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网络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
《疫情期间网络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疫情期间网络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疫情期间网络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肺炎期间学校停课,网络教学成为学生不停学的唯一选择。经过一个时期的运行,网络教学呈现出网络硬件影响网络教学的质量、使用者信息处理能力影响信息传递的效果、网络教学环境秩序维护比较困难以及网络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学习自律性等问题。本文就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为完善网络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疫情;网络教学;问题与对策 2022年,肺炎肆虐中华大地,教育受到极大影响,全国大、中、小学大面积停课。在互联网帮助下,全国上下争取做到“停课不停学”,大部分学生开始接受网络授课。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网络教学效果如何,需作长期的分析与监测。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学效
2、果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授课质量,而且还受学生学习自律性和资料查找与应用能力、家长学习辅导能力、家庭学习氛围等因素影响。从运行情况来看,网络教学目前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行不断完善,以呈现更好的教学效果。针对网络教学的现实情况,利用问卷星对参与网络教学的教师、学生、家长进行调查。调查内容集中在网络硬件对教学人群的影响、网络教学使用者信息处理能力、网络教学环境的维护、学生学习自律性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等。被调查者中有教师328人,学生2247人,家长459人。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获取网络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1网络教学概述 网络教学即教师合理借助互联网,自行开发教育资源或利用
3、网上教学资源所进行的教学活动,是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具体教学之中的实践性工作。2022年教育部出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顺应智能环境下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推进互联网教育的具体实施计划”1。国家要求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变革传统教育的教学模式,“使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走在世界前列,发挥全球引领作用,为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当前疫情成为检验我国教育信息行动计划的现实,并且检验情况非常特殊,几乎全部学生都参与其中,规模之大史无前例。天津农学院教务处统计本校第一周在线教学开展情况显
4、示,“全校本科生开设课程666门,应上课教师1292人次,实际上课教师1291人次,教师开课率为101.92%;应上课学生693101人次,实际上课学生68453人次,学生到课率为101.57%”3。数据表明,这是人类教育史上一次最大的“互联网教育”实践活动。从这次大规模网络教学中可以看到我国互联网与教育共同发展的可行性,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2疫情背景下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 网络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但在教育方面,网络教学只能是一种高级辅助手段,或者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由于现实的限制而采用的一种教育手段,是教育手段的一种补充。在抗疫过程中,中国表现出极为果断的执行力,使疫情对中国各方面的
5、影响尽量降到最低。在教育领域采取了更为灵活的网络教学加以补救。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其不足之处也已显现出来。2.1网络硬件环境影响网络教学运行的质量。网络硬件是建立网络教学的基本硬件设施,是保证网络教学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网络硬件质量的优劣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网络教学的优劣。问卷星调查数据显示,认为网络硬件能够适应教学的被调查对象中,教师占79.3%,学生仅占51.8%;92.2%家长认为网络硬件可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从数据来看,三者对网络硬件的反应差距巨大,尤其是家长对网络硬件的认可程度远远高于教师和学生,其原因主要在于绝大部分家长并不是网络教学的直接参与者,不能真实体验到网络教学中的细
6、节。有48.2%学生认为,网络硬件不能保证网络教学顺利进行,究其原因在于学生中确实存在网络条件不好,不能保证学习的情况,但有部分学生则是假借网络硬件的不完善而逃避上课。我国在现代网络设施建设方面已经取得天翻地覆的成就,绝大部分地区已经开通了网络,即便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只要有网络终端,也可以获得网上资源,这就为网络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硬件保障。但是,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合适的网络终端并没有完全普及,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学生,获得合适的网络终端比较困难。因此,网络教学对硬件的必要要求,是决定教学是否可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2.2使用者的信息处理能力影响信息传递的效果。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在网上授课,受
7、教育者在网络上接受课程的内容。网络教学要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必须具有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够将所传授的知识信息进行合理对接。现代传播理论认为,一个完整的信息传播,必须有信息源、信道、信宿。信息源将信息进行合理编码,通过信道传递给信宿,而信宿用同等信息编码的形式进行解码。为保证信息传递的完整性与可解码性,必要时需要信宿进行反馈,而信源则可以根据信宿反馈的情况对信息进行修正、补充、调整、加强,再次传递给信宿,最终完成信息的准确传播。因此,在网络教学中,网络只是信道,是信息传递的中介,教师与学生则互为信源与信宿。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能够对传递的信息进行合理的编码与解码,具有较好的信息处理能力,使传递的信
8、息不仅适合网络的要求,而且能够使对方理解接受4。对网络教学现实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教师群体中,63.5%教师认为自己可以合理处理教学内容,恰当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很好地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32.1%教师认为自己可以较好地利用网络资源来进行网络教学;4.4%教师认为自己在网上教学比较困难,教学效果远不及现实课堂。在被调查的学生中,28.3%学生认为网络教学效果很好,完全可以利用网络教学与网络资源进行学习;64.9%学生认为可以比较好地利用网络资源,在网络教学中能够较好地掌握学习内容;6.8%学生认为自己在网上学习非常困难。调查中,55.4%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能够适应网络教学,而44.6
9、%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依靠网络教学学习较困难,不能达到现场教学的效果。2.3网络教学环境下的教学秩序维护较为困难。以网络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教学环境与现实教学环境具有完全不同的教学氛围。在此氛围之下,教师与学生之间并不是一种面对面交流的场域,导致教师的部分角色可能受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多种角色参与其中。教师作为教育者、与学生共同成长者、管理者等角色都是以学生的存在而存在。特别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一个合格的知识传授者,而且是一个高明的课堂管理者。在教学场域,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对课堂的控制管理、维护课堂正常秩序是保证知识精准传授的必要条件。现代管理学理论认为,管理的重点在于计划、组织
10、、指导、监督、控制等。管理者除了具备这些理性的管理能力之外,还应具备重视人性的非理性因素的能力,比如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尊重。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的管理者角色受到限制,使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难以紧凑地结合。更为重要的是,在网络教学环境之下,人的非理性因素很难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联系,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变得困难,这就造成了网络教学有一种冷冰冰的感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达不到现场教学的水平5。调查中,52.8%教师认为,网络教学环境良好,学生能够遵守课堂教学秩序;47.2%教师则认为,网络教学环境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难以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89%学生认为,自己可以遵守网络课堂的教学秩序;11%学生
11、认为,自己在网络课堂中不如在现实课堂中守秩序。被调查的家长中,只有24.2%家长认为,学生在网络教学中表现与现实课堂一样遵守秩序;75.8%家长认为,学生在网络教学课堂中容易分神或干脆离开课堂去办其他事情。2.4学生学习自律性决定网络教学的效果。学习自律性是学生对良性学习习惯的坚持。所谓良性学习习惯,就是对学习程序的合理安排、对学习时间的优化、对学习内容的贯通把握等等。而不良的学习习惯则表现为不能保证学习时间、不会融合学习内容、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等。网络教学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学习自律性。学习自律性一般是伴随着学生的成长而逐步建立起来的。高年级学生容易进行自我控制、学习自律性高;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疫情 期间 网络 教学 问题 对策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