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理论中国的研究进展——基于自由裁量权视角-李文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阶理论中国的研究进展——基于自由裁量权视角-李文婧.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川川洲JJJjj Jj|J删JJJJJ JJJJJ JJJJJ JJJ|JJJJJ J|f|JjJ JJJJJJJJJJ JJJJI|J|洲|川川|IJ|川fJ|J|洲|川fff|ff|”f|f|f|川删川fIIfff|J|i|f|fDOI:1039jisml0(B一1154201602035高阶理论: 中国的研究进展基于“自由裁量权视角口李文婧孟晓华(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苏州215021)【摘要】对国内基于高阶理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通过对“自由裁量权”控制方法进行评述、反思,并借鉴国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高阶理论研究中“自由裁量权”测定的三种方法和考虑自由裁量权的概念性理
2、论框架。【关键词】高阶理论;高管;自由裁量权【中圈分类号】F272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154(2016)02-0123-04一、引言1984年,美国著名学者Hambrick和MasonIlJ在(Academy ofManagement Renew)上发表了“高阶:组织作为高层管理人员的反映”一文,开创了“高阶理论(Upper Echelon Theory)”,提出了领导理论研究的新视角。高阶理论认为,高层管理人员会对其所面临的情境和选择做出高度个性化的诠释,在行为中注入了大量自身所具有的经验、性格、价值观等特征,由于这些行为决定战略的形成或影响他人的行动,组织因此在某种
3、程度上,成为高层管理人员的反映,于是了解高管有利于了解组织运作的原因。鉴于获取心理特征数据比较困难,高阶理论建议用人口统计学特征作为高管认知和价值观的代理变量21。高阶理论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现有成果进行了综述。程贯平、刘海山pJ、马富萍【4】等学者从高管特征与组织产出的关系这一视角;孙海法和伍晓奕51从高管团队资源整合到过程整合视角;陶建宏等【6】则以跨层次整合视角(即个体特征、团队特征与运作、组织绩效)对文献进行了概述。自由裁量权自上世纪50年代起引起西方学者的关注。Hambrick与Finkelstein【7J从战略管理的视角,对自由裁量权的内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
4、究,并于2007年明确提出将自由裁量权作为高阶理论运用时的重要调节变量,认为高管特征对组织的影响只有当高管具备充分的自由裁量权时才能显现18J。这一观点被国内外学者接受并加以实践,但是自由裁量权在当前实证研究中被如何测度并纳入研宄框架中,以及对实践产生了怎样的启示呢7本文基于“自由裁量权”的视角,对中国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反思并提出自由裁量权的测量方法或思路,以对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二、中国的研究进展(一)高管构成对“高管”的研究分为两大阵营:一是针对高管个人,二是针对高层管理团队。虽然高阶理论认为,与首席执行官个体相比,高管团队的整体特征能更好地预测组织成果,但我国学者的研究对象
5、主要集中在前者,而且高管类型多样,有企业家【9l、董事长或CEOll01,也有大学校长n”或医院院长等。这表明虽然高阶理论的起源与研究对象是企业高管,但它的核心原理无疑可以被迁移到其他组织,为诸如政府机构、大学等组织的领导理论研究提出新思路和理论基础。高管团队的成员构成也多有不同。比如,罗明新等121以董事长和总经理构成了高管团队;李华晶和邢晓东【131则以董事长、副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等构成了高管团队;而贺远琼和陈昀【141则把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57318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4YJC630LOO)2016年第2期_万方数据|洲川川|I|l
6、洲I川洲|高管团队定义拓展到董事长、总经理、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各职能部门总监、总会计师、总经济师、总工程师以及党委书记的集合。总之,学界往往根据研究的目和数据可得性对高管成员进行界定。(二)高管特征变量国内已有研究根据不同研究对象和目的,从不同角度选取高管特征。被学者们选择的高管特征变量,概括起来主要有四大类:人口统计学指标(年龄:性别、教育、民族、政治面貌等)【1 51,经历和能力指标(职业经历、任期、薪酬水平、变革领导行为、政治联系、社会资本等)【1“,心理特征指标(人格特质、工作价值观、创业导向等)171和组织特征指标(CEO双重性、高管团队规模、董事会独立性、董事会持股比例、董事会
7、会议次数、团队异质性等)13118】。其中性别、年龄、任期、教育背景、职业经历、社会资本等变量被广泛采用,而职称、变革领导行为、薪酬水平、人格特质、工作价值观、创业导向、董事会独立性、董事会持股比例和董事会会议次数等变量则较少被选取。在上述变量中,有些变量如性别、年龄、教育背景、人格特质、工作价值观等既可以对高管个人也可用于高管团队的研究;有些仅适用于高管团队,如团队规模、团队异质性等。研究者应根据研究目标与对象,合理选择特征变量,而实践中还有大量特征值得探究。(三)“黑箱”研究对于高阶理论而言,在高管个人或团队特征与组织产出之间的关系中存在一个“黑箱”。我国学者在研究高管团队时,对“黑箱”进
8、行了积极的探索,构建包含有中介变量或调节变量的理论研究框架,试图揭示黑箱掩盖下的部分运作机理。如有梁巧转等“71基于创业导向的中介作用,探索了创业团队成员人格特质和工作价值观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姚冰浞等n81分析了CEO的四种权利在高管团队职能异质性与企业绩效,这一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从现有研究看,学界对高管团队运作过程与组织产出关系的实证研究己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对于高管个人特征与组织产出关系的“黑箱”研究相对较少。(四)组织产出现有涉及高管个人团队特征与组织产出的研究中,被关注的组织产出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组织战略、组织绩效、社会责任。战略方面,被研究的有创业战略“”、资源配置m】、
9、R&D强度冽及多元化战略】【211等。绩效方面,被关注的有研发投入绩效D5、创业绩效(包括创新绩效、经营成长绩效、创业满意度)u71以及企业经济绩效211等,比如,李四海和陈旋嘲发现技术背景的企业家相比其他背景的企业家有更多研发投入并更有利于企业的未来绩效。社会责任方面,被分析的有公司治理违规行为、企业环境责任以及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等。因此,研究者可以在以上三个方面,针对不同的组织类型展开研究;亦可另辟蹊径,提出新的组织产出要素,使高阶理论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五)自由裁量权Hambrick与Finkelsteint71认为,自由裁量权是高管在与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就行为的合理性进行动态博弈中形成
10、的行为空间(Latitude ofActions)。具体而言,是高管在职权范围内自行判断条件、自行选择方式和自由做出决策的权力。作为高管与企业产出关系中重要的调节变量之一,自由裁量权越高,高管个人特征对组织产出的影响越深刻而广泛。一些学者的实证研究,暗示了自由裁量权作为重要调节变量的必要性。顾亮等【l卅通过对比商业银行董事长和行长(两者自由裁量权不同),研究发现银行董事长的性别、年龄及教育背景对资源配置均有显著影响,而行长则只有教育背景与资源配置有明显关系。还有许多针对高管个人的研究考虑了自由裁量权的作用与影响。陈守明等【1 0】在对CEO任期与R&D强度的探究中,通过控制企业性质、两职合一、
11、企业规模等变量,减小由高管自由裁量权带来的影响;王德才和赵曙明口21在研究CEO变革领导行为与企业家精神关系时,选择了高管自由裁量权较大的民营中小企业。因此,自由裁量权不同将导致的高管特质对组织产出有不同影响,在实证研究中必须重视这一调节变量,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理论预示的准确性。除顾亮等119J之外,还有许多针对高管个人的研究考虑了自由裁量权的作用与影响。陈守明等【I o】在对CEO任期与R&D强度的探究中通过控制企业性质、两职合一、企业规模等变量,减小由高管自由裁量权带来的影响;王德才和赵曙明221在研究CEO变革领导行为与公司企业家精神关系时,选择了高管自由裁量权较大的民营中小企业。此外,
12、少数研究己对自由裁量权给予考虑,但未能将其调节作用纳入研究框架,如陈传明和孙俊华(15l等。基于自由裁量权的思考(一)考虑自由裁量权的概念性框架高阶理论的内在逻辑决定了只有在充分自由裁量权的情况下,其理论框架对高层管理者与企业产出之间关系的分析才能做到“有效”二字。对研究者而言将自由裁量权作为重要控制变量,有利于对企业真实决策与运作状况进行更客观的描述,从而保证实证分析结果的严谨性。对高阶理论本身而言,由于国内将回管理现代化万方数据自由裁量权作为重要调节变量的研究相对缺乏,若对此展开讨论与实证,将丰富高阶理论的研究领域。高阶理论自从提出至今,早已过了理论“开荒期”进入“深耕细作”阶段,因此对自
13、由裁量权这种重要细节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考虑自由裁量权后,高阶理论所预示的高管有限理性下战略选择过程的概念框图,应如图1所示。Direct Ownership)和CEo是否是公司创始人是影响自由裁量权的重要因素。国内研究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研究目标与对象,选择合适的代理变量。然而,自由裁量权受任务环境、内部组织结构及经理个人特性三方面综合影响的结果p】,其复杂性决定了上述单指标法的不足。2自由裁量权的多维指标测量方法图1高管有限理性下战略选择过程的概念性框架1(二)自由裁量权的控韵j方法及反思1高阶理论研究视阈中对“自由裁量权”的控制方法及反思国内研究对自由裁量权的控制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将自
14、由裁量权的主要影响因素选作控制变量,包括企业所有制、是否有双职合一、公司规模、所处行业等,并以前两种较为有效。本文称之为“控制变量法”;二是在对样本企业进行选取时,选择高管天然带有充分自由裁量权的企业,比如王德才和赵曙明117l以民营中小企业的CEO为样本。本文称之为“定义样本法”。方法二固然较好,但样本选择会受到限制,此外利用方法一的文献中,主要问题是仅作为控制变量而不是调节变量。许多发表于国际期刊的高阶理论实证文章,也涉及自由裁量权的调节作用,或者对自由裁量权进行了一定的控制。其中一些研究也使用与自由裁量权相关联的企业特征变量,作为代理变量。比如。CEO双重性、非国有企业、中小企业的高管具
15、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Sahaym【231和Xiel“1就使用了CEO双重性,Xie【241还使用了企业所有制。此外,Hambrickl81认为高管薪酬反映自由裁量权的大小。这些研究一定程度启示了未来的实证研究。但同时其他一些代理变量亦有运用价值,比如Sahaym等B如认为高管团队对公司的所有权(TMT根据李有根和赵锡斌幢列对国外自由裁量权的研究,归纳自由裁量权的测量方法,主要有直接资料考证法、访谈,问卷法、管理实验模拟法和间接指标测量法四种。其中间接指标测量法为最简便有效,包括了职位结构、所有权、资源运作以及任务环境四个方面的自主权指标。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由裁量权间接指标测量体系。比
16、如Waldron等1提出通过公司市场增长状况(FirmMarketGrowth)、需求不稳定性(Demand Instability)、差异化战略(Differentiation)和资本密集度(CapitalIntensity)衡量自由裁量权;Sahaym等【27】提出通过行业结构(Industry Structure)、资本集中度(Capital Intensity)、产品差异化(Industry ProductDifferentiation)、产业创新(Industry Innovation)以及不确定性(Uncertainty)衡量自由裁量权;国内学者张长征等2引、苏文兵1等、Dong和
17、Gou【1基于李有根和赵锡斌的研究,从职位权效应(Led Power)、报酬权效应(Pay Power)和运作权效应(OperationPower)三个维度发展指标衡量自由裁量权,相对而言,所提出的指标体系就其全面性、代表性和简便性而言,具有一定优越性,是测量自由裁量权的较好方法之一。四、结论本文基于“自由裁量权”的视角,从高管构成、特征变量、运作“黑箱”、组织成果及自由裁量权五个方面对国内高阶理论的研究进行了一般性综述,并在总结国内外对自由裁量权研究的基础上,概括提出了“控制变量法”、“定义样本法”和“多指标测量法”三种高阶理论研究中对自由裁量权的测量方法。本文的主要贡献是分析该领域引入自由
18、裁量权的必要性、测度方法及现有不足。提出了考虑自由裁量权的概念性理论框架,为今后研究提供借鉴。口1参考Hambrick、Mason和Flinkelstein对高管有限理性下战略选择过程的研究,在考虑自由裁量权的基础上作了改进洲2删。2016年第2期 圈万方数据【参考文献】【1Donald C Harnbrick,Phyllis A MasonUpper Echelons:the Organization as A Reflection of Its Top Managers】Academy ofManagement Review,1984,9(2):193-206【2】2 Smith K G,
19、Hitt M A管理学中的伟大思想:经典理论的开发历程MI徐飞,路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程贯平,刘海山高层管理团队理论模型的发展】现代管理科学,2009(3)4】4马富萍高层管理团队特征与技术创新的相关性研究:基于文献综述U】科学管理研究,2010,(4)5】孙海法,伍晓奕企业高管团队研究进展】管理科学学报,2003,(4)6】陶建宏,师萍,段伟宇高阶理论研究综述基于跨层次整合视角U】科技管理研究,2013(10)【7Donald C FIambrick,Sydney FinkelsteinManagerialDisCretiOn:A B ridge between Pola
20、r Views ofOrganizational Outcomes田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Behavior,1 987,9(4):369406【8】Donald C HambrickUpper Echelons Theory!AnUpdate】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7,32(2):3343439】9李四海,陈旋企业家专业背景与研发投入及其绩效研究来自中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科学学研究,2014(10)10】陈守明,简涛,王朝霞CEO任期与R&D强度:年龄和教育层次的影响】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6)【11】
21、孟晓华,张振波。张曾大学校长之背景特征与大学绩效分析基于高阶理论的视角】高等教育研究。2012(1)【12】罗明新,马钦海,胡彦斌政治关联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研发投资的中介作用研究】科学学研究,2013(6)【13】李华晶,邢晓东高管团队与公司创业战略:基于高阶理论和代理理论融合的实证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9)【14】贺远琼,陈昀不确定环境中高管团队规模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2)【15】陈传明,孙俊华企业家人口背景特征与多元化战略选择】管理世界,2008(5)16】王雪莉,马琳,王艳丽高管团队职能背景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22、:以中国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为例】南开管理评论。2013(4)_田管理现代化【17】梁巧转,孟瑶,刘炬,等创业团队成员人格特质和工作价值观与创业绩效基于创业导向的中介作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7)【18】姚冰浞,马琳,王雪莉,等高管团队职能异质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CEO权利的调节作用】中国软科学,2015(2)【19】顾亮,张扬,刘振杰银行家个人特征与银行资源配置基于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金融论坛,2012(8)【20】王清,周泽将女性高管与R&D投入:中国的经验证据U】管理世界,2015(3)【21】张建君,李宏伟私营企业的企业家背景、多元化战略与企业业绩册南开管理评论,2
23、007(10)22】王德才,赵曙明CEO变革型领导行为、战略柔性与公司企业家精神关系基于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6)【23Arvin Sahaym,Sam Y Cho,Sang K Kim,et a1MixedBlessings:How Top Management Team Heterogeneityand Governance Structure Influence the Use of CorporateVenture Capital by Post-IPO Firms】Journal ofBusinessResearch,2016,69(3):1208121
24、8【24Xie QunyongCEO Tenure and Ownership ModeChoice of Chinese Firms:The Moderating Roles ofManagerial Discretion U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14,23(5):910919【25】李有根,赵锡斌国外自由裁量权研究及测量】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12)【26Theodore L Waldron,Scott D Graffin,Joseph FPorac,et a1Thirdparty Endorsements of CEO Quality,Man
25、agerial Discretion,and Stakeholder Reactions川Journal ofBusiness Research,2013,66(12):25922599【27Arvin Sahaym,Len J Trevino,Kevin H SteensmaThe Influence of Managerial Discretion,Innovationand Uncertainty on Export Intensity:A Real OptionsPerspective U】Intem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1 2,21(6):11311147【28】张长征,李怀祖,赵西萍企业规模、自由裁量权与R&D投入关系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科学学研究,2006(6)29】苏文兵,李心合,徐东辉,许佳自由裁量权与R&D投入的相关性检验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4)【30Dong J,Gou Y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Managerial Discretionand the R&D Investment inChina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10,(19):180-188万方数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