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战略驱动的逆城市化流动及政策支持——基于1978~2015农村政策分析-郝世绵.pdf
《城乡一体化战略驱动的逆城市化流动及政策支持——基于1978~2015农村政策分析-郝世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一体化战略驱动的逆城市化流动及政策支持——基于1978~2015农村政策分析-郝世绵.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城乡一休化战略驱动的逆城市化流动及政策支持基于19782015农村政策分析郝世绵8,胡月英8,钟德仁6(安徽科技学院a管理学院;b财经学院安徽凤阳233100)摘要:通过统计数据分析,19902012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增长45,远大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年均增长31;20032013年市辖区人1:7比重逐渐下降,镇街区人口比重逐渐上升,呈现明显的逆城市化趋势。城市户籍虽然有吸引力,但是人口小城镇转移已成为较好的现实选择。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国家执政理念越来越科学化以及城一镇一村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结果。实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城乡间有序流动的关键是转变观念,做好城一镇一村一元协同规划;转变职能,
2、提升各级政府协调管理水平;准确定位,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集聚经济;强化基础,提升小城镇生活质量;生态修复,提升小城镇文化品位。关键词:城乡一体化;逆城市化;农村政策;全要素生产率中图分类号:F29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674(2017)0607008中国城镇化发展是在现代化与全球化双重背景下进行的,是提升国家竞争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战略布局的一部分。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力量作用下,新中国成立至今,城乡关系经历了乡村培育城市_城乡逐渐分离_城乡二元对立一城乡协同发展的演变过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61,超过判断国家现代化重要标准观察值50,但是城市规模的扩大
3、以及规划的不科学导致城市病集中爆发。纵观全球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规律,一旦城镇化率达到50的关键节点,进行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战略性调整,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协同发展,对国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城乡一体化趋势下必然导致逆城市化现象,不论在城镇化进程中对逆城市化有多少批评和质疑,逃离北上广、非转农等现象仍然越演越烈。逆城市化已经成为城市功能自我优化,减轻空间压力的内在要求和必然冲动。一、文献回顾国外关于逆城市化研究是基于城市化发展中城乡关系的视角。亚当斯密和杜能从经济地理学角度开启了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的序幕;托马斯摩尔、康帕内拉、巴贝夫等社会学家深入研究并批判了收稿日期:20170120基金项目:安
4、徽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SK201 5A3 12);安徽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SRC2016416)作者简介:郝世绵(1976一),女,安徽科技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乡镇经济研究;胡月英(1964一),女,安徽科技学院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农村经济研究;钟德仁(1974一),女,安徽科技学院财经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乡镇财政政策研究。70万方数据城乡一体化战略驱动的逆城市化流动及政策支持城乡之间不平等发展,并期望通过社会改良的方法消除城乡差别;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分析了城乡由分离、对立走向融合、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必然趋势。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发达国家“
5、逆城市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城乡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逆城市化现象引起了政治、经济、社会、地理等理论研究者尤其是城市规划和“三农”问题研究学者的高度关注,最后的共识足“三农”问题和城镇问题不是独立的问题,而是关联问题,并形成了一大批城乡一体化理论和实践成果。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赖特的“区域统一体”理论以及刘易斯芒福德的“城与乡应当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经典论断,等等,都是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观点。二战之后,一些发展中国家急功近利,片面地将发展理解为单一的经济增长,追求城市规模效应,快速城市化,忽略甚至无视生态成本和社会长期效益,造成了严重的城乡关系失衡的后果。这个时期的代表性理论主要有:伯克
6、的“二元结构”理论;约翰弗里德曼的城乡偏向发展极端理论边缘理论。到了20世纪80年代,城乡偏向发展导致了贫富差距、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城乡关系研究的回归。学者们更加系统全面地看待城乡问题,詹姆斯认为城乡是多样性关系统一体;昂温构建了“城乡间相互作用一相互联系一相向流动”的理论分析框架;麦克道格拉斯的“区域发展网络模型”在昂温的理论分析框架基础上增强了实践操作性;加拿大学者麦基运用推拉理论构建了Desakota模型等。进入2l世纪,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操作,都将城乡一体化协同发展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因此,逆城市化必将成为趋势和手段。由于种种历史原因
7、,逆城市化的现象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一直存在。拉。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逆城市化”研究内容日益丰富,成果不断涌出,梳理相关文献,中国逆城市化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研究发生期(19872001);研究崛起期(20022005);高速增长期(2006今)。o三个时期的研究总的来看基本上围绕两条线:一是国际上城市化与逆城市化演替规律以及历史经验;二是中国逆城市化的实证研究以及合理性争论。中国逆城市化的实证研究关注了城市化逆向迁移的主体,”。5 o城市化逆向迁移的动机,6-8城市化逆向迁移的地点,E9一引以及城市化逆向迁移的影响。-J3。H o中国逆城市化合理性争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合理与支
8、持观,基于拉美城市化发展比较研究,过度城市化导致“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到2010年成功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能否快速进入高等收入国家行列,生产要素双向流动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当然选择;”硒1二是批评与否定观,基于中西方城市化发展比较研究和发展中国家城乡偏向发展研究,在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我国个别案例的逆城市化只是伪逆城市化,是否逆城市化要依据身份转变、职业和角色转变等多个要素,过早地炒作“逆城市化”没有太大意义。川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对于中国逆城市化现象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仪局限于城镇到乡村的人El流动,对大城市到中小城镇问的人口流动关注不足;(2)城乡户籍福利差异成为重点
9、考量动因,而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注不足;(3)仅关注静态的户籍福利差异,对动态的户籍福利趋同认识不足。二、人口逆城市化流动的宏观数据分析1数据来源本文拟运用中国统计年鉴(19912013)中的城镇总人口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数,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19912013)中的全国非农业人口比重(户籍城镇化率)、市非农业人口比重和镇非农业人口比重,中国城巾-统计年鉴(19982014)中的地级以及以上城市市辖区人口数,为了保持统计口径一致,均采用年末总人口,镇街区人口是由城镇总人口数减去地级以及以上城市市辖区人口数而得。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19912013)中2005和2006年度镇有关数据缺失
10、,因影响分析结果不大,未做修补。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1997年以前市辖区人15统计包括市辖县,1997年以后市辖区人口统71万方数据当代经降霹究2017年第6期计只包括地级以及地级以上城市,口径变化较大,所以只选取19972013年数据。2数据分析(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比较图1、图2中各符号表示意义如下:W1表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W2表示全国非农业人口比重(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W3表示地级以及以上城市非农业人15比重;W4表示建制镇非农业人15比重;V1表示常住人口城镇化同比增长率;V2表示全国非农业人口同比增长率;V3表示市非农业人15同比增长率;v4表示镇非农业人El同比
11、增长率。图1显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逐渐加大,从1990年的55拉大到2012年的173;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增长45,远大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年均增长31;中国非农业人口大多集中在地级以及以上城市并有上升趋势,从1990年的453上升到2012年的533,年均增长只有08,20022012年上升幅度较大;镇非农业户籍人口1992年急聚下滑,到2001年基本趋平,20022012年略有上升。从图2可以看出,非农业人口同比增长率基本同步并平稳,从20012005年有一个增长峰值,从20082010年又出现了一个增长峰值图1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_1城镇化刈比(2)市辖区人
12、口比重与镇街IgA口比重对比分析图3、图4中b1表示全国城镇人口中市辖区人口比重,b2表示全国城镇人口中镇街区人口比重;zl表示城镇人151市辖区人口比重增长率,砣表示城镇人El镇街区人口比重增长率。从图3可以看出1998。2002年市辖区人口比重逐渐上升,镇街区人VI比重逐渐下降;20032013年市辖区人口比重逐渐下降,镇街区人口比重逐渐上升,呈现明显的逆城市化趋势。从图4中可以看出除了1999-2003年间市辖区人口增长率超过镇街区人El增长率外,20032013年市辖区人口增长率均低于镇街区人口增长率。72万方数据城乡一体化战略驱动的逆城市化流动及政策支持(3)讨论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13、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增幅远大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说明人口流动方向是农村到城镇,而且是人户分离。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主要集中在地级以及以上城市,20022012年户籍人El城镇化率提升较快;说明地级以及以上城市户籍的吸引力较大。19982002年常住人口中市辖区人口增长率高于镇街区人口增长率,而20032013年市辖区人口增长率一直低于镇街区人口增长率;说明流动人口集中流向地级以及以上城市转向分散流向大中城市和小城镇;人口逆城市化流动明显。三、人口逆城市化流动的城乡一体化影响因素解析劳动力转移是一个社会经济现象问题,只有从社会经济结构的视角出发,才能准确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影响。回顾新中
14、国成立65年来,随着中国城乡政策的变化,乡村经济的发展,城乡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劳动力转移方向也由原来单一流向大中城市转变为分散流人大中小城镇,常住人口市辖区人口比重从1997年的606下降到2013年的567,镇街区人口比重从394上升到2013年的433;户籍人口的变动主要表现在农业人口向地级以及以上城市的流动。1执政理念的科学化根据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发展观演替以及农村政策变化,可以将中国城乡关系的变迁进程划分为四大阶段:即19491977年的城乡对立发展阶段,19782002年的城乡分散发展阶段,20032012的城乡统筹发展阶段,2013现在的城乡协调发展阶段。1949197
15、7年,受共产主义理想和前苏联模式的影响,围绕理想共产发展观和重工业发展战略,推行了工业优先发展、土地改革、粮食统购统销、农业合作化运动、限制人口流动等一些列政策,城乡二元对立结构正式确立。19782002年,围绕“一个中心”的发展理念,推行了市场化和城镇化发展战略,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然而生产要素的不平衡流动,导致城乡分散发展,城乡差距越拉越大。20032012年,提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统筹发展战略,旨在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虽然城乡二元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但是城乡一体化协同发展执政理念已经确立。2013以来进入科学创新发展的新常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
16、化同步)协同发展战略的确立,使中国农村在经历了承包分散经营的第一次改革飞跃后,又在进行适度规模经营的第二次改革飞跃,城乡协同发展的大幕已经拉开(如表1所示)。2城一镇一村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简称TFP)是衡量区域或产业经济增长效率的重要指标要素,经验证明劳动力转移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相关关系,城镇村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共同作用劳动力转移的推力和拉力。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数字显示,19782011年中国农业TFP每年平均增长29,技术进步每年平均增长63,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1副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劳动力城市化转移
17、呈正向关系,非农部门的技术进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呈负向关系。引农业技术进步推动了农民工城镇化迁移,农业就业人口比重持续下滑,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2014年的348,外出农民工数量从1983年200万人增长到2014年168亿人;中国乡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数字显示,20022010年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每年平均增长率为18;中西部地区的乡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每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03,一12,中西部地区相对技术效率衰退是导致乡镇企业TFP负增长的决定因素,技术进步73万方数据当代经济啊究2017年第6期是东部地区乡镇企业TFP增长的积极因素。心刚因为乡镇企业基本上都是劳动密集型,劳动力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乡 一体化 战略 驱动 城市化 流动 政策 支持 基于 1978 2015 农村 分析 郝世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