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docx
《2022年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doc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1体会:一、动手实践、合作沟通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仿照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片断一起先,以“用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为例,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沟通,怎样摆,有哪些不同的摆法?这里牛老师充分挖掘了教材,依据教材中的3种长方形的摆法,老师预想
2、到学生可能出现的6种操作方法,事先用课件预设好。同时,老师在学生小组沟通、操作后,又请各小组代表到黑板上演示自己的一种摆法,得到大家的认可后,再用课件逐一呈现。这样的支配,首先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用学生已有的阅历和动手操作,很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性,同时学问的得到是从实际问题的解决,抽象为详细探讨的数学问题。其次,这样的支配体现了两方面好处:一方面让学生乐于接受,是学生在展示自己的想法,老师仅仅是组织者,另一方面培育了学生擅长视察和倾听他人的想法的良好学习看法。这里的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学问的传授与理解。二、能挖掘教材,细心设计练习,达到有效的训练本片断的两个练习。第一个练习是“请你做
3、裁判”。这一组的3题突出了说倍数和因数时,强调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同时也让学生理解了两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关系。其次个练习是“请你说一说”。老师选择了2,3,5,6,9,20这6个数,让学生选择性的分析以上信息,运用所学学问说说哪两个数存在倍数和因数的关系。这样的设计,培育了学生视察、分析问题、口头表达的实力,也进一步巩固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理解,接着老师又增加了“1”,让学生再次用“1”与其它数比较,小组沟通发觉1与其它自然数的关系,学生很快总结出1是其它自然数的因数,其它自然数是1的倍数。这样的练习形式,很好的解决了本节课对于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理解,同时,形式上也较多的激励学生参加学习、
4、发表自己的见解、小组沟通等,充分调动学生、信任学生、培育学生的学习实力,我觉得处理的较好。反思:一、老师的语言精确性和科学性这里须要说明一点,四年级国标版教材的倍数和因数,和苏教版五年级第十册教学的约数和倍数单元内容相近,这里的概念也是建立在数的整除的基础上,不同的是国标版第八册教材是用乘法的方式引入新知的学习。牛琴老师在教学练习二时,有一个学生说出3是2的倍数,2是3的因数,该同学刚说完,就有许多同学指出这种说法的错误,老师追问错误缘由,有一个学生说因为3除以2不能整除,老师也刚好给出结论:因为3除以2不能除尽。这个结论明显不精确,或者说犯了科学性的错误,3除以2能除尽,但是3除以2得不到整
5、数的商,所以3不行能被2整除,在这样的前提下,3不是2的倍数,2也不是3的因数。我觉得老师假如不自己下结论,而是让学生结合这一问题绽开探讨、沟通、对比,可能会使课堂增加一个意外的惊喜。二、练习的设计与挖掘1、练习一第3题:54是9的倍数。在学生推断后,能否再绽开拓展,54还是哪些数的倍数,激励学生发觉54与其它自然数的倍数关系,也为后面教学找一个数的全部因数做铺垫。2、练习二中,老师选择了6个数字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两个数推断倍数和因数关系,从实际状况看完成的较好,不过是否显多了,能否去调2个,这样课的结构会不会更紧密,课堂效果会更好呢?当然,我们的探讨正如我们学校出版的教学片断的书序中所说:燃一
6、根火柴,会闪亮一点,倘如用一根火柴点燃一堆篝火,定会带来无限的精彩。希望我们的探讨能给兄弟学校肯定的思索,同时也希望兄弟学校能反馈给我们珍贵的建议,让我们在课程改革中,更加坚决,更加执着。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2教学片断:1、出示12个小正方形。师: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小正方形?假如老师请你把这12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会拼吗?能不能用一条简洁的乘法算式表达出来?2、指名学生列式,提问其他学生:“你知道他是怎么摆的吗?”要求学生说出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3、依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贴出各种不同摆法:12112621243124、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能列出三道不同的乘法算式,千万别
7、小看这些乘法算式,咱们今日探讨的内容就在这里。以4312为例,12是4的倍数,那12也是(3的倍数),4是12的因数,那3也是(12的因数)。同学们很有迁移的实力,这就是我们今日要探讨的倍数和因数。(板书课题)5、依据另外两道乘法算式,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6、刚才在听的时候发觉12112说因数和倍数时有两句特殊拗口,是哪两句?说明:虽然是拗口了点,不过数学上还真是这么回事。12的确是12的因数,12也的确是12的倍数。为了便利,我们在探讨倍数和因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7、说一说(1)依据728=9,说一说哪一个数是哪一个数的倍数,哪一个数是哪一个数的因数。(2)从下面的
8、数中任选两个数,说一说哪一个数是哪一个数的倍数,哪一个数是哪一个数的因数。3、5、18、20、36反思:陶老师从摆小正方形入手,提出“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用乘法算式把摆法表示出来,再让学生猜一猜“可能是怎么摆的”,学生充分经验了“由形到数、再由数到形”的过程,既为倍数和因数概念的提出积累了素材,又初步感知倍数和因数的关系,为正确理解概念供应了帮助。接着结合详细的乘法算式介绍倍数和因数,并让学生依据另外两道乘法算式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再通过除法算式让学生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最终让学生从五个数中任选两个数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这样层层
9、深化,学生对倍数和因数的感受更加深刻。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3在本课教学时,先让学生用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并用乘法算式把自己的摆法表示出来,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沟通,怎样摆,有哪些不同的摆法?先让学生小组沟通、操作后,以其中的一道乘法算式为例,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这样的支配,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用学生已有的阅历和动手操作实力,很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性。一方面让学生乐于接受,是学生在展示自己的想法,老师仅仅是组织者;另一方面培育了学生擅长视察和倾听他人的想法的良好学习看法。对于找一个数的倍数比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要简单些,所以我先教学如何找一个数的倍数,在学生学会了找
10、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基础上,再教学如何找一个数的因数,这样教学便于学生自己探究并总结归纳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体现了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处理本节课的难点找36的因数时,我原来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找的。结果试上时许多学生没有头绪,无从下手。时间倒是花去不少,可方法却没有多少可行的。我静下心来找寻缘由,找一个的因数是学生以前从未遇到过的问题,自然不知道如何解决。再加上找一个数的因数比找一个数的倍数要难得多,我这样贸然地放手,学生当然不知所措了。后来,在处理找36的因数时,如何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找36的因数?我认为要对学生扶放得当,要有适当地扶,学生才能探究出方法。于是,我让学生回忆刚才的几道乘法算
11、式,然后把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有效的迁移到找一个数的因数中。果真学生知道了该如何思索后,效果好了许多。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4因数和倍数是一节数学概念课,人教版新教材在引入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时与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在以往的教材中,都是通过除法算式来引出整除的概念,每个除法算式对应着一对有整除关系的数,如bac,表示b能被a整除,bca,表示b能被c整除。在此基础上再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而现在的人教版教材中没有用数学语言给“整除”下定义,而是利用一个简洁的实物图(2行飞机,每行6架)引出一个乘法算式2612,通过这个乘法算式干脆给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我觉得这局部内容同学初次接触,对于同学来说是比较难
12、驾驭的内容。尤其对因数和倍数和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单独存在,不是很好理解。我通过捕获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帮助同学理解因数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在上课之前我特意和小挚友们玩了一个小嬉戏。用“ 我和谁是好挚友”这句话来理解相互依存的意思。即“我是谁的好挚友”,“谁是我的好挚友”,而不能说“我是好挚友”。同学对相互依存理解了,在描述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时就不会说错了。对于这节课的教学,我特殊留意下面几个细微环节来帮助同学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一是教材虽然不是从过去的整除定义动身,而是通过一个乘法算式来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但实质上任是以“整除”为基础。所以我上课时特殊留意让同学明白什么状况下才
13、能探讨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我举了一些反例加以说明。二是要同学留意区分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和本单元中的“因数”的联系和区分。在同一个乘法算式中,两者都是指乘号两边的整数,但前者是相对于“积”而言的,与“乘数”同义,可以是小数,而后者是相对于“倍数”而言的,两者都只能是整数。三是要留意区分“倍数”与前面学过的“倍”的.联系与区分。“倍”的概念比“倍数”要广。可以说“15是3的5倍”,也可以说“1。5是0。3的5倍”,但我们只能说“15是3的倍数”,却不能说“1。5是0。3的倍数”。我在课堂上反复强调,帮助小挚友们仔细理解辨析,所以同学一节课下来对这组概念就理解透彻了,不会模糊了。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5
14、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肯定的整数学问(包括整数的学问、整数的四则运算及其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相识整数的性质。本单元所涉及的因数和倍数都是初等数论的基础学问。胜利之处:1.理解分类标准,明确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在例1教学中,首先依据不同的除法算式让学生进行分类,同时思索其标准依据是什么。通过学生的独立思索和小组沟通学生得出:第一种是分为两类:一类是商是整数,另一类是商是小数;其次种是分为三类:一类商是整数,一类是小数,另一类是循环小数。原委怎样分类让学生在争辩与沟通中达成一样答案分为两类。然后依据第一类状况得出倍数和因数的含义,特殊强调的是对于因数和倍数的含义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必需在整
15、数除法中,二是必需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才能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2.厘清概念倍数和几倍,注意强调倍数和因数的相互依存性。在教学中可以干脆告知学生因数和倍数都不能单独存在,不能说2是因数,12是倍数,而必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对于倍数与几倍的区分:倍数必需是在整数除法中进行探讨,而几倍既可以在整数范围内,也可以在小数范围内进行探讨,它的探讨范围较之倍数范围大一些。不足之处:1练习设计容量少了一些,导致课堂有剩余时间。2. 对因数和倍数的含义还应当进行归纳总结上升到用字母来表示。再教设计:1.依据课本的练习相应的进行补充。2.因数和倍数的含义用总结为a
16、b=c(a、b、c均为非0自然数),a是b和c的倍数,b和c是a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6今日这堂课其实是有点匆忙的。课前的一个小嬉戏忘了,忘了让学生体会因数和倍数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依存关系了。明天的课上补上。满足的一点:模式的提练在让学生依据算式说了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之后,出示了想想做做的第一题,我加了一道:,并且让学生用一道算式提练出因数和倍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学生都不知道如何表达。我把算式板书上黑板上,是因数因数倍数。而后,我又转过去用一道除法算式来让学生找一找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学生的反应都不错,立刻就明白了因数和倍数之间的关系。不满足的地方在于:对于找出全部因数的有序思
17、索没有强调。当我让学生们自主找出的全部因数时,很多学生就茫然不知所谓,但是他们并不是不懂,只是不知道如何去写,所以我在黑板上选择了一些学生的作业加以板书,让学生进行比较。如:、和,,,尤其是最终一种方法,我特殊留意让学生评价一下这种思索方法的正确性。得出结论是这样思索是可行的。那么我接着告知他们,这样思索的确是可以,不过,缺少的因数的提取,由此过渡到评价第一种方案和其次种方案,在这儿,我特殊示范了一下写因数的方法,即从两边向中间包围。学生们在比较中找出了写因数的方法,明白了写出因数的格式。原来可以相机在这一步让学生体会找寻因数的有序性,结果一急,只是带过了一句。今日在补充习题上出现了问题,我抓
18、了几个学生问为什么强调有序性,学生告知我:因为可以看得清晰,因为不会遗漏。看起来班上的学生有这方面的意识,在做题目的时候还应当再稍稍提点一下,应当也就不成问题了。因数和倍数的练习教学反思 4月14日昨天新学了因数和倍数,我觉得课上学生表现还可以,很会说,但到了家自己做家作时,问题许多。今日进行了练习后,效果迥然不同。我在练习前,首先对昨天的内容进行了复习。让学生进一步明确:1、讲因数和倍数时应当讲清谁是谁的倍数或因数。2、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时,倍数最小的是它本身,其它都比它大,因数最大的是它本身,其它都比它小,最小是1。学生书上练习时,提示学生弄清每题的详细要求,有些题只要写出一个数部分的倍
19、数,而有些题须要写出全部的倍数。有些符合要求的数不止1个,要尽可能把这些数都找出来。但学生有时找不全,我就教会学生这样思索:找一个数的倍数时用乘法,找一个数的因数时用除法。效果还可以。今日教学了因数和倍数一课,这节课的内容关键是让学生在驾驭因数、倍数的概念的基础上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就总体状况而言教学效果还可以,但多少还是存在缺憾。存在问题:在写出了算式3*4=12后出示“3是12的因数,4也是12的因数;12是3的倍数,12也是4的倍数。”后让学生阅读,复述后让学生视察找寻记忆的方法,学生总结:像这样的乘法算式我们可以说两个乘数都是积的因数,积是两个乘数的倍数。再让学生用因数、倍数同桌
20、复述算式2*6=12,1*12=12中数与数的关系,全班沟通复述,学生说的蛮好的,可是在分层练习时再让学生描述其他算式中各数的关系时,又部分学生混淆了因数、倍数的概念。看来起先的复述学生纯粹是无意识的仿照,是为仿照而仿照,老师没有在学生仿照复述后进一步让学生思索为什么可以这样描述这些数之间的关系,例如:为什么12是3和4的倍数,还能说12是2和6的倍数?假如加了这层思索,学生就会理解只要是两个整数相乘等于12,12就是这两个整数的倍数,这两个整数就都是12的因数。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乘法算式中各整数之间的关系。满足之处:学生在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时花费的时间不多,但在沟通方法时我舍得花费较多
21、的时间让学生比较各自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选出不会重复、遗漏的简便便利用学生的名字命名这些方法。再让学生分别运用这些方法找寻,真实感受这些方法的好处。学生邮箱比较深刻,在后面的分层练习和检测中没有学生出现漏或重复的,而且速度也很快。学生的主动性很高,学生的主动性的大小与他获得胜利的概率的大小有干脆关系的。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7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8891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相识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探究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发觉一个数的因数、倍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2、使学生在相识因数和倍数以及探究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学问之间的内
22、在联系,提高数学思索的水平,对数学产生新奇心,培育学习爱好。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探究求一个数因数或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探究求一个数因数或倍数的方法。教具打算:多媒体课件、学生练习题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生:小正方形。师:想不想知道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形?生:想。师:多少个?生:12个。师:想一想你能不能把这12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呢?生:能。:以学生熟识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新奇心。二、教学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师:增加一点难度,用一道算式说明你的想法,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你是怎么摆的,好吗?生:好!学生汇报:生1:112=12师:他是怎
23、么摆的?生:一行摆1个,摆了12行;也可以一行摆12个,摆1行。课件出示摆法。师:把第一种摆法竖起来就和其次种摆法一样了,我们把这两种摆法算作一种摆法。(用课件舍去一种)生2:26=12师:猜一猜他是在怎么摆的?生:一行摆2个,摆了6行;也可以一行摆6个,摆2行。师:这两种状况,我们也算一种。生3: 34=12师:他又是怎么摆的?生:一行摆3个,摆了4行;也可以一行摆4个,摆3行。师:还有其他摆法吗?生:没有了。师:对,假如把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就只有这三种摆法,大家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三种摆法,更不要小看了这三种摆法下面的三道乘法算式,今日我们的新课就藏在这三道乘法算式里面。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因数 倍数 教学 反思
限制150内