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初三上册化学重点知识归纳.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初三上册化学重点知识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初三上册化学重点知识归纳.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初三上册化学重点知识归纳化学对于我们来说并不生疏,我们每天都在与之打交道,从小学升到初中,初三是我们第一次接触化学,许多学生就会被其奇妙的魅力所吸引。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必备的化学学问,希望对大家有用!初三化学学问一、空气成分的探讨史1.18世纪70年头,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国的科学家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发觉并制得了氧气。2.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运用天平作为探讨化学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探讨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1.试验现象:A.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冒出白色浓烟B.(
2、过一会儿白烟消逝,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2.试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3.原理4.留意事项:A.所用的红磷必需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B.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C.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D.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E.点燃红磷伸入瓶中要马上塞紧瓶塞(否则测量结果偏大)。思索:(1)可否换用木炭、硫磺、铁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答:不能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改变小),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2)可否用镁代替红磷?不能
3、用镁,因为镁不但跟氧气反应而且还跟氮气等反应,结果测得的不只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会远远大于氧气的体积。5.实际在试验中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缘由可能是A.红磷量不足;B.装置气密性差;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D.没有预先在导管中装满水三、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空气成分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零点零三有两个,二氧化碳和杂气初中化学基础学问一、氧气的物理性质1.色、味、态: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
4、味的气体;2.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略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法)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4.三态改变: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二、氧气的化学性质(一)与非金属(碳、硫、磷)的反应1.木炭(黑色固体)燃烧试验现象:在氧气中:猛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做木炭燃烧试验时,燃烧匙应渐渐从瓶口向瓶底伸入(充分利用瓶内的氧气)。2.硫粉(淡黄色)燃烧:试验现象: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氧气中: 发出光明的蓝紫色的火焰, 放出热量
5、、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试验时,要在瓶底装少量水)汲取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3.红磷(暗红色固体)的燃烧试验现象:在空气中: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白烟在氧气中:猛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留意:五氧化二磷(P2O5)是固体,不是气体(二)与金属(镁、铁)的反应1.镁带(银白色固体)在空气中燃烧试验现象:猛烈燃烧,发出刺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2铁丝(银白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试验现象:猛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留意: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初三 上册 化学 重点 知识 归纳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