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及施工技术探讨(共4篇).docx
《建筑工程测量及施工技术探讨(共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测量及施工技术探讨(共4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筑工程测量及施工技术探讨(共4篇) 第一篇 1混凝土浇筑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厚实,在实际施工操作中要求不间断浇筑,且一次浇筑量较大,因而一般要求不留缝隙,但是也由于混凝土结构体积较大,结构内部因受外界因素不同影响导致各部分温度不均,与外界环境温差较大,随着时间推移,混凝土内部发生水热化学反应,混凝土内部热量不易散发,而表面的散热却比较快,如果这种内外温差产生的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力极限时,就会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另一方面,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尾期,基于化学专业热胀冷缩的理念,水热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消散,混凝土内部结构逐渐冷却收缩,但却因为受到已浇筑混凝土或地基的约
2、束,使其接触处产生极大的内应力,基于受力平衡原理,而在混凝土正截面形成拉应力,当这两个力被打破平衡或超出混凝土当时龄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便会产生裂缝,这种情况下的裂缝甚至会贯穿整个混凝土断面,形成贯通裂缝,严重影响工程质量,由此带来的安全危害问题不可预估。 2混凝土浇筑前期准备 2.1原材料选用 混凝土前期的制作主要是由一定比例的水泥、水、沙市以及添加剂通过搅拌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最终形成的。原材料的优劣直接决定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因此在原材料的选择上应该谨慎。要遵循经济合理原则,尽量选用能减少混凝土绝对温升的水泥、活性掺合料和外加剂,有效降低水泥水化热,推迟水化进程,降低温度收缩度和水泥放热的
3、速度及放热最高峰值,避免出现温缩裂缝。具体的实施方法有:(1)在施工用水的选择上,制定检测水性的体系,尽量选择水性比较平和的水,不能用污染严重和矿物质超标的水。(2)在水泥的选择上,应符合建筑工程的具体要求,一般多采用通用的水泥。(3)沙石的选择。选择质地优良、颗粒均匀的沙石,确保搅拌的均匀。 2.2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 配合比的比例决定混凝土的适用度。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要合理,既要确保强度,还要降低水化热,而且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可泵性,以此减少水泥的用量。可对32.5MPa的矿渣水泥进行选用,水泥用量则为340kg/m3。1级粉煤灰的掺量为l00kg/m3,是水泥用量的29%。为了增加混凝土的可
4、泵性、节约水泥用量,有效的方法是将粉煤灰加在混凝土中。 3混凝土浇筑工艺 现代建筑的结构形式多样,混凝土浇筑工艺不仅适用于多种建筑风格,也在建筑中的各个结构部位被广泛应用。由此,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标准要求也各不相同,浇筑工艺也要因地制宜,不同的混凝土工程采用不同工序,并且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里仅对三项最常见的混凝土浇筑类型做出简介。 3.1多、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浇筑 多、高层建筑框架混凝土浇筑应按竖向结构分层施工,并在每层每段的施工中,先浇柱,后浇梁、板。柱基础浇筑时,应按台阶分层浇筑,先边角后中间,确保混凝土充满模板各个角落;为有利用梁板作为柱浇筑操作平台和横向支撑,柱子宜在钢筋未绑扎前
5、梁板安装后浇筑;为避免柱模板受推倾斜造成误差累积不易纠正,每排柱子的浇筑顺序应分段进行且由外向内对称地逐根浇筑。而在浇筑与柱墙连成一体的梁、板时,应在柱或墙浇筑11.5h后再行浇筑,以此保障柱体浑然天成、充分沉实。 3.2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结构因其大体积特性,在工业建筑中多是作为建设基础,因而其承受的荷载较大,对整体的要求也较高。在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一般都采取二次振捣,全面分层方案,二次振捣可克服一次振捣的水分、气泡上升在混凝土中所造成的微孔,亦可克服一次振捣后混凝土下沉与钢筋脱离,从而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和抗渗性。混凝土初凝以后,不允许受到振动,而且
6、还应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水化升温、减少混凝土收缩造成的裂缝,提高混凝土的拉伸强度。 3.3水下混凝土浇筑 水下浇筑混凝土,是指在地面上进行搅拌、直接灌注于水下结构部位,并就地成型硬化的混凝土。水下不但能浇筑一般的水泥混凝土,还能浇筑纤维混凝土、树脂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等。为了保证水下浇筑混凝土的质量和水下压浆的顺利进行,宜选用颗粒细、泌水率小、收缩性小的水泥。用于水下浇筑混凝土的水泥,其强度一般不宜低于32.5MPa,由于水下混凝土的水泥用量较大,所以水泥强度也不宜过高,用于水下浇筑混凝土的水泥与混凝土一般有如下关系:水泥强度(MPa)=(2.02.5)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水下浇筑混凝土施工方法的不同
7、,对细骨料的要求也不同,一般宜选用石英含量高、表面平滑、颗粒浑圆、符合筛分曲线的中砂,其细度模数应控制在2.32.8之间。 3.4混凝土的养护技术 混凝土初期浇筑阶段较为脆弱,因而在完成混凝土最后一道抹压工序后,需要在混凝土表面做好遮盖工作,以避免未干涸坚固混凝土因外界环境因素造成污染或破坏,为防止混凝土表面水分散发导致的干裂收缩及干湿循环的现象发生,遮盖工作一般选用不吸水的材料。而为保证混凝土水化的顺利进行,混凝土的养护温度一般控制在15度左右,时间控制在14至28天之间。 4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4.1控制裂缝的措施分析 (1)严格水泥配合比,在不影响混凝土设计强度的同时,要保持混凝
8、土自身坚固的性能,就需要严格控制砂石与水泥的配合比,在此基础上可加入减水剂、膨胀剂,控制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产生的温度。(2)降低混凝土浇筑后初始温度,降低初始温度可以采用温度相对较低的水、将砂石冷却或延长混凝土初始凝固的时间,降低浇筑的速度。(3)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拆模时间,如果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在25度以下,可以进行拆模工作,但是如果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大于25度,就应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减小内外温差。 4.2对已出现的裂缝,采取以下措施 对混凝土表面出现的微小裂缝,可先将裂缝部位清洗干净,干燥后用环氧浆液灌缝或表面涂刷封闭。温度、干燥收缩、徐变等结构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可视情况采用环氡腔泥或防腐
9、蚀涂料涂裂缝部位或加玻璃丝布进行表面封闭处理。裂缝开裂较大时,将裂缝凿成八宇形凹槽、洗净湿润,刷水泥浆一遍,用1:2或是1:2.5,水泥砂浆分层压实抹光或干燥后用环氧胶泥嵌补。对影响结构整体防水防渗要求的结构裂缝,可根据裂缝宽度、深度情况采用水泥压力灌装、化学灌装的方法修补,或表面封闭与注浆同时使用;明显降低结构刚度、承载力的严重裂缝,应根据情况采用预应力加固。 5结束语 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不仅关系到企业本身的利益,更是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究,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通过关键技术的合理把握,从而确保建筑施工中工程建设质量的有效提升,
10、更好地为国家基础建设服务。 本文作者:柴钊工作单位:西安思源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系 第二篇 1常见工程测量问题及应对 1.1常见问题 建筑测量的质量和很多因素都有直接关系,例如操作人员、仪器设备、测量技术、质量管理等,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忽略,一旦任何一个因素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测量质量,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些因素展开讨论。 1.1.1当前的工程测量工作依靠的是专业的操作人员,但是当前测量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工作态度十分欠缺,进而无法满足当前测量工作的需要。当前有很多测量人员都是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因为缺乏一定的经验,不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很难控制工程测量质量,
11、应对不了突发事件,影响整个工程建设。 1.1.2随着测量设备使用量的不断增多,在建筑市场中出现了各种类型的测量设备,但是某些设备的精确度达不到相关的规定,在使用中测量结果也不能使用。而且测量人员的专业性不够,流动量比较大,使得测量设备不能够得到妥善的保管,测量设备坏了也不能够及时地修理和保养,这些问题都会造成测量设备精确度下降,灵敏度不够。 1.1.3正因为测量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应该由当地建筑施工单位、业主、监理单位、政府等部门参与监督管理。但是实际情况是测量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监管。而且,测量仪器种类繁多,建筑施工环境的不断变化,就必须根据需要选择测量仪器,但是正因
12、为测量工作得不到任何的监管,所以这个选择过程也没有受到人们的关注,进而难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1.2应对策略 1.2.1人员是测量工作的主体,人员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会影响到测量工作的准确性。正因为测量工作是建筑施工的基础内容,就必须做好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保证测量工作的科学性,保障工程质量。所以作为施工单位应该重视测量工作,组建一支专业素质强、团结合作、经验丰富的专业型测量队伍。在开展测量工作的时候能够公开一些项目信息,并能够接受政府和专业部门的监督,通过人员方面来提高测量的精度和水平。 1.2.2优化仪器设备。测量设备是测量工作得以开展的关键部分,建筑单位应该对测量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
13、并建立设备管理制度,各个部门要相互配合,重视测量仪器的研发工作,根据企业自身的经济情况,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如果发现有些设备因为陈旧而不能使用,那么要及时更换。 2建筑工程的沉降测量方法 2.1合理布设水准基点 观测人员布设水准基点,应当将其安置于沉降范围的外部且不会受到施工影响的区域,至少为3个,各点的间距应控制为1020m之间,还要将其埋设深度控制在0.4m以下,以基点的稳定性及对测结果的有效性。同时,为避免水准基点在长达一年多的观测周期中,遭到人为意外破坏,而影响观测工作的实施,还应当尽可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置多于3个的水准基点。 2.2优化设计沉降观测点 观测人员要保证沉降观
14、测工作的顺畅性及结果的有效性,必须对沉降观测点进行合理的设计,为其选择可以全面反映该建筑物的沉降状况的位置,作为安设地址,比如,建筑物的四个角落,荷载集中区域或者沉降缝两侧等。而且,还要保证该点的读取精度在0.01mm以上,且观测点顶端为圆形,以使观测点达到稳定性,且始终位于同一位置,以降低观测的误差水平,保护观测数据的精准度。 2.3严格规范实际观测工作 观测者要根据沉降观测精准度要求与建筑物的具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观测仪器,并按照国家的二等水准测量规定,以水准基点作为观测起点,一站接一站地组织开展其实际测量工作。同时,还要在确定总体观测时间的基础上(通常为一年以上),以工程的性质、地基土质变
15、化、施工进度、基础荷载变动等因素作为、基础,对观测时间、次数进行合理设计。而且,为保证观测结果的有效性,沉降观测单位应当保证仪器设备、工作人员、水准尺、观测路线的固定性。 3建筑工程的边坡测量措施 3.1布置有效工作基点 以建筑变形测量的规程中做出的相关规定且依据,选择足够的边坡控制基点,一般可以为4个,根据施工现场的通视程度与各个点的稳定性,将各个点安置在基坑的四个阴角旁边,并与基坑之间保持合适的距离。同时,将这4个点制作成强制对中的观测墩,各墩高应当为露出地面0.08m,以降低误差,并为4个点设置观测站,然后采用边长观测或方向观测方法,组织开展观测工作,每个点要实施2个测回的观测,而且,观
16、测人员还要重点地做好对于方向观测限差的控制。 3.2合理地布置建设观测点 边坡水平位移的观测人员,可以有意识地把每一个观测点的点位制作成固定的标志,以供直接观测,降低站点间的对中误差。然后,以变形测量规程中对于位移的观测规定作为依据,布置建设观测点,布设位置有以下两个,即:基坑周边的桩墙顶上,各点间隔为1520m;基坑围护结构的直角上,点数由施工现场状况来决定,并使用钢筋为其支护结构进行嵌入固定,以借助稳定的支护结构,保证观测的精准度。实际观测可以联合使用极坐标法以及测边角法来开展,再为各点建立坐标系的基础上,进行水平位移的测量。 3.3做好后期测量控制 后期的测量工作是保证整个测量过程质量的
17、关键。施工测量人员做好基础观测点以后还应该控制实际的测量,进而保证整个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通常情况下,测量人员会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选择最佳的测量标准,进而保证整个测量内容能够涵盖工程的重要部分,不会出现遗漏。从工程建设开始动工就需要测量一直到整个土方回填部分,如果遇到大风或雨天,还需要对测量进行异常情况分析。此外,计算机技术在测量中的应用,提高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在测量的时候,测量人员应该选择最合适的软件,并对测得的数据整理、分析、核算,方便施工人员查看,对实际测量情况有准确的把握。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施工单位应该认识到测量工作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具体的来说,测量
18、工作主要和测量人员素质、测量仪器、检验工作等方面有直接关系,特别是对工程地基和边坡测量。所以,测量人员应该做好测量工作,特别是注意边坡、地基等部分的测量精确度,根据测量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措施对测量工作进行改进。 本文作者:杨宝祥工作单位:龙江县山泉房产管理所 第三篇 1前言 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工作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过程。要使建筑项目施工全过程顺利进行,以期达到预期的目标,就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在工程项目施工的实施过程中,从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的建立,施工现场规划和施工准备、工程进度控制、工程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安全文明管理和合同管理等方面进行全过程的有效管理控制。 2建立和完善的项目管理组织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工程 测量 施工 技术 探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