。我们大力灌输天道酬勤人在做,天在看老天是公允的假如成果不好,说明努力还不够学习中的困难是生活中最小的困难的思想,不断给学生加油鼓劲。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