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委效能和服务汇报2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住建委效能和服务汇报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建委效能和服务汇报2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住建委效能和服务汇报2篇 第一篇 前不久,市已获得2022年度全省新型城镇化先进市(全省只评两个设区市),罗坊镇被评为全省示范镇建设第一名。现将我市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城乡规划编制,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科学保障 2022年12月29日我市城市总体规划(20222030年)已经省政府常务会第45次会议的批准。同时,根据城乡规划法、省城乡规划条例及省城市和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的要求,我市已着手修编和新编市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16个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面积为14730.8公顷,08版总规规划城区近期建设规划面积8101公顷,近
2、期建设规划区控规覆盖率达101%。 根据2022年4月2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抓紧制定“十二五”近期建设规划的通知的文件要求,我市迅速开展有关编制的前期工作,按照经省政府批准通过的城市总体规划,制定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把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作为我市2022年的重点编制工作。 二、强化城乡规划制度建设,提升城镇建设规划管理和服务水平 1、建立城乡规划委员会制度。我市已全面建立城乡规划委员会制度。所有重要项目、重点地段建设、重大规划事项都经城乡规划委员会讨论决定,今年1-6月已召开规委会会议2次。 2、全面实施城乡规划备案制度。根据城乡规划法及省城乡规划条例,我市编制的相关规划均已进行备案
3、或上报省住建厅备案。目前还在进一步完善有关城乡规划备案工作细则,做好规划条件变更等备案工作。 3、严格建设项目“一书三证”规划许可制度。我市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省城乡规划条例核发“两证一书”,严格依据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导则及相关控制性详细规划出具规划条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省城乡规划条例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对未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规划条件的地块,不得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对不符合规划条件的建设项目不予以规划许可。未取得选址意见书的建设项目,发改部门不予审批和核准。建设项目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向国土部门申请用地。 4
4、、强化建设项目规划审批效能。根据余审改办字20224号关于进一步压缩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市规划部门将城市规划区内临时建设许可审批由原来的10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丙级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认定有原来的9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由原来的10个工作日压缩至9个工作日。目前,市规划局严格按照上述审批时限办理各种审批事项。在日常工作中,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等,保证了工作运行通畅高效。 三、强化城乡规划监督管理,提高城乡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1、强化城乡规划公开公示制度。我市规划部门严格按照中华
5、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省城乡规划条例以及关于印发市规划局行政审批事项和审批流程的通知文件的精神,严格执行建设项目规划批前批后公示制度、正负零验线以及规划竣工验收等批后管理制度。建设项目一经批准就及时将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及设计总平面图在日报、市规划局一楼大厅、市规划局网站及建设项目工地现场予以批前、批后公示。 2、进一步加强规划批后监管。在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到正负零时,及时对建设项目进行正负零验线,对正负零验线合格的建设项目出具市规划局建设项目0.000验线情况记录表,对正负零验线不合格的建设项目移交执法局处理;同时,在日常规划管理工作中加大建设项目的规划巡查,及时发现并制
6、止违法违规建设行为。对建设项目规划竣工验收过程中存在的违章行为一律移交执法局进行处理。 3、进一步加大规划执法力度。继续开展房地产开发中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专项治理,加大对城乡规划违规违法项目的查处力度,制定了违反城乡规划责任追究办法,有力地推进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四、强化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调度指导和督查考核 (一)进一步加强政策研究 1、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镇建设提供土地保障。今年市安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约1010亩,交通用地770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50亩,住宅用地约3000亩。一是优化了土地供应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支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分宜工业园区光伏产
7、业、新能源项目、仙女湖区文化产业和物流业项目,积极促进全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二是增强了政府调控土地市场和住房保障能力,增加住宅用地供应量,特别是保障性用房供应,今年住宅供应比2022年翻了一倍,其中保障性安居用地760亩,比上年增加8%。三是做好了土地“增减挂”工作,仅渝水区就开发土地面积2.2万亩,为异地耕地占补平衡解决了用地指标。为城乡建设用地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2、积极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制定了市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方案,逐步建立城乡统一,以按公民常住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以具有合理固定住户、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户口迁移的基本条件,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人力资源保障。目前已在渝
8、水区罗坊镇、分宜县双林镇开展城乡统一户籍管理制度试点工作,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户口迁移制度、按居住地划分的人口统计制度、简化户口办理程序,明年向全市全面推广实施。引导人口向中心镇、中心城区聚集,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全市城镇化率力争提高四个点,达到62%。 3、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制定了市关于建立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的方案,今年逐步建立高标准实施十五年教育,做到幼儿进园、小学进镇、中学进城。分宜县已整合了城乡教育资源,全县中学生全部进城接受教育。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园区已获批,力争用五年时间,职教园在校学生达20万人。提高农村学校投资,改善软、硬件条件,实现城乡
9、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进了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了以县区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实现了城乡医疗卫生统筹保障。修订了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实施办法,提高了报销比例和封顶线,建立了城乡“四保合一”管理体制。努力健全覆盖城乡就业服务网络,改善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环境,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园区转移。目前,仅高新区用工就达8万人。 4、积极拓展城镇发展空间。编制了覆盖城乡全市域市城乡总体规划(2022-2030年),制定了市关于建立城乡一体空间布局推进体系的实施方案,力争到2022年基本建立“一带一环双核五区”的市域空间结构。给予示范镇县级管理权限,
10、完善了城乡集中统一的协调管理机制,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减化了审批程序,压缩办事时限,提高了行政管理效率和办事效率。 (二)认真开展了城镇化督查考核,制定了考核方案。一是对城市建设项目,由分管市长每月召开一次调度会;二是对示范镇建设,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三是由分管市长带领相关部门对县(区)和有关单位开展了两次考核;四是市四套班子对一县四区开展了一次“看亮点”现场考评会;五是不定期对重点工作进行抽查;六是对照新型城镇化考核方案30个目标体系,开展了自评工作,并结合其他设区市考核情况,开展了赶先进,找差距、见实效工作。 (五)强化全市示范镇建设的调度指导和督查考核工作 1、强化一个保障,即强化组织保
11、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借乡镇换届之际,配齐配强罗坊镇党政班子,选调懂业务的年轻干部到镇党委、政府任主要领导。继续实行市、区主要领导挂点制度,元月21日,市委书记李安泽在罗坊召开了示范镇建设推进现场会,元月26日是,市长魏旋君在罗坊镇召开现场办公会。元月10日,市委常委、农工部部长张荣生深入罗坊镇督导示范镇建设;6月2日,市政府副市长、示范镇领导小组组长林彬杨深入罗坊镇检查建设工作。二是健全帮扶机制。继续落实市、区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机制,市里督导组每周一次,帮扶单位据不完全统计共督导、技术帮扶40余次,并有一名科长长期驻守示范镇挂职副书记,负责示范镇协调、督导、服务、指导建设工作。三是落实目标责任
12、考核机制。坚持“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责任人、一套工作班子、一个实施方案、一支好的施工队伍”的“六个一”项目落实机制。四是落实调度机制。继续完善项目推进、项目调度,项目考核和项目监督等机制,坚持市领导小组每季一调度,办公室每月一检查,工作组每周二一督导。 2、狠抓两个重点。即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一是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在确定了总规的同时,编制了罗坊镇近期三年详细项目计划和启动了罗坊镇控制性详细规划,重要地段修建性详规已完成两个(袁河片区改造和湖头片区开发的详细性规划编制)。二是稳步推进项目建设。今年启动了七项工程,启动了“四横五纵”道路管网工程;春发大道和下寸村房屋改造工程;罗家老屋拆迁安置
13、工程;袁河新区和轧花厂商品房开发、客运站建设工程;罗坊宾馆和污水处理站建设工程;笏洲岛旅游开发项目。完善六大项目:完善袁河片区景观工程;抱石文化广场工程;惠民安置小区工程;抱石新城大市场工程;集镇美化、亮化、绿化、管理等工程;五座大桥建设工程。总投资约10亿元。三是加大产业培育支持力度。按照工业进园区的原则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原有企业基础上,引进了两家企业进园区,做大做强本地产业,重点是高产油茶、花生、肉牛、蔬菜等深加工,组建合作社等形式,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为示范镇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撑。 3、破解三大难题,即破解人才、土地、资金难题。一是针对示范镇缺乏人才的现状,渝水区区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委 效能 服务 汇报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