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生态茶园建设及其发展模式探讨_吕军.docx
《贵州生态茶园建设及其发展模式探讨_吕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生态茶园建设及其发展模式探讨_吕军.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DOI: 10.15958/j .cnki. sdny swxb.2012.03.006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31 (3) :250 254,2012 Journal of Mountain Agriculture and Biology 山区开发 贵州生态茶园建设及其发展模式探讨 + 吕军,刘声传 梁远发,王家伦,胡华健,陈正武,段学艺 (贵州省茶叶研宄所,贵州贵阳 550006) 摘 要 :建设生态茶园是提高茶叶品质、保障安全卫生和确保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近年来,生态茶园建 设的标准、技术及其模式己在不断地发展。本文根据文献报道和研究实践,分析了生态茶园的内涵、原则、标准和 技术等
2、,探讨了适官 1贵州发展的 “ 茶 +果林 ” 生态茶 & “ 茶一草本作物 ” 生态茶 & “ 猪一沼一茶 ” 生态茶园、 “ 茶 + 家禽畜 ” 生态茶园 k “ 农业观光 ” 生态茶园等几种生态茶园模式。 关键词 :生态茶园;建设;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 :S571.1 (2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0457(2012) 03 -0250 -05 随着人们自主健康意识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 高,以及受 “ 绿色贸易 ” 壁垒的制约,高品质、安全 卫生的茶叶更受消费者青睐 1。提高茶叶品质,从 源头上调控茶叶污染,建设生态茶园是根本 之道 2。 己有研宄表明,生态茶园可
3、以提高茶叶的质量 安全 3和品质 4,带来良好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效 益5。为此,建设、发展生态茶园越来越受到重视, 有学者对生态茶园建设的措施 6、技术标准 7、模 式 8等方面进行了研宄。然而,结合生态茶园的建 设及其发展模式的系统研宄少见报道。此外,贵州 正在大力发展茶产业,在建、拟建及在改造、拟改造 的茶园很多,如 何确保贵州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合 理发展生态茶园是有效途径之一。为此,本文初步 探讨了贵州生态茶园建设及其发展模式,旨在为贵 州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1关于生态茶园建设 1.1生态茶园的定义 所谓生态茶园 ( Ecology Tea Plantation),是指 以茶
4、树为主要物种,以生态学 ( Ecology)和经济学 (Economits)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一种高效益的 人工农业生态系统 12。生态茶园具有提高森林覆 盖率、涵养水源、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等生态环境作用,有利于改善茶叶品质,提高茶叶 质量卫生,从而提高茶叶经济效益。 1.2生态茶园建设的原则、标准和技术 1.2.1生态茶园建设的原则生态茶园建设的主 要原则是因地制宜,就是要创造适宜茶树和配置生 物谐调生长的良性环境,从而培养优质高效生态茶 园 5。贵州省生态茶园多以茶果复合型、茶林复合 型为主,少数茶草本作物套种复合型,在建设过程 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间作树种应适应当地生态
5、 环境 ;在垂直结构上,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种的生 态位分离 ;选择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或少掠夺土壤 肥力和水分以及与茶树互利共生或对茶树无害的 树种,使其没有共同的病虫害。对于茶草复合型, 可以套种具有固氮作用或经济效益高的草本作物, 如花生、黄豆、绿肥、蔬菜及中药等。 1.2.2生态茶园建设的标准生态茶园建设要 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概括起来就是无公害标准 化,就是要符合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 (NY5020 -2001) 17、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 术规程 ( NY/T 5018 -2001) 18、无公害食品茶 叶加工技术规程 ( NY/T 5019 -2001) 19和无公 收稿日期
6、:2011 -09-25;修回日期 :2012-03 -27 基金项目:贵州省重大科技专项 龄科合重大专项字 (2008) 6015号 ;贵州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龄科合院所创新能 (2010) 4008号 作者简介:吕军( 1979 -),男,贵州湄潭人,研宄实习员。研宄方向:茶叶产业信息化及茶树栽培。 *通讯作者:刘声传。 11:1丨 1181161(3111111198178丨113.(30111 第 3 期 吕军,等:贵州生态茶园建设及其发展模式探讨 251 害食品茶叶 ( NY5244 - 2004) 2 的农业行业标 准。对于贵州省茶园面积大、种茶经验丰富的茶 区,应以国内先进的茶树
7、栽培技术为基础,认真筛 选优质、高效茶树良种、防护林树种、遮阴树种及行 道林树种,科学组装,通过合理密植,培肥土壤,采、 剪、养相互配合栽培管理技术,建设无公害标准化 高效生态茶园。 1.3生态茶园建设的技术 1.3.1优化产地环境选择新建茶园产地环境符 合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 ( NY5020 - 2001)农业行业标准。茶园周边 5km以内没有矿 山、医疗等污染源,茶种植区与常规农业区、居民区 之间应有 1 km以上的隔离带。 1.3. 2硬化茶园道路,营造防护林、隔离林和行道 树,种植梯壁植物对茶园主干道 ( 3 3.5m)、 支 道( 2 2. 5 m)用硬石或水泥硬化;在茶园顶
8、部、周 边、路旁和风口处种植防护林、隔离林 ;在茶园道路 旁和空闲地种植行道树(紫薇、银杏、合欢、柏杉、 杨梅、桂花、樟树等 ); 在成龄茶园护坡梯壁种植苜 蓿、大翼豆、扁豆、紫云英、刺槐等豆科植物。 13.3选用良种选用适应当地环境的优质、高 产、尚抗品种。 1.3.4建设蓄排系统在茶园适当位置建蓄水池 (15 20m3)、蓄水坑 ( 3 5m3),在茶园内建深 15 cm、长 5 10 m的排水沟,如果茶园面积大、资金充 足,还可考虑建喷灌系统。 13.5 组装病虫害防控设施着重进行病虫害 “ 综合防治 ” ,减少或避免化学防治,饲养家禽畜等 提高生物防治,每 3.3 hm2内安装 1盏太
9、阳能物理 杀虫灯,每 10 20 m2挂 1块诱虫板,合理及时修 剪,提高物理防治。 1.3.6科学管理合理施肥,施用茶树专用肥,多 施有机肥,配合使用化肥与有机肥,避免单纯使用 化学肥料和矿物 源肥料,尽量减少化学肥料的用 量。施肥种类应符合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394 2000)的规定,实行平衡施肥,防止 茶园缺肥和过量施肥 22。合理使用农药,不要见 虫就打,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 2贵州发展生态茶园的模式 生态茶园主要有 4种模式: “ 茶一林结构 ” ( 松 树、银杏、紫薇、柏树、杨树、樟树、杉木、杜仲、桂花 等、 “ 茶一果结构 ” ( 柿子、石榴、核桃、枣树、杨梅、 板栗
10、、李、梨树、橘树等、 “ 茶一草本作物套种 ” ( 茶 树树冠覆盖度较小的幼龄茶园、台刈茶园和丛播稀 植茶园中,套种具有固氮作用或经济效益高的草本 作物,如花生、黄豆、绿肥、蔬菜及中药等)和 “ 茶 + 家禽畜 ” ( 如 “ 猪一沼一茶 ” ) 114。近年来,随着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喜欢周末外出旅游,加 之随着农家乐的兴起和乡村文化的吸引,一种新的 生态茶园一 “ 农业观光 ” 生态茶园正在快速 发展。 2.1贵州生态茶园建设现状 2.1.1贵州大多茶园遮阴树搭配不合理,遮阴度 不适宜:在建茶果生态茶园时,选择的果树品种单 一,如遮阴树全为板栗树,甚至栽培一些不适宜栽 培的遮阴树,如
11、梨树等 ;在建茶林生态茶园时,多数 茶 园选择单一的桂花树为遮阴树,有的甚至栽培与 茶树争肥、争水的核桃、银杏等。而且这两种生态 茶园的遮阴率都不适宜,遮阴率多数不达 30% 35%的范围。 2.1.2幼龄茶园套种不科学:不少茶区,幼龄茶园 套种玉米、辣椒等与茶树争肥、争水的农作物,玉 米、辣椒等农作物遮住了幼龄茶树,抑制了其光合 作用,不利于幼龄茶园快速成园。 2.1.3茶树品种趋同:全省茶园大规模栽培福鼎 大白茶,茶树品种的趋同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降 低,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不断加重,农药 使用量不断增加。 2.1.4茶园集中成片,遮阴 树零星、单一,生态系 统简单。简单的生态系统使茶
12、树病虫害天敌失去 了合适的生存环境,从根本上设置了病虫害防治的 障碍,使茶树容易遭受冻害和旱灾等。 2.1.5特色生态茶园发展缓慢,全省少见 “ 茶 +家 禽畜 ” 和农业观光生态茶园。 2.2贵州发展生态茶园的模式 贵州工业发展慢,污染少,植被广袤,森林覆盖 率高,土壤、空气和水质环境优越,非常适宜生态茶 园的建设 32,但不能盲目建设,必须选择在生态适 宜区,维持生态平衡。贵州地形复杂,不同茶区生 态环境差异显著。此外,各茶区工农业发展不均 衡,茶树栽培历史差异显 著。因此,不同茶区具有 不同的生态茶园发展模式。综合这些情况和未来 社会发展的需要 “ 茶 +果林 、 “ 茶一草本作物 ”
13、、 “ 猪一沼一荼 、 “ 茶 +家禽畜 ” 、 “ 农业观光 ” 生态茶 园模式均适宜贵州发展。 2.2.1 “ 茶 +果林 ” 生态茶园模式贵州的 5大 252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2 年 茶区,其生态环境、工农业发展、茶树栽培历史各 异,在建设生态茶园时应采用不同的模式: 黔中丘陵茶区以高原丘陵地貌为主,气候温热 潮湿,水热条件好,茶树的生态环境十分优越,森林 覆盖率高。因此,在建设生态茶园时,可采用 “ 行 道树(经济林木 ) +遮阴树(经济林木 ) +家禽 +茶 树 ”模式。如拟建生态茶园在公路边、居民区附 近,则还应建设 50 100 m的宽隔离林;如拟建在 高坡,其周围、坡顶
14、应建防护林。 黔东中低山茶区,生态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 约tt%。 如茶园周围森林丰富,没必要再建防护 林。杉木是该区的主要经济林,可采取 “ 行道树 (桂花、柏、杉、松树、杨梅等 ) +茶树 +遮阴树(杉 木、杨梅等 ) ” 模式;其次,该区盛产杨梅、柑橘等水 果,也可采用 “ 行道树 +茶树 +家禽 +遮阴树(杨 梅、柑橘等经果树 ) ” 模式。此外,该区适宜药用植 物(天麻 ) 及食用真菌生长,也可采用 “ 行道树 +茶 树 +遮阴树 +家禽 +天麻 +真菌 ” 模式。 黔北中山峡谷茶区,生态环境尚好,河流深切, 地势起伏较大,属于干热河谷气候,地势较高的区 域热量条件较差,平均森林覆盖
15、率约 42%。该区 海拔高、坡度大、风大,日温差及年温差均较大,很 有必要建设生态茶园,但茶园应有防护林、行道树、 遮阴树,坡顶不宜栽茶而宜栽当地树种;也不宜选 用福鼎大白茶,最好选用抗寒、抗旱性强、适应当地 环境的品种,可以采用 “ 防护林(松树 ) +行道树 (香樟、桂花、 柏、雪松等 ) +家禽 +遮阴树 ( 桂花、 杉木、雪松等 ) +茶树 ” 模式。 黔南山地河谷茶区生态环境一般,年均温 18 20丈,森林覆盖率约 35. 2%,多数茶园建在高山 上,而该区高山森林覆盖率低,年均温较低,湿度较 大。因此,在建设生态茶园时,要注重防护林的建 设,适当降低遮阴度,可采用 “ 防护林(松树
16、、杉木 ) +遮阴树(桂花、杉木等经果林 ) +家禽 +茶树 ” 模 式。如在平地和坡底,则无需构建防护林,但要増 加遮阴度,可采用 “ 遮阴树(桂花、杉木、木兰等经 果林 ) +茶树 ” 模式。 黔西高寒山地茶区,生态环境一般,森林覆盖 率低,可采用 “ 防护林(松树、杉木 ) +遮阴树、行道 树(桂花、杉木、香樟等经果林 ) +马铃薯 ( 其他农 作物 ) +家禽 +茶树 ” 模式,选用抗寒而又适应当 地环境的中小叶茶树品种。 2.2.2 “ 茶一草本作物 ” 生态茶园模式 “ 茶一草 本作物 ” 生态茶园针对的主要是幼龄茶园、台刈茶 园和丛播稀植茶园中的 “ 茶一草本作物 ” 套种模 式
17、,在大行之间套种具有固氮作用或经济效益高的 草本作物,如花生、黄豆、绿肥、蔬菜及中药等,形成 “ 灌一草 ” 两层结构。当前,贵州省正在大力发展 茶产业,在建、拟建及在改造、拟改造的茶园很多, 但这些幼龄茶园、台刈茶园和丛播稀植茶园中很少 套种草本农作物,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即 使有套种,多数套种的是玉米、辣椒、萝卜等非豆科 农作物。因此,有必要按前述的 “ 茶一草本作物 ” 生态茶园建设技术发展 “ 茶一草本作物 ” 生态 茶园。 2.2.3 “ 茶 +家禽畜 ” ( “ 猪一沼一茶 ” )生态茶园 模式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原生态的土鸡、土猪 等食品价高物美且很受消费者青睐,因此,也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贵州 生态 茶园 建设 及其 发展 模式 探讨 吕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