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多媒体技术课程设计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多媒体技术课程设计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学多媒体技术课程设计研究 摘要:文章通过对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并分析了“医学多媒体技术”课程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学习任务单的策划、教学活动的设计进行探讨,以提供更加完善的课程设计,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任务完善提出一定的建议与改进方向。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课程设计;学多媒体技术 1“医学多媒体技术”课程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经济在发展的同时教育也逐步跟进发展。在新形势下,传统教育的弊端逐渐显露。传统教学通常是在课堂中进行,在固定时间里上固定的课程,由教师为主导进行知识的传输。这种方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成
2、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同时知识的接收范围也十分有限。在信息化进程中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用于现代化教学,需要在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来进行教学方式的完善。混合式教学将一节课程分为多个阶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含了不同的学习阶段,每个学习阶段都有相应的学习任务。本文基于对“医学多媒体技术”课程整体的了解进行混合式教学的学习任务方案构思。 2混合式教学下学习任务单的策划 首先,明确学习目标。“医学多媒体技术”是一门基于医学知识进行医学基础知识信息搜集、处理、整理的学科,主要培养学生对医学信息的处理能力。该课程的学习主题即是围绕对医学信息的搜集、处理和整合能力的提升。其次,确定学习内容。学习任务内容围绕
3、课程主题开展,从对多媒体基础知识的了解到具体的应用,将其应用至医学领域中去。再次,明确学习方法。针对该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安排,以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的实施。线上进行课前预习、操作练习、阶段测验、课后延伸等工作,线下则是教师引导的理论学习、技能训练。最后,明确学习任务的形式。学习任务形式主要有资源浏览型、问题探索型、疑问收集型等。资源浏览型任务可以利用现有的慕课、微课和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电子教材、阅读材料等资源。问题探索型任务可以布置研究主题,学生自行查找资料,尝试解决。疑问收集型任务一般要求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旨在了解学情。另外,任务的布置还需要注重对个人信息搜集、从小组
4、合作能力提升方面进行考虑。 3混合式教学下教学活动的设计 首先,教师要明确对教学活动形式的选择。在教学活动形式的选择上,线上教育活动作为辅佐,以线下的教学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其次,明确教学主题。课堂教学活动主要探讨多媒体技术与医学知识的结合。最后,明确教学活动的顺序与重要性。其中以线下教学为主要的教学形式,线下教学也是最为重要的教学方式。教师安排学生在课前进行线上学习资料的搜集,线下学习活动结束后再利用线上教学平台进行课程反馈与延伸工作。除上述描述的教学活动外,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还应注意对学生自主学习任务进行反馈搜集工作,让学生能够明确自主学习的任务是具有针对性的。 4混合式教学下“医学多媒
5、体技术”课程设计的完善 4.1课前准备阶段。第一,建立班级学习群,创建学习小组,明确各成员的任务分工。各小组再分别建群,在群内注明组长、学习记录员、资料搜集汇总组长等职位。学习群建议采用微信、QQ、钉钉等学生常用的软件,群内可以自由分享、讨论,形成一个完整的分享平台。第二,教师课程视频连接,观看视频、录播,大致了解课程内容。本文以“医学多媒体技术”为课程内容,教师则需要将搜集到的本课程视频链接传至公共群内进行分享。第三,对课程重难点问题进行搜集。借助慕课、微课学习平台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进度的跟进,通过学生自学情况对课程中重难点问题的把握程度进行衡量,帮助教师及学生对课程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
6、。第四,教师针对课程内容该课程学习前的任务。任务包括个人需要完成的学习内容、小组共同完成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情况下对要学习的内容奠定一定基础,发现个人可能出现的疑惑。第五,小组及成员总结、反馈个人学习情况。通过个人及小组反馈,对个人的预习情况做一定了解,这样不仅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同时教师也能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与完善。第六,对课程内容进行时间上的规划。除了导入和总结环节以外,每节课划分为24个教学环节,每个教学环节持续1020分钟,这样做既符合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规律,也便于课堂时间的掌控,具体实施部分可做一定调整。4.2课程进行阶段。第一,向学生
7、明确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教师根据课程制定的学生应该完成的基本部分,这是课堂围绕的中心,也是对课堂进行评价的标准。教师在课前应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向学生做一定的讲解,让学生明确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有的方向。而教师在进行课程目标制定过程中也要明确,课程目标的制定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来完成。主要关注在课程中学生能力的提升与创新精神的培养。第二,多种方式结合使用。在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教师在不同阶段及不同活动分配中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课程的学习,单一教学方式的使用会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失去对课程的兴趣,同时在思维上可能受到束缚。相比较传统教学方式,混合式教学为教师提供了更
8、多教学方法的选择,这对大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课程前教师通过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对课程进行预习,在课程进行中通过小组合作、上机操作、演示法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多个方面来学习课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独立思考、合作的过程中建构起自己对课程的知识体系,从而形成一种自主学习、深入探究的学习模式。第三,小组展示与分享。进行展示与分享是混合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对教师进行反馈的一部分。这部分通常是学生或小组对自己在预习工作中、课堂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总结进行的展示与分享,通过发表自己的看法来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互动,从而产生头脑风暴,让个体接受更
9、多他人的思想。这个阶段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最活跃、课堂氛围最高涨的阶段。这个环节中可以学生自主进行展示,也可以小组代表对小组总结进行展示,还可以教师指定学生来展示。这个环节的设定大大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同时还很大程度上的降低了学生在课程进行中的走神、溜号的现象。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平台向同学们传达课程相关题目,设定开放性答案让学生进行思考与汇报。这种方式是教师主导下的更有针对性的一种反馈方式,这样能够使每个学生对课堂的重难点进行把握,同时还能够对自己是否存在疑惑进行判断。课程的这个环节更加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第四,教师适当的引导、点拨。这个环节贯是教师在进行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应
10、该贯穿的一点。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引导地位,不可以强硬的灌输知识为主要方式,要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在学生困惑的时候进行点拨。在课程内容完成后,学生对课程有了一定框架、把握后,教师需要进行重难点的总结与点拨工作。这是对整个课程的升华,也是让学生对课程整体有重难点的把握。第五,巩固练习、自我评价。在课程进行最后,教师要提供针对性的题目让学生对本节课的题目做相应的训练,以达到对知识的巩固。习题难度由易到难,逐步提升,让学生在把握基础知识后进行知识的升华应用。测试题目在客户端平台上,教师可通过平台得到学生练习题的答题情况,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另外教师需要为小组发放课程评价表,表格包括课前预习
11、及课上表现情况的评价,由自评、他评与教师评价三部分组成,共同作为学生在本节课程中的评价参考。4.3课程完成阶段。在课程内容基本讲解后,在本次课堂结束后教师还要针对本节课的课程内容及学生反馈进行课后反馈、评价、总结与延伸工作。首先,教师针对本节课程内容,为学生分享课程拓展知识。慕课、互动教学平台资源等都可以让学生找到更多的拓展性资源。其次,教师要针对课程情况相关的任务。将上述拓展性资源链接分享给同学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知识延伸报告,可以通过PPT、视频讲解方式来完成任务。再次,教师要及时做好学生学习情况的记录,通过平台学习记录、学生群内问题反馈与探讨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记录与评价。最后,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作为学生的学习成绩。 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