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土壤的实习报告集合8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土壤的实习报告集合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土壤的实习报告集合8篇.docx(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土壤的实习报告集合8篇土壤的实习报告在经济发展快速的今日,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其在写作上具有肯定的窍门。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土壤的实习报告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土壤的实习报告 篇1前言 :土壤是固态地球表面具有生命活动、处于生物与环境间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疏松表层。它具有肥力,在自然界和人工栽培条件下,能够产生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生态条件。土壤与地球表面其他疏松、多孔的物质的重要区分在于土壤具有肥力。所谓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够常常地,适量地供应并协调植物产生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温度、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实力。水、
2、肥、气、热是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共同确定土壤肥力。土壤中固、液、气三相物质比例不同,使土壤表现出很多不同的性质,其中有的有利于作物生长,有的则不利。土壤不但是植物生长的基地,也是动物、人类以及绝大多数微生物栖息、繁衍的场所。通过这学期对土壤学的学习了解了土壤科学的发展史,与土壤有关的地学基础学问,岩石风化和风化产物,土壤形成因素和土壤剖面,土壤有机质,土壤孔性、结构性和耕性,土壤水、气、热状况,土壤胶体与土壤保肥供肥性,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土壤的发生、分类与分布,以及我国主要土壤类型的成土条件、成土过程、性状和改良利用。驾驭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能分析各种肥力性状之
3、间的相互关系;主要土类的分布规律,形成条件,剖面性质,基本理化性状和利用改良;并能够鉴别出主要的岩石。土壤学不仅有完整的理论,而且有一整套试验的方法,土壤教学环节中,除包括系统的讲授课时外,实习试验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土壤学实习,是土壤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实习,一方面把课堂教学与野外实际结合起来,印证、巩固、充溢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理论;另一方面通过对野外土壤视察探讨,初步驾驭土壤调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通过课程论文写作,培育学生初步科研实力;同时使学生相识到土壤学的重要性并激起学生对土壤学的爱好和酷爱。一、实习目的、任务和要求土壤学是与实践亲密相结合的,土壤学的教学实习是游憩等专业的重要教
4、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实习,其目的、任务及要求如下:1通过实习验证巩固该学科的理论学问,开阔眼界,增长学问,增加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力。2熟识本省地带性土壤及非地带性土壤的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条件、形成过程、土壤性状、利用改良措施。3驾驭主要土壤类型及土壤的形成过程和土壤特点,为水保规划和森林植物更新等供应依据。4了解全国土壤分布规律及其主要土壤类型。5熟识我省土地资源退化的缘由及防治对策措施。6驾驭土壤剖面挖掘方法,驾驭剖面形态特征和自然条件的视察、描述、记载方法,学会土壤类型的识别。7通过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测定,应用这些数据,学会综合分析、评述土壤的方法,并能提出各类土壤的合理开发利用改良技术措施。
5、8.通过实习进一步熟识主要成土岩石的性质和提高鉴别技能。9.通过实习学会野外母质类型的鉴别和地形地势的视察。10通过综合实习,增加珍惜、爱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意识,提高贯彻执行国策、国法的自觉性,提高立志振兴水保学科和发展土壤科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11.了解土壤调查工作的基本方法,土壤调查是为了探明土壤的发生发育和分布规律,查清土地资源及其生产条件,以便按不同须要利用和改良土壤。土壤调查是通过实际视察,了解成土因素的作用和土壤形态、性状上的特征,找出影响植物正常长的限制因素和障碍因素,解决生产管理中存在的详细土壤问题。土壤调查是探讨土壤科学的基本方法,是搞好
6、林业和水保基本建设和实行科学种树的前提,也是实现林业现代化的一项基础工作。二、实习时间和地点1、 实习时间 :2、 实习地点:3、参与人员 : 指导老师级别专业组别第组组员第一天 实习地点:进行实习前的总动员,老师给大家讲解实习的详细支配,各项实习操作的方法,实习内容,时间支配,参与人员的分组,工具的领取及介绍工具的运用。要求预习实习相关的内容:三大岩类的识别方法、土壤剖面形态特征等。最终特殊强调实习期间要留意的事项,包括平安等等。其次天20xx年12月30日 实习地点:沿途视察地质地貌及母岩母质特征等,并取采集岩石标本同时学习视察、鉴别岩石标本。视察山地红壤的形成、利用现状和改良措施;视察林
7、场建立的各种休闲消遣设施及立体养殖模式;土壤剖面的挖掘、土壤发生层的划分,土壤形态特征的视察和记载方法。进行土壤原状样品的采集,分析样品的采集。第三天20xx年12月31日 实习地点:校内,试验室和水保园。参观水保园,去试验室视察岩石标本、利用整段标本进行全国土壤的分布和主要土壤类型的介绍,视察不同类型的整段剖面等,了解全国土壤的分布规律和主要的土壤类型。博学楼后视察岩石风化的特点并采集岩石标本同时进行鉴别,下午在试验室风干土壤样品并进行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土壤自然含水率、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毛管持水量等)。土壤的实习报告 篇2一、实习意义土壤在农林生产和陆地生态系统中具
8、有重要地位,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同时也是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因素。首先,土壤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地,是农林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土壤可以为植物生长供应水分和养分以及机械支持等,而由于动物生产又是以植物生产为基础的次一级生产,所以,土壤不仅是植物生产的基础,也是动物生产的基础,农林生产要以土壤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次,土壤是制定农林生产技术措施的基础和依据。几千年来的农业生产阅历已经证明,整个农林生产过程中,在制定和实行各项生产技术措施时,必需首先考虑土壤因素,要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生产原则,包括因土施肥、因土浇灌、因土种植、因土管理等。其三,土壤是人类社会最珍贵的自然资源,是陆地生态
9、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土地是人类和其他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园,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对爱护和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然,对土壤的科研与爱护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宏大意义。其四,土壤是影响人类生存的重要环境因素。土壤作为影响人类生存的3大环境因素之首,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她为人类供应食物和栖息之地,她的环境质量干脆关系到人类的身体健康。综上所述,对土壤科学的学习与探讨迫切而须要。二、实习要求1、野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土壤剖面观测和记录以及探讨,每人完成一份实习总结。2、要求同学们遵守各项纪律,不怕苦,不怕累,仔细进行实习内容的学习。三、实习过程1.实习目的:(1)学习驾驭土壤
10、剖面的挖掘方法和留意细微环节,回顾驾驭土壤剖面性状视察的方法(2)了解泰山山脚主要的岩石类型和土壤的类型、分布、成土条件剖面特征及改良利用措施;(3)熬炼独立进行土壤剖面的视察,并能鉴别土壤类型的实力,现场相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4)通过实习试验,驾驭土壤和岩层常规理化分析方法,并能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应用。(5)通过实习,回顾学习中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各种质地土壤的形成缘由和发展历史、了解其利用价值和利用现状,增加合理利用和爱护土壤的环保意识。2.仪器配备和试剂:(1)仪器1、土铲:挖掘土壤剖面。2、比色卡:比色确定土壤的PH值。3、白瓷板(点滴板):测定土壤PH。4、剖
11、面刀:整理土壤的剖面、检验岩石的硬度。5、卷尺:测定土壤发生层厚度。6、铁锤:敲砸岩石以便于做岩石的石灰性反应和视察岩石内部性状(2)试剂1、混合指示剂:测定土壤pH值中显色。2、稀盐酸(1:3):用于测碱性土壤的石灰性反应。3、实习方法步骤:(一)、泰山山脚实习地点(1)剖面点的选择:依据实习目的选择剖面点,选点位置为泰山山脚的一小片棕壤土,具有代表性,避开了沟渠、村庄等人易干扰的地段。选好点后应视察如下:土壤类为棕壤;土壤类型分布的地形为山地山脚;植被为灌木林多为农业果木山楂、核桃等;成土母质为残、坡积母质;农业利用状况为种植少量柏树和经济树木等;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主要为岩石较多,不便耕作
12、;最终起先挖掘剖面。(2)剖面挖掘与修整:依据实习目的确定剖面深为0.8m,宽 0.6m ,依靠一个断坡而挖掘,达到了母质层,剖面坑的一端向阳,垂直削平作为视察面,视察者随宋老师站在断坡地面视察分析。挖掘时将表土堆于一侧,下层土壤堆于另一侧,两端不堆土,视察完毕后,将底土填回下层,表土填回上层,视察面上不能践踏。(3) 剖面视察与土层划分 :先远距离视察剖面,看清全剖面的土层组合,再靠近细致视察,依据各个剖面的颜色、质地、结构、新生体等的改变,参考环境因素,推断土壤的发育过程,详细划分出各个发生层次。用钢卷尺量出各层深度,记录母岩的层位,在记录本上勾画土体构型如图。(4)土壤性状的视察和记载
13、:记录剖面特征,对各发生层次逐层具体视察并进行一些理化性质的速测。记录颜色、质地、结构、土壤坚实度、土壤干湿度、孔隙状况、侵人体、土壤酸碱度等。(5)土壤pH测定:取白瓷板(点滴板),将其擦拭干净,取相应层次土层的土适量于点滴板凹槽中,滴加适当过量的混合指示剂,轻轻晃动点滴板使测定充分,倾斜点滴板使显色后的部分指示剂从凹槽中流出,视察流出指示剂的颜色,拿比色卡进行对比,确定土壤的pH。(6)实习试验数据内容统计与处理:(7)总结回顾:1、泰山的气候环境为夏季燥热多雨,冬季寒冷干旱;植被分布为以海拔800m为界,800m以上油松木,500m-800m多为侧柏、松树,500m-200m多为灌木;2
14、、泰山阳面成土母质为残积母质和坡积母质,土壤类型多为棕壤,其母质岩主要是花岗岩,发育于亚热带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其主要特征是剖面中有棕色或红棕色的B层,即含粘粒量较多的粘化层;土体内有铁锰结核;3、泰山山顶和阳面的岩石组成多为花岗岩,阴面岩石组成多为石灰岩,且泰山地势为东高西低,较多溪流为自动向西流;4、试验实习中,坚决岩石矿物,主要鉴定光泽(包括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颜色(岩石有本色、假色、他色,其中其条痕颜色为其本身的颜色)、形态(晶体、非晶体等)、力学性质(解理性质、断口、硬度等)、发光性、盐酸反应、磁性、导电性等。5、岩石元素组成分中,钾长石和云母等钾元素含量较高。
15、泰山上钾长石和石英分布较多。(二)馒头山实习地点(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徐毛村)(1)由宋老师带领视察馒头山的各种土质类型分布和岩石的性状和形成分布;(2)各组同学带实习工具爬山视察记录各种岩石和土壤的形态、颜色及四周环境等,对个别土壤类型的土壤进行取样测定其pH、对各种岩石进行取样测定其风化物pH和是否具有盐酸反应。(3)视察记录内容如下:馒头组土层及主要岩石层分布由下到上为:黄土薄层灰岩黄绿色页岩鲜红色页岩浅绿色页岩其中,各土壤和岩石层的分布不是严格遵守以上分布层次,由于受时间和自然风化的影响,各土壤和岩石层的分布基本上以上层次周期性分布。土壤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又新发展起来的科学,主要探讨土壤发
16、生分类分布、理化和生物学性状,利用和改良,农业生产中有特别而重要的作用。土壤学一般归属于农业科学中的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是农学类专业的基础学科。教学实习作为土壤学实践学习的重要内容,每个学生都应当主动参加并仔细实习,在实习过程中主动思索和熬炼,驾驭各种实习与实践试验的方法和技能,为将来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土壤学理论基础。土壤的实习报告 篇3引言土壤是在地球表面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能够生长植物、具有生态环境调控功能、处于永恒改变中的矿物质与有机质的疏松混合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不行或缺的一种自然资源。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
17、件,深刻影响着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过去、现在和将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土壤资源。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的基地,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土壤就没有农业。土壤学作为主要探讨土壤中的物质运动规律及其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农业科学和资源环境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 。”土壤科学今后必需为提高粮食产量和改善生态环境服务。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而且后备土壤资源严峻不足,人类生存环境前景也不容乐观,土壤科学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也日益增多,土壤科学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也日益增加。土壤学实习是土壤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野外探讨土壤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实习,一
18、方面把课堂教学与野外实际结合起来,巩固、充溢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理论;另一方面通过对野外土壤视察探讨,初步驾驭土壤调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通过实习报告的书写,培育学生初步科研实力。一、实习概况与记录实习目的:相识主要的土壤类型,在自然状态下能够进行识别。了解土壤类型分化与环境条件的关系,驾驭土壤剖面的挖掘技术。实习时间:20xx年12月2日到12月5日指导老师:*老师、*老师、*老师实习人员:*级全体同学实习工具:铁锹、PH指示剂、比色卡、采样袋、剖面刀、比色卡、卷尺、瓷块、布袋、卫生纸等实习记录:12月2号集体观看了有关土壤样本化验、土壤农化分析的电视节目,下午领取了实习工具。3、4号两天进行野
19、外实习。我们的实习路途是:棘洪滩水库旁边-胶东镇镇南-大沽河旁-莱阳北坡村-莱阳红土崖,在这两天中,我们挖掘了各个地点的土壤剖面进行视察、分析了其土壤类型及性质、探讨了其土壤形成因素、并粗测土壤样品的pH值和石灰反应。采集了一些土壤样品、考察了一些土壤侵蚀的状况、并了解到了各个地点土壤的综合利用方式。我们对各个地点和老师们的讲解都作了详尽的记录。第四天我们将各组的记录做成报告,进行了总结沟通。土壤剖面状况见表1-5。二、实习内容我们的实习内容有八个方面:1、不同成土条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在土壤学中,将影响土壤形成的各种自然条件,归纳为地形、气候、成土母质、植被、成土年龄等五大因素,称为土壤形成
20、因素,或简称成土因素。也就是说,地球陆地表面的任何一种土壤,都是在这五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但是,在不同的地区,各因素的详细内容和特点不同,各因素还以不同作用强度相协作,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土壤。上述五大成土因素,并不是各自孤立地去作用于土壤,去影响土壤形成的方向和土壤性质。相反,它们之间也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以它们的综合起来的特点去制约土壤形成的方向的。除了上述的自然成土因素外,人为作用也是影响土壤形成的重要因素。所谓人为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指人类生产活动通过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形成方向的变更和对土壤性质的改造。在各种土地利用方式中,以农业利用方式对土壤的影响最为深刻。但是,人为因素
21、与其他自然因素不能等同看待,它们之间虽然有亲密关系,并且人为作用尚不能在很多方面摆脱自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对影响土壤形成过程来说,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终归有着本质上的区分。人类是依据自己的须要,根据自己的意图,以肯定的方式和措施,参加土壤形成和改造土壤,使土壤朝着有利于人类发展生产的方向演化,这是自然因素所不行比拟的。假如土地利用不合理。那么,生产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就会是不良的和破坏性的。例如,滥伐森林、陡坡开荒、过度放牧,等等,都会造成土壤水蚀或风蚀。土壤侵蚀的结果,不仅使土壤肥力下降,甚至完全破坏了土壤,而且蚀去的泥沙还会淤塞沟渠、河道,埋没农田,造成很难补救的不良后果,这是必需高度警惕的
22、。2、土壤剖面点的野外选择原则(1)要对所要求制图的地区在地面景观上有代表性,要求地形条件比较平稳,即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土壤发育条件,否则土壤剖面缺乏代表性。(2)不宜在路旁、住宅四周、沟渠旁边、积肥坑四周和坟墓旁边等一切人为干扰较大而没有代表性的地方挖掘剖面。(3)假如发觉土层中有炭片、砖片等人为干扰的侵入体,除了探讨熟化土壤外,一般应变更剖面点位,或重新增设剖面。(4)山地丘陵区的土壤比较困难,应依据调查目的和精度选择不同高度和坡地的上、中、下部挖掘剖面。3、剖面挖掘时应留意的事项(1)剖面视察面应垂直、向阳、便于视察和拍照。(2)挖掘出来的表土和底土应分别堆放在土坑的两侧,不宜相混合,以便
23、然视察后再分层回填。(3)视察面上方不宜堆放挖掘出来的土壤,也不宜在其上方走动踩踏,以免破坏表层结构而影响剖面的视察结果。(4)在垄作的农田进行土壤剖面视察时,剖面的视察面应垂直垄沟走向,使剖面垂直面上能同时看到垄背、垄沟部位的表土改变和作物根系发育。4、自然剖面的优缺点这次实习中我们利用了较多的自然剖面,自然剖面是因修路、开矿、兴修水利等工程建设,在施工挖方地段袒露的土壤垂直断面,并被长期保留下来,成为土壤调查中可以利用的现存剖面。自然剖面的优点:垂直面往往开挖较深,延长面较广,连续性较好。缺点:不是因土壤调查须要开挖的垂直面,首先不能匀称地分布在各种土壤类型上,位置也不肯定具有代表性;其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土壤 实习 报告 集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