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技术创新模式与企业创新绩效——基于吸收能力中介机制的研究-翟瑞瑞.pdf
《多元技术创新模式与企业创新绩效——基于吸收能力中介机制的研究-翟瑞瑞.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元技术创新模式与企业创新绩效——基于吸收能力中介机制的研究-翟瑞瑞.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多元技术创新模式与企业创新绩效基于吸收能力中介机制的研究翟瑞瑞1,陈 岩1,姜鹏飞2(1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876;2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北京100025)摘要:对中国创新型(高科技)企业数据库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企业内部并存的多元技术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正相关,且不同技术创新模式与企业不同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差异化影响;多元技术创新模式之间存在的互补关系能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企业吸收能力在技术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之间扮演着中介变量的作用且作用程度受外在情境因素的影响。关键词: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绩效;吸收能力DOI:1013956jss1001840920160210中图分类号:
2、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6)02004406Multiple Patterns of TechnoIogjcaI Innovation andInnovation Performance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Mediating Mechanism of Absorptive CapacityZHAI Rui-rui 1,CHEN Yan 1,JIANG Pengfei 2(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
3、munications,Beijing 100876;2Business School,Be彬ng United Unive巧ity,Be0ng 100025)Abstract:The paper empirically tested the data of China innovative(high-tech)finns and found that multiple patterns of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ositively influen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And there are complementary relati
4、onships among multiple pattern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hich positively influen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and absorptive capacity playsthe mediating role between pattern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which influenced by extemal con-textual factorsKey words:patterns of t
5、echnological innovation;innovation performance;absorptive capacity1引言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为保持竞争优势,企业除需加强内部自主创新外,还可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外部机构的创新合作从而融人全球创新网络以整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随着企业创新网络逐步突破企业和国家地理边界,企业选择的技术创新模式日趋多元。而目前相关文献倾向于强调单一技术创新模式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21,忽略了企业内部多种技术创新模式并存的事实。尽管学者已开始突破上述研究局限着手研究企业内部不同技术创新模式之间的交互效应对创新的影响。o,但将企业外部技术创新模式看作一个整体
6、,未根据企业研发网络边界的拓展进行细化,探讨究竟哪一类型的外部研发合作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促进影响。虽然部分学者注意到了企业内部多种技术创新模式并存的事实,但也只是关注了技术创新模式之间的关系,未进一步探究对企业差异化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即多元技术创新模式究竟对企业不同创新绩效如何产生差异化影响“一。对企业来说,吸收能力是影响创新的重要因素口,影响与其他企业机构的合作创新效果。已有文献考察了吸收能力的中介机制p1,但未将企业所属行业和所在区域的异质收稿日期:2015061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273035);北京邮电大学优秀博士生创新基金项目(CX201428)作者简介:翟瑞瑞
7、(1987一),女,山东巨野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陈 岩(1970一),男,山东曲阜人,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姜鹏飞(1979一),女,山东临沂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44万方数据性等情境因素与技术创新模式和创新绩效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无法全面展开吸收能力在企业多元技术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关系中的角色扮演,不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在采取同样多元技术创新模式的情况下,企业的创新绩效却出现显著差异;不能够很好地回答为获得最优创新绩效企业应采用什么样的多元技术创新模式。因此,本文以多元技术创新模式一企业吸收能力创新绩效为研究主线,着重研究企业吸收能力扮演的中介机制,
8、同时分析外在情境因素一行业特质和区域异质性对企业吸收能力的调节效果,既打开企业内部多元技术创新模式共同作用的黑箱,也剖开影响企业吸收能力中介效应的外在约束机制,寻找企业多元技术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的最优搭配,为企业如何获得最优的创新绩效提供借鉴,推动企业创新驱动发展。2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21 多元技术创新模式、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由开放式创新理论知:企业获得创新资源的方式和渠道越多样,可利用的创新资源越丰富91,可开展越多的创新研发活动,创新能力提高得愈快,最终获得的创新绩效愈好。即企业创新能力和绩效取决于所能获得和利用的创新资源量。而企业技术创新模式越多元,越能接触到丰富的技术知识等创新资源,创
9、新绩效愈好。但是企业从外部获得的技术知识等创新资源并不能直接自动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需借助于一个核心要素企业吸收能力来获取、消化、吸收和转化“。Darroch和McNaughton研究发现外部知识通过影响企业吸收能力间接影响创新绩效1;付敬和朱桂龙进一步发现外部R&D合作通过提高吸收能力促进创新绩效。31;Veugelers,陈岩等发现内部研发投入会增加企业的知识储备和技能积累,提升吸收能力,有助于企业新产品的开发,从而提高创新绩效一”1;曹达华等发现企业吸收能力通过中介机制影响校企合作绩效1“;徐晨和吕萍根据产品创新变动的程度将创新绩效划分为突破式和渐进式创新,发现创新国际化行为与
10、突破式和渐进式创新绩效正相关”。因此,提出以下假设:H1:企业吸收能力在多元技术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中起到中介效应。H1a:企业吸收能力在内部研发与创新绩效中起到中介作用;H1b:企业吸收能力在国内合作研发与创新绩效中起到中介作用;Hlc:企业吸收能力在研发国际化与创新绩效中起到中介作用。然而,同时存在于企业内部的不同技术创新模式之间存在着互补或替代的关系,且这一关系会对企业能力和创新绩效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o。在技术革新速度加快的背景下,企业需借助于与国内外机构的合作以弥补内部创新资源的不足。通过与外部机构的合作,学习先进的技术知识,增加企业的能力积累,提升创新绩效。同时企业选择合作创新的外部机
11、构越多样即创新模式越多元,企业更倾向于增加内部自主创新投入以更有效地获得外部合作机构的溢出效应。陈钰芬和叶伟巍研究发现企业内部R&D和外部知识搜寻之间存在互补性,且这种交互作用可以提高企业创新绩效51;Belderbos等运用西班牙的面板数据既证明了企业内部研发与研发协议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也同时指出企业吸收能力在发挥这一互补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提升创新绩效“。上述文献都在暗示企业内部并存的多元技术创新模式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且能够通过提升企业吸收能力促进创新绩效。因此,提出以下假设,H2:多元技术创新模式存在互补关系且通过企业吸收能力促进企业创新绩效。H2a:内部研发与国内研发合作存在互补关系
12、且通过吸收能力影响创新绩效;H2b:内部研发与研发国际化存在互补关系且通过吸收能力影响创新绩效;PL2c:内部研发、国内研发合作和研发国际化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且通过吸收能力影响创新绩效。22行业技术机会的调节效应行业特质影响微观企业。企业吸收能力既受自身因素的制约,也受行业异质性等外在因素的影响。高技术行业的企业之间存在着更畅通的溢出渠道和更活跃的吸收能力的互动,因此投资于技术机会较高行业的企业能够从溢出渠道中获得更多的收益,创新能力明显高于技术机会较低行业的企业“,进而获得更好的创新绩效。因此,提出以下假设:H3:行业技术机会能增强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强度。23 区域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
13、研究在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次区域环境是影响微观企业的重要外在因素之一,市场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等衡量区域吸收能力的因素成为有关区域异质性研究的热点。强区域吸收能力可以弥补企业吸收能力相对较弱的劣势,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因此,提出假设:H4:区域吸收能力增强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强度。综上,本文的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创新模式 创新绩效l国内合作研发l 医司l H1 1。; 倒 lI自主研发 f : H, H4 N渐进式I 外在情境 l创新l研发国际化 行业特质 区域特质l行业技术机会l l区域吸收能力 I图1研究框架45万方数据3研究设计31模型设定为研究吸收能力在创新模式
14、与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机制以及外在情境因素的影响,本文选用的模型如式(1)和式(2)所示。fPERt=oLyF。+3Control。+sm。=a阡。+3Control。+s (1)【PER。=a即l+口尉I+yControlt+sPERt=aYF:+8FAt+toMOI+AFAtMOi+yControl,+占 (2)其中,PER代表创新绩效,YF代表技术创新模式,FA代表企业吸收能力,MO代表调节变量,Control代表控制变量,代表残差项,t代表研究样本时间。式(1)考察中介效应,式(2)考察调节效应。32 变量定义力(FA),以企业当年被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量表示1,反映企业获取、消化、转化与
15、应用外部知识的能力。行业技术机会(TO),以行业研发资本行业总销售表示;区域吸收能力(RA),以区域全要素生产率表示。企业规模(SIZE),用取自然对数后的企业总资产衡量;企业类型(CK),虚拟变量,以是否是高新技术企业来衡量;知识雄厚度(BK),以企业主持制定的标准总数表示。33样本数据样本数据主要来自涵盖中国30多个省市的制造业企业20082011年4年相关数据的中国创新型(高科技)企业数据库。行业和区域数据来自相应年份的统计年鉴。经过筛选匹配,最终样本采用了数据完整的406家企业面板数据,有效观察值1624个。4结果与讨论41描述性统计技术创新模式(YF),为验证不同技术创新模式之间 表
16、1呈现了各变量的均值、标准差以及变量之间的以及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将技术创新模式划分为内部研发 相关系数。发现除因变量外,其他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均(IRD)、国内合作研发(CRD)和研发国际化(ARD)三种。 低于05,说明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且内部研创新绩效(PER),主要指产品创新绩效,包括突破式创新 发、国内合作研发、研发国际化与创新绩效和企业吸收能绩效(RI,以国际新产品销售收入表示)和渐进式创新绩 力之间以及企业吸收能力和创新绩效之间都存在着正相效(II,以企业和国内新产品销售收入表示)。企业吸收能 关关系。表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系数矩阵MEAN SD RI II FA IRD
17、CRD ARD SIZE CK BK TORJ 6535064 386281II 508113 2081752 0186FA 8&341 444081 0197 0616IRD 0900 0138 0031 0038 0038CRD 0850 0357 0060 0022 0020 0076ARD 0108 031l 0072 0153 0122 0022 0086SIZE 12688 2069 0238 0388 0304 0018 0152 0255CK 0727 04460021 0209 0098 00060059 0068 0410BK 14099 57785 0214 0301 0
18、332 0072 0055 0057 0204 0052TO 0014 0006 0055 0116 0122 0049005l 0019 0273 0296 0035RA 8242 2142 0096 0103 0112 0039 0021 0159 0202 0092 0112001542 中介效应为探讨企业吸收能力的中介效应,本文根据解学梅和左蕾蕾6 3的研究方法将回归过程分三步:测量技术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结果应显著;测量技术创新模式与吸收能力的关系,结果应显著;将技术创新模式和吸收能力同时带入回归方程测量二者与因变量的关系,若技术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的值比的值小且不显著,则表示完
19、全中介,若显著则为部分中介,但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应仍显著。借助statal20,回归结果见表2至表4。根据cD函数测算。只呈现主要变量,如需详细结果*-l r旬作者索要,下同。46首先考察吸收能力对多元技术创新模式直接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中介效果,结果见表2。模型1和模型2发现企业内部研发、国内研发合作和研发国际化都对企业的突破式和渐进式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与多数学者的研究结论保持一致。模型3发现内部研发、国内研发合作和研发国际化都能够提升企业吸收能力,且企业内部研发的作用最大(063005640041),说明企业虽然能够通过与外部机构的合作获得溢出效应,但加强企业自身研发投入才是提
20、升企业吸收能力最为重要的手段。内部白万方数据主创新是企业开发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关键,是保持自身创 多机会从合作伙伴处学习所需技术与知识,从而提高创新新能力,提升创新绩效的根本。模型4和模型5考察中介 绩效。而且通过对比企业吸收能力对突破式与渐进式创效应发现企业吸收能力、多元技术创新模式的系数都显著 新绩效产生的影响,发现吸收能力对突破式创新的影响远为正,通过分别对比模型1和模型4、模型2和模型5发现 大于对渐进式创新的影响(03660030),这是因为突破多元技术创新模式(企业内部研发、国内研发合作和研发 式创新一般涉及产品技术特征的改变,对企业能力的要求国际化)的系数变小,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多元 技术创新 模式 企业 创新 绩效 基于 吸收 能力 中介 机制 研究 翟瑞瑞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