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七年级地理教案:亚洲的自然环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七年级地理教案:亚洲的自然环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七年级地理教案:亚洲的自然环境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运用亚洲的气候类型分布图,概括亚洲的气候特征。 2.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描述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气候特征。 3.联系所学,分析影响亚洲气候特征形成的主要因素。 4.依据图文资料,说明亚洲气候对河流、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5.运用所学,说明亚洲不同地理分区居民生活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点:运用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概括亚洲的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主要教学活动设置意图 新课引入气候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第一大洲的亚洲,面积广阔,地形困难,
2、气候差异也很大。亚洲的气候类型是如何分布的,有什么特点,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日一起来学习亚洲自然环境中气候的相关学问。点明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亚洲的气候【讲解】探讨区域气候特征的步骤、区域气候特征的描述方法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提问】读图:亚洲共有多少种气候类型?缺少哪些气候类型? 【归纳】在全世界的11种气候类型中,亚洲共有9种,自北向南依次是寒带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展示】亚洲极端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年降水量最大值和最小值所在地区 【归纳】
3、亚洲气候类型困难多样。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提问】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讲解】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是亚洲气候的其次个特征。 【课上学习任务1】依据阿斯塔纳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描述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气候特征。 【讲解】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为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稀有,集中在夏季。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提问】找出亚洲东部(20°N50°N)气候类型的名称,并概括其气候类型名称的共性。 【讲解】亚洲东部(20°N50°N)自南向北依次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其共性为均是季风气候。 【展示】亚洲东、南部季
4、风示意图 【课上学习任务2】视察图中冬、夏季风的风向、源地,推断冬、夏季风的性质,完成表格。 【讲解】冬季风为偏北风,来自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寒冷干燥;夏季风为偏南风,来自较低纬度的海洋,暖和潮湿。 【展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的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 【讲解】冬、夏季风的性质对其气候特征的影响。 【提问】若夏季风势力太强或者太弱,会造成哪些影响? 【讲解】夏季风不稳定,就会导致区域内的降水季节改变很大,而且各年之间的降水也很不稳定,水旱灾难频繁发生。 【提问】季风气候对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讲解】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季风气候影响下频发水
5、旱灾难,对农业生产不利。 【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提问】哪些大洲的季风气候分布比亚洲更广,类型更多? 【讲解】季风气候显著是亚洲气候的第三个特征。 【小结】亚洲的气候特征 【课上学习任务3】分析北美洲的气候特征 1.读图说出北美洲主要气候类型,并指出其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说出它的范围。 2.了解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规律。 (1)找出北纬40°纬线,说出它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气候类型。 (2)找出西经80°经线,说出它自南向北依次穿过的气候类型。 3. 归纳北美洲气候特点先介绍探讨和描述区域气候特征的步骤和方法,然后让学生读图获得信息,应用所学方法描述亚洲的气候特征,提高读图获
6、得信息的实力和地理实践力。 回忆上学期学习的学问和技能,强化基础学问和读图获得信息的实力。 引导学生通过读图获得信息,从风向和源地来推断季风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展示季风气候的气候特征,感知不同性质的季风对气候特征的影响。通过老师一步步引导,学生找到学问的内在联系。 通过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分析,树立学生全面辩证思索问题的意识,将所学的地理学问与现实生活相关。 学问迁移,熬炼学生的读图识图实力和语言表达实力,提高区域认知素养。 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提问】为什么亚洲的气候具有这样的特征? 【讲解】亚洲的纬度位置为南纬11度到北纬81度,是世界上纬度跨度最大的大洲,由于所跨纬度广,所以南北气温差异
7、特别大。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气候困难多样。 【提问】亚洲为何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讲解】亚洲内陆面积广阔,内陆距海较远,受海洋影响较小,形成面积广阔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提问】亚洲东部南部地区季风气候显著的缘由是什么呢? 【讲解】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力性质差异明显。使得风向有明显的季节改变,详细表现为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所以亚洲季风气候显著。 【提问】我国的东南沿海和阿拉伯半岛的气候有什么不同?两地气候的差异是由于什么因素造成的? 【讲解】阿拉伯半岛为热带沙漠气候,而同纬度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面临太平洋,季风气候
8、显著,形成了充足的降水。阿拉伯半岛地处亚欧大陆和非洲大陆之间,海洋水汽影响小。因此两地气候的差异主要是两地的海陆位置不同造成的。 【提问】影响高原山地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讲解】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小结】亚洲跨纬度广,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亚洲地域宽阔,东、北、南三面面临大洋,中西部深居亚欧大陆内部,海陆间热力差异明显;地形困难多样。由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的影响,亚洲表现为气候困难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 由学生上学期和上节课所学来分析本节课的新知,建立地理原理与区域地理现象之间的关联,使学生将新旧学问连接起来。 亚洲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
9、过渡】自然地理要素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自然环境。 【展示】迎风坡和背风坡示意图 【讲解】地形可能会阻挡来自海洋上潮湿气流的进入,使不同区域出现明显的降水差异。 【提问】亚洲地形对亚洲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形成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讲解】亚洲内陆地区距海远,加上山地、高原阻挡潮湿气流进入内陆,因此内陆地区降水少,气温改变大,形成了面积广阔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讲解】不同地形部位的气温不同,不同地形类型对寒冷气流的阻挡作用不同,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降低,这是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展示】亚洲高原山地气候分布图 【讲解】随着海拔的上升,气温柔降水都会发生改变。因此在山地高原地区,气候有
10、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形成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区。 【展示】亚洲不同分区气候图 【提问】思索亚洲的气候是如何对河流产生影响的? 【讲解】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降水充足,因此河流水量较大,有明显的季节改变。在亚洲的西部地区气候干燥,全年降水稀有,所以当地河流数量少,河流水量也很少。在北亚地区,由于该区域所处纬度较高,冬季漫长寒冷,因此河流结冰期长。 引导学生找寻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充分相识到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各个要素共同组成的整体,强化地理学科综合思维的素养。 亚洲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过渡】亚洲人们的生活不行避开地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 【活动】试着分析亚洲不同分区的居民生
11、活和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居住在木屋,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 生活在南亚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以捕鱼为生,主要交通工具是船。 生活在西亚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着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 生活在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聚居在长屋里。有的长屋长达200米。展示亚洲不同分区的居民生活差异,引导学生利用所学思索区域自然特征和人类活动差异产生的缘由,提高学生分析和说明地理现象的实力。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我们了解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的影响,亚洲气候呈现出气候类型困难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的气候特征。结合之前所学,我们相识到亚洲各自然要素之间存在着联系,共同构成了亚洲自然环境。而亚洲的自然环境又影响到人类的生活,使亚洲不同分区居民生活差异显著。希望大家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驾驭学习一个区域自然环境的方法。为后续的区域地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归纳总结,复习巩固。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