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非利息业务对银行收益和风险的影响——基于我国49家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赵胜民.pdf
《发展非利息业务对银行收益和风险的影响——基于我国49家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赵胜民.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非利息业务对银行收益和风险的影响——基于我国49家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赵胜民.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6年第2期发展非利息业务对银行收益和风险的影响木基于我国49家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赵胜民 申 创提要 本文基于我国2005-2014年49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分别从收益因素、风险因素及收益风险综合因素方面,分析非利息业务对于不同类型商业银行收益和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从全部银行样本来看,非利息业务发展对于收益和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收益提高主要源于手续费和佣金业务,但对风险影响不显著;对于国有银行,非利息业务的发展在增加了收益的同时也提高了风险,收益提高主要来源为手续费和佣金,风险增加主要来源是其他非利息收入;对于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非
2、利息业务的发展对收益、风险和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都没有明显影响;对于农村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的发展降低了银行风险,且银行风险降低主要源于手续费和佣金业务,但对收益和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影响并不显著。关键词 非利息业务;银行收益;银行风险;风险调整后收益一、引言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十分单一,一直都以存贷款利差为主。随着金融脱媒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商业银行开始逐步转型,非利息业务得到了迅速发展。图1显示了我国四种类型商业银行(共计49家银行)2005-2014年10年间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均值的变化情况。从图1中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规模一直
3、在扩大,但不同类型银行变化情况并不相同,而且非利息收入水平也有很大差异。从全部银行样本来看,非利息收入占比一直稳中有升,从2005年的964增加到2014年的1662,增幅达7241,说明十年期间我国商业银行业不断调整收入结构,非利息业务发展十分迅速。从子样本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均值增长较快,尤其是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十年期间增幅高达24806;与之相比,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均值的增长则相对缓慢。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正在转型期,所以如何在保持自身传统优势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地通过开展非利息业务来优化收入结构,就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
4、的现实问题。传统观点一般认丰赵胜民,南开大学金融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邮政编码:300350,电子信箱:zhaoshengminnankaiedu。cn;申创,南开大学金融学院。本文得到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金融风险研究”(13JZD006)、教育部社科项目“我国宏观审慎政策协调问题研究”(15YJA790090)的资助。感谢匿名评审人提出的修改建议,笔者已做了相应修改,本文文责自负。对银行类型的划分有很多种,本文参照中国银监会对于银行的分类,将银行划分为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83万方数据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
5、16年第2期为,非利息收入能够拓宽融资渠道、削减成本1、整合产品2,通过范围经济和规模效应使银行的收益得到提高;同时根据资产组合理论,非利息收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风险分散的作用,从而降低了银行的风险。34另外,由于非利息业务对于宏观经济状况依赖程度较低,所以相对于传统利息收入而言,非利息收入受到宏观经济状况的影响相对较小,从而能够降低收益的波动性,也能达到降低风险的效果。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年份图1 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均值资料来源:据Bankscope数据整理而得。但是,近年来大量的国内外研究发现,
6、非利息收入的发展对银行收益和风险的影响十分复杂。在对收益的影响上,部分学者依然认为发展非利息业务会提高收益。3j6但也有部分学者发现,在某些情况下由于非利息收入可能会对利息收人产生挤出效应,有可能抵消其带来的收益,因而对银行收益影响并不显著,甚至可能导致收益下降。47在对于风险的影响上,大量实证研究结果证明,非利息业务的扩张有可能由于部分业务转换成本较低、银行固定成本提升、提高财务杠杆以及与利息业务高度相关,从而导致银行风险不降反升。8910有些学者认为2007年之后的美国经济危机中银行危机的加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银行非利息业务的发展提升了银行风险。L5儿11现在关于非利息业务对于银行收益和风
7、险影响方面的结论并不一致,这和银行所在国家的制度和政策、银行自身发展状况以及银行的类型等都有一定的关系。那么对我国银行业而言,发展非利息业务对于银行收益和风险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呢?非利息业务的发展对不同类型的银行影响是否一样?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自身转型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监管者针对银行制定恰当的监管措施也具有重要意义。相对于现存的相关文献,本文主要有以下几点创新之处。首先,国内文献大多把银行分类为大型银行和中小型银行进行研究,但这一分类标准相对主观,而且无法准确体现我国各类商业银行在资源约束、运营模式和政策定位等方面的差异性。所以本文考虑到相关因素,将所选取样本分为国有商业银
8、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四类,进行更加深人的研究。目前,国内采取本文分类方法进行研究的文献极少。其次,根据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收益和风险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银行管理层追求收益的同时,也会考虑风险因素,而国内文献大部分都忽略了这一因素。因此本文在研究非利息业务对银行收益的影响时,在模型中加人了风险因素指标Z值作为解释变量。再次,本文不仅考虑非利息业务分别对收益和风险的影响,同时还考虑了对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的影响,从而综合考虑对银行的影响状况,能够更具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最后,在研究非利息业务对银行收益和风险的影响时,国内文献一般只考虑银行自身因素和宏观经济因素,但我国银行规
9、模差异性很大,银行业的竞争程度对银行的收益和风险也有很大影响,所以本文在模型中加入了银行业集中度因素,从而对问题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分析。本文剩余部分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第三部分介绍变量、数据和研究模型;第四部分进行实证检验并分析结果;第五部分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二、文献综述关于非利息业务发展对于银行收益和风险的影响,国外的早期文献多数认为非利息业务的发展,产生了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效应,提高了银行的收万方数据益并且降低了风险。特姆普林顿和塞维里恩(Templeton and Severens)利用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并结合实证分析,得出银行业务的多元化会降低银行风险的结论。12桑德
10、斯和瓦尔特(Saunders andWalter)通过研究美国、德国和瑞士的商业银行,发现大型银行进行多元化经营,由于存在一定的规模经济而使其收益得到提高o1S盖乐等人(Galloet a1)利用19871994年的数据,研究发现共同基金业务提高了银行的收益并降低了风险。3哈塞和塞克雷(Hassan and Sackely)依据资产定价理论进行研究,认为表外业务的不断扩张会稳定银行收益,降低银行风险。14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拓展非利息业务会提高银行风险。保德和格瑞汉姆(Boyd and Graham)利用美国19711984年多家机构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对于证券和不动产业务的涉及增大了银行的收
11、益波动性,银行控股公司和一些其他金融机构的合并提升了自身风险。r15伴随着银行非利息业务的不断发展,针对其与银行风险之间关系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大多数文献证明非利息业务的发展有可能增大银行风险。科瓦(Kwan)认为,对于证券业务的涉足使得银行风险更高,但收益并非必然得到提高。16史蒂若(Stiroh)通过对社区银行和其他银行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无论是对于小银行还是大银行,非利息业务的拓展都提高了风险,而导致这一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银行经理对于非传统业务领域经验较少。17史蒂若和拉姆波(Stiroh and Rumble)利用1997-2002年的美国金融控股公司季度数据研究收人多样化和银行收益的
12、关系,发现收入多样化提高了收益的波动性。18利蒂希亚等人(Laetitia eta1)对欧洲银行业的研究发现,涉足非利息业务的银行风险更高,且小银行更容易受到这种影响;对非利息业务进行分类后,发现风险的提高主要源于手续费及佣金类业务。9尼克勒斯运用1 725家金融机构2000-2013年的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非利息业务提高了银行的风险,而且在经济危机中使银行更易受到冲击。5也有学者例如德杨和里斯(DeYoung and Rice)认为,非利息业务对于银行风险的影响具有非单调性,银行对于非利息业务的拓展存在一个最优规模o Dg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6笙墼塑关于非利息业务对于银行收益的影响方面
13、,一些文献表明非利息收入的增加会提高银行收益;L35而另外一些文献则认为会降低收益,例如德杨和托纳(DeYotmg and Toma)运用多期Logit模型研究了经济危机中的美国银行,表明证券经纪及保险销售等纯收费类非传统业务导致了一些问题,银行收益显著下降。20史密斯等人(Smith et a1)、史蒂若(Stiroh)、尼古因(Nguyen)也都认为非利息收人对银行收益有负面影响;r721221同时还有部分文献认为相对于传统业务而言,非利息收入对于银行收益并没有显著影响。L16儿180国内文献关于非利息业务对于商业银行收益和风险影响的研究结论也存在明显分歧。赫国胜和徐洁通过对10家银行20
14、05-2009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得出非利息收入会提升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结论。z33张羽和李黎利用我国15家商业银行19862008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非利息收入的增长起到了分散风险的作用。但由于非利息收入波动性较大,存在着恶化风险与收入之间权衡关系的可能性。241周开国和李琳利用我国14家银行12年的数据,结合资产组合理论进行分析,最终发现随着非利息收人占比提高,非利息收入波动性增强,对总风险贡献值增加。103孙浦阳等人选取OECD7个成员359家银行12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金融服务多样化对银行的收益产生负面影响oZS刘孟飞等人运用我国19家商业银行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引入
15、赫芬达尔指数衡量银行经营多元化程度,得出多元化有效降低了银行的风险,但对于收益的影响并不显著的结论。4李志辉和李梦雨利用面板门限模型对我国50家商业银行进行研究,得出多元化经营与银行收益存在非线性关系的结论。6李明辉等人利用动态面板模型对我国114家银行进行研究,发现非利息业务的发展并不能显著提高银行盈利水平,而且会减少传统业务的收益,但却降低了银行信用风险和破产风险。26张晓玫和毛亚琪引入LRMES方法衡量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实证研究发现非利息收入和系统性风险呈显著负相关。7综上可知,由于国家地区、经济制度以及选取样本等方面的不同,不同文献结论差异很大,所以针对我国非利息业务发展对于银行收益
16、和风险的影85万方数据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6年第2期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很有必要。而国内对该问题研究的文献存在明显不足之处。首先,国内文献在对银行的分类上大多比较粗略,研究不够深入;其次,国内文献在研究银行收益时对风险因素很少考虑,这与实际决策过程并不一致;再次,鲜有文献对收益、风险以及收益风险综合因素同时进行全面考察;最后,对银行收益和风险影响因素考虑不够全面,例如忽略了银行业竞争因素等。三、变量、数据和研究模型(一)变量选取1银行收益指标。银行收益的衡量指标有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银行利润率以及每股收益等,其中比较常用的是总资产收益率(returnon assets,ROA)。总资
17、产收益率能够体现银行整体的盈利能力,对于银行的决策有重要影响,所以本文选择总资产收益率作为银行收益指标。2银行风险指标。银行风险指标主要用来衡量银行收益的不确定性,其中比较常用的有不良贷款比率、总资产收益率标准差、风险资产占比以及z值等。相对于其他指标,z值衡量了银行的破产风险,体现了银行的整体风险状况,所以本文选取衡量破产风险的Z值作为风险度量指标。参照莱文和雷文(Laeven and Levine)所提供的处理方法,以三年为一个计算区间,进行滚动处理。28计算方法如下:7 SDROA,3L11、IJ&1it乙一菘丽 (1)式中,SDROA为滚动区间内总资产收益率的标准差;ROA为滚动区间内
18、总资产收益率均值;EA为滚动区间内权益资产比率均值。Z值越大,表明银行风险越大,反之则风险越小。3风险收益综合指标。如果单纯考虑非利息业务水平对风险或者对收益的影响,则只研究非利息业务水平对银行综合收益和风险的影响显得有些片面,所以本文进一步选择夏普指数(SHARP)来研究非利息收入对于风险调整后收益的影响,从而综合考虑风险和收益两方面因素。夏普指数计算公式为:l?nISHARPtSD坚ROE口(2)式中,ROE为资本收益率;SDROE为资本收益率的标准差。夏普指数越大,表明银行单位风险的收益越大,反之则越小。4非利息业务水平指标。对于银行非利息业务水平,本文采用非利息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
19、N)来衡量。由于手续费及佣金在非利息收入中占比较大,在考虑不同类型非利息收入对于银行收益和风险的影响时,笔者将非利息收入划分为手续费及佣金收人和其他非利息收入两类。手续费和佣金收入中又包含理财业务收入、银行卡收入、个人理财及私人银行业务收入、对公理财业务收入、投行业务收入、资产托管收入和结算、清算及现金管理业务收入等多项业务收入;其他非利息收入包含了投资收益、汇兑损益、保险业务收入以及其他业务收入。其中,手续费及佣金业务水平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NFC)来衡量,其他非利息业务水平用其他非利息收入占总营业收入比例(0ND来衡量。5控制变量。实际经营过程中,影响银行收益和风险的因素
20、有很多。为了更加全面地进行分析,笔者选取了银行内部变量、银行业集中度变量和宏观经济变量这三类控制变量。在选取银行内部控制变量方面,笔者考虑了银行规模、资本结构、利息业务水平以及资产结构和质量因素,分别选取总资产的自然对数(1nTA)、权益资产比率(EA)、净息差(NI蚴、贷款资产比率(上A)和不良贷款比率(ho卜f磁)作为衡量指标。关于银行业集中度方面,笔者选择赫芬达尔指 夏普指数原计算公式为:(资本收益率一无风险利率)资本收益率标准差。本文借鉴史蒂若的方法,将无风险利率这一常数从公式中剔除。17手续费业务组成相当复杂,细分后的各种业务所涉及的银行业务板块也差异甚大,但由于很多银行所公布的数据
21、并不包含详细分类后的相关收入数据,所以本文没有进一步对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进行分类。86万方数据数(HHD作为控制变量。HH工指数是指一个行业中各市场竞争主体所占行业总收入或总资产百分比的平方和。HHI指数越高,证明市场垄断程度越高。在对HHJ指数的计算上,笔者选取各银行总资产所占份额进行计算。在对于数据的选取上,笔者选取了5家国有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和3家上市城商行的数据进行计算。本文所选取的20家银行的总资产在中国银行业总资产中占比很高,2014年已经达到857,所以据此计算的HHI指数已经能大致反映出我国银行业的竞争程度。HHJ指数计算公式如下:HHI一(xx)2i一1(3)式中,n
22、=20;Xi为第i家银行总资产;X为20家银行总资产。在宏观经济因素方面,笔者选择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国内生产总值对数值(1ngdp)作为控制变量。各变量定义及计算方法如表1所示。(二)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根据分析需要及数据的可获得性,笔者选取2005-2014年49家商业银行的数据,研究样本包括5家国有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24家城市商业银行和8家农村商业银行。本文宏观经济变量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其余变量数据来源主要是Bankscope数据库、中国金融年鉴和各商业银行年报。对于个别缺失数据,笔者采用了线性插值法进行补齐。在计算风险指标时,笔者把三年作为一个滚动区间,
23、其余变量用对应三年区间的平均值来表示。原始数据样本是49家银行10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共480个观测值。在滚动平均过程中,例如,2005-2007年为第一个滚动计算区间,笔者获得第一组样本值;2006-2008年为第二个滚动计算区间,笔者获得第二组样本值;2012-2014年为第八个滚动计算区间,笔者获得第八组样本值。经过滚动处理,新的样本为49家银行八个区间的面板数据,共382个观测值,损失98个自由度。根据中国金融年鉴以及Bankscope数据计算所得。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6年第2期表1 各变量定义及计算方法变量名 含义 计算方法尺0A 总资产收益率 息税前利润平均资产总额总资产收益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展 利息 业务 银行 收益 风险 影响 基于 我国 49 商业银行 实证 研究 赵胜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