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的失败经历、失败反应与失败学习——基于浙、鄂两省的实证研究-王华锋.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创业者的失败经历、失败反应与失败学习——基于浙、鄂两省的实证研究-王华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业者的失败经历、失败反应与失败学习——基于浙、鄂两省的实证研究-王华锋.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9卷第6期2017年6月管理评论Management ReviewVolI 29No6Jun,2017创业者的失败经历、失败反应与失败学习基于浙、鄂两省的实证研究王华锋高静王晓婷(绍兴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绍兴312000)摘要:本文旨在考察创业者过去的失败经历以及失败后的反应对失败学习的影响。研究对象是有过创业失败经历的小微企业主,共收回147份有效问卷。实证结果显示,创业者不同的失败经历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失败反应和失败学习。过多(过重)或过少(过轻)的失败均不利于失败学习,适度的失败才是最佳学习情景;创业者经历的失败次数越多越倾向于把失败归咎于内因,创业者经历的失败程度越高越倾向于把失
2、败归咎于外因;而失败归因又会影响学习过程的有效性,两者之间的关系受到失败次数的调节作用影响,即当创业者经历较少失败次数时,内部归因与失败学习正相关;而当创业者经历较多失败次数时,内部归因与失败学习负相关。关键词:失败反应;失败经历;创业失败学习引 言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很少有人真正理解以前的失败对以后的成功所起到的作用。失败是如何转化为成功的?失败以后创业者会有什么失败反应?对于这些问题,人们知之甚少。虽然创业者都希望能取得创业成功,但不幸的是,绝大多数人都以创业失败告终。创业失败是一种普遍现象,更有趣的是,许多创业者在经历初次创业失败以后还会进行再次创业。因此,学者除了关注创业成功
3、之外,更需要关注创业失败。特别是在连续创业视角下,创业失败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负面结果,而且可能成为有利于后续创业的一个积极因素,这赋予了学术界研究创业失败新的意义。然而,迄今为止关于创业失败对后续创业的积极影响的研究成果非常少见。“从失败中学习”成为学术界讨论相对较多的主题J。“从失败中学习”是指创业者从先前创业失败经历中获取创业相关的经验、知识和能力。失败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情景,在带给个体、组织和社会很多负面影响的同时,也为经历者和旁观者提供了一个正面的学习机会。创业者在经历失败以后,可以通过自我反省,不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增加知识积累,提高创业能力旧J。然而,从失败中学习不是自发的,创业
4、者的失败学习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3 J。遗憾的是,迄今为止,相关实证研究很少。从最新的研究看,学者们热衷于站在连续创业视角,考察先前的创业失败对创业者认知因素(归因、动机)H5和随后的学习行为(行业变化、时间间隔)o的影响,这些研究揭示出失败经历与认知因素、学习行为存在必然联系,但没有进一步阐述它们之间的内在机理。为了弥补这一研究缺口,本文聚焦于创业失败和失败后的认知反应,考察它们在失败学习中扮演的作用。鉴于归因是创业者失败后众多反应中最重要的反应之一,并且会对创业者的学习行为产生深刻影响,本文引入失败归因作为衡量创业者失败反应的关键变量,试图揭示创业者不同的失败经历如何影响他们的失败归因,以及
5、不同的失败归因又如何影响随后的失败学习等关键问题。从归因视角考察创业者的失败经历和失败学习是本文的一大创新之处,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拓展创业失败学习视角,而且有助于丰富失败归因理论。收稿日期:2015-05-15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CGL04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Ql2G0200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630216)。作者简介:王华锋,绍兴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高静,绍兴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生;王晓婷,绍兴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万方数据第6期 王华锋,等:创业者的失败经历、失败反应与失败学习理论假设1、失败经
6、历与失败学习创业失败对创业者来说是一种令人痛苦、并且具有破坏性的经历,它会给创业者带来经济损失、自尊心受损和社会地位下降等负面影响。Smita等旧3认为,创业失败给创业者造成许多直观的和不利的负面影响,包括经济、心理、生理和社会关系等方面。与此同时,学者也发现了创业失败的积极意义,认为创业失败对于取得日后成功至关重要。如Sitkin。9。提出,失败会发出一种积极的信号,鼓励创业者重新审视其态度和行为。Cope叫则认为,正是创业者断断续续的创业经历(discontinuous experiences)引发了他们独一无二并且高水平的学习模式。由此可见,创业失败提供了关键的学习机会。但是,是不是失败
7、都能促发创业者进行学习呢?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存在不同观点。一方面,学者的研究表明,创业失败和失败学习之问存在一种正相关关系,即创业者经历的失败程度越严重,次数越多,越能促进从失败中学习。如Shepherd等1强调从灾难性失败经验中学习的效果,认为“令人痛苦”的失败是促进学习的最有效因素;反之,如果创业失败的程度很低,创业者就不会从创业失败中学习。Cope等认为,严重的失败经历大大增加了创业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处理危机和挫折的能力。Politis。1引则发现,与初次创业者相比,创业老手(habitual entrepreneurs)对待失败的态度更加积极,并会把从失败中学习视为重要的经验来源。
8、另一方面,学者的研究也发现截然不同的结论,即创业失败经历和失败学习之间存在一种负相关关系,即创业者经历的失败程度越轻,次数越少,越能促进失败学习。如Baumard和Starbuck刮认为“小失败”有利于增强信心并促进渐进式学习,而“大失败”常常伴随着很高的负面情绪,会阻碍创业者的认知过程,影响他们正常发挥自己的决策能力,进而降低他们的学习能力。Sitkin提出了“智能失败”(Intelligent failure)概念,即那些相对较小的、相对无害的、严重程度较低的失败,并认为“智能失败”可以对创业者产生积极的影响,特别在促进创业失败学习方面是很有效的。最近,一些学者提出“适度失败”论,认为失败
9、次数偏多或者偏少都是有害的,失败程度和次数适中,创业者才会进行有效学习。如Yamakawa等考察了创业者的失败次数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发现失败次数适中对新创企业绩效最有利。Mitchell等141研究发现,初次创业者在遭遇创业失败以后,很少能够通过学习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善于通过学习总结经验教训的是那些有过一定失败经历的创业者;但是,随着创业者积累的失败经验增多,失败经历对失败学习和后续创业的影响会变得越来越小。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Hla:创业失败次数与失败学习呈倒u型关系,即随着创业者失败次数的增加,失败学习水平也会随着提高,但是当失败次数超出某一阀值点以后,失败学习水平又会随着
10、降低;Hlb:创业失败程度与失败学习呈倒u型关系,即随着创业者失败程度的增加,失败学习水平也会随着提高,但是当失败程度超出某一阀值点以后,失败学习水平又会随着降低。2、失败经历与失败反应“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对于创业失败者而言,各自经历的失败过程都不相似,失败造成的严重程度也不尽相同。正如前文所述,有的创业者经历的是“小失败”,有的则是“大失败”;有的经历过很多次失败,有的仅有一次失败。不同的失败经历会引起不同的失败反应,其中之一就是失败归因。归因是个体主观解释自己和他人行为、事件的一种机制,或者说是个体推论事件原因与性质的过程。Heider15把归因分为两类:内部归因
11、和外部归因。内部归因只受到个人控制因素的影响,如个人条件、努力、能力等;外部归因则受到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外在环境、运气等。Weiner 016进一步将归因分为四个重要因素:能力、努力、工作难度及运气,并将其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因果根源,分为内部归因,包括努力与能力;外部归因,包括工作难度与运气。二是稳定性,分为稳定因素,包括能力与工作难度;不稳定因素,包括努力与运气。目前,关于创业者的失败归因是如何形成的问题,相关研究十分缺乏,仅有的成果也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一些研究发现,创业者往往把创业失败归咎于内因,如创业者自负、盲目乐观,不切实际等“。另一些研究则发现,大部分创业者把失败归咎于外部原
12、因,如融资、招工困难、优惠政策缺乏等8I。之所以出现上述相悖结论,主要原因是创业者的失败归因会受到个人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失败性质等众多因素的影响。1引。根据归因理论,个体常有“自我服务偏见”,即将有利自己的归于内部原因,如“能力与努力”;而将不利自己的归于外部原因,如“运气”。Nicholls20发现,人对成功事件比对失败事件更倾向于做内部归因,而对失败事件比对万方数据管理评论 第29卷成功事件更倾向于做外部归因。Cardon等21 3发现,创业者多将损失严重的失败归于外部原因,而将损失较轻的失败归于内部原因。从失败次数的角度看,情况正好相反。创业者可能会将一次失败看作不幸的遭遇或者反常现象,
13、因而不会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但随着失败次数的增加,创业者再次创业的动力和信心受到打击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并最终承认失败是由于自身能力不足引起的必然结果心2i。由此,本文提出假设:H2a:创业失败次数与内部失败归因正相关,即随着失败次数的增加,创业者越倾向于把失败归咎于内因;H2b:创业失败程度与内部失败归因负相关,即随着失败程度的增加,创业者越倾向于把失败归咎于外因。3、失败反应与失败学习创业失败作为一个对个体有重要影响的事件,必然会引起创业者对失败原因的反省。只不过,一些创业者在失败后会更注重反省“自身的问题”,而另一些创业者则更注重反省“环境的问题”。21。据社会心理学理论,不同的事件归因
14、会影响个体未来的行为心3I。Cardon等引归纳了两种创业失败归因:“无助型”和“专家型”。“无助型”将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天赋,会产生焦虑、沮丧情绪;“专家型”将失败归因为缺乏帮助,因而会更加努力,把失败看作为学习机会。由此可见,创业者的失败归因会影响他们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研究失败归因有助于理解失败反应对于后续创业活动的影响,尤其是对失败学习的影响。已有的研究发现,失败归因与失败学习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内部归因更可能促进创业者从失败中学习。Yamakawa等241发现,如果创业者将创业失败归为内因,会引发他们“反事实思考”(Counterfactual thinking,假想与实际情况不同
15、的结果),使他们更加擅长在随后创业中构建出有效的战略。当创业者将失败归因为内部因素时,无论是稳定的因素(能力因素),还是变化的因素(努力因素),创业者都会反省自己在失败中的角色和作用,从而具备从失败中进行学习的条件心引。与此相反,当创业者将创业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时,他们的羞耻感和内疚感就会削弱,几乎没有动力去改变他们的行为,可能无法从失败中学习到宝贵的经验。如Argyis旧刨发现,外部失败归因,即便是难度归因也不能刺激创业者进行失败反省,因此创业者不会质疑其行为的有效性,其行为的前提、假设与价值观反而有可能被加固,因此无法促进有效学习。由此,本文提出假设如下:H3:创业者的内部归因与失败学习正
16、相关,即创业者内部归因程度越高,越能促进失败学习;创业者外部归因程度越高,越不能促进失败学习。虽然创业者的内部归因可以促进有效的失败学习,但这决不是无条件的。自尊心的维护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因为研究发现创业失败存在恶性循环,即低自尊的人(陷人深深失败自责的人)会不断的经历失败。2川。太多的失败和内部归因会降低创业者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顺利完成各项任务的自信程度旧8I,它会影响个体的行为动机、努力程度和毅力。创业者对过去失败经历的归因会影响自我效能感2 9I。克服失败会使得创业者的自我效能感回升,但是过多内部归因的失败则不利于提振自我效能感。除了侵蚀
17、自我效能感之外,过多的失败还会使得创业者陷入深深的自责,并产生各种消极情绪反应,从而阻碍学习过程。研究发现,失败造成对个体发展的阻碍越明显,产生的负面情绪反应也更强烈1;随着失败次数的不断积累,创业者的抑郁和自责程度也会进一步加深。因此,本文建议内部归因与有效的失败学习有关,同时预测,某一阀值后,过多内部归因的失败会通过降低创业者的自我效能感和引起负面情绪反应抑制学习的有效性。由此,本文假设创业者经历的失败程度和失败次数会调节失败内部归因和失败学习之间的关系。具体表述如下:H4a:创业失败程度调节内部归因与失败学习之间的关系。对于那些经历较低失败程度的创业者而言,内部归因程度越高,越能促进失败
18、学习;而对于那些经历较高失败程度的创业者而言,内部归因程度越高,越不能促进失败学习;H4b:创业失败次数调节内部归因与失败学习之间的关系。对于那些经历较少失败次数的创业者而言,内部归因程度越高,越能促进失败学习;而对于那些经历较多失败次数的创业者而言,内部归因程度越高,越不能促进失败学习。本研究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万方数据第6期 王华锋,等:创业者的失败经历、失败反应与失败学习图1理论模型研究方法1、样本与数据本研究的对象是有过创业失败经历但仍在从事创业的创业者,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研究数据。问卷参考了Yamakawa等的研究,总体分为创业者基本信息、失败归因、失败经历、失败学习等部分。课题组
19、调查历时半年,调查采取典型抽样方法,选择杭州的天堂硅谷和武汉的光谷作为抽样区域,这两个区域均集聚了千名创业者,被称为“创业集散地”,适合作为本文的典型抽样区域。调查共发放问卷203份,成功收回174份,扣除无效问卷27份,有效问卷共计147份,回收率为857,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24。从调查对象性别看,男性所占比重为68,女性所占比重为32,男女比例大约为2:1,男性创业者明显多于女性创业者。从调查对象年龄看,创业者年龄段主要分布在20-40岁之间,所占比重为804。调查对象的学历主要以大专和本科学历为主体,所占比重为728。从员工人数和企业规模看,大部分企业规模主要集中在1-5人,所占比重分别
20、为537。从行业类型看,选择传统服务行业的人居多,占293。调查对象包括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行业以及不同程度创业失败经历的创业者,从根源上保证本研究所需的创业者主体的差异性和研究结论的代表性。样本特征如表1所示。表1样本特征分布情况2、变量与测量(1)创业失败次数和创业失败程度。本文为了便于概念的操作化定义和研究样本的界定,把创业失败界定为因各种原因而导致的企业关闭歇业,并用创业失败次数和创业失败程度来衡量创业失败经历。创业失败次数由调研对象根据以往创业失败经历直接回答而得,创业失败程度则借鉴Smita等研究,从经济、心理和生万方数据100 管理评论 第29卷理3个方面,用8个测量条款加以
21、测量。此外,为了验证非线性(倒u关系)交互效应,本文以它们各自平方项的形式创建了另外两个新变量。(2)失败归因。从本质上讲,创业失败的真正原因是很难评估,创业者有可能把失败同时归咎于内因和外因。为了相对合理地测量创业者的失败归因,本文参考Yamakawa等的做法,创建了一个名为“内部归因”的新变量,使用百分比来探测失败归因的大致趋势。受访者被要求从问项中选择三个他们认为的失败原因(见表2),并指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如果三个选项都属于内部归因(33),那么这个变量就等于1;如果三个选项中有二个属于内部归因(23),那么这个变量就等于066;如果三个选项中只有一个属于内部归因(13),那么这个变量
22、就等于033,如果三个选项中都不属于内部归因(03),那么这个变量就等于0。表2失败归因的编码(3)失败学习。以往学者多从学习主体视角,如个体学习和组织学习l,32 J,或者从学习方式视角,如探索性学习和应用性学习3】,开发失败学习量表。本文根据研究目的,从学习内容视角,借鉴Sehutjens和Stam34将失败学习分为内部学习和外部学习,以及Cope将失败学习分为自我学习和商业学习等做法,用8个条款来测量失败学习。(4)控制变量。本文控制了以下几个变量:性别。用“0”代表女性,“1”代表男性。年龄。分为20岁以下、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和60岁及以上六个年龄段。
23、学历。分为中学及以下、大专、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四个阶段。行业。指的是创业失败时企业所处的行业。分为传统制造业、高新技术行业、传统服务业、电子商务、其他等五种类别。3、信度与效度首先,确保不存在同源性误差问题13 536 J。其次,运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了信度检验。信度检验主要是为了检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文采用Likert七点量表打分,采用Cronbaeh仅系数作为检验量表一致性的标准。在147份有效问卷中,各变量维度的信度系数均在07以上,说明变量的测度情况是比较让人满意的。再次,进行量表的效度检测。量表的内容效度是通过小样本问卷测试,根据反馈意见对测量条款进行了用词和用字
24、方面的修改,确保被试者能准确理解条款内容。结构效度分析主要是对量表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显示样本适合采用因子分析。为进一步评定量表的聚合效度和判别效度,本文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比较理想(CFI=0972;TLI=0958;CD=0975,RMSEA=0093),所有变量的AVE值大于050,AVE平方根都大于潜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因此,量表具有较好的聚合效度和判别效度。主要变量的因子分析和信度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表3主要变量的因子分析和信度万方数据第6期 王华锋,等:创业者的失败经历、失败反应与失败学习 101注:公共因子提取办法为主成分方法,KNO样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创业者 失败 经历 反应 学习 基于 鄂两省 实证 研究 王华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